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章節
有假山,山頂建有三層樓閣高聳入雲,也是雕梁畫棟!此閣可登頂望月,故名“賞月樓!”半坡處修有數個歇腳亭。假山下水窪處是左右兩大池塘,塘中央均修有水榭亭,水塘四周均建有走廊與水榭亭蜿蜒相連。池塘裏種植荷蓮,水下投放金鯉。
莊園內所有樓宇間、小院間、假山間、水塘間都以走廊蜿蜒相連。廊房路面全由青條石鋪就,廊房上都是雕棟彩繪及名人字畫。當然還有前後花園,要将奇花異草盡收園中。莊園內要種植名貴古木,還有龜、鶴、麒麟、雄獅等珍禽瑞獸的雕塑設置安放。
整體竣工共費時四年時間,蔣可發的大功終于告成。所有樓宇、亭閣都是鬥拱榫卯、翹璧飛檐,諸樓宇屋面全用祖母綠琉璃瓦及仙鶴、麒麟調脊裏檐,在陽光的照耀下;祖母綠與□□牆相映生輝、宏偉壯觀!從縣城北門望去,就象一座皇家宮殿群!只是沒有紅牆黃瓦、龍鳳圖案罷了。
用青條石鋪成的莊前大道全長二裏許,平坦而寬敞。大道中央牌樓高聳,用純金上書四個大字‘蔣家莊園’雄偉壯觀。直通護城河的渠道上建有兩座石橋,以方便人們往來通行。
可發又派人購回數十匹騾馬車駕,也新做了四百餘口紅木大箱,這是為搬運寶藏之用。可發挑選了一批心腹,是日一早便将這批人領來老街。在自家屋下打開寶藏,衆人一瞧;個個都驚得目瞪口呆!原來這是一條大船橫跨六間房屋長,整船金銀滿載。雖然造了一座豪莊,花去也不到十分之一。
可發吩咐裝箱起運,整運了三天才将寶藏運完。經賬房先生合計下來:入庫金銀九十餘噸!其中黃金四十噸,按一兩黃金十六銀折算、共入庫白銀一億七千餘萬兩。
致此;可發夫妻倆心裏總算踏了實。這偌大一筆巨寶沒有走失分毫,且都安全入庫據為己有,他們一家三口自然是無比高興。
可發一家歷盡磨難,直至“知天命”之年偶得富貴!但都心懷坦然、不恃富傲物。這偌大一筆巨財一夜間從天而降……也不是常人都能享有和都能守護得住的。那是要有博大的胸懷與智勇兼備的心志,還要福大命大!才能得而不驚、受之無愧。
這不知是前世還是今生、這批巨寶就與可發一家結下了緣份。據傳:公安這地界、從地理環境上看,早就屬于‘雲夢澤’範疇,八百裏洞庭湖的尾汊。因此河流縱橫、沼澤棋布。也不知是在哪個時代;這批珍寶就埋沒于此,它也在等待它真正的主人到來才可現形。此後:它還将不斷地演繹壯大、造福社稷,這是後話。
此時;蔣可發已年五十五歲,兒子蔣再發也滿二十了。男大當婚,又挂在了可發心上。
一日親朋聚攏要賀可發喬遷之喜!可發只好接受。于是選了日期,置辦酒席。可發對親朋講:受大家擡舉賀我,但我有幾條規定,一是:不收一文禮金只收賀匾字畫。二是:大宴三日不分親疏人等,一概均以賓客相待。三是:筵席散日、每人賞銀十兩,乞丐也一同看待,還要請來多個最好的戲班、搭臺日夜唱戲,望大家照此去辦。此話一出滿城皆知!
屆時一早:人們從四面湧來,是日城裏關張歇業者比比,連公安縣縣令胡友才也派人送來賀匾。縣太爺也來祝賀!蔣可發自然另有饋贈。這日可發父子打扮得格外醒目!
但見蔣可發:身高六尺,善目慈眉,只見他矯健的身姿、輕盈的步履,精神抖擻。他頭戴藍頂瓜皮小帽,身穿紫紅緞面繡圖長袍,外套藍色錦緞刺繡馬褂,腳登深靴,一條長辨油光發亮直達後臀,滿面春風站在大廳裏、向客人們頻頻打着招呼迎接!
此時的人們見到可發父子便改了稱呼。見面都稱:恭喜蔣大員外!賀喜大老爺!恭喜蔣少爺!賀喜蔣夫人了! 真是有錢陡長三輩。至此:老朽筆下的稱呼、也要改了過來。
為辦好這次大慶,整座莊園還進行了精心裝典。還請來多個不同戲曲的各色戲班,搭臺日夜唱戲。真是路人絡繹、筵席流水、車水馬龍!
好不容易三日大慶總算過去。只是苦了夥房廚子及所有雜役、管事人等。 賬房先生将一應支付彙總後報給老爺:大宴共花去白銀四十萬兩,其中賞銀二十萬兩。
Advertisement
員外聽了連聲叫好!忙說:“為辦好這次慶典筵席,把你們都辛苦了?從今日起,你們全都留下轉為我莊上的終身傭人。我将根據你們各自的專長、能力進行分工安排。希望你等都安下心來,各司其職。衆人聽了無不高興!
老爺又說:從明天起全莊上下放假三日,每人賞銀三十兩!你們一同辦理去吧!”
第七回 兒子大婚夫妻姻緣美滿
連日來,祝賀蔣家莊園落成、喬遷之喜!已把全府上下忙得人困馬乏,老爺、夫人也不例外。于是老爺吩咐下去:在放假期間,不得外出,如無大事也不得打擾。
不覺三天假日過去。一日,老爺又想起兒子再發的婚事、便說與夫人。夫人聽了也覺得應該操辦了,不能耽誤了孩子的終身大事呀!便立刻相告老爺:你莫急,此事我來辦理。
老爺聽了也就放下心來。次日一早,她叫來一精幹家人吩咐:你今日上午就進城去,覓一能幹媒娘前來見我。家人領命而去,當天下午便領回一位媒婆。
這婦人約五十開外年紀,長得身高體胖。她乃是公安城裏有名的撮合媒娘,名叫賽春花。只見她打扮得花枝招展! 臉上的脂粉抹得白裏透紅。頭上插滿各色小花、一頭黑白相兼的頭發、抹得油亮欲滴,一張胭紅大嘴露出滿口黃牙。左手握一杆煙袋,右手叼一方手帕,走路扭揑來到蔣府,一見便知是個老道專業的滑舌媒婆。
她随家人進到府上,與蔣夫人見了禮。還沒等夫人問話、自已便誇誇其談開來:我呀,是城裏提親作媒最多,成功率也是最高的媒婆子,這城裏城外十裏八鄉無人不知。前天;您府上大宴落成喬遷之喜,我是天天都來,還領到了員外的十兩賞銀呢!說完卟嘿一笑。
媒娘又說:也見過您家少爺,嗨!少爺不錯,長得一表人才。當時我就想呀! 能給少爺牽根紅線、當回媒娘,那可算是老身的福氣了。這不,正在想着;我的願望今天就實現了。看來這是老身與蔣府有緣啦!說完,便又嘻嘻一笑。
她接着又說:夫人啦!您今日個找到我呀,算您是找對人啰!我能保您娶進一位稱心如意的好兒媳。說完又呵呵一笑。
蔣夫人聽完媒娘自吹自擂的介紹後便問: “看來,這樁親事你心裏早就已經有數了?”
賽春花滿臉堆笑的忙回:“不瞞夫人!我心裏早就為您的公子、物色到了一大戶人家的閨秀,心裏頭早就有底啰。”
夫人又問:“那好!你就說來聽聽,她是誰家的閨女?”
好呀夫人! 我講的這戶人家也是城裏的一個大戶。哎喲! 我這嘴呀就喜歡亂語,說完自掌一嘴。她繼續道:雖說是大戶,可哪能與您相比呀!那真是小巫見大巫了。
這戶人家的主人他早年是販私鹽起家,後來聽說吃了官司!現如今呀,是做起了正經生意;什麽皮貨、絲綢、棉紗布匹都做,生意紅火得很呢。
在公安城裏呀,那可是首屈一指! 她忙又改口說:是二指,我又講錯了。在大街上的門面房就有十多處,自家院落也是高樓大廈。這老板姓賈,人呼賈大官人,夫人陶氏都已年五十多歲了。生有一男一女,這女兒名叫賈鳳英,被大官人視若掌上明珠呢。
這鳳英小姐可了不得!從小就請了名師教她讀書識字、練琴作畫。現如今是琴、棋、詩、畫樣樣都能,且通情達理,人也長得水靈。就象紙上畫的仙女一般,真是個大家閨中美人呢!今年正好十八,與您家少爺是“天生一對、地配一雙”呢,說完又是哈哈一笑。
夫人聽了忙講:“果真如你所說,這倒是不錯。那好!這紅娘就由你去做。”即命家人賞她二十兩銀子,用車馬送媒娘回城。賽春花忙謝夫人賞賜,并說我只過兩日便來府上回話。
到了晚上,夫人将此事向老爺作了轉告,老爺聽了這門親事的情況後也很滿意。果然只過去兩天,媒娘又來到蔣府,早有丫環将她帶進裏院。
媒娘與老爺、夫人一見面便高聲叫嚷:“恭喜老爺、賀喜夫人! 那邊;賈大官人與夫人都很滿意這門婚事,二老都高興得很啦!這門良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