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沈庭遠:獨克宗古城

香格裏拉古城的初始叫法是“獨克宗”,位于香格裏拉縣東南隅。唐儀鳳、調露年間(公元676-679年),吐蕃在這裏的大龜山頂設立寨堡,名“獨克宗”,一個藏語發音包含了兩層意思,一為“建在石頭上的城堡”,另為“月光城”。後來的古城就是環繞山頂上的堡寨建成的。與此呼應的是在□□河邊的一座山頂上建立的“尼旺宗”,意為“日光城”,其堡寨已經沒有了,原址上是一座白塔。古城最熱鬧的地方是位于獨克宗古城北門的獨克宗花巷,以藏文化體驗為主。

這座被藏人稱作“獨克宗”的古城,它是按照佛經中的香巴拉理想國建成的。藏文記載,香巴拉是一個隐藏在雪山中的神秘王國,國中居民不執、不迷、無欲,富足和樂,喜歡遵循智慧而生活;歷代神聖國王,為未來的世界保存了良知與文明的有生力量。一旦進入香巴拉,就可以看到四周有雙重雪山圍繞,如同八瓣蓮花。但香巴拉不是普通人可以随意抵達的,要想進入香巴拉,行者須作精神修行。

古城依山勢而建,路面起伏不平,那是一些歲月久遠的舊石頭就着自然地勢鋪成的,至今,石板路上還留着深深的馬蹄印,那是當年的馬幫給時間留下的信物。到了這裏,石板街上的馬蹄子是放松的,人也是放松的,馬幫們可以住進藏人溫暖的木板房裏,把馬關進牛棚,喝上一碗噴香熱乎的酥油茶,還可以和自己看上的女人嬉笑怒罵。馬幫的一個來回,往往要一年的時間。對于穿越茶馬古道的馬幫來說,獨克宗古城,是茶馬古道上的重鎮,也是馬幫進藏後的第一站,這算是相當舒服的一段路了。

獨克宗古城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轉經筒,象征着祝福、美好的生活,很多來到獨克宗古城的人,都會來到這裏,為親人、朋友祈福,轉經筒需幾人合力才能轉動,而且連方向也是有講究的,我和小蟲子在那兒玩得不亦樂乎……

游完納帕海伊拉草原、松贊林寺和獨克宗古城,我們今天的旅程就算結束了,上車後,阿木負責全速前進、向麗江進發,而我們一行人,基本上一上車就都睡過去了……高原的這兩天,看來大家都玩累了,一知道自己要回程了,心情一松懈、就全都困意全現了;阿木說,回來的路上是高海拔往低海拔走,可以放心的在車上睡覺的,只是難為了阿木,自己一個人開車最容易困乏打瞌睡,所以我就陪着他、三不五時的和他唠會兒磕……

小蟲子挨着我,看來是已經熟睡過去了,我都能聽到她輕輕的呼吸聲了;看她的小腦袋左搖右晃的無處着落,我就索性輕輕把她頭扶到我肩膀上了,看她睡得很舒服的模樣,我不覺笑了,這小模樣,真的太可愛了,我的心都要被她軟化過去了……

被譽為“月光之城”的香格裏拉,在別人的眼中是什麽樣子?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太陽最早照耀的地方,是東方的建塘;人間最殊勝的地方,是□□河畔的香格裏拉。

自從英國人寫的一部小說《消失的地平線》問世以來,作品中描繪的香格裏拉就進入了人們的世界裏,對它充滿無數的向往。

香格裏拉,就像是書中描述的一樣:一個永恒、和平、寧靜的地方。這裏有四面雪山環繞的草原,有陽光灑滿每個角落的和諧光輝,有神态自若的活佛打街旁緩慢走過,還有那輝煌神秘的寺廟,淳樸善良的康巴族人臉上都是挂着無比安詳的面容……一切都如人們夢想中的伊甸園一般的存在。

在這裏,你只需要做兩件事:安靜的曬太陽和思考“人為什麽要如此匆忙?”;如此,而已……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