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女官
林知惜新編的書推出去已經九年。
林知惜一大早就命人從禮部那邊拿到科舉名單, 發現女性只占了不到十分之一。大失所望。
規則從來都是上位者制定的,如果女性官員小于男性,那就永遠別想平權。
她明明已經給女性開了綠燈, 讓她們進廠工作,有錢可拿,為什麽她們還是不願意參加科舉?
早朝過後林知惜一直在琢磨應對之法。
王朝雲見陛下一直悶悶不樂,端上養神湯給她服用。
林知惜有什麽煩心事也願意跟她傾訴。
死士是她的下人, 身份上有差別, 想要交心很難。但王朝雲不一樣。王朝雲無兒無女,從小跟她一塊長大,又同是女性,能夠平等交流。
王朝雲聽後,突然告訴陛下一件事, “今日早朝前, 屬下看到周老先生身體似乎有恙。”
林知惜眉峰緊蹙,周術年紀已經不小了, 跟她一塊打天下, 在她登基之後, 又盡心盡力輔佐,勞苦功高。
林知惜命雲夏備禮,明天休沐,她打算出宮去探望周術。
王朝雲跪下行禮,“陛下, 您說底下女人不願為官, 屬下想試試。”
林知惜挑了挑眉,說實話王朝雲一直待在她身邊,辦事能力特別強, 而且政治敏感度也不錯,是她的左手右臂,她想當官,她還真不舍得。
但是她有此志向,林知惜也不能攔着,“你想當官,朕當然高興。”
王朝雲見陛下同意,長舒一口氣。
這事告一段落,王朝雲重提剛才之事,“陛下雖改變律法,但人的成見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消除的。臣覺得您想女性當官,不如自已培養。”
Advertisement
林知惜抿了抿嘴。
雖然百姓生活好了,但這世上從來不缺窮人。育嬰堂每年還是能收到不少棄嬰。這些棄嬰除了部分有殘缺,多數都是女嬰。
育嬰堂由陛下貼補,養活她們。
若是她肯盡心教導她們,未必不能成為一大助力。
林知惜覺得這主意不錯,于是她叫來沈陽鋒,命他從育嬰坊挑兩百個資質上佳的女童入宮。
翌日,林知惜帶着禮物,親自登了周府的大門。
這宅子還是林知惜為了彰顯周術的功績,特地賜給他的宅子。
周府下人接到門房來報,立刻出來迎接。
林知惜扶周術起來,觀察他的氣色,給他號了脈,他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恐怕時日無多了。
周術對自已的病情早有心中有數,忙安慰陛下,“生死有命,老臣能得陛下信任,在死前能為大玥做一番實事,已經心滿意足,陛下萬萬不要傷懷。”
林知惜陪着他用膳,答應他死後會讓他入淩霄閣,死後葬入皇陵。
要知道林知惜自打登基後,就親自設計陵寝。關機關就有上千種,別說這年代的盜墓賊開不了,就是再過兩千年,都未必能打開。
周術一輩子求的就是死後能有個好名聲,陛下了解他,滿足他,遇上這樣的知己,并且為她服務,是他一輩子最幸運的事。他激動落淚,跪下謝恩。
一個月後,周術在睡夢中撒手人寰。
林知惜命文武百官為他守孝三日,賜他谥號為文忠。對臣子來說,這是最高評價。不僅如此她還親自為他立碑作傳,歌頌他的功績,并且将他的陵寝安置在她旁邊。
死後能葬在陛下身邊,這是無上光榮,滿朝大臣都羨慕不已。
周術死後,更現實的問題需要她解決。
內閣缺一位首輔,林知惜在朝上讓大家暢所欲言。
大臣一致推選沈為民擔任首輔,至于次輔的人選,大家有不同意見,有的提戶部尚書,有的提吏部尚書。
林知惜将沈為民提任首輔,次輔選用雲南總督半夏。
京城的文官大部分都是前朝官員,前朝沒有女性為官,所以京官一直男多女少。
而地方官員裏女性占有一半人數,除了少部分本土人氏,更多都是林知惜的女死士。
半夏是所有女死士裏官職最好的,她在雲南省這幾年一直兢兢業業,雲南府百姓的日子也上了一個臺階。與臨國也沒有發生戰争。
半夏調任次輔,就好像一滴水落入油鍋,瞬間炸開了花。
那些文臣關注她一舉一動。半夏不僅武藝高強,頭腦靈活,更是辦實事的好手。
這幾年歷練,她沉穩許多。
提的意見也都言之有物,哪怕文臣喜歡挑刺,可面對這麽個謹慎的對手,他們也無可指摘。
下朝後,林知惜找半夏問話。
半夏在地方好幾年,對百姓心思應該有所了解,她問半夏為何女性不願當官。
半夏沉吟良久回答,“雖然女性現在有了工作,比以前獨立了一些,但是她們有父母。當官要跟人打交道,尤其是在官府當差的女性許多都嫁不出去。”
不說古代了,就說現代,家裏有大齡剩女也會被人講究。
一邊是在工廠,拿固定工資,可以找個同樣拿工資的相公,過安穩的生活。一邊是當官,承受流言蜚語,在家當老姑娘。是人都知道怎麽選。
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女官有官威,脾氣差,男人自尊心強,受不了,不願娶女官。許多家庭更是因為娶了女官而遭人嗤笑。
這其實跟男性入贅是一樣的道理。
這個社會之所以男尊女卑,除了男女之間有差異,其實他們所受的教育也能說明問題。
男人一直被這個社會鞭策,但凡一個家庭男人賺的比男人少,就會靠外人罵“吃軟飯”。而女人一直被社會誘惑,總有人告訴女人,嫁了人就有了出路,逼着她們去靠男人。
想要改變這一現狀,最好的辦法是給男人洗腦,娶個厲害女人是家庭之福。同時也給女人洗腦,女人不能一味靠男人。
林知惜将自己的想法說與半夏聽。
半夏想了想,“洗腦好是好,但是收效太慢,屬下倒是覺得可以為百姓豎立一個榜樣。”
女性為官,一樣能家庭幸福。
林知惜點頭表示贊同。
接下來幾日她都在思索拿誰當榜樣。說實話男人立癡情人設很容易崩人設。她挑的人一定不能出岔子,否則她就是是自己打自己臉。
她這邊還沒想到合适人選,陸霄那邊已經有了動作。
他拿出一本書獻寶似的給林知惜瞧,“姐姐,你看看這書寫得怎麽樣?”
林知惜接過書,這書居然用的是白話文,标題居然是《我和女皇的夫妻之道》。
林知惜嘴角一抽,随手翻了翻,書裏寫他如何喜歡她。真難為他一個糙漢子居然把一點小事寫得那麽濃情蜜意。
她指了其中一段,“我記得好像是你給我剝的橘子皮吧?你怎麽寫反了?”
陸霄有些羞赧,抓了抓頭發,“書肆掌櫃說,夫妻最好是半斤對八兩。我不能光付出。所以我把這段給改了。”
林知惜搖頭,又翻了幾頁,這麽看下來,她好像為陸霄沒做過什麽事,反倒都是他為她做的。
他為她端茶倒水,為她做生辰面,為她舞劍助興,為她教養孩子,逗她笑。而她只是救過他,為他解毒,為他生兒育女。他在書裏卻極力吹捧她,說她是這世上最好的妻子。
林知惜臉有些熱,将書放到桌上,“照實寫,不要張冠李戴。”
陸霄點頭,“姐姐,我能出版嗎?”
“可以。”
沒有哪個女官比女皇更有牌面。也沒有一個男人比陸霄更可靠,林知惜也知道自己的婚姻狀一直有人關注,既如此,就讓那些百姓看看。他們的生活是怎樣的。
陸霄重新修改書稿,在半個月後出現在各個書肆。
名人的影響力和號召力比那些詩人還要大。而且這本還是寫女皇的日常,就更讓人好奇。
短短三天,書就賣出上萬冊。幾乎街頭巷尾都在讨論這本書,甚至有說書先生在茶樓演繹精彩片斷,讓人捧腹大笑。
誰能想到呢,外表冷冰冰,誰也不屑搭理的陸親王私下與女皇相處居然是個小傲嬌,撒嬌耍賴、甜言蜜語、獻媚讨喜樣樣都會。
怪不得女皇待他如此特別,竟連看都不別的男人一眼。
除了陸霄關注此事,林知惜同樣關注,不同的是:陸霄關注書的銷量,而林知惜關注科舉情況。
林知惜将學歷劃分為:童生、秀才、舉人和進士。
想進廠工作,必須是舉人以上的學歷。女性擁有同等繼承權,再加上讀書免費、女性也有贍養父母的義務,所以大多數父母也都在培養女兒。
舉人有近六成是女性。但進士裏女性只占一成。
馬上就要進行下一場進士考試,她想知道今年舉人報考進士的人數有沒有增多。
法夏一大早就去教育局拿報名表,然後跟他們一塊統計人數。
而後火急火燎趕到宮中,“陛下,明年報考進士的女性比今年多了兩百個。提高10%。”
林知惜擰眉,才10%,還是太少了。
陸霄見她眉頭緊鎖,給她出了個主意,“京城多了10%,其他地方肯定也會增多。到時候你多錄取些女性不就行了?”
林知惜搖頭,男人過五關斬六将才能當上官,女性靠着人少,輕易就當上,這不是她想要的。
她想要女性同樣參與競争。
不過陸霄的書确實起了作用,林知惜覺得可以再延伸,放大它的作用。
**
京城街道,繁華熱鬧,成千上萬的百姓出來采買物品。
就在這時,從街頭來了一隊穿着紅衣敲鑼打鼓的人們,他們擡着一擔擔辦喜事的用品,從人群中穿梭。
有一個上了年紀的男子跟邊上人咬耳朵,“今年是什麽好年嗎?怎麽到處都在辦喜事。這個月已經是第三起了吧?”
旁邊男人點頭,“是啊。第一起是戶部主簿娶女衙役,第二起是镖騎将軍娶女武将。今兒是誰啊?看這一擡擡嫁妝,身份恐怕不簡單吧?”
前面有人回頭,“今兒可不一般。是次輔鳳大人娶次輔半大人。”
這是林知惜想出來的好法子。她讓男死士娶女死士,演一出恩愛戲碼。打破常規,讓世人瞧瞧女性當官,一樣能嫁得好。
當然婚事她并不勉強他們,願意配合,她會多給他們積分。如果不願意,也不會扣分。
別的死士就算這次不通過,只是回檔重來。可鳳至不同,他之前上了靈妃的當,積分被系統全部扣光,如果林知惜不給他合格,他回了系統就要接受處罰,而且還要當十世死士。所以當陛下讓他們演戲,他二話不說就同意了。
人群發出一聲驚呼,“兩個次輔聯姻,這是強強聯合呀。”
百姓發出感慨,認為兩人門當戶對,挺合适。
但文官就不那麽想了。三個內閣輔臣,有同等表決權,現在鳳至和半夏聯姻,這就不等同于把沈為民給架空了嗎?
陛下能眼睜睜看着這事不管?肯定會把半夏給降出去。
文官借機讨好陛下,立刻上折子。
但是林知惜并沒有同意,而是留中不發,依舊任用兩人。
很快大家就發現,哪怕半夏嫁了人,她依舊是她自已,她并不會因為鳳至是她夫君,就沒有自已主見。實際上當她不同意他的意見時,她直接提出反對,半點不擔心鳳至會生氣。
文臣都在觀察鳳至,心裏都在想:該!讓你娶這麽個女人,瞧瞧人家根本不把你放在眼裏。
只是讓大家失望了,鳳至似乎并不介意半夏跟自已意見相左。
下了朝之後,依舊對半夏噓寒問暖,兩人相攜而去。
劉方走在兩人身後,還能聽到兩人商量中午去酒樓吃點好的補補。
這态度無比自然,甚至鳳至還從袖子裏拿出一枚精心挑選的簪子逗半夏開心。
劉方看了眼高高在上的太陽,覺得今兒天氣太熱了,他腦子可能被曬暈了。
這鳳至還是男人嗎?你媳婦當着那麽多人面反對你的意見,你還送她東西,你是不是沒見過女人呀?
走在前頭的鳳至和半夏完全沒有聽到他的心聲。
兩人按照陛下的意見,時不時就去酒樓吃飯。
本來他們就是死士,這輩子都不可能有孩子,死後財産也帶不走,當然要好好犒勞自已。
兩人去了京城最熱鬧的灑樓。
這酒樓消費不低,能進來吃飯的客人非富即貴,看到兩人出現,都在小聲議論。
“瞧瞧,鳳大人又在攙扶半大人,兩人可真恩愛啊。”
有人小聲嘀咕,“半大人長得确實不錯。要是我,我也願意扶她。”
“長得再美又如何?聽說這個半大人脾氣差得很。一言不合就敢給鳳大人撂臉子。也不知鳳大人看上她什麽了,居然這麽寵她。”
“聯姻而已。誰信誰傻。半大人也是天子近臣,娶了她就等于将內閣之權牢牢握在手心。”
“啥聯姻啊?你是沒看到半大人在朝上将鳳大人罵得狗血淋頭。人家那是公私分明。”
……
每次這兩人一出現,就會成為食客們的焦點。
他們表面看不上鳳至妻管嚴,心裏羨慕鳳至能娶這麽個有本事的媳婦。
他們父母讓他們娶溫婉賢良的女子為妻,可以為他們生兒育女,打理家務。
但是當別人都在誇自已媳婦多麽能幹,而自已媳婦就只會做飯帶孩子,心裏有種被比下去的感覺。
不知不覺,男強女弱的思想漸漸被抛棄,婚姻關系裏男女平等一步步植入年輕人的心裏。
現在婚姻不再是父母包辦,兒女要是不同意,父母也不能私自決定。
兒子更喜歡有本事的媳婦,他們自然也要考慮兒子的喜好。更何況家裏有個出息的兒媳,他們臉上也有榮光。
女官漸漸有了市場,有女兒的人家也不再攔着女兒報考女官,女官也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