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紅薯

“還有多久才到?”

林知惜帶着半夏和寒雲走出總督府, 前幾日,她讓兩人出來找鋪面。今天有時間正好出來。

寒雲忙道,“前面就是。”

一行人走了沒幾步, 經過一家茶樓,裏面說書先生正在暢談外面有多亂,他說得口若懸河,将西安幹旱, 京城戰亂, 各地方軍為了争奪地盤,争得你死我活,講得那叫一個悲慘。

別說普通百姓,就連林知惜這個上過戰場的人聽着都膽戰心驚。

茶樓圍着一圈百姓,明明害怕, 卻聽着津津有味, 舍不得離開。

茶樓裏時不時發出唏噓聲。

林知惜收回視線,“什麽時候流行這個了?”

說書先生講的都是話本子, 很少講時政。倒不是說他們不會講, 而是這年頭百姓喜歡安逸, 流動人口較少,說書先生都是識文斷字之人,家庭條件尚可,沒理由颠沛流離。

這個說書先生肯定是流民。流民不應該在流民所安置嗎?怎麽跑到街上來了?

半夏小聲回道,“是周先生安排的。他說您給的時間太急, 他只能用快辦法。”

林知惜恍然。合着周術是想吓唬百姓。讓他們知道外面百姓正處于水深火熱當中。

這是在為強制征地做鋪墊呢。

林知惜想得沒錯, 周術就是這麽想的。

國人都喜歡折中,譬如魯迅先生在《無聲的中國》一文中寫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須在這裏開一個窗, 大家一定不允許。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來調和,願意開窗了。

想要百姓接受強征田地,只需發布一條更殘忍的條令。

Advertisement

比如,強制征兵,每家每戶無論男女只要超過15,低于60以下,皆要征兵。

你說軍隊要女人做什麽?

可以洗衣做飯?可以照顧病患?可以鋪床疊被?甚至成為軍妓。

林知惜這念頭在腦子裏一閃而過,第二天,這條消息傳遍大街小巷。

百姓們聞聽此言,一個個都吓瘋了。

征兵就夠吓人的,居然還讓女人也進軍營?她們去軍營,老人孩子誰來照顧?家裏田地誰來管?

總督府門口擠滿百姓,往常百姓怕官,哪怕這條路很寬敞,可為了不惹麻煩,從來不從這邊走。

今兒不一樣,百姓紮堆往這邊擠,衙役轟都轟不走,一副不給答案,就不走的架勢。

偏偏總督相當穩得住,守了大半天,愣是沒有出來澄清一聲。

時間越長,百姓心裏就越發毛,如果這消息是假的,總督只要差人出來說一聲就行了,不出來,說明這事十有八1九是真的。

這可怎麽辦呢?這是逼他們去死呢?

有些百姓脾氣急,帶頭往總督府裏擠。

門口有衙役守着又怎麽了?他們命都要沒了,還怕這些衙役?

更何況他們有這麽多人,還對付不了這幾十個衙役?

百姓沖過來,幾十個衙役抽刀攔着,“都往後退!總督正在與公主商議。你們耐心等待。往後退!再往前,就別怪我不客氣了!”

到底害怕大刀砍過來,情緒激動的百姓往後退了幾步。

又等了兩個時辰,天慢慢暗了下來,周術才姍姍來遲。

門口有那麽多百姓,對方一人一口就能把他的聲音淹沒,他命人在門口張貼告示,而且留了衙役朗讀。

“啥?不用征兵了?”

還不等那人高興起來,對方緊接着又來了一句話,“對!不用征兵了。但是現在改征田地了。”

百姓傻眼了,拍着大腿嚎起來,“征了土地我們吃啥!這些都是吃人不吐骨頭的貪官!他們什麽時候管過我們死活。”

有人緊接着又補充,“不征土地,但是朝廷會雇百姓種地,發口糧給咱們。”

百姓撓撓腦袋,這不就是脫褲子放屁嗎?讓他們把土地交上去,又雇他們種?這跟他們自己種有什麽區別?

百姓想不通朝廷到底想做什麽?

那些大戶人家也想不通,着人四處打聽。可是這消息還沒對外透露。衙役們也不知道,無從打聽。

“朝廷這是想多征糧吧?”

不僅百姓這樣想,就連不明就理的衙役們也這樣想。但是比起征兵,多征糧好歹還有條活路。只要有活路,百姓就不會再鬧。

反倒是那些吃了虧的大戶人家心中不滿。

因為大戶人家一般都有功名,他們是不用交稅的。現在朝廷征田,就等于白白從他們手裏拿糧。他們能願意才怪。

不少大戶聯合起來,想打點官府,讓他們打消這個念頭。

很快他們發現事情有些出乎他們意料。

自打惠陽公主來了四川府,強制命令劉總督下臺當副手,整個四川省就掌握在惠陽公主手裏。

她命令周術當總督,而後又将各地縣令全部撤掉,換成自己人。

周術登臺後,又命各地縣令自己選拔衙役,甚至就連裏正和村長都要重新再選。

換人就換人吧,對大戶來說,誰當官都一樣,這世上就沒有不愛財的官員。

可是這些官員還真就不敢收好處。因為這些官員都是由縣令自己選的,總督給他們随時替換的權利。

也就是說他們前腳收了賄賂,後腳被人告了,官位立刻就能撤下來。

官位還沒坐穩呢,就被撸了,這擱誰受得了。

為了自己的前途,他們也得演出清高之态。

不說收錢了,他們連大戶人家宴飲都不去。端的是清高。

大戶無計可施,只能眼睜睜看着自己的田地被征走。

開春沒多久,周術接到公主傳诏,他丢下手頭政務趕到公主開的化肥廠。

嗯,化肥,周術翻遍書籍,也沒找到這兩個字的出處。

後來問過公主,才知化肥就是肥料,只要莊稼撒了化肥,産量就能節節攀升。

周術将信将疑,但公主對自己特別有信心,他也不好打擊她的自信心。

“公主?”周術随着寒雲到了一處倉庫。

林知惜正在命工人将化肥往車上裝。聽到有人叫自己,林知惜回過頭,丢給周術一張單子,“你命人将這些肥料按照我的配比撒進田裏。”

周術呆呆接過單子,“可這個還沒經過試過,咱們是不是應該先試試?”

林知惜搖頭,“不必。你可以跟百姓說,撒上這些肥料,收麥子時每畝低于三百斤,少一斤都由朝廷承擔他們的損失。”

周術覺得公主對自己太自信了,這東西還用過,她怎麽就能保證産量一定會提升?

林知惜看出他的疑惑,卻沒空解釋,讓他速去處理。

周術只能希望公主這化肥真的有用。

由于廠子才蓋沒幾個月,産量并不高,生産出來的化肥僅夠成都府。所以周術直接将成都知府叫過來,命他處理此事。

“農耕是大事,公主對自己的研發非常有信心。咱們也不能拖她的後腿。你要好好做百姓工作。不能讓他們陽奉陰違。最好找人盯着百姓将這些化肥撒進田裏。”

整個四川省的官員都是周術當初教的那三千死士。

當初林知惜挑人的時候,選的并不是武功最好的,而是選思維最活躍,最會辦事的。

經過周術教導後,他們早已學會識字,辦事能力也遠超其他人。當了官員,很快就上手。遇到不會的,就來總督府請教周術。

對于周術和公主,這些人絕對信服。

老百姓對化肥确實很抵觸。從來也沒聽說過東西能夠肥田,這是他們最後一季,夏收後,田地就要被朝廷征走。對最後一季糧食,他們相當看中。

不怎麽願意用這種來歷不明的東西。但是村長跟他們講過朝廷政策,如果撒了化肥,畝産增多,糧食歸她。畝産減少,官府給補。

對他們百利無一害,免了老百姓的後顧之憂。

收到化肥的老百姓大部分都按照方法撒了下去。沒有撒的,在村長的訓斥下,不得不把化肥撒了。

撒了之後,老百姓整天提心吊膽,幾乎每天都到田裏看一圈,仔細觀察麥子與以前有什麽區別。

撒過第一次化肥後,大概十來天左右,老百姓很快發覺地裏的麥子變得比以前茁壯,根部也比以前要粗。

都是老莊稼把式,種了一輩子的地,他們自然看得出來這化肥是真的有用。

于是在倒二葉時期,官府又命人送來化肥,沒人再藏着掖着,一點不剩全撒了下去。

在撒了三次化肥後,麥穗長成,麥穗鼓鼓的,比以前長了一大截,也粗了兩圈。百姓為今年有個好收成而欣喜不已。

周術得到底下官員彙報,也抽空去了一趟田間地頭,對比那些沒有施過化肥的麥穗,成都府的麥穗确實大了一點。

有經驗的老莊稼預測,“這撒了化肥的麥子每畝至少能多兩三百斤。”

端午節過後,正式麥收。

成都府從上至下的官員都在盯着今年小麥産量,甚至他們等不及,跑到地頭幫着百姓一塊收莊稼。

忙了十幾天,終于把麥子全部收上來,碾壓,揚去麥芒,反複晾曬,直到麥子咬進嘴裏嘎嘣脆,開始計量。

周術眼巴巴盯着那村長忙上忙下,等對方好不容易測量完,過來彙報,還沒跑到跟前,他迫不及待詢問,“多少?”

村長喜滋滋回答,“回總督,畝産六百三十二斤。”

周術撫掌大笑,其他官員激動歡呼,有人甚至朝府城方向拜了拜,“多虧公主研制的化肥,産量足足翻了一倍。”

其他官員也有樣學樣,稱贊公主有驚世之才。

比起官員,老百姓就實誠多了,他們跪下就磕,激動抹淚,“多謝公主!”

因為這一茬,百姓對公主強征田地的怨念消散不少。

很快百姓發現,田地征上去後,他們賺錢機會也比以前多了。

除了種地,公主在各個縣城都開設了化肥廠,面對老百姓應征。雖然他們進不了核心部門,但是做些髒活累活,還是沒問題的。

糧食種下去十來天,林知惜得到一件稀罕物。

“這是119從瓊州帶回來的番薯,聽說産量高,是瓊州商人費盡心思從呂宋偷走的。島上百姓就是靠着番薯過活。”

林知惜沒想到119居然給她帶來這麽大一個驚喜,比起麥子提高那三百來斤,紅薯更讓人驚嘆。

林知惜當即就賞了119一百個積分。

119喜得眉開眼笑。

林知惜找到周術,将紅薯的栽種方法講給周術聽,“你安排可靠之人栽種,等明年大豐收在全省推廣。”

周術一直在桃花山隐居,偶爾也會進城聽聽八卦,但他到底沒出過京城,并不知曉千裏之外的瓊州竟有如此好的作物。

現在聽說紅薯畝産可達四五千斤,覺得自己一把年紀竟是白活了。

之後,他除了處理政務,大部分時間都待在番薯田看着它們成長。

等紅薯藤長出來,他按照林知惜教的剪掉一些藤交給竈房廚娘。

雖說廚娘沒見過這道菜,但這菜跟青菜有幾分相似,于是她就做了一道蒜泥味的,周術嘗了一下,這菜味道清新爽口,能為百姓飯桌添一道菜。

他親自端了一道菜到後院送給林知惜品嘗。

林知惜好久沒吃過紅薯藤,頗有些懷念。

吃完飯,林知惜說起自己打算,“紅薯是咱們的利器。務必不能對外洩露。”

周術差點一口水噴了出去。公主這是又給他出難題呢?

她想全省推廣,還不想讓人洩露出去,這怎麽可能?

周術提醒她,“公主,這紅薯有根藤就能生存。除非不推廣,只要推廣,一定會流出去。”

整個四川省那麽大,哪怕底層官員都是他們的人,也不能攔住有心人偷挖。根本就防不勝防。

林知惜摸摸下巴,周術這話其實也不是推辭,難度确實挺大。她突然想到番茄。

番茄在傳入華國之前叫“狼桃”,原本生長在秘魯的森林裏。由于它豔麗誘人,人們都怕它有毒不敢吃它。幾百年後,番茄傳入歐洲,有個名叫羅伯特的上校勇敢吃了第一個番茄,遙言才不攻自破。

她可以利用這個故事,告訴百姓,紅薯其實有毒。

她将自己的打算和盤托出,周術撓頭,“傳出去可以,但是公主打算怎麽吃它呢?”

如果原封不動讓人吃進肚裏,這謠言很快就不攻自破。除非将它換個面目。比如磨成粉。

但是紅薯粉不易儲存,這也是個大問題。

林知惜笑道,“不必,可以給它做成紅薯粉條,粉條容易儲存。制作也不難。”

她将粉條制作方法簡單跟周術說了一遍,周術也覺得這主意好,“行,就這麽辦。”

林知惜将這事交給周術之後,就撒手不管。她最近在研制收割機。

紅薯有了,化肥也有了,她需要收割機減輕百姓負擔。

這機子制起來不容易,需要耗費大量精力。她将自己關在房間,任何人不得打擾。

她忙的這段時間,周術正在帶人挖紅薯。

果然如公主所說,紅薯畝産可達四千多斤,而且它的藤可以吃,也可以喂豬。百姓又多了一項收入。

他培育紅薯藤,然後教百姓如何種植紅薯,又千叮咛萬囑咐,不能食用下面的果實,因為它有劇毒,吃之前需要特別處理。

“我有個屬下不聽話,偷偷吃了一個,還沒送到醫館,就一命嗚呼了。”

為了讓自己的說辭可信度高,周術特地找來死士,當着所有人的面假死,場面鬧得挺大,吓住不少人。

這消息很快傳開。

老百姓要不是走投無路,他們輕易不會冒險。

現在他們靠着種地,每個月都能領到口糧。閑暇時還可以去廠裏打短工,掙得不比以前少。沒必要铤而走險。

很快整個四川省的百姓都知道紅薯有毒,不能吃。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