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除夕到
想着買年貨東西有點多, 兩個人提着回家,實在是分不出心思來照顧小胖墩。
所以任憑小胖墩如何撒嬌亦或是撒潑滾打,以往有求必應的趙晉升都堅持住, 拒絕了。
送完滿臉不高興的小胖墩去到趙家後, 趙晉升和趙靜婉一同進縣城去采購年貨。
他們先去了雜貨鋪, 買了兩斤油兩斤鹽,趙靜婉又挑了些許調料, 方便年裏做菜用。又是零零散散地買了不少的紅糖、雞蛋等。
接着又去了糕點鋪, 趙靜婉大肆地将各種糕點都各買了一斤,到時候不管是拿去趙家, 或是提回娘家,亦或是放在自家招待客人都是很體面的事。
先是把零碎細小的東西全部采購完,趙靜婉領着趙晉升去了她經常買的那家豬肉販那裏, 她和那豬肉販說道:
“我們要三十斤豬肉,五斤排骨, 一條豬腳。”
比起一般的農家人,有些自家有養豬, 直接過年殺豬留些自家吃用, 有過來買豬肉的也不會一次性買上這麽多。
那商販認得趙靜婉,笑着點頭道:“好嘞, 我這就給你斬最漂亮的豬肉。”
那豬蹄起碼得有十斤,也就是說趙晉升現在手裏提着的有将近三十五斤豬肉, 趙靜婉則提着那些零零散散的紅糖等。
兩人又去買了兩只雞, 加價錢讓人直接給處理好。很多人都是買鮮活的雞回去自家處理, 趙靜婉不願平日裏住的宅子裏染上那厚重的味道,再說家裏也沒人會殺雞。
大肆采購後,兩人坐上馬車回家。馬車上都是趙家村的人, 這個時候進縣城基本上都是奔着購置年貨來的,他們買的不少,在農家人裏也算是豐盛的了。
可這比起趙靜婉她們所買的,那可真是大巫見小巫了。趙晉升手裏提着的,豬肉明晃晃地露在衆人眼底。
都是做慣農活的人,稍微一目測,大概就能知道那裏有幾斤幾兩了。不過那些人也只是笑笑,倒也沒有嘴酸之類的。畢竟各家自有各家福,自家的也不錯。
回到家裏,趙靜婉将那些豬肉處理好,吊着放入水井裏存着。這個時候天冷,外頭雨雪紛飛,肉也能存放得久些。
再加上這年裏,去趙家提上幾斤豬肉,回娘家帶上幾斤肉,自家平日裏吃得也不少,所以趙靜婉才會一次性買那麽多豬肉。
Advertisement
把那些雜貨都放入櫃子中後,趙靜婉給自己和趙晉升各倒了杯熱水,端到屋裏做會。
趙晉升一回來就将那炕燒起,等到趙靜婉進到屋裏只覺着暖洋洋的。她把手中的水遞給趙晉升:“喝點熱水,暖暖身子。”
上回買的棉花拿回來後,趙靜婉一早就将棉被做好,這陣子就已經蓋上了。只是不像趙晉升上回說的那樣,她直接做了兩床稍大些的棉被,還有一床小棉被。
正好他,她,還有小胖墩一人一張棉被,誰也不影響誰。只是這樣原本躺三個人還算是寬敞的床榻就變得擁擠起來了。
至于他們三個人的衣裳,趙靜婉也全都做好了。只是因着那是過年新衣裳,講究個除舊迎新,所以暫時放在櫃子裏。就像今日他們進縣城,穿的仍舊是去年的舊棉襖。
裏頭不是純棉,還塞了很多棉絮,穿着臃腫不說,還容易冷。趙靜婉進縣城一趟,回來這麽久了,手仍舊是冰涼的。所以她才會說一人倒杯熱水喝。
這天最後是趙母把小胖墩送回來的。趙靜婉幹脆趁着新鮮,拿了五斤豬肉給趙母,說道:“娘,這些豬肉您拿回去,後天也可以拿去祠堂拜祖。”
“不用不用,哪裏用得着你們操心這些,娘早就準備好了。”趙母連忙擺擺手拒絕道,她說道,“你們顧好你們自己的就是了。”
以往是每家都得準備一些肉和素菜去祠堂供奉先祖。而趙家已分家,也就是說像趙家二房、三房這些也是得拿出一份肉和素菜去祠堂祭拜。
往年老三媳婦懶,都是趙母幫着三房處理這些事情。如今老三媳婦勤快,趙母當然也就致力于讓她盡快上手這些事情。
她又是跟趙靜婉好一番交代,肉直接上鍋蒸熟就好,準備上兩三個素菜,可以用之前老三帶回來的蘑菇,也可以煎些豆腐塊。
一般村裏人都會趁着過年這個機會,既是孝敬先祖,也是一年到頭給自己吃些好的。他們都會用白面或是粗面做成饅頭,供奉完後就可以留着自家吃。
趙母說道:“這些你看着做就行,饅頭也不是必要的,只要有一塊肉,兩三個素菜,讓老祖宗知道我們的心意就行了。”
趙靜婉仔細聽着,關于這些原主不甚關心的事情,記憶裏大多是模糊的,也是多虧了趙母這樣提醒。
見趙母交代完就要轉身離開,趙靜婉連忙把手中提着的一大塊豬肉賽道她的手裏,笑着道:“娘,你就把這豬肉帶回去吧,您現在不收,我們這除夕那天過去肯定也是要提着過去的。”
“倒不如您先拿回家,這樣後日的祭祖也能豐盛些,讓這老祖宗知道咱的心意。”
這個時代的人敬鬼神,更是敬先祖。平日裏初一十五,一天不落地去祭拜;這過年如此喜慶的日子,就更是大肆祭拜了。除夕白日一次,初一一次,初五一次。
趙靜婉說到這份上,趙母也就不再推脫,接過那五斤豬肉,笑着道:“這一年到頭,你們都不知道拿多少斤肉過來了。你和老三可千萬要記得,除夕那日可千萬別再提東西過來了。”
趙靜婉連連點頭,趙母這才放心離去。
不過她的那番提點,倒是給了趙靜婉許多幫助。她今日上縣城買的東西是多,可對除夕那日要準備些什麽東西去祭拜卻是一知半解,如今也有了頭緒了。
方才她們在交談時,小胖墩倒也沒有離開,他一直在一旁安靜聽着。那五斤豬肉,他自然聽見了。
“娘,你和爹爹去縣城是不是買了很多肉啊?”小胖墩好奇問道。給奶拿去的都有五斤豬肉,那自家裏放着的,肯定比這還要多。
他光是想着接下來這段時日,肉是怎麽吃也吃不完,頓時就笑眯了眼。小胖墩主動牽起趙靜婉的手,拉着她往屋裏走:“娘,外頭冷,咱快進屋。”
翌日趙靜婉就提前忙了起來,趙晉升也在一旁幫忙。她想了一宿,還是覺得該做的不能省,便又拿出家裏的面粉,讓趙晉升揉面醒面。
而後他們一同做饅頭。做饅頭比做包子簡單,省去了調制餡料的步驟,只待那面條醒發膨脹至兩倍大,趙靜婉便讓趙晉升給那面團排氣搓成長條。
趙靜婉則将那呈長條狀的面團切分成一個個小劑子,拿上一把刀将四周切除變得更加成型,直接燒水上鍋蒸。
用于祭祀的饅頭還有一點不同,那就是表面正中間那裏全都點上了小紅印。這東西還是趙母給她的。
饅頭蒸好放在廚房晾涼,因着天冷不易變質,趙靜婉直接将這些饅頭全部裝盤放進竹籃子裏。
除夕那日一大早,村裏歡笑一片。小胖墩還在睡夢中,趙晉升和趙靜婉則已經開始忙碌起來。廚房裏一個鍋正在清水煮豬肉,另外一個鍋則裝滿油,正在炸豆腐。
趙靜婉在爐竈前守着,趙晉升則對這那竹籃子發愁。好在上回他拿回家的蘑菇還有,便直接拿了個碗将其裝起算作是一道素菜。昨日做的饅頭也算是一道素菜。
等到趙靜婉将那豆腐全部用幹淨的油炸得金黃裝盤,再加上煮好的豬肉一大塊裝盤,竹籃子裏塞得滿滿當當格外豐盛。
趙晉升給那竹籃子蓋上蓋子,笑着和趙靜婉說道:“咱家準備的可真豐盛,小婉你辛苦了。”
“不辛苦。”趙靜婉笑着說道,這話倒是實話。很多事情不用她多說,趙晉升能做的就全都做了。
一切全都準備就緒,早餐也已做好,趙晉升則去喚醒小胖墩。那小家夥知道今日的祭拜肯定熱鬧,昨晚睡前再三交代,一定要等他睡醒再一起過去祠堂。
“晨晨該起床啦。”趙晉升喚道,小胖墩縱使是還沒清醒,他也還記得今日是除夕,趕忙就爬起床。
吃過早飯後,一家人穿着厚重的衣裳,趙靜婉牽着小胖墩,趙晉升則擔着竹籃子往祠堂走去。
許是知道今日除夕是個好日子,天公賞美,昨夜并未下雪,一路走來道路通暢無阻。趙家村裏,趙是大性,五六代以前同出一族,所以有個共同的大祠堂,再是連着的各支的小祠堂。
這麽一連片祠堂,都在村裏平坦的空地後,也就是上回小胖墩他們去撿稻谷的那裏。一路往那頭走去,遇上不少人,都是擔着竹籃子往祠堂去的。
趙晉升也都認識,一個個地與之打招呼,趙靜婉此時則和小胖墩一樣,一臉懵地跟着打招呼。
來到平坦的空地才發現,趙家村的人很多,基本上全都出動在這了。早來的把自家的貢品擺在了祠堂裏,晚來的也不耽擱。
村長直接命人在那平坦的空地前擺了幾十張桌子,家家戶戶都能找着地方擺自家的祭祀品。
趙晉升尋了個偏僻幹淨些的位置,将自家的東西全都擺放出來,上前借着爐火點燃三支香,整理一下衣裳就跪下,閉目祭拜,嘴裏張合着像是在說些什麽,又很小聲。
小胖墩跟着跪在趙晉升身旁,閉上眼睛,他說的話就比較大聲了,起碼趙靜婉能夠聽清:“請保佑晨晨頓頓都有肉吃。”
“嗯,也希望爹娘永遠陪着我,開開心心。”
趙靜婉聽了心底一片柔軟,這都是小胖墩的肺腑之言。這也是趙家村人的生活方式,準備豐盛的東西祭拜祖先,祈求的很多,盼家人平安,盼來年豐收。
他們上完香之後,也跟着進祠堂走了一圈,就見供桌上正中央擺着兩頭全豬,嘴裏還含着橘子,那是族裏出銀錢供奉的。
不過半個時辰,待自家上的香燃盡,趙晉升将那些食物全都收回竹籃子裏,一家人走回家。
中午吃的飯菜很是簡單,與尋常無異。午休醒後,小胖墩就開始躁動了,對于小孩子來說,除夕這日裏最盼望的除了夜晚豐盛的團圓飯,還有就是除舊迎新,可以穿新衣裳啦。
他起身喝了杯熱水,緩了一會過後,就立即嚷嚷着讓趙晉升給他燒熱水洗澡,自己則親自進屋翻箱倒櫃把新棉襖拿出來。
那是趙靜婉為他新做的棉襖,一次都還沒穿過。上面的圖案依舊很是可愛,深得小胖墩喜愛。他火速跑去洗澡,穿上新衣裳,高興地原地轉圈圈問道:
“爹,娘,晨晨穿這身衣裳好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