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後續

碗中, 那一團棕黃色又一些透明的米團,晶瑩剔透,倒是有點像小胖墩先前吃過的果凍, 瞧着很是滑膩。

“看起來好像很好吃的樣子。”小胖墩湊近瞧着那粽子, 而後下結論道。

“好吃就多吃些。”趙晉升因為全程參與了那粽子的制作過程, 知道裏頭包裹着肉和鹹蛋黃,盡管從未嘗試過, 也能猜到其中的美味。

他給趙靜婉解開一個粽子放入她的碗中, 又動手給自己解上一個粽子。

小胖墩則現行一步,用勺子撈着那個大粽子到碗邊, 小嘴湊過去接過,張嘴輕輕一咬,滿嘴都是那棕黃色的米團, 鹹鹹的很香,那米也是軟糯的。

他點點頭道:“這米好好吃, 和我們平時吃的米飯完全不一樣。”

“那是糯米,是娘特意處理過的。”趙靜婉解釋道, 吃糯米可以養胃, 就是不能多吃,容易積食。

不過關于糯米的更多說法, 她也沒有多言,要不然只會越描越複雜, 難以介紹來歷。

小胖墩又繼續咬了一口, 這一回除了吃到糯米, 還咬到了一小塊肉,格外柔軟又有味道。他低頭望向自己咬開的那個切口,就見一小塊肉露了除來。

“娘, 這裏頭有紅燒肉?”小胖墩擡頭歡呼道,那樣子分明是紅燒肉,是他格外喜歡的吃食。

趙靜婉見他無肉不歡,笑着解釋道:“那是五花肉腌制過後的味道,與紅燒肉有些許區別,不過味道差不多,都很好吃。”

她方才也咬到一口五花肉。不管是紅燒肉還是這腌制過的五花肉,這種處理方法得出來的口感都是趙靜婉最愛吃的。肉軟糯可口,一咬即散,就連那肥肉也不會太膩味。

小胖墩改成大口吃着,他将那塊五花肉直接咬進嘴中,就看見接着的全都是糯米。他以為那粽子只有這一塊五花肉,感嘆道:“這肉真好吃,這有肉的地方,連糯米也變得更香了。”

這話倒不是小孩子誇張,趙晉升也深有體會,在快吃到五花肉時,可以嘗到那附近的糯米更加鹹,帶着肉香味。

他是先嘗到那鹹蛋黃後吃到五花肉的,但又沒有點評,就想等着小胖墩自己發現。

下一秒就聽見小胖墩歡呼道:“爹娘,這裏頭居然還有蛋黃,是鹹的,所以早上鹹鴨蛋的蛋黃是全都到這來了嗎?”

他仿佛發現了新大陸,那鹹蛋黃的味道更是令他陶醉,比之直接吃,這樣的做法讓鹹蛋黃的味道更為完美地發揮出來,連帶着那周圍的糯米也變得好吃。

整個午飯都是小胖墩的點評聲,他吃完一個粽子後,還想再來一個。可小孩子的肚子容量是有限的,趙靜婉怕他積食,便讓趙晉升與他再分一個粽子。

小家夥生怕少吃了些,眼睛一點都不眨,緊緊盯着趙晉升手頭的動作。那粽子裏的鹹蛋黃和五花肉,其實位置并不固定,不大不小的菱形狀米團,什麽時候在哪裏能吃到,就和開盲盒似的。

他既想吃五花肉,又想吃鹹蛋黃,眉眼緊皺,糾結得要死。趙晉升笑着解開棉線,将纏繞在一起的箬葉拿開,用筷子一夾,那棕黃色透明米團順勢分成兩塊。

趙晉升擡頭瞧了小胖墩一眼,小胖墩還以為爹爹是想問自己要哪一半,就見爹爹直接夾起其中一塊放到自己的碗中,又用筷子在碗裏的一半米團上挑出一顆明黃色的鹹蛋黃,放入小胖墩碗中。

小家夥頓時笑眯了眉眼,他幸福道:“謝謝爹。”聲音很是響亮,直把趙晉升和趙靜婉逗得無奈搖搖頭。

早上包的粽子約摸着有二十來個,十個是鹹蛋黃肉粽,剩下的都是肉粽。他們午飯吃的全都是鹹蛋黃肉粽,一共五個。

待到傍晚時,太陽漸落,熱意開始消散,趙靜婉這才帶着小胖墩出門走過去趙家,趙晉升則提着七個肉粽過去。

這陣子因着嘻嘻的緣故,趙靜婉對這孩子也是心疼,經常會走過去趙家和她們一起玩。

在這一個多月的溫暖關懷下,嘻嘻也不再像一開始時那麽沉默寡言,她也會和妞妞一樣笑得開懷,和小夥計玩耍,吃得好些。

他們走到趙家時,三個孩子正在院裏玩。

壯壯也是今日休息,他瞧見小胖墩過來,立即眼前一亮,奔過來和他說話,問道:“晨晨,你早上怎麽沒有過來?”

小胖墩見壯壯想着自己也是高興,他笑着和壯壯解釋,說自己中午吃了多麽美味的食物,直把壯壯誘惑得直流口水。

嘻嘻則是一把沖上去趙靜婉旁邊,又乖巧地顧忌怕沖撞她的肚子,小心翼翼地湊過去,牽着她的手:“三嬸。”聲音依舊柔弱,卻不似先前的怯弱。

“嘻嘻,乖,咱進屋,三嬸給你們帶了好吃的。”

趙靜婉牽着嘻嘻,趙晉升提着粽子,兩人走到大廳,趙母和陳秀梅正在忙着編織竹扇子。

自從趙家二房也買了竹扇子的方子,相當于是趙家三個兒子都在做這一門生意,陳秀梅也就放開來,讓趙母幫忙着。

“娘,大嫂。”趙晉升喚道,陳秀梅應了聲,手上動作不停,趙母則放下手中編織到一半的竹片子,起身應道:

“哎,你們這個時候過來,你爹還在田裏幹活呢,你大哥去了外頭,沒那麽早回來。”

自從忙着賣竹扇子,農田裏的活基本上都是趙老爹在忙活着,趙晉元偶爾早回來也會去幫忙。

不過他大部分時間都回來得晚,夏日天黑德晚,趙家也就跟着推遲了吃晚飯的時間。所以這個時候趙母她們才不會說是忙着做晚飯,而是還在編織竹扇子。

趙靜婉和嘻嘻尋了個位置坐下,趙晉升則将手中的粽子遞給趙母:“娘,這是小婉做的新鮮吃食,只需要燒開水将這粽子放入鍋中煮一刻鐘便好,裏頭有肉。”

“好,娘收下了,你們倆也別太辛苦。”趙母粗略一看,那裏頭有十個綠色團,她和趙靜婉說道,“老三媳婦,你現在也四個月了,不要太操勞,還是得多歇着。”

“多謝娘的提醒,我會注意的。”趙靜婉笑着回道,她就喜歡趙母這性子,你對她好,她自會對你好。

趙晉升和趙靜婉又坐了一會,和趙母聊天。陳秀梅一直忙活着,偶爾也會和趙靜婉她們聊上幾句。

她近來很忙,除了家裏日常家務還有照顧孩子,就是忙着編織扇子給趙晉元拿去外頭賣。

好在趙晉元現在也有了幹勁,去外頭賣扇子也爽快,他回家吃過飯洗完澡後還會在屋裏,和陳秀梅一并編織扇子,累到夜晚睡下時直打呼嚕。

持續地賺了銀錢,哪怕這一年裏還要還三房十兩銀子,陳秀梅也樂得高興,人也變得開闊起來。

對于吃喝都在自家的二房嘻嘻,陳秀梅也有着好臉色。畢竟她只是對這姑娘的親娘有意見,對孩子本人沒有惡意,自家賺了銀錢,多養個小姑娘也不礙事。

再說以趙晉仲的性子,大房幫他養女兒,日後也不會沒有任何表示。

陳秀梅只覺着這樣的日子很是美好。

等到趙老爹回家,趙晉升也多日沒有見到他了,與趙老爹聊了幾句後,就和趙靜婉起身準備回家。

外頭天色漸黑,趙母早就去廚房做飯了,她還把那七個粽子煮了,聽見外頭的聲響忙走出廚房喊道:“老三,老三媳婦,你們一家索性今晚在這吃好了,回去也晚了。”

“娘,不用了,家裏還有午飯吃剩下的飯菜,我們回去熱一下就好了。”趙靜婉笑着拒絕道。明兒趙晉升和小胖墩還要一早進縣城,還是早早回家吃完歇息好。

若是在趙家吃飯,回家折騰下就很晚了。

趙晉升也是這個意思,趙母聽了這才沒有說話。他們倆離開時還帶上舍不得回家的小胖墩,他不舍地和壯壯說道:“你等我下回休沐日再過來找你玩。”

日子仍在繼續,六月一過,夏日步伐似乎開始遠去,涼意漸盛,已經很少有那種稍微一動,便汗流浃背的情形。

稻田的綠油油稻苗在農民的細心呵護下長高,結出稻穗。趙靜婉上回見到時還是蔥綠一片,此時已經變成金黃色,恰似金子落滿地。

又到了一年搶收的時節,趙晉元也沒有再出去賣竹扇子,而是一心和趙老爹在侍弄農田,做不過三兩日。

搶收的時候基本上是全家出動,不過今年因着趙靜婉有了身子,趙母也不敢再喊她去幫忙,而是自己在家煮飯菜,親自送到農田。

趙晉升也變得更忙起來,他現在除了要接送小胖墩上下學堂,看自己的雜貨鋪,還得時不時去縣城城門處巡視。

趙靜婉先前的那家鋪子,砻磨再次在秋收過後忙了起來。還是叫上上一年的王二牛和黃大武來幫忙,每個月的月例提高了二十文。他倆可高興了,連連承諾道會好好守好鋪子的。

畢竟農忙時在家侍弄農田,農閑時上縣城幹活,月例還這麽多的活可不好,他們很是滿足。

砻磨也和去年一樣,鋪子門前陸續排滿人。

倒是趙晉升又見到了一回縣太爺,他笑道:“這秋收過後,咱大慶的砻磨也在各地開始用起來,這大大減輕了各地農民的勞作,可真是大功一件。”

當然,這事是由他的主家蘇家在操持,各地農民百姓記住的都是蘇家的功勞,是蘇家人研制出這砻磨,改變了他們的生活。蘇守業因此也在上頭的人那刷了一回存在感。

聽了他這番話,趙晉升還能說些什麽呢?他只能恭敬奉承道:“是聖上英明,縣太爺英明。”

自家吃虧些,得到了十兩黃金,是一開始就默認的。幸福的是大慶的農民百姓,這就夠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