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二更) 蔥花卷
翌日趙靜婉醒來, 只覺着渾身舒坦。她走出屋子才發現,原是起秋風了,樹葉随風搖擺, 涼風拂過臉龐, 讓人覺着仿佛獲得了自由, 身子也變得輕盈起來。
早晨醒來有如此美好體驗,趙靜婉的心情格外舒暢, 她走出進廚房, 決定做一個簡易的蔥花卷。
從櫃子裏掏出最後的存貨,半斤面粉。趙靜婉将其摻水揉搓成團, 靜置發酵。又是拿了一把顧大嫂給的蔥,趙靜婉将其切段剁細,放入碗中備用。
又是加入鹽、油先調和腌制着。
面團發酵需要足夠的時間, 她又去洗米下鍋準備熬制成粥。做好一切後,趙靜婉又去把面團取出, 在上頭輕輕一撕扯,明眼可見呈蜂窩狀。
她把面團放在案板上揉捏排氣, 又是雙手并用将其搓成長條, 拿起刀利落地切分成一塊塊小劑子。
拿起擀面杖仔細擀着,面皮越來越薄, 趙靜婉仍在繼續。蔥花卷所需要的面皮不比做包子和餃子,面皮只有足夠的薄, 後續做起來才會更好吃。
擀好面皮後, 趙靜婉拿起一張面皮攤開在案板上, 在碗中抓起一把蔥花,均勻撒在面皮上,緊接着從外往裏卷成長條狀, 又是換了個方向沿着面團條的長度卷成一塊。
她用指尖在末尾處用力一按壓,固定住面團不讓它變形,一個蔥花卷便完成了。
趙靜婉把做好的蔥花卷放在一旁,又是拿起新的一塊面皮繼續動作着,這卷來卷去,最是方便不過,不過關鍵是卷的過程中每一處都得壓實,要不然蔥花卷就會變得松松垮垮。
很快所有蔥花卷做好,趙靜婉開始往爐竈下方塞柴火,下鍋煮水,她用隔水蒸的方式将蔥花卷擺上盤。
由于靜置許久,原本幹癟的蔥花卷已經膨脹了一小圈,她現将一部分放入鍋中,蓋上蓋子。
趙靜婉将案板上的殘局收拾好,洗幹淨手後就走回屋裏,就見小胖墩依舊睡得正香。
許是昨晚鬧騰得太累,往日裏半夜總會醒來一次的小胖墩,昨晚可是一覺到天亮。
往常這個時候他早就一個人爬起床了,如今走近,還可以聽到微弱的呼嚕聲。
趙靜婉湊近,伸手輕拍他的胸脯,輕聲喚道:“晨晨,可以起床啦,太陽都曬屁股啦。”
Advertisement
小孩子很容易被驚醒,她手上這個動作可以最大限度地緩解小胖墩受到的驚吓。
再加上聲音輕柔,很快小胖墩迷迷糊糊睜開眼睛,就見娘在自己視線的高處,他聽到“太陽”一詞,不死心問:“娘,今天真的這麽晚了嗎?”
“對啊,娘見你睡得那麽香,是做好早飯才來喊你的。”趙靜婉笑着說,一邊俯身扶着小胖墩坐起來,“快下床穿好衣服,去洗漱,娘給你做了好吃的。”
小胖墩這才勉強起身,實在是外頭陽光正盛,一瞧就很晚了。外頭起秋風,趙靜婉怕他着涼,特意挑了件厚實點的衣裳給小胖墩:
“來晨晨,今日穿這件衣裳,外面天冷。”
小胖墩也感受到了剛起床的涼意,乖巧聽話穿上衣裳。趙靜婉望着他那陳舊略帶破損的衣裳,恍惚想起得抓緊給小胖墩做衣裳了。
估摸着時間差不多了,趙靜婉帶着小胖墩到後院,自己又快速走進廚房,打開鍋蓋,裏頭的蔥花卷個頭又是膨脹了一大圈,白白胖胖,還飄散着蔥花的香味。
她用筷子把鍋裏的蔥花卷夾出裝盤,又重新裝了一鍋蔥花卷繼續蒸煮着。恰好這時粥也熬好了,趙靜婉幹脆拿出兩個碗裝粥,端到屋裏。
小胖墩見娘在屋裏,洗漱完也就直接往屋裏走。他爬上椅子,趴在桌子上往那一瞧,竟然只是白粥,小胖墩望着趙靜婉失落道:
“娘,你不是說做了好吃的嗎?原來就是粥啊。”他刻意延長着音調表示自己的不滿和失落。
“你先喝碗粥,娘去廚房給你把好東西拿出來。”趙靜婉笑着道,見小胖墩乖乖拿勺子舀着粥喝,這才轉身去廚房把蔥花卷拿出來。
小胖墩見娘端出來的白白胖胖的面團,還以為是肉包子,忙歡呼道:“好耶,有肉包子吃。”
趙靜婉把蔥花卷遞到他面前,毫不留情地打破了他的期望:“不是肉包子,是蔥花卷。”
以小胖墩的見識和認知,他瞬間垮了臉,又是疑惑問道:“蔥花卷,就是面團和蔥花嗎?裏頭一點肉都沒有?”
他心心念念的只有肉,然而趙靜婉果斷道:“沒有,就只是面團和蔥花,大早上的咱不吃肉。”
“好吧。”小胖墩認清了這個事實,他繼續喝粥直到碗內空空。趙靜婉拿了個蔥花卷遞給他:“晨晨嘗一嘗。”
小胖墩這才不情不願接過,他瞧着上頭的蔥花,原本應該是寡淡的,可又奇異地聞到鹹味。這上頭白白嫩嫩的,他咬上一口,只覺着綿軟可口,每一處都有蔥花。
那蔥花又不似尋常,淡淡的鹹味将蔥花襯得更加可口,也給原本樸素無味的面團添加了些許滋味。
在這陽光燦爛,無限美好的清晨吃到如此新鮮可口的蔥花卷,小胖墩的幸福感瞬間提高到極致,他又主動拿了個蔥花卷吃了起來。
盡管趙靜婉事先刻意控制着蔥花卷的形狀,但膨脹過後的蔥花卷個頭實在是大,她瞧着小胖墩将第二個吃完,連忙阻止他伸向第三個的小胖手:
“好吃的東西以後總還會有,但我們也得适度控制,不要脹壞了肚子,晨晨要記得這回事。”她語重心長教導着這孩子。
小胖墩一聽這話,仔細感受着肚子,好像真脹了起來了,他這才收回手,傲嬌道:“那行吧,我聽娘的,中午再吃。”
悠閑的日子總是過得非常過,趙靜婉經營着與小胖墩的小日子,對于趙家的事情很少過問。
不過哪怕她不甚關心,小胖墩經常過去趙家那頭玩,回來後小嘴一直叭叭叭告訴她一些小八卦;亦或是趙母拿青菜過來時也會随口吐槽幾句。
她和趙靜婉相處愉快,偶爾氣急了也會跟趙靜婉說些心裏話。而趙靜婉最近聽得最多的就是,趙家老二最近在開墾農田。
因為先前趙家二房和三房都沒有種田,二房的田地直接被趙家老二給了大房在種。如今秋收未到,趙家老二突然想種些東西,而這農田裏的東西又是大房在照護着,最快也得秋收後。
趙家老二就用在外頭賺得銀兩又去買了兩畝地先用着,這可就又捅了馬蜂窩。
趙母說起這件事情來可是又氣又怒:“這老二媳婦也真是,居然還跟老二鬧,說是那銀兩就應該給她拿回娘家,逼着老二給銀兩,要不然就回娘家。”
她頗為嫌棄又是欣慰道:“還好老二夠硬氣,幹脆就讓她回娘家待着,看看她娘家是不是真的能一直這樣待她好。”
這“嫌棄”是對李荷花,這“欣慰”是對趙晉仲。
趙靜婉在一旁聽着,妯娌的事情她不好發表看法,不過這趙家二嫂實在是令人震驚。
誰也不會把日子都盯在她人身上,十日時間一晃而過,趙靜婉帶着顧大嫂新編織的手鏈進縣城了。
“哎呦趙妹子,我可算是等到你了,這好多大戶人家的丫鬟每天都過來問我,什麽時候有這手鏈,可見啊趙妹子你這手鏈有多受歡迎。”劉掌櫃一見到趙靜婉就歡快道。
她實在是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到趙靜婉的到來。
趙靜婉一聽她這語氣,就已經可以聯想到之前所見的那一幕,丫鬟求手鏈的景象。她也不賣關子,直接打開包裹把手鏈取出來,遞給劉掌櫃:
“劉掌櫃您說笑了,這些都是新編織的手鏈,好幾個款式,您瞧一下。”
“你這編織的東西,我放心,每次這質量都沒話說的。”劉掌櫃先說出這番體諒人的話,再接過那手鏈,到底還是會瞧上一番,她随手拿起一條手鏈,忍不住驚嘆道,
“我實在是佩服趙妹子你這腦袋瓜子,如此新奇的樣式我還是頭一次見,你這想法真是一個接着一個冒出來。”
她把所有手鏈都翻看一遍,每一條手鏈都很是精致,總共有四五個款式。
趙靜婉聽了忙謙虛道:“我這不過是雕蟲小技罷了,比不上劉掌櫃您一個人撐起這麽大一家繡鋪,還時不時把東西賣到京城天子腳下去,實在是令人佩服。”
“我這一路走來,咱整個縣城的人哪個不知道您,都誇着您呢,我也是願意和您這樣的人合作,交流起來也心情舒暢。”
平時不說則已,趙靜婉這謙虛客套的話一說起來,直把劉掌櫃逗得直笑着,任周圍的人聽了誰都知道劉掌櫃這心情是頂頂的好。
“你這小嘴皮子說起話來可真溜,不過能夠碰上趙妹子你,也是我的福分。”劉掌櫃真誠道,她撥動着算盤,喊來丫鬟取銀兩。
趙靜婉接過,又是與劉掌櫃閑聊了幾句。就聽見鋪子裏有兩個剛進來的婦人,一邊瞧着繡品,一邊談論道:
“你聽說了嗎?咱縣城的縣太爺要換了,這可真是太好了,希望新來的縣太爺是個好的,可以讓我們過上好日子。”
“我也聽說了,這換了也好。縣太爺不作為,苦的可是我們老百姓,這日子過得不上不下的,這鄰裏的縣城可都比咱這好多了。”
“我可聽說了,這回的縣太爺年紀輕,也是大有來頭。”
趙靜婉當時聽到不甚在意,覺得距離自己的生活太過遙遠,她笑着拿着新到手的銀兩離開。
只是她不知道,這個縣太爺的到來,讓她原本平淡無波的日子陡然拐了個方向,有了另外一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