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寶釵、寶玉、迎春、探春皆做主起過一回社之後,中秋便至。寶釵這些時候提心吊膽,只恐南邊傳來林如海不好的消息,所幸到了八月薛蟠派人送信過來,說林如海先時微恙,至秋已經好了雲雲,又道自己一切皆好,母親妹妹勿念,又說衣服食用盡夠的,不必再大費周折的從京中送來。
寶釵見那通篇都是薛蟠筆跡,雖然寫得粗淺,文字卻分明通順,且薛蟠是頭一回說出‘不要錢’這話來,大感震驚,與薛姨媽說時,薛姨媽亦把信拿在手裏,拿手劃着一個字一個字叫寶釵再念了一遍,又在嘴上默念了好久,方向女兒笑道:“你哥哥可是真長進了。”又道:“都多虧了林老爺,咱們可要多打點些節禮才好。”
寶釵道:“那是應有之義。”因薛蟠不在,家中事務都是她和薛姨媽料理,薛姨媽又是有年紀的人了,故此泰半家務倒都在寶釵身上,聽母親吩咐一句,便自出去,忙了足足一下午才罷,倚着美人榻正要休息一會,見黛玉搖搖擺擺地同探春走來,又忙把人迎進來,黛玉道:“姐姐一日都在忙什麽呢?也不到我們那裏走走。”
寶釵笑道:“你來得正好,我們要往南邊送東西呢,有給林姑父的節禮,你若有信,都一道送去。”
黛玉道:“今年都送了幾回信了,那有那許多話要說?只替我帶個口信回去,說我想南點吃,請父親下回捎一盒子來。”
寶釵聽這話忙道:“我正巧托哥哥在那邊尋摸了一個蘇州廚子,他要安置妻兒,中秋過後才動身,大約九月能到。點心都是現做的好,路上一耽擱,都不新鮮,不當吃的。”
黛玉想寶釵家在金陵,口味是偏鹹辣的,卻放着淮揚菜的廚子不請,請了個蘇州大廚來,莫不是特地為自己請的?這念頭一起來,又趕忙壓下去,生怕自作了多情,只是看寶釵越發覺得體貼周到,似乎眉目都更溫柔妩媚了些,因笑說一句:“那我等着。”
探春卻道:“林姐姐若想吃南點,叫廚房上做就是了,何必舍近求遠?”
寶釵笑道:“大廚房裏做的與家鄉人做的畢竟不一樣,我哥哥是特地托林府管家找的人,他做的東西,必是正宗。”
黛玉聽到這裏,不免擡頭望一望寶釵,寶釵面色如常,并未向這邊看一眼,探春見寶釵如此說,只是笑道:“等廚子來了,可別忘了我。”
寶釵道:“那是自然。”她坐這一回,外頭又有人來回事,寶釵打起精神處置了,忽然又想起一事,叫道:“林妹妹。”
青雀回道:“林姑娘走了。”
寶釵才擡眼,看天黑壓壓地下來,像是要下雨,忙道:“走了多久?有帶傘麽?”
青雀道:“她們帶着四五個婆子呢,傘和燈籠都有的。”
寶釵方點點頭,吩咐家人道:“把哥哥送的那幾簍螃蟹分一分,揀好的給老太太和幾位太太各送一簍子,咱們自己吃一簍子,再給我留一簍大的。”
家人應了,此刻外面才呼啦啦下起一片雨。原本八月裏還有‘秋老虎’之謂,這雨一下,卻是徹底涼下來,寶釵看天氣,次日早起叫人收拾夾衫夾襖,又要看着人掃落葉,竟又忙了一日,到下午黛玉打着傘穿着木屐來了,寶釵遠遠見了就埋怨道:“下雨的天,怪冷的,你又出來做什麽?”
Advertisement
黛玉道:“秋天冷了也不許出來,夏天熱了也不許出來,一年四季,倒有幾日是你見了我肯賞個笑臉不啰唣的呢。”
寶釵笑道:“我還不是怕你跌了閃了凍了。”
黛玉不悅道:“我又不是瓷雕的人兒,碰碰就碎。”走進來把傘交給雪雁,又解下身上蓑衣,寶釵順手接了遞給小丫頭,又問:“怎麽又想起穿這個衣服了?”
黛玉只笑,紫鵑在旁邊道:“快別說了,那日下雨寶玉去請安,老太太心疼他,給了這個東西,我們姑娘倒也巴巴去求了老太太,說是春秋雨多,要穿這個賞雨景,她一開口,老太太那有不肯的!連衣裳帶鬥笠一起給了,比寶玉的倒還精致些。”
寶釵道:“那是你們姑娘難得開口,老太太自然無有不應的。”拿手一摸黛玉衣袖,見果然滴水未沾,先一笑,再一捏又皺了眉道:“怎麽不穿夾衫?”
黛玉道:“一件夾衫,難道還冷死我了不成!”
寶釵只得搖頭,把她讓進屋子裏,莺兒熱熱地上了一碗姜湯,黛玉捧着碗小口啜着,又嫌不甜,叫莺兒上果子,莺兒笑道:“我們姑娘不讓在林姑娘面前擺這些零碎吃食。”
黛玉把碗望桌上一放,哼了一聲,不肯喝了,寶釵正在外間繼續算賬,聽到裏面動靜,也不必問,擡頭道:“莺兒去廚房,把留的梅花糕拿來。”放下賬本,走進來,笑道:“廚房照方子胡亂做的,也不知道好不好,你嘗一嘗,若好了以後還叫他做,不好了你便将就些,下回再換個方兒。”
這會工夫小丫頭已經飛快從廚房提了個盒子來,打開一看,裏面一碟梅花糕,一碟桂花糕,一碟酒釀餅,一碟糖藕。
黛玉只見這四盤點心,心中一暖,拈一塊梅花糕慢慢吃了,道:“和我在家吃的差不離。”說完這句,眼圈已經慢慢紅了,聽寶釵道:“馬上要擺晚飯了,你坐坐就家去吧。不然老太太又要記挂。”也只嗯了一聲,要起身之時,又回頭道:“都忘了和你說了,下回書社定在中秋之後二日,輪到我作東,你瞧瞧倒選什麽書好呢?”
寶釵笑道:“再把《古文觀止》看完不就成了?”
黛玉道:“回回都是這本,大家也厭煩,再說這本我早背得熟了。”
寶釵道:“那你想看什麽呢?”
黛玉道:“其實我倒想把四書拿出來溫一溫,只怕寶玉不喜歡。”
寶釵笑道:“他不樂意,就叫他依舊上學去好了,你管他做什麽呢。我倒有一事和你說,你聽聽可好。”
黛玉好奇道:“何事?”
寶釵說:“我哥哥從南邊帶了點子螃蟹,除開孝敬老太太太太們的,還有一簍,我和媽兩個人也吃不完這麽些,白放着也是壞了,我想你竟不要再去買什麽大菜,只叫廚房把螃蟹做了,再拿零錢買些果盤擺着大家耍子,又應景,又不費事。再則我想你住在老太太那裏,擺筵多有不便,我這裏倒寬敞,要不竟擺在我這裏也可。”
黛玉遲遲不肯作東,便是想着自己在旁人家裏,又與寶玉賈母住在一處,施展不開。迎春探春兩個都借的李纨的地方,黛玉卻與李纨不熟,不好意思,正思量借梨香院,偏她自那日氣寶玉看寶釵手臂之事起便存下一個念頭,一二月間輾轉反複,竟成一段心事,且這因此雖與寶釵往來,卻終究不肯開口,此刻見寶釵倒替自己處處想到了,心中熨帖之外,卻又遲疑起來,躊躇半晌方道:“寶姐姐,你…為何待我這樣好?”
寶釵不知她心思,笑道:“傻孩子,我和你好又不是一日兩日了,怎麽初見的時候不問,這時候突然想起問出這個話來了?”
黛玉又待說,又停住,最後只悶悶丢出一句:“也沒什麽。”
寶釵見她不樂,疑心她身子不适,湊近将她臉色細細一看,并無不妥,拍拍她手道:“你若也覺得好,就這麽定下,我叫人把東西備着,你到時候早些來就是。”
黛玉因說:“那全都是你操持了,我怎麽好意思?”
寶釵嗔道:“你和我還那麽生分做什麽?”
黛玉道:“不是生分,只是本該我做的事,怎好全都扔給你?”
寶釵道:“你只管養好身子,萬事有我呢。”她與黛玉相知相得,又知曉前因,生恐黛玉蹈了前世覆轍,對她身體的關心幾至于着魔之境,但凡有一點可能累着黛玉的,都只想自己替她做了,誰知黛玉雖然體弱多病,心氣卻高,兼之先存了一段心事,此刻見寶釵分明處處以孩童視她,無端激出一股氣來,驀地一甩手帕,冷笑道:“寶姐姐多心了,我的身子再弱,也不至于一二宴席都操辦不了,也不用再多勞姐姐費心,明日我就叫紫鵑排出單子,交給廚房,到時叫老媽子們擺過來,只借姐姐一個地方就好。”說完扭頭要走,被寶釵一把拉住,寶釵不知又有何事惹惱了她,急待分說,又不知從何說起,黛玉見她不說話,把她手甩開要走,寶釵忙又反手牽住她手道:“下雨,你慢些走。”情急之下,聲音大了些,把黛玉喝住站在門口不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