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043
林若秋忙得腳不沾地。
設計衣服, 帶小袁,抽空看看書,還要按老袁說的練練針法。老袁手工制作的旗袍特別好看, 上面的繡花可還真不是一般人做得出來的。
林若秋特別喜歡, 最近一直在跟着學。
這不是任務, 而是愛好。
除了這些之外, 林若秋每周必須去面粉廠三次,看兒子。
這是她自己給自己規定的。
孩子正是成長的時候,她可不能因為工作就忽略了孩子。說到孩子,就不得不得一下蕭天佑,
聽浩浩說, 最近蕭天佑在學做菜。
這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老蕭家的四個兒子,還真沒一個會做飯的, 都是姚金蘋給慣的。
田主任跟報社那邊磨破了嘴皮子,終于讓報社那邊松口答應采訪服裝廠的事,結果,真等采訪下來,田主任才在最後一頁的一個邊邊角角裏發現了這則報道。
這真是……
區別對待啊。
田主任還是辛辛苦苦的把這頁剪了下來, 單位貼一個, 家裏貼一個, 相框裏再貼一個, 親戚好友報紙一人一份。
連林若秋都收到了五份報紙。
上報紙這事還是對于田主任來說,還是挺光榮的。
Advertisement
報道頁面雖小, 但是禁不住田主任到處宣傳啊, 這就卻更進一步的打響了永星服裝廠的名氣。
這名聲一響, 招工的事也慢慢傳開了。
先是林若秋的二嫂告訴了家裏, 之後事再從娘家傳到村裏, 這村傳村,不知怎麽的就傳到了紅陽村,連顧玉倩都聽說這事了。
聽說招工得十幾個人呢。
顧玉倩動心了。
她想去。
顧玉倩還特意打聽過,服裝廠就是做衣服的,還要會縫紉機,不會沒關系,那邊有教學的。而且,永星服裝廠待遇挺好的。
待遇好這事她知道。
大嫂,不,那林若秋在服裝廠工作之後,不光給蕭天佑從服裝廠拿了不少衣服,還寄給蕭海洋好多呢。
蕭海洋穿不完的還拿回家了,給蕭子銘跟蕭振國。
都是嶄新的衣服!
顧玉倩看着蕭振國拿回來的衣服,當天晚上就氣得沒睡着。
這大嫂是怎麽回事,重男輕女啊?
後來顧玉倩發現,婆婆姚金蘋也多了幾身新衣服,都是以前沒見過的。
燕巧也有!
獨獨她沒有!
真是氣人。
這林若秋可真是做得出來,所有人都給遍了,偏偏不給她。
不就是惦記姓林的娘家親戚的工作嗎,不是沒得手嗎,至于這麽記仇嗎?
顧玉倩心裏對林若秋的成見越來越深,尤其是這次分家,她跟蕭振國只得了一些不值錢的東西,什麽鍋碗瓢盆,都是舊的用過的,大姑以前送來的一套新碗就不見婆婆拿出來用。還有鋤頭、鐮刀之類的也分給了顧玉倩兩口子。
可顧玉倩覺得遠遠不夠。
哪不夠?
錢不夠啊!
你說可笑不可笑,分家的時候,婆婆只拿了十五塊錢出來,還說是看在大孫子越越的份上才給這麽多的。
十五塊?
打發叫花子呢。
顧玉倩都氣笑了。
原先那回越越去縣醫院看病就是十五塊,婆婆輕輕松松的就給她補上了,現在說手裏只有十五塊。
當她顧玉倩是傻子呢。
若是擱以前,顧玉倩必定要鬧的,可現在她跟蕭振國的關系還沒完全好,蕭振國接了錢,爹娘給多少他收多少。
還請了族裏的長輩過來做見證。
這分了家以後就是兩家人了,蕭振國作為兒子,等蕭老頭兩口子老了之後還是要孝敬的,別的他就不用管什麽了。
同樣的,可蕭老頭家的東西,以後蕭振國兩口子就不必惦記了,沒他們的份。
蕭振國接受。
顧玉倩嘴上說是聽蕭振國的。
可她心裏是不接受的,這雖然按她所想的分家了,可是她并沒有讨好什麽好處,以後大姑給家裏的東西也沒有她跟振國的份了,想想就跟掉了幾十塊錢一樣的難受。
不過,蕭振國倒是跟村裏找了一塊宅基地。
跟蕭老頭家不遠,就隔了一戶人家,只是,這得宅基地容易,可要把房子建起來那就難了。
要買磚,要打地基,房梁得十幾年的老木,還有瓦片也要買。
這得花不少錢呢。
而且還得請人,村裏那些人農閑時好請,只要管飯就行了。
還新房子還沒建,顧玉倩如今還住在之前的老房子裏。
“振國,我聽說大嫂的服裝廠招工。”顧玉倩問蕭振國,“你明天是沒事,去市裏問問大哥,能不能請他幫忙跟大嫂說說,我想去。”
蕭振國眉頭一皺,“明天我有事。”
“振國,這招工可比你上工重要多了。”顧玉倩耐着性子跟蕭振國說,“你想想,大嫂那廠零時工都不少錢呢,我不求轉正式工,只要夠得上零時工我都願意的。”
一個月二十塊錢呢,還包飯。
“你想去就自己去廠裏看看。”蕭振國可不願意去,“你記着,我跟他們分家了。”都分家了還去求人家,蕭振國拉不下這臉。
“分家就不是兄弟了?又不是結成死仇了,難道以後不來往了?”顧玉倩嘀咕。
“那不一樣,我去大哥家走親戚,坐一坐,這沒問題。可是求人這類的事,你就甭找我了。”蕭振國冷臉,“你之前幹的事你不清楚嗎,大嫂跟你的那一點情分,早就耗光了。”
顧玉倩不滿道:“大嫂哪是跟我把情分耗光了,她那冷心冷肺的人,跟誰都沒情分!這次燕巧的對象來家裏,大哥都回來了,她不聞不問的。我看啊,她自從在城裏工作之後,這眼睛就長頭頂了,家裏誰她都沒放在眼裏!”
蕭振國沉下臉,“我們分家了,大嫂怎麽過跟我們沒關系,你別在背後叨叨了,咱們正正經經的種地過咱們的日子不行嗎?”
顧玉倩猛的站起來,“你是不是想讓越越跟你一樣,一輩子種地?”
她生氣道,“你看看浩浩,以前是啥樣,現在又是啥樣!浩浩跟着大哥大嫂去了城裏,又讀書又認字的,現在千字文都會背了,穿的衣服也越來越洋氣了。上回大哥帶浩浩回來你沒看見啊,新衣服新鞋子,還有新玩具,連頭發都是去理發店花一塊錢剪的!”
明明就是一樣的家庭出身,怎麽浩浩現在比她家越越好那麽多呢?
蕭振國道,“那你想我怎麽樣,你倒是說啊,咱們就這點本事,就只能活成這樣,你要是覺得委屈了,那就別過了,你去找個高枝攀去!”
蕭振國生氣的走了。
兩人為這事吵過太多回了。
他們當初是因為相愛在一起的,後來也好好過了幾年日子,只是最近大哥大嫂一家日子越過越好,顧玉倩這心裏就不平衡了。
蕭振國一走,顧玉倩坐在床邊,傷心的抹淚。
蕭振國以前不是這樣的。
那個好脾氣會哄她的蕭振國去哪了?
市裏。
永星服裝廠又招了一批工人,這次招的都是本地人,都是不管住宿的。因為田主任最近請了一個施工隊,正在建新的廠房,若是招其他地方的人這單位宿舍有點不夠住。
一車車的磚從外頭拖了進來。
水泥,沙子,堆滿了棚子。
“主任,這廣交會時間這麽緊,為什麽不等廣交會結束之後建廠房?”林若來真是不懂,這來得及嗎?
田主任自有打算:“廣交會之後,咱們服裝廠的名字肯定會響遍全國的,到時候免不了全國各地的人都來參觀,你說說,就咱們現在這廠裏的廠房,能見人嗎?”
田主任指着舊樓舊廠房,“今天晚上我們就把東西搬一搬,搬到西邊的小樓裏擠一擠,騰出來的地方讓工廠重新建個漆,裏面都刷一遍。”
等刷好了漆幹了,再搬過去,再慢慢的刷別的舊樓。
十來天就能做完。
林若秋苦笑:“那這樣工作場地可就太擠了。”
田主任道:“沒事,我看過的,這幾天都是大晴天。要是實在挪不開身,就搭個棚子,搬到外面來辦工。”
棚子就只是費工頭,單位現在可不缺錢。
“搭棚子?你就不怕風大,把稿子衣服都吹走?”林若秋不明白,為什麽這麽急。
老袁那邊尤其不能挪動地方,不然會影響旗袍的進度的。
田主任陷入沉思。
林若秋道:“要不這樣,周圍有沒有空房子,我們租下,都搬過去。這邊的舊樓全部一次性刷完得了。”
省得搬來搬去。
“行。”田主任同意了。
過了幾天。
林若秋他們把辦公的地方搬過去才知道,田主任不是把那地方租下了,而是都買下來了。
田主任還這麽說,“不貴,就幾萬塊。”
挺便宜的。
服裝廠靠賓郊區,周圍的房子不值錢,幾萬塊都買下十多家呢,一家就幾千塊。
“主任,買一個房子多少錢?”林若秋算了一下,她手裏的獎金加起來都有兩千塊了,這次廣交會要是能把永星服裝廠的衣服推向全國,銷售暴漲,那她之後的獎金會更多。
這是之前就跟田主任談好的。
那能買一個房子了啊。
還是有地基的,永久産權!
林若秋眼睛都亮了,永久地基,上輩子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田主任就跟林若秋說了,“大一點的房子,新的帶院子的五千左右,要是小的,又舊,那就二三千就行了。”他還說了,“要是有連着菜地的,六千以上。”
林若秋決定了,買!
劃算啊。
以後有個自己的房子,就不用擔心沒地方可去了。
而且,總不能次次都帶浩浩住宿舍吧,等單位分房那不知道是多久之後的事了,現在先買個小的,以後手裏有錢了,再換個大的。
要賣房子的也有幾家,可是中意的不多,首先要離單位近,二是房子的朝向要好,三是林若秋想要個帶院子的。
種種果樹,種種菜什麽的。
小袁知道林若秋要找房子,下了班就悶不吭聲的去一一家有的踏,也沒跟林若秋說,過了大概五天,他還真找着了林若秋說的那種帶院子的朝向好的房子。
“林姐,你下午有空嗎?”一天中午,小袁攔了林若秋。
“有事嗎?”
小袁低着頭,把找到房子的事說了。
林若秋有些吃驚,“你去找的?小袁,你白天要栽衣服,晚上要看書,哪來的時間。”
“擠擠就有了。”小袁不安的搓着衣角。
林若秋笑:“行了,我知道了,這事真是謝謝你了。”又問,“你跟人說好的是下午去嗎?”麗嘉
“之前說的是白天去。”小袁認真解釋,“晚上出門不好。”尤其是姑娘家,大晚上還是少出門為好。
“行,我跟田主任請個假,我們下午就去看看。”林若秋其實有點沒底,她現在手裏只有兩千多一點,也不知道錢夠不夠。
嗯,還是先看看房子。
林若秋順利的跟田主任請了半天假,她中午請小袁吃了頓飯,吃完飯就去看房子了。她請假的時候跟田主任說好了,要是看完還早,就回來繼續工作。
小袁這孩子十八歲,瘦高瘦高的,以前生活得不太好,身上臉上都沒肉,穿着衣服直打飄。
別看這孩子沉默話又少,但是辦起事來還真是那麽回事。
他給林若秋找的房子,林若秋一眼就看中了。
三間主屋,有獨立的小院,雖然離服裝廠有十來分鐘的路程,但是這邊離農貿市場近,買東西方便。
而且院子裏還種了一顆棗樹,已經開花了,到了八九月就可以吃棗了。
瓦片看着像是新換的,屋裏頭也刷過的,聽屋主講,是給孩子留着結婚用的。可孩子分到別的城市了,他們就決定把這裏賣了,跟着一塊去。
在別處安家。
開價就是四千。
貴了。
林若秋跟屋主殺價,談來談去,談到三千五,屋主怎麽也不肯降了,“你看看,這邊還有一個水井呢,吃水方便,還是地下水,幹淨得很。還有我這家具,也是帶不走的,到時候都留給你。”
最後,少了一百,三千四百塊,再少就不可能了。
林若秋确實中意這個房子。
她還差一千四,這樣,跟單位借一筆,打個欠條,用下次的獎金抵,要是不夠,下下次的獎金一起抵。
就在林若秋請假出來看房子的時候,永星服裝廠的大門外來了一堆人,全是女的,看那模樣有十多個。
模樣都偏黑,一看就知道不是城裏人。
“同志,請問蕭天佑他媳婦是在這工作嗎?”
大伯看着這一堆人,打量了好幾眼:“誰媳婦?你找誰?”
“蕭天佑媳婦,姓林的。”說話的是個四十多歲的大嬸,一身樸實的舊衣服,頭上還戴了一塊方巾,手裏提着個籃子,裏頭裝了雞蛋。
她咧嘴一笑,“我聽說這邊廠裏招工,就過來看看看。”
大兵道:“這次招工只招本地的,不包住宿。”
那位大嬸一聽就急了,扭頭看向另一個女人,“越越他娘,你不是說包吃包住的嗎?”
怎麽不包住,那就算得了工作,也得另花一筆開銷來租房子啊。
那得少不少錢呢。
越越他娘。
正是顧玉倩,她思來想去,還是舍不得這服裝廠的工作。于是跟回了趟娘家,跟家裏人一合計,有就了個主意。
她啊,在村裏把林若秋服裝廠招工的事傳遍了,然後帶着一堆的大嬸子小媳婦過來了,這次帶來的都是些大膽潑辣的,大家都覺得,林若秋是嫁到她們紅陽村的媳婦,該幫着她們。
招工嘛,用誰不是用。
用外人還不如用自己人呢,起碼,自己人都認識,還是一條心。
是不是這個理?
“嬸子,您別急,等大嫂出來問問她。”顧玉倩聲音響亮,“我聽大哥說過,大嫂是一個人一間屋子,她那屋子能住四個人呢,到時候跟她擠一擠。都是同村的,她肯定不會不幫忙的。”
作者有話說:
遲來的二更,求營養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