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章節
是指日可定了。”
老爺聽了說:“也好!那就找個算命先生将他倆‘八字’合成,如無忌諱便選吉日定婚。”夫人也很贊成。經算命先生将男女八字一合,嗨!也是大吉,并有麟鳳之姻。
當時就選了吉日,辦理定親儀式。這定親,又名接“八字”。是将男女雙方的生辰、用大紅宣紙寫上,于定親仗式的當天再互相交換、各自收藏,這就算将一雙男女幼兒或青年綁在了一起、定下了終身。也就有了“嫁雞随雞、嫁狗随狗”一說。
再說這定親儀式,不日期至,媒婆一早就來到蔣府。見全府上下正忙個不停,彩禮打包裝箱,車馬配鞍,一應備齊,少爺也換了新裝。
但見少爺蔣再發:只見他濃眉大眼,頂平額寬,五官端正,身材高俊壯實。他頭戴青色綢緞瓜皮紅頂小帽,身穿大紅錦緞長袍,外套天藍錦繡短裝馬褂,腳登深靴。跨下鬃紅大馬更顯英俊潇灑,雄赳氣昂,氣宇不凡、一表人才。
媒娘也騎大馬走在前面引路,後面十餘輛滿載彩禮的車駕随行、浩蕩進城。這邊賈府早已是張燈結彩、鞭炮高挂,只等新姑爺車駕到來。
不一會,早有門子跑來禀告賈府老爺:“姑爺來了,來了!”于是,老爺吩咐嗚炮迎接;頓時鼓樂吹奏鞭炮齊嗚!這身穿大紅長袍、騎着鬃紅大馬的、便是姑爺吧?人們一旁指點猜測。
車駕徐徐進府,賈大官人親自出迎。經媒娘引見;少爺再發慌忙下馬與仗人見禮!一會兒只聽帳房先生高聲唱報,蔣大員外聘禮如下:黃金六千兩,白銀十萬兩,各色綢緞二十八匹,陳年老酒二十八壇。此時賈府酒宴已經擺上,老爺吩咐家人;請來賓入席。
再說小姐賈鳳英,自來賓車馬進府;她就在繡樓上眺望,就早已瞧見了蔣家少爺......自己未來的夫君,的确一表人才!心裏也暗自歡喜。
新姑爺當然是坐上首席,翁婿初次相見也無什話說。老丈人只是頻頻舉杯相請!其餘陪客也來了勁;都搶着争取給新姑爺能敬上一杯,蔣再發本不會飲酒,無奈這場面難卻,只好撐着吃了幾杯,不覺早已酩酊大醉。 媒娘在旁看得真切;并向官人及親朋打了招呼,便扶着少爺下席歇息。
賈大官人見賢婿已醉,忙吩咐火房做了醒酒湯,讓新姑爺服下。此時老丈人也覺得不該勸他多飲,讓孩兒受苦了。俄頃衆人席散;吃茶品果,大夥談笑風生。
不一會少爺酒勁過去,恢複如初。媒娘與少爺講:“今日天色已晚我們打道回府吧” 再發見賈府親朋滿座便拱手施禮說:“本人不勝酒力,在大家面前獻醜了,望多包涵!”
賈府親朋聽了齊回:我們只是憑一時的興趣、把姑爺陪好,沒有想到讓姑爺受累了、還望姑爺對我等舉止冒失原諒呢!少爺又與岳父、岳母行禮告辭!并說:“改日來看二老雙親,”衆人扶少爺上馬。
此時賈大官人才回過神來,忙吩咐家人快拿賞錢;蔣家來賓每人賞銀二十兩,媒娘賞五十兩! 衆人與賈府告別、由原路返回。
車駕快到莊園,只見員外與夫人立在門樓下遙望!衆人一行來到莊園門樓,再發與媒娘下馬并向老爺、夫人問安。蔣員外也向媒娘問侯辛苦,并請到後堂花廳升坐。
員外問:“賈府人見了少爺還滿意吧 ”媒娘回禀:“ 滿意,滿意!你們兩家真是天成的親家,雙方都是皆大歡喜呀! ”說得員外、夫人一陣大笑!
Advertisement
員外又與媒娘講:“ 這門親事已定,全托你代勞。下面的大婚之期你看如何排定、又怎樣辦理呀 ”
媒娘回禀;“那就要看老爺、夫人急與不急,如果想今年給少爺完婚、這也是可能的。現在是七月,過兩月就是九月了。九乃天長地久!是個好月份,也是五谷成熟、喜獲豐收的好時節。” 說得員外、夫人又是一陣歡笑。
蔣夫人說:“那好!就借媒娘吉言,大婚就定在九月。”
員外也很贊成。便商定于九月初五初六為婚期,六又取六合同春之意。員外對媒娘說:“ 你去賈府求親、就一并轉告賈家。”
媒娘滿口答應:“請老爺、夫人放心,此事一準能成。” 員外見天色已是不早,便吩咐家人取來賞銀一佰兩!用車馬送媒娘進城。
次日媒娘就去到賈府。将蔣員外拟定今年娶親接人,說與賈家二老聽了,并代表蔣家向賈家求懇……期至發親!并說:蔣員外與夫人已給兒媳大婚選訂了日期……既九月初五初六,請大官人與夫人二老答應蔣府懇求、早日促成這對佳人的美滿婚姻。
賈大官人與夫人乍聽!雖覺有些過急,時間也很緊迫。但又一想:這對兒女都已長大成人,也該論嫁成婚了。再說女兒遲早都是他蔣家的人,也就答應了蔣家所求,于是各自抓緊為兒女操辦。
轉眼婚期已至,媒娘代蔣府去到賈府,征求賈家對大婚禮儀有什麽要求;如彩禮明目,金銀數量多少。 賈大官人與夫人都表示:一切都按蔣府規矩辦無甚話說。
後又來到蔣府,只見全莊上下正忙個不停,滿園都是鮮花裝典、紅燈高挂,大廳、後堂早已張燈結彩。來到內宅小院,少爺洞房是二層小樓,早就裝典完備,整座莊園布滿彩條花團,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象。
媒娘見過員外、夫人,向他們道了賀!員外講:“今日是小期,明日才是迎娶新娘的大期,又要辛苦媒娘了?”
媒娘聽了忙回:“為員外辦事是老身的福分,也是老身的榮幸,不辛苦,不辛苦!”
次日媒娘領着迎親儀仗,一路舞獅舞龍,鼓樂吹奏,鞭炮齊鳴!從蔣府出發。這次的彩禮比上次定親儀式、當然還要隆重。活豬活羊還有鵝鴨全都披紅挂彩擡進賈府,迎親儀仗直到傍晚,才将新娘子娶進蔣府,自然也有許多風俗禮儀就不必細表。
在公安縣,這是一家頂尖大戶……賈大官人!與另一家全國首富蔣大員外聯姻,自然是熱鬧非凡。新娘的嫁妝、車轎竟然延綿裏許,沿途看熱鬧的人們,如潮水般湧動,整個公安縣城乃至更遠的地方,也無人不知其婚禮的奢華、隆重也!
大婚兩日過去,這兩家豪門的婚事也算辦完。
第八回 釆良田萬頃善扶得人心
蔣家少爺将新娘子娶進洞房,自然是由她倆歡樂。不料此時的少爺再發卻思緒萬千、百感交加!
想他當年乃一落難孤兒,沿途讨飯的乞丐!從河南洛陽來到這公安縣城。僅短短數年光陰過去,如今卻有了這般榮華富貴。這不僅是天賜造化!更是蔣家父母與我的再造恩德。
再想到他那遇難的親人,父母及弟妹。不禁又潸然淚下、悲從心來!哪裏還有一絲兒歡樂心情。
新娘子賈鳳英瞧着夫君喜憂參半,就已猜出丈夫心中的隐情。古詩有雲:“每逢隹節倍思親。”夫君由一落難孤兒、沿途乞讨來到這裏,短短幾年過去,如今成了員外之家的公子,并已娶妻完婚。在這幸福的時刻,哪有不思念親人之理。
鳳英将丈夫的心思猜出,便好言勸慰說:“夫君!你每晚都在以淚洗面,這樣下去會傷身子的。我知道你是在思念你那罹難的親人!并非對我倆的婚姻不快而悲喪。”
再發聽了忙講:“娘子一語言中了,說的極是。真是知我者乃鳳英賢妻也!哪裏是關我倆之事呢。”
再發又說:“只是我那父母及弟、妹死得好慘呀! 我親眼看見他們被洪水卷走,而我卻一點施救的辦法和能力也沒有。當時的心情真如刀絞! 此情此景也常浮現眼前,仿佛就發生在昨天。”
鳳英聽了也禁不住哭出聲來。她理解夫君對親人的沉痛思念,她們成了夫妻;他的親人也便成了她的親人,也深感對他的同情。
鳳英俄頃又說:“是呀!這思親之痛一下是難于忘懷的。但你也要想開點,這大災來臨之際、遇難者何止一家一戶呀! 況你當時還是個孩子、哪有能力去援救他們。你們家有你能逃出來、已是不幸中之大幸了!你父母泉下有知也會高興的。”
此後,鳳英常耐心勸導,并加以柔情伺侯,細心扶慰着丈夫心靈深處的創傷!一段時日過去,終于感化了夫君。
再發從痛苦的陰影中慢慢地走出。他對妻子的細心開導與無微不至關懷、也心存感激。從此:夫妻倆卿我相愛、直到白頭。
此後再發受封錢糧道臺、直至晉升府臺、三品大員也不納一妾。以此來報答賢妻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