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合一
三個小家夥出去玩了, 奶奶去了封阿姨家,媽媽在隔壁房間午睡,此刻的姜家一片靜悄悄的。
姜曉菱走進卧室, 将門關上, 也躺在了床上。
不一會兒,進入了夢鄉。
她再次來到了房子裏。
熟練的點開頁面, 姜曉菱這一次想要去店鋪裏整理一下東西,另外看看那幾張火花, 煙标什麽的有沒有人要?
萬一也能賣出去, 那可就太好了!
結果她剛剛進入店鋪, 就看到短信息的那個紅燈又在閃啊閃。
姜曉菱點了一下, 然後發現是一封私信,發信人依然還是那個賣給她香腸的人。
她好奇的點了開來。
這一看, 頓時傻了眼。
那封信好長,打眼看上去,得有一兩百字, 寫這麽一封長信過來肯定有要緊的事。
姜曉菱湊過了腦袋,認真的将信讀了一遍。
看完好一會兒, 她都覺得自己的頭嗡嗡的, 完全無法思考。
那個人在信裏跟她說, 他把郵票拿去鑒定了, 鑒定的人告訴他那是真的。因為有破損的緣故, 算是殘票。
殘票的價值自然不能和完美品相的相比, 可即便這樣, 那張郵票的價值也差不多有二十多萬。
那人問她是不是未成年的小朋友?這郵票是不是偷家裏人的?
如果是,讓她一定要把這件事老老實實的和家裏人坦白,讓家裏人直接和他聯系。
為此, 他還留了聯系方式,是手機號還有什麽郵箱。
雖然姜曉菱也鬧不懂那個手機號和郵箱到底是個什麽東西?
但她知道,即便自己懂,也肯定沒法和對面那個人用他說的東西聯系。
現在她無比确定,他們根本不是在同一個世界。
那人為了向她表明這件事的重要性,在後面還給出了她一些建議。甚至還提出願意幫她聯系買家。
看完這封信,姜曉菱盤膝坐在地上好半晌一動都沒有動,因為她不知道要怎麽辦。
她有點慌。
這張郵票如此值錢,是她之前沒有想到的。
雖然她以前看了那個拍賣會的喜報,也知道那個郵票賣了一個天價。
可自己手裏的郵票畢竟已經爛了啊!
這又不是大白菜,外面的葉子爛了還能剝剝再吃,郵票爛了補也補不回去。
更何況人家那郵票是沒用過的,新的。
她這個,爸爸還拿它付了郵資,寄到了外婆家,又退了回來。上面都是帶郵戳的。
這樣一張用過了的,撕裂了的郵票,在姜曉菱的心裏,真不認為它也值錢。
能夠廢物利用,換點香腸回來,對她來說都是只有在夢裏才能實現的美事兒了。
包括後來,她雖然着急忙慌的跑去郵局想再買幾張存着,可也壓根沒有想過還可以去回收用過的廢郵票。
中午的時候能想起和邵彥成提一下,還是因為自己這張舊的,換來了香腸。
現在,這個在聯系方式中自稱叫做邵洋的人說,這郵票能賣二十萬。
姜曉菱閉上眼睛,努力的幻想了一下,覺得那錢就算放不滿一間屋子,放滿一個箱子那肯定是綽綽有餘的。
可這麽些錢她要拿來怎麽辦?
她知道,邵洋說的錢和他們現在用的肯定是不一樣的,拿出來也是廢紙。
可那錢同樣能在黑匣子裏買東西!
而且,還能買不少!
曾經姜曉菱想過,靠平時收集的東西,悄摸摸的在匣子裏換成吃的喝的,積累起來。
待快到十八歲的時候,大不了和家裏人說了,再一起找個穩妥的地方一次性拿出來。
多存點,藏好點,沒準兒就能幫助他們一家人熬過這段最苦難的日子。
可現在,事情好像變大了。
這二十多萬,能買到的東西可不是一張火花,一塊石頭能比的。
即便是按照黑匣子裏那些東西的價格,真買的話,也會有好大一堆!
也就是說如果她把那些錢全部變成實物的話,去哪裏找個能存放它們的地方都是個大難題。
就算是到時候告訴了爸爸,或者邵彥成,也是讓他們為難。
可不換,或者換了不拿出來,萬一十八歲後夢真的沒了,東西也都跟着沒了……
姜曉菱覺得要是真有那一天,她一定會後悔到發瘋!
她又将信認真的看了一遍,特別是盯着最後邵洋勸她的,讓她跟家裏人好好商量商量那句話,終于做出了決定。
這已經完全不是她一個人能解決的問題了,她必須要和家裏人說。
這事,得一家子一起想辦法。
但,姜曉菱怎麽想,也覺得媽媽和奶奶給不了她什麽有用的建議,她現在還是得先去找邵彥成。
聽聽他的意見,然後等爸爸回來了,還得告訴爸爸。
只有得到他們的幫助,姜曉菱覺得自己心裏才能有底兒。
她從床上坐了起來,翻出自己的書包,找出紙筆,把邵洋的信全抄了一遍。
連标點符號都沒有做一丁點兒的修改。
将信寫好,她放在了自己棉襖裏面的口袋裏,然後起身走去了廚房。
此時奶奶還沒有回來,媽媽也沒有睡醒,廚房裏并沒有人。
姜曉菱重新燒起了火,然後坐了一鍋水,先煮了十個雞蛋。
又在上面放了一個屜籠,将從店鋪裏拿出來的臘腸還有鹹肉也放了進去。
不管她心裏多着急,邵彥成這會兒都沒下班兒,她不可能跑到廠裏去找他,只能在家等。
與其幹等,還不如把晚上要給他送過去的幹糧準備好。
因為之前徐寒梅已經将面發了,放在了竈沿上。
有熱氣烘着,這會兒已經發的差不多了。
那面裏因為加了白面的緣故,比一般的玉米面細膩了好多。
不用想,做出來的餅子也肯定是又暄又軟,放時間再長,吃着也不會剌嗓子,更加不會刺激胃……
徐寒梅這段時間咳嗽的老毛病有點隐隐擡頭的趨勢,所以不敢太過于勞累。
中午睡得時間也有點長。
待她醒來,都差不多三點鐘了。
她慌忙起來,急匆匆的往外面走,結果剛剛走到外屋,就被婆婆喊住了。
“你去幹嘛?”
“我去看看面,上午發的面別發過了。”
徐寒梅一邊說,一邊更着急的想往廚房走,卻被婆婆一把拉住。
她疑惑的看過去,姜老太太沒吭聲,卻一臉笑眯眯的朝廚房的方向努了努嘴。
“媽,怎麽了?”徐寒梅更加的不解。
“不用去了,曉菱已經把餅子都烙出來了。不僅烙了餅,連菜都給彥成準備好了。”老太太邊上,邊往廚房方向指了指,眉眼都笑得彎彎的。
聽了婆婆的話,徐寒梅驚訝極了:“喲,這丫頭今天居然願意進廚房了?平時不是讓她燒個飯都要嘟囔個半天,煩得要死嗎?”
“那看是給誰做!給咱們做自然是要煩的,給人家彥成做……那就不好說了。”
說到這兒,仿佛說到了什麽特別高興的地方,老太太臉上的皺紋都笑成了一朵花。
徐寒梅沒吭聲,小步走到廚房門口往裏面看了看,看到女兒正背對着她,拿着刀在切腌蘿蔔絲,切的那叫一個認真,連她在門口看都沒有發現。
她悄悄的又退回來,看着婆婆,一時間不知道要說什麽才好。
心裏說不出是什麽滋味。
看到她這個樣子,老太太伸手在她背上拍了一巴掌。
雖然不疼,可也把徐寒梅給拍得醒過了神兒。
“女孩子大了,有想法是正常的呀!再說,彥成多合适。真和彥成成了,咱家就等于多了一個孩子。那可不是半個兒,是一整個呀!這是你們兩個的福氣!”
徐寒梅點了點頭:“我曉得的。我只是……”
只是一時間不能夠接受,似乎昨天還拉着自己胳膊撒嬌的小女兒,竟然一下子就長大了。
大到會對男孩子有了心思,會去對人家好。
不過徐寒梅自然也是認可婆婆的想法的。
曉菱大了,已經過了十七歲生日,可不馬上就到了能嫁人的年齡了嗎?
雖然她并不想讓女兒這麽早嫁人,但确實可以開始相看人家了。
但……再相看,還能有比彥成更合适的?
本來就是自己丈夫的徒弟,還和自己家走的這麽近。
徒弟本來就是半個兒子,女婿又是半個兒,這裏外裏,自己家可不就是多出了一個兒子嗎?
還是一個那麽懂事,那麽好的兒子。
徐寒梅怎麽可能不喜歡?
但,再喜歡現在也不能表現出來。
“媽,先別說,咱們再看看,不着急啊。”她将婆婆扯到了一邊,壓低聲音說道。
“還用你說?”
姜老太太嗔怪的睨了兒媳一眼:“咱們是女方家,這個時候要矜持的。再說了,咱曉菱還小,不着急,還要多看看呢!”
媽媽和奶奶說的這些話姜曉菱根本不知道,她這會兒的心思都還在邵洋的那封信上。
她越想越覺得那個人的人品是真不錯。
在自己已經把郵票賣給他了的情況下,還能主動寫這樣一封信給她,甚至提出把郵票退回,這樣的人不管在什麽時候,都是不多見的。
這讓她更傾向于接受邵洋之前的那個提議,将郵票給他,讓他幫忙賣給那個熟人。
至于最後收到的錢,姜曉菱決定也要給他一份。
沒道理讓人家在中間費了這麽多的心思,勞力,最後錢全屬于自己。
這在姜曉菱的心裏,可不勞而獲也沒什麽差別了。
邵彥成剛剛到家,姜曉菱就帶着弟弟妹妹,一群人拿着大包小包浩浩蕩蕩的來了。
将連手臉都沒有來得及洗的他搞了個措手不及。
“都先進屋,我去給你們燒口水喝。”他招呼着,卻一臉的驚訝。
這是姜曉菱這輩子第一次來邵彥成的家。
她四下裏打量了一下,發現和上輩子自己嫁進來之前的情景,一模一樣。
到處都幹幹淨淨,冷冷清清。
屋子裏的東西不多,或者幹脆可以稱之為很少。
和自己家一樣的兩室一廳的房子,自己家因為人多,東西多,簡直擠得都快要爆炸了。
可他這裏,就只有一張床,一張寫字臺,靠牆放了一個放衣服的木頭箱子。
除此之外,就是一些簡易的,自己用從廠子裏折價買回來的廢舊木箱改造的書架。
那些書架上,滿滿當當放着的就是這個屋子裏最值錢的東西了,一本本出奇厚的資料書。
整個屋子,如果不是那寫字臺上還放着一個茶缸,缸子裏還有半杯喝剩下的,變得冰涼的水,根本看不出一點有人居住的人氣兒。
“別忙了,都是吃過飯過來的,不渴。”
姜曉菱制止了邵彥成要去燒水的動作,指了指自己和弟弟妹妹手裏抱着的東西:“家裏讓給你送點東西過來。”
她的話一說完,小河立刻就一臉顯擺的補充道:“彥成哥哥,你快來看看,這是奶奶給你做了新棉襖,我媽還給你織了新線衣!你來看看好不好看?!”
他的話就像是一個指令,寧寧和妹妹這兩個小跟班立刻把自己手裏托着的包袱放在了床上,還特意打開。
之後一起朝邵彥成招手:“彥成哥哥,來看!是藍色的,可好看了!”
邵彥成怎麽也沒有想到他們大晚上的跑到家裏來居然是來給自己送衣服的!
之前他去的時候,師母确實拉着他量過尺寸,說要給他織一件線衣。
可他并沒有太當回事。
以為就是說說而已。
畢竟現在別說毛線了,棉線又是哪裏那麽好弄的?靠勞保手套,得攢到猴年馬月去了。
可現在,送過來的不止有線衣,還有一件新棉襖。
他被三個孩子又是拉又是扯的拉到了床邊,看着放在上面的新攢攢的衣服,一時間激動的不知道要說什麽才好。
他從小是在軍營裏長大的。
那些叔叔伯伯們雖然對他很好,可那畢竟是個男人窩。
連個伯娘,嬸子,都見得少。
後來認識了師父,他覺得總算是了解了家是什麽感覺。
但穿衣,做飯這些,師父也幫不了他什麽。
所以,邵彥成早就學會了湊合。
像現在這樣,有人專門給他做新衣服的情況,他是第一次經歷,一時間完全不知道要如何表達此刻自己內心裏的感觸。
看弟弟妹妹顯擺完了,按照之前說好的,姜曉菱打開竹籃,從裏面捏出了幾片切得薄薄的香腸,一人嘴裏塞了一片,然後就讓他們出去玩了。
而她,則拎着竹籃去了廚房。
看到她這樣的舉動,邵彥成多少有點尴尬。
雖然他明白,姜曉菱這麽做肯定是找他有事情要說,但院子裏人多嘴雜,她畢竟不是小孩子了。
自己沒什麽,萬一有人傳出點什麽話,對她不好。
他默不作聲的走到了門口,将房門開得大大的。
看到他這個動作,姜曉菱有點詫異:“我找你有事情要說的,你開着門幹什麽?關上。”
說着,她幹脆自己又從廚房走出來,過去将房門重新關了關好。
這讓邵彥成更加的,手腳都有點不知道要怎麽放了。
站在靠近門口的位置:“你找我要說什麽?”
姜曉菱沒有理會,繞過他重新進了廚房。
這個家實在是太空了,除了一個卧室裏還有幾樣家具,其他屋子完全是空蕩蕩的,連個桌子都沒有。
一看這個人就是在家裏不開火的,最多就是燒個熱水。
她朝邵彥成招了招手,讓他進來。
然後掀開竹籃上蓋着的布,将裏面的東西一樣一樣往外拿。
“這些烙餅和饅頭給你用屜籠布包好了,你吃一個拿一個,剩下的繼續包着,這樣的天氣,吃個十幾天是沒問題的。”
她說着,将好大的一個白布包從籃子裏拿了出來。
“這是我奶奶自己腌的鹹菜,裏面放了蝦醬,我又用油炒了下,你配饅頭吃。這是香腸,我蒸過了,別舍不得吃,這幾天要吃完。
哦,這就是我之前和你說的,和那個人交換的。換了好多。”
她又從籃子裏拿出了兩個罐頭瓶。
看着幾乎放滿了整個竈臺的東西,邵彥成頓時急了。
這些東西多金貴!
就算是換的多也不能都拿來啊?家裏那麽多人呢!
他的臉忽然就熱了起來。
正想出聲阻止,姜曉菱忽然轉過了頭。
她看着他,一臉嚴肅的說:“我還想給你再看些東西,你準備一下,不要害怕。”
到了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邵彥成愣怔了一下,點了點頭。
他不明白到底能有什麽東西,能夠讓她如此慎重的提前交待,居然還會擔心自己害怕?
姜曉菱轉過頭,看着竈臺繼續說道:“我還給你煮了一些雞蛋,又切了點臘肉。”
邊說,她邊将手往竈臺邊上指了指。
随着她的動作,在她手指的地方,憑空出現了一個大碗,碗裏放着十個白生生的雞蛋,還有一大塊兒冒着熱氣的,明顯剛蒸出來的油汪汪的臘肉!
邵彥成一口氣頂在了心口。
他盯着那個碗,沒有說話。
一會兒後,他眨了眨眼睛。
又眨了眨。
然後又伸手在眼睛上揉了揉。
看到他這一系列的動作,姜曉菱嘆了口氣:“別揉了,是真的。”
如果不是那件事拖不下去了,而他明天一大早要出差,自己只有這一會兒和他說話的功夫,姜曉菱是不會這麽突兀的讓他看到如此驚悚的一幕。
她覺得這也就是邵彥成,還能如此淡定。
要是換成自己,看到這樣的大變活物,肯定吓得都得有心理障礙了。
可其實邵彥成這會兒一點也不淡定!
在他終于意識到自己剛才并沒有看花眼,看到的一切都是真的,這姑娘真的就憑空讓一碗肉和雞蛋出現在了他的面前,他也是——
真的懵了!
邵彥成上前一步,抓住了那個碗。
在感受到了碗的溫度,還聞到了撲鼻的肉香之後,他依然無法相信這一切是真的。
這,不科學!
他轉頭看向了姜曉菱,神情裏帶出了少見的茫然。
姜曉菱輕咳了兩聲,朝他幹巴巴的說了句:“我跟你解釋。”
邵彥成點了點頭,又朝前走了一步,站在了她正對面。
手裏還緊緊的攥着那個碗,看向她,認真的說:“解釋。”
“這事兒還得從我過十七歲生日那天說起……”
姜曉菱将整件事原原本本的告訴了邵彥成,除了自己重生那一段,連自己的想法也都跟他說了。
當她終于将這一切全都說完,整個人松了一口氣時,才發現那個男人從頭到尾,出奇的沉默。
至始至終沒有說一個字。
“我說的都是真的。”她再次嘆了口氣。
然後從口袋裏拿出了自己謄寫的那封邵洋的信。
“我相信。”但我得緩緩。
邵彥成慢吞吞的說。
他伸手接過姜曉菱遞過來的信,望向那清秀的字跡。
一副看得很認真的樣子。
以此來掩飾他此刻內心的淩亂。
邵彥成一向自認為是無神論者,他始終認為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可今天,姜曉菱做的這一切打破他的信念,讓他一時間有點轉不過來。
看他盯着信看得那麽認真,姜曉菱也弄不明白他到底在思考什麽?
也不敢打擾,只得轉過身,将帶來的那些東西幫他一一收拾好。
直到邵彥成在她身後開口說道:“你剛才說,這些東西很可能會在你十八歲生日以後就都沒了,你怎麽知道。”
姜曉菱搖了搖頭:“我不确定,就是一種感覺,總覺得到時候會沒有,就像它是憑空這樣來的,誰知道會不會再憑空這麽走?”
邵彥成沒有立刻接話,很明顯他現在對于姜曉菱說出的每一句話都要認真思考一下。
片刻之後,他才繼續問道:“那你下一步有什麽打算?”
“邵彥成,我不想上學了。”姜曉菱放下了手裏的東西,望向他說。
邵彥成沒有吭聲,示意她繼續往下說。
“我在景平的學校,其實現在已經不怎麽學習了,學校很亂,每天除了在一起讀報紙就是閑聊。再不然就是去學農。我不知道寧林的學校怎麽樣,但相信也差不多。所以,我不想上了。”
這是姜曉菱剛才在跟邵彥成說黑匣子那件事的時候,臨時起的意。說實話,這事兒在之前她想都不會想。
她已經高二了,再有半年就高中畢業。到時候拿一個文憑在市裏面想找一份差不多的工作根本就不難。
她怎麽也不可能這個時候提出不上學。
可就在剛才,她忽然意識到了一件事,那就是——不去上課其實也是可以拿到畢業證的。
上輩子,他們班有些人還沒畢業就下鄉了,還有些人,接父母班兒進廠了,甚至有些人随便丢了一個假條,最後也沒有再回學校。
這些人,其實到最後,畢業證也都是發給他們了的。
既然這樣,自己完全沒有必要再回學校耗費那半年的時間!
學東西不一定要在學校,其實在家裏學習效率應該更高。
最起碼沒有那些雜七雜八的事情。
以上輩子的經驗來說,姜曉菱始終認為這黑匣子裏的世界是不長久的,不能指望這個過日子。
她必須好好學習,耐心的等到這場運動結束,然後考大學!
上輩子,她其實就有這個想法,畢竟上學的時候她的成績很不錯。
可那時候邵彥成被選入了新車型開發的攻堅小組,一年有一半的時間要去外地學習。
剩下的時間,也是在廠子裏沒明沒黑的忙。
能回家躺在床上睡回覺都是奢侈,家裏的事情就是有心幫忙也沒有那個精力。
而她,那時候已經有了兒子。
兒子慶慶已經六歲,馬上要上一年級,而弟弟小河則已經去了部隊當兵。
她的身邊根本沒有誰能幫她,替她,讓她可以騰出時間精力去複習。
這還不是最主要的。
最主要的是那時候的她就總感覺到精神不濟,
那些家務活對于別人來說,可能也算不上什麽大事,對于她來說,就卻吃力到了不行。
她一直以為是自己沒本事,沒有別人家的媳婦剛強。
卻并不知道那時候的她其實已經得了病,癌細胞已經在身體裏紮了根。
如今再想起這些,姜曉菱心裏還是一陣難受。
卻也愈發讓她堅定了決心,這輩子一定要好好活,換一個活法。
再也不能把自己的日子過成從前那樣!
看她若有所思的停頓了下來,不再繼續說,邵彥成出聲問道:“不上學了,你準備幹什麽?你有什麽打算?”
姜曉菱有點驚詫:“你贊成我不讀書?”
邵彥成面色平靜:“不上學可以,不讀書不行。”
說到這裏他看了姜曉菱一眼:“寧林這邊的中學也和你們景平老家那邊差不多。
我之前聽張工埋怨過,說他們家大女兒上了半年學,一節課也沒上,整整跳了半年的忠-字舞。結果還因為成-分問題沒法上臺表演,在家哭了一天。
要是這樣的話,這學上不上都行。”
姜曉菱原本以為以這人對學習的執拗勁兒,肯定不會贊成她的想法。
她其實也沒指望他,原本還想着自己回頭和爸爸媽媽好好說,沒準兒他們就同意了呢。
結果現在這人的想法居然和自己一樣,這對于姜曉菱來說,簡直是驚喜!
“是吧,是吧,你也這麽覺得?那你回頭幫我和我爸爸說說呀!你的話,他應該是聽得進的。”
“好。”邵彥成沒有任何猶豫的點了頭。
看他答應,姜曉菱更加的有了信心,又繼續說道:“我想找個工作。不管幹什麽,總是給家裏少一份負擔。你也知道我家的情況,單靠爸爸一個人養家,很累的。
而且有了工作,我就有了新的圈子,沒準兒還能接觸到更多的東西。萬一有合适再拿去交換的呢?
單靠火花和煙标,我覺得不太行。除了最初那一次,這兩天也沒有人再要。”
姜曉菱說着,邵彥成在一邊認真的聽着,是不是還會附和的點點頭。
兩個人又說了一會兒,外面響起了嗵嗵的敲門聲。
打開門一看,小河站在門外,看到他們出來,對姐姐說:“媽媽讓我來叫你回家。”
姜曉菱這才發現,她在這屋裏待了差不多一個小時了。
她連忙就要告辭。
邵彥成并沒有阻攔,而是幫她一起将之前用來裝東西的籃子騰出來,把包裹棉襖的布放了進去。
這才對她說:“工作的事兒別着急,等師父回來,我和他商量商量再說。那個人那邊兒……”
他停頓了一下:“你這次回信的時候可以直接把介紹費的事情和他商量好。話說到前邊不醜,事先把分成比例說清楚,事後也避免麻煩。
至于以後的事……”
小河不解的看向兩個人,有點不明白他們嘀嘀咕咕的在說什麽?
忍不住在廚房門口催促道:“姐,你快點,媽說讓你趕緊回去。”
“好,馬上。”姜曉菱回應道。
說完,她又轉頭看向邵彥成,在他的眼睛裏看到了少見的焦慮。心裏明白,今天的事兒還是吓着他了。
她暗暗嘆了口氣,安撫的在他的胳膊上拍了拍,對他說:“你說的話我都記得了,放心吧,我知道要怎麽做。有拿不準的我就放着,等你和我爸爸回來了再說。”
邵彥成确實這會兒心裏焦慮的很。
對于他這種做什麽事情之前都要做出規劃,遇事都會前後多想一想的人來說,之前姜曉菱說出的那些事兒,實在是超出了他理解的範圍。
讓他一時間感覺無法掌控,更加無法做出規劃。
這樣的感覺讓他難免焦躁,也更加的擔心。
可他也知道,這不是一時半會兒能解決的事兒,所以聽了姜曉菱安撫的話後也只能點了點頭,讓她先回去。
但心裏,還沒出發,已經開始盼望歸程。
出了門,小河拉着她就往家裏跑。
姜曉菱趕緊跟上,生怕家裏是出了什麽事,不然媽媽為什麽這麽着急的喊她?
結果一進門就看見媽媽和奶奶不知道什麽時候把廚房裏的那個小蜂窩煤爐給搬到了屋子裏,此刻她們和雙胞胎正圍坐在爐子邊兒上烤紅薯幹吃。
屋子裏熱烘烘的,一股子紅薯的甜香味兒。
看到他們回來,徐寒梅招了招手:“快進來,都給你們留着呢。”
說着,将手裏拿着的一塊兒紅薯幹遞到了女兒的手邊兒。
看到家裏這樣一副其樂融融的樣子,姜曉菱只覺得暖暖和和的。也說不出是因為屋子裏有了爐子的暖和,還是家裏的這種感覺讓她心裏格外舒服。
她沖着媽媽笑了笑,接過紅薯幹,說:“小河催成那樣,我還以為怎麽了呢,原來是你們背着我在吃好吃的呀?”
“誰背着你了,這不是讓你弟弟去催你了嘛。”徐寒梅瞥了女兒一眼。
說完之後,遲疑了一下又補充了一句:“曉菱啊,你是大姑娘了,以後做事要注意點兒。”
姜曉菱将紅薯幹放在嘴裏嚼着,不以為意的問道:“我怎麽了啊?”
徐寒梅抿了抿嘴,似乎有點不知道要怎麽說。
看到她這個樣子,姜老太太只得替她開了口。
她說:“曉菱啊,你媽媽說的沒錯,你确實要注意一下。你馬上就十八歲了,确實是大姑娘了。
做事情的時候不能想怎麽樣就怎麽樣。就好像剛才,你去彥成那裏我們自然知道你是去送東西的,可是,你一個女孩子家家的,一個人在男人家裏待那麽久,讓別人知道了影響不好。
再有這種事,要麽,讓小河和寧寧他們去把人喊過來,讓他自己拿。
要麽,你把弟弟妹妹都帶上,一起去,一起回來。女孩子,名聲重要的很,你現在不注意,以後萬一有點什麽閑話傳出去,後悔都晚了。”
奶奶的話讓姜曉菱楞了好久。
這種話,以前從來沒有人跟她講過。
可能是因為奶奶去的早,媽媽那時候病體纏身,也顧不得這些。
也可能她像現在這個年齡的時候,天天腦子裏都是家裏那些雜七雜八的事,根本想不到別的,也沒有什麽機會和除了家人以外的人有什麽太多的交集。
包括邵彥成,或者隔壁的強子哥,他們過來幫忙的時候也都是來他們家,見面的時候也從來沒有只她單獨一個過。
所以,這方面在姜曉菱的心裏,居然是一片被忽略了的空白地段。
當然,她肯定知道女孩子名聲的重要性,也知道男女有別。
可——就壓根沒往自己身上聯系過。
這一刻,她忽然想明白了剛才邵彥成把房門大大開着的原因了。
但她幹了什麽?
她想也沒想的走過去又把門給關了!
想到這兒,姜曉菱的臉一下子漲得通紅,那種遲來了的尴尬,讓她窘迫的只恨不得時光可以倒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