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
作者有話要說: 隔了大半年重新開坑,依舊中篇。
親愛的你:
我坐在我曾經一直居住的房間裏,凝望着窗外院落裏人來人往。
遠處微弱的路燈安靜地亮着,物體被打上一層黑色的濾鏡。
一束刺眼的光自二點一七乘以自然數e的負七次方秒前從遠處車燈內,射入我的雙眼,我回過神來,打開屋內的燈,觸摸着鍵盤。
一邊感受已經使用了幾年的筆電和我之間的默契,一邊敲打着給你的信。
我的旁邊沒有時鐘,因為幾乎不需要它,但它在家裏的客廳。
時鐘在每個人的耳邊默默地響着,宣告着它對時間的主權。
大多數的人一生都在忙着,忙着活,忙着活得更好,卻忘了時間根本都是自己從世界那裏借來的,忘記了使用自己的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等忙完了,過上好日子了,才發現時間已經還回去了。
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早就沒時間做了。
于是,便産生了這樣的哲學問題:人從哪裏來,到哪裏去?
這是個無解的問題,有無數解答的問題。
因為有多少人,就有多少個答案,每個人都在書寫大體相同但主旨截然不同的人生篇章。
我不喜歡看書,卻向往,僅僅只是向往翻閱別人的人生。
所以我選擇觀察世界,創造一些些虛拟的人生來填補我懶于閱讀而無法得到快感。
我不否認,創造他們同樣是為了過得更好,但至少,我樂此不疲,總比做不喜歡的事來等待想出真正喜歡做的事要好得多。
當然創作不可能是憑空的,我觀察世界更多的是觀察人,不是觀察他們的過往,那樣太累,我只是觀察他們的姿态,觀察他們在我眼前的表象。
就像我現在觀察着我窗外這片小小的世界。
有的時候,院子裏的人會看向我,我想大概是因為屏幕反射在我眼鏡上的青光讓他們不确定我的視線是否正看着他們,當然我沒有。
每當這種視線存在,我往往會很敏感的捕捉,擡頭和他們連線,于是,他們下線。
我不知道你是否也在這群人裏,如果你也在,能不能給我各種形式的回信?
來自未亡人的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