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買棉花
最先吃到那冬至繭的是小胖墩, 自己包出來的東西,再醜也吃得開心。他滿懷期待地夾了那一大塊頭的冬至繭,送到嘴邊大大咬上一口。
面皮較為濃厚, 裏頭的餡料調制得入味, 很是可口。
只是, 他皺着眉頭疑惑問趙靜婉:“娘,這裏面分明就是餃子的味道, 這就是餃子, 怎麽能叫繭子呢?”
趙晉升原本也在嘗着,被兒子這話逗樂, 他側頭見趙靜婉沒有要解釋的打算,便笑着開口道:“晨晨說的有道理,這裏頭的餡料和外頭的面皮确實與餃子一樣。”
就在小胖墩聽完得意洋洋要開口時, 他又道:“不過晨晨有沒有發現這餃子與繭子的區別?”
“還能有什麽區別呀?”小胖墩随口應道,他又咬上一口那冬至繭, 三下五除二幹掉一個。有疑惑歸有疑惑,這吃的可不能落下。
趙晉升夾起趙靜婉所包的掐邊精致的冬至繭, 放入小胖墩的碗中, 繼續解釋道:“晨晨你瞧這冬至繭的個頭,分明比餃子大上一倍不止, 這面皮也比餃子厚上許多。”
他在說,小胖墩也豎着耳朵在聽, 見無法辯駁, 遂專心致志吃那冬至繭。在他看來, 這繭子與餃子最大的區別是,裏頭的肉變多了,随便咬上一口酒有好多。
趙靜婉邊吃着, 一邊聽着他們父子倆的來回交談。小胖墩這個年紀正是好奇,不斷問“為什麽”的年紀,有什麽疑惑都得拿到餐桌上好好“辯論”一番。
之前是她一個人單打獨對面對小胖墩各式各樣的疑問,如今趙晉升在家,也很榮幸地加入這個陣列。
随着日子越來越冷,盡管夜晚睡覺時關緊門窗後仍然覺着有些許涼意。某日,趙靜婉翻看衣櫃,只有一條厚實笨重的棉被。
她将拿出來,趁着外頭陽光正好晾上一晾。
這一床被子鐵定是不夠的,晚上小胖墩睡在二人中間,老是喜歡左右來回翻滾,容易漏風。再說這三人同蓋一床棉被,實在是過于擁擠。
正好趙晉升又去巡查他的毛坯房菜色回來,趙靜婉說道:“晉升,我看了下家裏只有一床厚實點的棉被了,你看是不是得再去打一床回來?”
以往過冬,可能那時小胖墩還小,蓋起來也無礙。鑒于現在天氣還沒進入到最冷的階段,夜晚就總是感受到涼意,趙靜婉覺着還是應該再打一床棉被。
“到時小婉你挨着我睡,晨晨睡旁邊,一床棉被夠了。”趙晉升聽到她那一番話,笑着道,語氣中滿是逗弄意味。
Advertisement
這也是最近和小婉的感情升溫,他才會說這種話。
“和你說正經事呢!”趙靜婉一想到那場景,連忙制止趙晉升接着往下說。
見趙靜婉有點惱羞成怒,趙晉升也懂得适可而止,他上前握着趙靜婉的手道:“再打兩床棉被吧,咱倆一床,晨晨一床。”
從外頭回來的手哪怕仔細捂着也還是帶有些許涼意,而趙靜婉原本就剛給那床棉被過水,手也是冰涼的。
這手觸碰到一起的那一剎那,兩人的手也都同時瑟縮一下,只不過趙靜婉的動作幅度比趙晉升的大,而後兩人相視一笑,交握在一起的手随即又松開。
買棉被的事情就這麽決定下來。越是接近年關,這越來越多的商販選擇歇息,趙靜婉她們決定早日去縣城買這彈好的棉花回來。
她和趙晉升一起去了縣城裏的棉花鋪,那掌櫃見到他們熱情招呼道:“兩位可是要買棉花,你們來得可真是湊巧,咱這鋪子可就只剩二十幾斤棉花了。”
那掌櫃見到有客官上門自是高興,一個勁地推銷着。她只要把這剩下的二十幾斤棉花賣完,這鋪子裏頭的東西也算是清完,可以回家過個好年喽。
“這棉花可是彈好的?我們打算用來做棉被。”趙靜婉聽完那掌櫃的一大串介紹,笑着問道。她來時也打聽過,這家鋪子
瞧這趙靜婉身上穿的衣裳布料也較好,像是能拿出大價錢買這棉花的人,那掌櫃熱情地笑道:“那可止是能做成棉被,這可不少人買我家的棉花回去做棉襖呢!”
趙晉升和趙靜婉随着掌櫃的進去瞧那棉花,哪怕是他們對這棉花不是很懂,也知道質量是不錯的。
最後那掌櫃送他們倆離開時,那嘴角都快咧上天了,一個勁地招呼道::“兩位客官慢走,歡迎下次再來哈。”
趙晉升提着一大袋的棉花,和趙靜婉一齊在街道上走着。
路上行人不少,時不時地瞄上他們倆和那麻袋一眼,實在是那袋子過于龐大。哪怕棉花已經彈過軋實,二十多斤棉花還是足夠膨脹。
沒錯,他們倆把那鋪子的最後二十幾斤棉花一掃而空。普通的大棉被約莫七八斤棉花,而小孩子可能五六斤就可以。
這尋常人家買棉花做棉被,一般裏頭不會全放棉花,還會摻一些質量較差的棉絮進去。他們倆不缺銀錢,為了睡得舒坦一些,兩人決定這回做的棉被裏頭全部都用這彈好的棉花。
趙靜婉對于趙晉升的一些觀點很是滿意,他在這生活方面很是舍得銀兩,很多事情兩人都能談到一塊。不過這也可能與他自己賺的銀子不少有關。
至于早先他們确定要來買棉花回去做棉被時,趙晉升又提議道要給趙家二老也打上一床棉被,趙靜婉也都欣然應允。孝敬父母合情合理,他也不是在慷他人之慨。
再多的棉花,趙靜婉也是在鋪子看棉花時臨時起的主意,想給他們三人都做上幾身棉襖,就當是過年新衣了。
既是要做新衣,家裏也沒有多餘的布料,趙靜婉又和趙晉升走到上回買布料的那家綢緞莊。
裏頭人還不少,僅有的三兩個小二忙着給那些客官介紹衣裳,也沒有注意到他們倆。趙靜婉也不在意,她和趙晉升想來買布料,便直接繞過鋪子門口那些成衣,往裏頭走去。
“你瞧這藏青色布料如何?也和你相稱。”趙靜婉相中一匹藏青色布料,扯起一塊在趙晉升身上比劃着。之前也買過寶藍色的布料,制成的衣裳趙晉升穿着也還不錯。
趙晉升對于自身的穿着沒有太高的要求,見趙靜婉喜歡,那顏色他也能接受,便笑着點頭道:“小婉的眼光自是好的,我很喜歡。”
又是伸手指了指一旁的桃紅色布料說道,“我看小婉你穿這布料也好看,過年就得穿明豔些,咱也買一匹這布料。”
桃紅色嬌豔,趙靜婉平日裏都是穿碧綠色或是淺綠色衣裳,亦或是青色衣裳,很少穿這種。不過她還是點頭道:“也行,那我也做一身這衣裳,瞧着精神些。”
這過年穿得明豔些也可以。
他倆又挑了一會,最後買了桃紅色、藏青色、淺藍色三色的布料,只不過那藏青色的布料買了兩匹,留一匹給趙家二老。
從綢緞莊出來,趙晉升右手提着一麻袋二十多斤棉花,左手捧着兩匹布料。趙靜婉也幫忙捧着兩匹布料,兩人勉強把東西搬回家。
這一番大肆采購,回到村裏時自然被不少人看在眼底。趙晉升也不介意,他和趙靜婉一齊回到家。
兩人歇了會,又将那棉花分出來。家裏是有稱的,趙靜婉也大方,她直接稱了七八斤棉花出來,重新裝回麻袋裏,留給趙家二老。
因着早先出門時把小胖墩送到趙家那邊,外面天冷積雪路滑,他們倆也不放心小胖墩自己回家,趙靜婉便和趙晉升說道:
“晉升,這棉花我已經裝麻袋裏了,你帶上這一麻袋和那匹藏青色布料送過去娘那頭,順便把晨晨給帶回來,我在家做飯。”
“好,那就辛苦小婉了。”趙晉升應道,他提起那一麻袋棉花和布料走出門,趙靜婉則把自家的那一麻袋棉花放回堆放東西的小房間裏。
他們買的棉花不少,便讓那鋪子的掌櫃多給了個麻袋。
趙家,趙母估摸着時間不早,想着老三他們該是回到家了,正想帶着乖孫子過去那邊。她也不放心乖孫子一個人回去,又想着老三去一趟縣城回來該是累了,幹脆自己多走一趟。
才剛叫上晨晨準備出門,遠遠就見老三往這家這頭走來。她連忙揮手喊道:“老三!”
趙晉升提着麻袋加快步伐,就聽見趙母說道:“我還正想着帶晨晨過去你那頭呢,正好你就過來了。”
“呦,你怎麽還帶一麻袋東西過來啊?”趙母瞧見趙晉升手頭的東西埋怨道,“你這留着自家用就好了。”
“就是些棉花,給您和爹做棉被的,還有一匹藏青色布料,你和爹剛好可以做身棉襖穿。”趙晉升提着那一麻袋東西進屋,邊解釋道。
“哎,你這孩子,我和你爹什麽都有,哪裏值當費這個銀錢啊。”趙母一邊嫌棄道,但是眼中滿是笑意,就連那嘴角也彎起了一抹弧度。
趙晉升把那一麻袋棉花和布料全都直接提進趙母的屋裏放着,一邊笑說:“是小婉要給的,她說爹娘你們平時對我們好,還幫着照顧晨晨,孝敬你們都是應該做的。”
這話可把趙母心裏給熨帖得,她擺擺手道:“哎,你們以後可不要再費這銀錢了。”這老三媳婦可真是會做事,趙母對趙靜婉的觀感進一步變好。
趙晉升又和趙母寒暄幾句,便帶着小胖墩回家。
趙家村很快下了冬日裏的又一趟雪,連着下好幾日,所有人都躲在屋裏不出來,只有趙晉升每日堅持去那土坯屋瞧上一眼。
盼了一個月,毛坯屋裏的菜終于長成,那日趙晉升見到,又是高興地回家喊了趙靜婉一同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