第31章 和親宴
四月初六, 皇上舉行和親宴,主角自然是林知惜,當着使臣的面唱念嫁妝, 當然還包括匈奴送過來的聘禮。
說是聘禮,實際上良國送的嫁妝比對方給的聘禮多了三倍。這還不包括那三百萬兩銀子。
匈奴使臣也不講究,當着朝臣的面就開始在那邊打算盤,好似在算嫁妝值多少錢, 惹得文武百官為之側目。而官眷們看着林知惜的眼神無不透着同情和鄙夷。
林知惜明白這些的許多人已經将她當作半個外族人, 卻也不生氣,反而對聖上送這麽多嫁妝欣喜不已。
要知道如果她不和親,她的嫁妝連現在的百分之一都不到。
嫁妝念完後,皇上諄諄教導她要好好侍奉匈奴國君,為兩國和平添磚加瓦。
林知惜應了, 而後衆位王爺、王子妃以及重臣們齊齊向她敬酒。
別人都是隔着座位遙遙敬上一杯, 唯有定王攜着定王妃走到她跟前,與她碰杯。
定王看着她的眼神隐隐帶了幾分同情, 卻最終什麽都說, 讓她好好保重自己。
林知惜小時候很喜歡這個伯父, 覺得他是皇家唯一一個真性情的人。
可等她經歷99世,她的想法就變了。
定王固然善良天真,知足常樂,但一切都建立在他身受帝王寵愛。當然她并不怪他幫不了自己。和親不是個人能阻止的。
她只是覺得如果他遇到麻煩,而聖上又不肯相幫的時候, 他大概只會妥協。
她不喜歡向別人低頭, 她只想按照自己設定的軌跡一點一點攀升。她想要證明自己可以做很多事。
不過作為親戚,林知惜還是很喜歡和定王叔相處,他想法簡單, 跟他說話不用動腦子,也不累。
她問起定王選嗣子的情況。
Advertisement
定王成親多年,一直都沒有子嗣。剛開始這夫妻倆到處尋醫問藥,最近大概年紀大了,應該放棄了,聽說最近在選嗣子。
幾個王爺膝下都有不少兒子,早就放出話任定王挑選。
誰都知道定王妃的母親是聖上身邊的貼身宮女,也是聖上第一個女人,又陪他度過最艱難的那段日子,意義非凡。
定王在聖上的心裏份量極重,要是能跟他搭上線,奪嫡也能多一重保障。
定王笑道,“我看中老十家的永晟。”看了眼妻子,“你伯母看中老七家的永林。”
林知惜有些訝意,老七?不就是福王叔嗎?
永林現在可是庶民,選他當定王府的嗣子,不符合規矩呀。
定王妃是個溫柔到極致的女人,她容貌并不是美得驚人,但渾身散發書香氣,一看就很有修養。
她說話也是溫溫柔柔的,看着林知惜的眼神也是如沐春風,“惠陽,你勸勸你伯父。永林多好啊,才三歲,正是聰明可愛的年紀。十弟家的永晟都八歲了,他父母又健在,以後遲早會知道。他就是不聽。”
定王被妻子責怪也不生氣,反而耐心解釋,“永晟挺好的,這孩子虎頭虎腦很可愛,我喜歡這孩子。”
定王眼裏沒有黨派,喜歡永晟只是單純喜歡這個孩子,他根本想不到那麽多。
定王妃因為是孤女出身,格外憐惜沒娘的孩子,她想要收養永林也在情理之中。
這夫妻倆為了這事已經吵了好幾天。不過兩個性子都柔順,就算吵架也不像其他家那樣歇斯底裏,反而像個孩子,互相不搭理,看誰最後妥協。
這夫妻倆的動靜很快引起不少人的注意,到最後不少人加入勸說隊伍。
不過大多數都是勸定王妃別過繼永林,畢竟福王早就被逐出皇家,永林不能算作皇家人。
定王妃悶悶不樂,起身去更衣,她的丫鬟緊随其後,也不知她怎麽走路的,竟然摔了一足,袖子裏帶的東西都掉了出來。
林知惜聽到動靜下意識回頭,半夏正彎腰幫她撿起來。
定王妃走後,其他人開始勸定王過繼自家的孩子。
你一句我一句吵得定王腦子都炸了,他有些喘不過氣來,摔倒在地。
他青白的臉色,時不時就抽搐的身體無不在提醒衆人他犯了病。
大家自動讓道,宮人急匆匆去找太醫。
今天設宴,自然有輪班太醫伺候。
太醫到了之後讓其他人退後,給定王診完脈後立刻開了方子,藥童去抓藥。
抓藥熬藥都要耽誤時間,定王病得這麽急,一時半會也等不來。
太醫擔心定王出事,自己小命不保,問定王身邊的太監,“王爺随身帶的藥丸呢?”
太監立刻四下察看,腿都軟了,“在定王妃那呢。王爺的藥向來都由王妃保管。”
衆人開始尋找定王妃的蹤影,有人道,“定王妃去更衣了。”
皇上讓宮人将定王擡到偏殿,見定王妃不在,陰沉着臉連番催促,“快點将定王妃找來。明知道自己身上帶藥,她亂跑什麽!”
衆人面面相觑看樣子皇上這是怪罪定王妃了。
就在這時,定王妃急急忙忙趕過來。
定王的貼身太監立刻問她要藥。
定王妃看了眼身邊的丫鬟,“藥呢?”
丫鬟驚恐擡頭,結結巴巴道,“進宮太匆忙給忘了。”
半夏趴到林知惜耳邊,“她瞎說,剛剛我明明看到藥在她袖子裏,還是我幫她撿起來的。”
林知惜覺得這事有些蹊跷,明明藥在身上為何不給定王服用?
定王妃聽到話,一巴掌扇到丫鬟臉上,“胡說!來的時候,我明明讓你帶了藥,而且親眼看到你裝在袖子裏。”
丫鬟跪下請罪,定王妃不依不饒,“你快點将藥拿出來!王爺要是出了事,我非扒了你的皮不可!”
平日那麽溫柔的一個人,現在生起氣來也是非常吓人的。衆人都被定王妃粗魯的言行給震住。
林知雅更是擡了擡自己的下巴,跟自己的妹妹咬耳朵,“原來她也會發火?我還以為她是個泥人呢。”
丫鬟痛哭不止,皇上覺得厭煩,立刻讓宮人上去搜身。
但是找了好幾遍都沒能找到藥,定王妃不敢相信,抓住她袖子反複察看,像個瘋婆子,“不可能!我親眼看到的!你快點把藥拿出來!要不然我把你全家都賣了!”
丫鬟似被吓住,這才開口說實話,“藥被太子打翻了!”
衆人猛地看向剛進門的太子,他剛剛确實也去更衣了,聽到丫鬟指認自己一時半會還沒反應過來。
襄王三言兩語就将事情解釋一遍,太子脾氣急,自诩身份尊貴,哪能受得了一個丫鬟的污蔑,氣勢洶洶走過來,一腳踢在丫鬟胸口,直接将丫鬟踢得人事不知。
當着使臣的面,他就敢行兇,聖上只覺得面上無光,壓抑着火氣将人扣下。
好好一場和親宴辦不成了,所有人都提前離席。
過了幾日,林知惜才知道後續結果。定王到底還是被救回來了,只是定王妃的丫鬟搶救無效,被太子一腳踢死。
聖上覺得太子故意殘害長兄,不念手足之情,不配為儲君,直接廢了他的太子之位,繼續當他的寧王。
就連康王都不敢相信,想當初太子的奶兄強搶民女,妻弟買賣官位,舅家貪污受賄都沒能将太子扳倒,最後竟然因為一個小小宮女,父皇就廢了他。這也太匪夷所思了。
他望着定王府的眼神隐隐有些嫉妒,果然是寶貝疙瘩,誰也碰不得。
接下來幾日,朝廷為立太子争吵不休。
現在所有王爺都在同一起跑線上,誰都有資格競争儲君之位。立太子是穩定朝綱的必然選擇。
皇上被他們吵得煩不勝煩,到偏殿去探望定王。
皇上狀似無意問起他儲君人選。
定王以往不摻和政事,這次卻罕見低頭思忖,“父皇選擇誰都好,要是選寧王,兒子恐怕唯有一死了。”
寧王因為他丢掉儲君的位置,而他那人又睚眦必報,兩人再也沒有和好的可能。
皇上臉色變了變,拍拍他的肩膀走了。
翌日,皇上寫了繼位诏書,将聖旨放到牌匾後面,等他百年之後,再打開牌匾。
衆臣退了一步,似是默認了。
當天下午,定王從宮中回來,林知惜親自拎了些補品去探望。
其他人登門,定王都是拒絕的,只有林知惜因為馬上要離開,所以他破例見了她。
定王躺在床上,臉色蒼白,時不時咳嗽幾下,看到侄女,強打起精神陪她說話。
林知惜講了些他愛聽的故事,看着眼圈通紅的定王妃交待丫鬟飲食,時不時給定王擦汗。
任誰都可以看出來兩人之間的情意綿綿,看樣子他們經過這事和好如初了。
定王妃頗為自責,跪在地上,握住定王的手,聲音悲凄,像是受不住打擊一般,“要不是我去更衣,你也不會受這些罪了。都怪我。”
定王眼底全是柔情,攬着她肩膀往自己懷裏帶,說話聲音像水一樣溫柔,“你別多想。不關你的事。早知如此,我就應該聽你的話選擇過繼永林。那孩子沒有摻和争鬥,興許才最适合我們養。”
林知惜有些詫異,定王居然也會考慮這些事情了嗎?看來他被這次的事情吓住了。
定王自覺失言,沖林知惜笑笑,“我沒事了,你馬上要走了,還連累你來看我。太過意不去了。”
林知惜搖頭,又囑咐他好好照顧自己便告辭離開了。
四月初十,陸霄成功考上武進士,當了北大營正五品守備,領三千新兵。
四月二十,禮部舉行盛大儀式為她送行,文武百官在皇帝的帶領下殷殷叮囑,出發時還揮淚灑別,哭得不得自已。
震耳欲聾的鼓聲中,厚重的車隊緩緩行駛。這一路随行人員有匈奴的使臣、惠陽公主陪送的兩千仆人,還有十萬禁軍。
這些人護送三百萬兩白銀以及禮部專門為公主準備的嫁妝,一路小心翼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