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蕭巋離開
蕭巋走的那天起了很大的風,蕭钰跟在楊勇一行人後面默默的替蕭巋送行,漫天的風沙讓衆人幾乎睜不開眼,蕭钰眯起眼睛默默的注視着即将離開的中年男子,還不到四十的他看上去竟然是如此的蒼老,頭發已經全部變得灰白,眼睛裏是隐藏不住疲憊,蕭钰的心中有些微酸,他不是個好父親,不是個好丈夫,但他卻是一個好皇帝,真真正正的明君。
與楊勇一行人依依惜別,蕭巋翻身上馬,拒絕了蘇閑坐轎的提議,蕭钰心中明了,蕭巋這是在做戲,做一場戲與大隋看,這幾年蕭巋的身子早已大不如從前,只不過在大隋的面前,西梁的皇帝必須足夠強大,強大到有資格成為大隋的盟友,不是附庸。回頭,蕭巋沖衆人擺擺手,“保重”,眼光最後輕輕落在蕭钰的身上,蕭钰揚起頭,沖着蕭巋燦爛一笑,蕭巋只覺得一陣恍然,也許這一眼,就是永別了。“駕——”,一行人絕塵而去。
蕭钰默默望着那一行人漸行漸遠,直至變成一粒粒小黑點,消失在衆人的視線中,“走吧。”楊勇看着依舊注視着遠方的蕭钰,不冷不熱的說道。
“太子殿下還要給皇上回話,就先行回去吧,我想再看會兒。”
楊勇只道是蕭钰因為與父親離別,一時感傷,也沒有多想,溫言勸道,“钰公主以後若是思念父親,大可以跟父皇禀告,回國看望,還望钰公主保重身體,不要憂思過度。”
“多謝晉王殿下挂心,钰兒自有分寸。”
楊勇轉身,率領着衆人回城,蕭钰見楊勇一行人已經進城,輕咳兩聲,“想不到堂堂晉王殿下也喜歡幹些偷窺一類的事情。”
刷的一下,俊美的青衣男子從樹上穩穩的落下,一雙漂亮的丹鳳眼有些好奇的看向蕭钰,“你是怎麽發現我的?”蕭钰指了指地上,剛過正午的陽光透過濃密的樹葉懶懶的落下,留下一片片斑駁的樹影,楊廣了然一笑,“钰兒果然心細如發。”
蕭钰挑眉,“晉王殿下過獎了,不過晉王真的以為自己連太子殿下也瞞過了?”
“本王從來就沒想過會瞞過太子。”楊廣笑嘻嘻的看向蕭钰,“钰兒,去打獵麽?”
“好——”蕭钰毫不猶豫的答道,心裏有些蠢蠢欲動,打獵哎,這在前世是自己從來沒法體驗過的經歷,楊廣倒是有些訝異,原本以為自己還要再費一些功夫來說服蕭钰的,沒想到,蕭钰竟然這麽爽快就答應了,楊廣一雙漆黑如玉的眸子裏寫滿了笑意,“那就說定了。”
回到安福殿,雲裳迎上來,“公主,剛剛秋芙過來,說是月姬公主邀您半月後參加她的賞花宴,屆時不少王公貴族都會來參加,您看——”
蕭钰勾唇,“賞花宴?怎麽能辜負月姬公主的一片盛情,雲裳,你派人前去回話,說是到時候本宮一定會參加。”
雲裳的眉頭緊緊蹙起,有些遲疑的說道,“公主,這怕是——”
“你是擔心本宮會被陷害?”蕭钰挑眉,“雲裳,影月庵四年,都是你陪我過來的,經歷了什麽,你恐怕很多時候比我還清楚,你以為區區一個陳月姬就能動的了我?如果真這樣,本宮還有什麽臉面去見影月師父?”
雲裳無言,的确,影月庵四年,公主确實不再是之前的公主,心智已經近妖,過去,雲裳從來不在乎生死,但是現在,雲裳突然很想活的長一點,久一點,想看看她究竟能走多遠。這個注定要成為傳奇的女子。
翌日,天還沒亮,雲裳就進來喚醒了還在熟睡中的蕭钰,蕭钰的起床氣一向很重,不耐煩的翻了一個身子,被子一蒙,繼續跟周公喝茶聊天,“公主,醒醒,晉王殿下等你很久了。”
蕭钰動了動身子,雲裳滿懷期待的等着蕭钰睜開眼睛,一秒,兩秒,時間一點點的過去,雲裳的臉色黑了黑,“公主,晉王殿下在正殿等您呢,醒醒。”
楊廣踱步到偏殿門口,門外的兩個守夜的侍衛欲截住楊廣,楊廣漆黑的眸子冷冷的瞥了兩個侍衛一眼,兩個侍衛當即不再說話,宮中多年,楊廣的脾氣還是聽說過一些的,進了蕭钰的閨房,雲裳驚訝的看着氣定神閑的楊廣,“晉王殿下,這怕是不合适吧,您還是出去等公主吧。”
“下去——”楊廣冷聲說道。
雲裳低頭,卻是堅持到,“公主還未出閣,晉王殿下還請顧全公主的名節。”
“我不喜歡說第二遍。”
床上的蕭钰被兩個人的争吵聲驚醒,随手抓起一個枕頭扔過去,“還讓不讓人睡覺了。”楊廣輕巧的躲過,“钰兒似乎忘記了昨日與本王的約定?”
無奈的起身,一雙朦胧的眸子有些茫然看着屋內的兩個人,長長的睫毛微微上卷,睜大的雙眼總是感覺有些濕漉漉的,“原來是晉王殿下啊。”蕭钰伸了個懶腰,打的哈欠硬生生的憋回去了,腦袋呈現出真空的狀态,“出去——”自己是不是應該厲聲斥責,但是這樣是不是又得太矯情,畢竟在榮華家裏住的時候,兩個人也經常這樣,“晉王殿下來了啊,快快請坐。”難道要這樣,但是這樣是不是顯得太過輕浮,雲裳有些無語的看着兀自在糾結的蕭钰,這就是影月師太最得意的弟子?
“還請晉王殿下先行出去等待,容钰兒梳洗完畢。”蕭钰冷靜的說道,楊廣輕輕一笑,兀自拿起蕭钰桌上的梳妝匣子,精致的紫玉簪靜靜的躺在梳妝匣內,楊廣取出,“雲裳,待會兒給公主帶上這個。”
不待蕭钰說話,楊廣轉身離開,蕭钰從床上起身,洗漱完畢,出了偏殿,楊廣眼前一亮,看着眼前的女子上身着了一身鵝黃色的短襦,下身着了月牙白的素裙,長發只用一根紫玉簪盤起,明媚動人。在安福殿中簡單的用過早膳,蕭钰拒絕了楊廣兩個人同乘一匹馬的建議,跟楊廣出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