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傳話婆子來回話的時……

第13章 傳話婆子來回話的時……

傳話婆子來回話的時候,賈王氏、邢夫人、寶玉、王熙鳳、李纨、元春、迎春、探春、惜春都在賈母房裏湊趣。

聽聞林家送了禮來,王熙鳳先笑了:“我說今日怎麽枝頭喜鵲一直叫呢,姑媽家上一波送禮的人剛回南,新一波送禮的便又到了。也就姑媽家有一等的富貴又有一等的孝心,才能這樣一波接一波的送禮。若是只富貴,不孝順,送禮斷不會這樣勤;若是只孝順不富貴,想送也送不出。也就是我們老太太福氣厚,才養得富貴又孝順的姑媽。”

賈母一聽便樂了,笑:“就你這猴兒嘴甜,什麽話叫你口中一說,便跟蜜罐子裏掏出來似的。”說着,已經命人将林家來的人傳進來說話。

這次進內院的不是張河,張河遞了拜帖之後直接去了東院。這也是黛玉特地囑咐過的。到榮慶堂回話的管事婆子有兩個,一個是張河家的,一個是王服家的。

方才王熙鳳一席話,将榮禧堂一衆人都逗樂了,臉上都還帶着笑。人領進來,這頭鴛鴦已經拿來了兩個蒲團鋪在地上。張河家的、王服家的給賈母磕了頭,賈母讓起來說話,二人才站起身來,遞上禮單和書信。

賈王氏和王熙鳳是不識字的,賈母便随手将禮單遞給元春,“元丫頭,念給我聽聽。”

元春笑意盈盈的接了禮單,展開一字一句的念了下去。

因賈母的生辰在八月的初三,年年賈母的生辰禮都是并中秋禮、年禮一起送來的。禮單上先是給賈母的生辰禮,然後是賈母的中秋禮,最後是年禮。

林家百年望族,送出的禮物自是讓人挑不出什麽錯處。賈母聽到女兒女婿給自己送的禮,既體面,又合适,笑得越發開懷。

元春繼續向下念,則是長房的中秋節禮和年禮了。賈赦的、邢夫人的、賈琏的、王熙鳳的、迎春的、賈琮的,一個都沒落下。送的東西也都符合衆人喜好和身份。邢夫人在榮國府向來尴尬,這一回聽到姑太太送的禮單,自己得的禮物比之往年還漲了漲,便忍不住帶出一絲笑意。

而元春念到此處,往接下來二房的禮單上掃了一眼,臉色便不那麽好了。榮國府是按入宮的路子培養的元春,自然不會什麽都不教她。元春十來歲的時候,賈母和賈王氏便在教她管家了,這幾年林家和榮國府走的什麽禮,元春心裏一清二楚。林家居然将去歲二房送的中秋節禮退回來了!

赤裸裸的羞辱啊,這跟往二房臉面上吐口水有什麽區別。

更重要的是,自家剛送了重禮,托林如海夫妻在太子妃那裏替自己進瑞郡王府的事美言幾句。周瑞家的走了還沒幾天呢,林家這樣羞辱人的禮物就送進了京城。可見在自家籌劃瑞郡王側妃之前,林家已經打定主意要羞辱二房了。

元春怎麽說也是個大姑娘,為了進宮這檔子事,賈母什麽不緊着自己,除了跟着教養嬷嬷學規矩的時候嚴苛一些,元春還真沒在其他地方受過什麽委屈。

衆人聽完長房的節禮,便聽元春住了聲,好端端的氣氛也突然凝固住了似的。于是衆人都去看元春,只見元春一張臉一會兒紅一會兒白,連眼圈都紅了。

Advertisement

“元丫頭,這是怎麽了?剛才不還好好的麽?”賈母關切的問。這可是要入瑞郡王府掙大前程的嫡孫女,這樣忽喜忽悲的可不行。

賈母不問還好,一問,元春心中的委屈便再也忍不住了。可是教養嬷嬷教過的,越是受了委屈,越是不能在人前顯露。在衆人面前須得穩重大氣,委屈只能給真心疼自己的人瞧見。如今林家的兩個婆子都在,自己覺不能哭。

強忍眼淚,又調整了氣息,元春勉強笑道:“沒什麽事。”想編個理由圓一下,到底沒編下去。

賈母比之元春不知道老練多少呢,一把奪過元春手上的禮單,對李纨道:“珠兒媳婦,你是做大嫂子的,帶着姑娘們下去玩;又對邢夫人道:大太太也先回去,瞧瞧你們老爺回來沒有。”

利落的将大房的人及還小的探春、惜春支開,賈母房中不相幹的下人自然也識趣的退下了。

張河家的也上前一步笑道:“我們老爺、太太、佑大爺、大姑娘都說祝老太太福壽安康,看到老太太身體康健,我們老爺、太太也就放心了。我們這就趕回去跟太太說老太太一切安好,想來,我們太太聽了高興,身子也好得快些。”

林家送到賈家的,既有信,也有禮單。賈母先時讓王熙鳳哄高興了,當着衆人就開始顯擺禮物,倒是忘了叫元春先讀來信。所以,賈敏生病的事,賈母是不曉得的,這會兒聽了張河家的這話,留在房內的衆人才知道賈敏病了。氣氛頓時尴尬。

啧啧,這辦的什麽事兒啊?張河家的和王服家的心中都暗暗嘆息:瞧着自家太太還好,沒想到太太的母家是這樣沒見識的。

林家正正緊緊的百年望族,家生子的見識氣度,比之多少爆發之家的太太、奶奶還強。譬如如今這兩個,衣着也不如榮國府的丫鬟婆子華麗,但就是得體,往那一站就有一番不卑不亢的氣度。現下堂上衆人臉色都變了好幾息了,張王二仆依舊沉穩自若。

聽說賈敏病了,賈母才想起來就顧着高興看禮單了,信還沒看,又忙命元春把信拆了看。

如果是先拆信還好,元春看了那禮單,覺得二房受了奇恥大辱,哪有什麽心情看信?但李纨也下去了,賈母眼花,這整個房裏也就剩元春這麽個識字的人,元春忍着憤恨将信拆了。

還好,信裏沒寫什麽侮辱二房的話,無非問候賈母并長房的話,另有林如海在揚州任上一切都好,黛玉曾經小恙一場,如今也痊愈了;林佑失足落了水,還好救起來得及時。倒是賈敏,因忙亂添了一場病。至于什麽病,沒詳說,也沒渲染病情。

元春這回情緒控制得不錯,平平穩穩的念完了信,收起來雙手遞給賈母。賈母聽了,也放下心來,以為賈敏的病也就是忙累了之後,感染風寒。至于外孫和外孫女一個落水一個生病,此時賈母還真沒見過自己的一對外孫子女,既然都沒大礙了,自然也越不過自小養在跟前的大孫女。

于是賈母沒問林家的兩個婆子林家的情況,反而先問元春怎麽了,方才怎麽反應那麽激烈。

現在房裏只剩賈母、賈王氏,鴛鴦,還有林家兩個婆子。賈母不問還好,賈母一問,元春就忍不住了,道:“姑父姑母送禮,做甚麽将去歲母親送的中秋禮原封不動的還回來了?就是如今姑父高升了,瞧不上我們這一房親戚,便是什麽都不送,也好過這樣做賤人。”

“你說什麽?”賈母将沉香拐在地上重重杵了一下。連自來沉着的賈王氏也忍不住捏緊雙拳,手上蹦出了青筋。晴天霹靂啊!這邊婆媳兩個還在算計通過賈敏謀瑞郡王側妃的位置呢。啧啧,這臉面打的。

元春無助的瞧向賈母。

賈母知道元春不會在這件事上對自己扯謊,見孫女這樣委屈,便不忍心叫她說第二遍。但是一時間卻不知道如何開口。

若是看信之前,賈母實在是想不明白這是怎麽了。但是結合剛才的信,賈母隐約猜到了一些。開玩笑,榮國府老封君是什麽人?是賈代善一屋子的姬妾只生了三個庶女,硬是沒養活一個庶子的當家主母。別看賈母政治素質不行,內宅鬥争還真不缺手段。林家信上說林佑落了水,然後給二房的禮就這樣了。難道姑爺家裏懷疑林佑落水和二房有關?

那不能啊,各家門各家姓的,王氏就算貪婪些,怎麽也将手伸不到姑老爺府上。

這麽一想,賈母就想得越發深了,難道是姑老爺有了新歡,借着林佑落水的事兒故意遷怒敏兒,拿着敏兒的娘家做垡子?

哎喲,一定是這樣,不然敏兒怎麽病了呢?一定是怄的。

賈母精于內宅鬥争,王氏也不缺這方面的手段,而且賈王氏的野心更大。瞧瞧現下榮國府幾乎沒人提的賈瑚。王氏聽到林佑落水,又看了這份禮單,迅速就明白了:這一定是去歲甄家像自己借的人出了問題。

其實說起這件事,賈王氏還真有些冤枉。賈家、王家都有不少産業在金陵,她還有個妹婿薛家在根基也在金陵,為了托甄家照拂好辦事,賈王氏自當家以來,但凡甄家有所求,賈王氏多半是肯幫忙的。

林如海到揚州上任不久,王氏就接到甄家的信說借一兩個在林家的人一用。王氏以為甄家不過是想打聽一下關于鹽政的消息,便将孫寬夫妻借出去了。因千裏迢迢,王氏還真不知道甄家這一借人就是做害人子嗣這樣的事。

但是王氏是什麽樣的人?只要沒鐵證,自己便什麽也沒做過,再說,自己還真沒給孫寬家的下過害人性命的指示,賈王氏越發有底氣。

賈王氏平日愛抄佛經,做菩薩樣。但是今日這樣打臉面的事,她就是個真泥人,性子也要被激出來了。

“姑老爺姑太太就算心裏沒我們老爺這一房人,你個線頭都不送來,我也不惱;但偏生将我們送去的禮還回來侮辱人,卻是怎樣也說不過去的。老太太,您就算不瞧王家的顏面,也要瞧我們老爺和他子孫的顏面呢。都是做祖父的人了,我們老爺也是頭一朝被人這樣打臉,還是嫡親的妹子妹婿打的。這樣的事傳出去,可憐寶玉、蘭兒都要被人輕賤。”王氏一席話,直接将賈母的幾個心肝全擡出來了。賈政、元春、寶玉、賈蘭,哎喲,這些賈母看重的人,林家可是全都沒留臉呢。

賈母偏心偏了幾十年了,早就偏得理所當然。當然,她在家中偏心二房,在女兒女婿之間也是偏心賈敏的,所以在賈母看來,賈敏斷然做不出這樣的事,這一切,定然是林如海升官之後變心了,賈敏還不知道受怎樣的磋磨呢。

于是賈母疾言厲色的對林家兩個婆子道:“我堂堂國公府,也不是他巡鹽禦史大人能欺上門的。今日若不給我個說法,我老婆子就算拼了這張老臉,也少不得遞牌子進宮,求一個和離!來人,将這兩個婆子給我拿下,再派船去揚州,将姑太太接回來當面對質!”

賈王氏有些不可置信的看了賈母一眼,這老太太什麽路子?不給自己撐腰,先給賈敏撐腰了?

賈母篤定這一切都是林如海幹的,說不定是那個新得寵的狐媚子姨娘已經得了林家的掌家權,故意瞞着女兒女婿送了這樣的禮物,來向當家主母的娘家示威,所以先得替賈敏撐腰,賈敏的顏面掙回來了,自然會給二房賠禮。不得不說,人一旦偏心起來,什麽樣的理由都想得出,往往還能邏輯自洽說服自己。

尤其榮國府這樣的人家,二房得了掌家權,就沒怎麽給邢夫人的娘家走禮,先前的長媳娘家張家更是斷了往來,這是現成的例子。林家若是哪個狐媚子得勢,給正房太太娘家下眼藥不是順理成章麽?因為賈家自己門風不正,賈敏便來了個以己度人。

賈母那裏腦補了一篇有的沒的,賈王氏自己知道怎麽回事啊,賈敏回來對質,賈王氏雖然覺得林家拿不出鐵證,但是難保老太太會聽近幾句賈敏的說辭,自己這些年在榮國府的依仗全靠賈母偏心賈政。如果自己因此丢了賈母的信任,也是不利日後的。

賈王氏正要開口,卻聽張河家的不緊不慢的說:“老太太熱情,要留我們姐妹做客,我們自是求之不得,原不應辭。不過我們先去東宮走了禮,太子妃殿下說要讓我們給我們老爺帶些賞賜回去,殿下身邊的依瀾姑姑現下等着我們過去呢。”

太子妃身邊的宮人吶,一旦哪日太子妃登基,那就是皇後娘娘身邊掌事女官了,即便元春這回謀不到瑞郡王側妃,日後只要還打入宮的主意,現在就得罪不起這位依瀾姑姑。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