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章
終于逃離了魔爪,宋珍寶上了樓先去見過了娘親,自然又被說教了一番,聽說那昏迷的少年醒了,宋珍寶便和四姐一起過去瞧瞧。
進了房間,發現爺爺和爹爹幾人都在,一一叫過後,宋珍寶看見那少年睜着眼躺在床上不時還咳嗽幾聲,見他臉色已經好了許多想來是喝了藥燒已經退了。
“爹,他怎麽樣了?”宋珍寶問。
宋子榮說:“燒已經退了,只是感染了風寒喉嚨受了傷如今說不出來話。”
宋珍寶點點頭,見那少年嘴唇蒼白,很是虛弱的樣子,又因為風寒暫時不能說話了,看來也是問不出什麽東西,便又出去了。
晚上,宋家幾人商量着明天還要不要照常上路,那少年風寒未愈只能躺在床上,是否要等他康複了在繼續上路。
徐氏不贊同留在這裏,她分析了一下目前的情況認為,之前看那少年身上穿的衣裳雖然破爛但是從料子上還是能看出不是普通的料子,他們猜想着少年或許是誰家的小少爺離家出走了又遇到的意外這才變成這樣。
如今他們離京都已經越來越近,加上距離科考已是時日無多了,他們到了京都還要一番布置,不能在這裏浪費時間了,只能将少年帶上,只要等他風寒好了,便能說出他家在何處,到時候他們可以将他送回去或是給些銀子找輛馬車将他送回去。
宋珍寶聽了點點頭,是這麽個道理,他們對京都的情況還是一無所知的,到時候去了房屋什麽的都要花時間去找,确實不能停在這裏。
衆人也都點頭同意,第二日用過早飯後,收拾了行禮補充了物資,又将那少年背到了馬車上,衆人趕着天晴便又上路了。
第二日的時候那少年的情況已經好了許多,雖然聲音嘶啞但也能說上幾句話了,中午的時候宋家的馬車停在一處路過的涼亭邊,因為少年風寒未愈還需要喝藥,他們便停下來休息用飯順便幫少年熬藥。
“喂,你叫什麽名字?”和少年坐在大樹下,宋家幾個兄弟姐妹都圍在他身邊,宋元康開口問道。
“我叫趙西。”少年聲音嘶啞地回答。
“哦,趙西,是這樣寫的嗎?”宋元康撿起一根樹枝在地上寫了起來。
趙西點點頭,宋元康說:“我叫宋元康,這是我大哥宋元福,二哥宋元安,四妹宋珍巧,五妹宋珍玉,還有小妹宋珍寶。”聽他介紹着,趙西一一點頭打了招呼
宋珍寶問:“那你家在什麽地方?”
“京都。”
衆人都驚訝起來,宋珍巧說:“那太好了跟我們正好順路。”
幾人點點頭,宋珍寶又問:“那你的身份是什麽?”
趙西卻不說話了,幾人相互看了看便沒有再問了,心知他不肯說想來是身份比較特殊,又不知他們是不是好人,便不敢輕易說出來。
宋珍寶轉了轉眼珠子,見大黑狗卧在他身邊乖順地任他撫摸便問道:“這黑狗叫什麽名字?”
趙西回答:“黑風。”
宋珍寶站起身道:“黑風,跟我過來一下。”
聽她這樣說,坐在地上的趙西冷笑了一下,黑風是他從小養大的怎麽會聽你這個陌生的小丫頭的話,只是沒想到,将頭搭在他腿上閉着眼的黑風,聽見宋珍寶的話睜開眼睛竟站了起來,看了他一眼後便怪怪地走到了宋珍寶的身邊。
趙西驚訝的瞪大了眼睛,沒想到黑風竟如此聽話,黑風一直跟着他向來只聽他一個人的命令,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過。
宋珍寶看了一眼趙西,心道:“嘿嘿,你不說那我就問你的狗,雖然它說不出什麽但是她自有辦法從它口中掏出話來。”
将黑風帶到一邊去聊天了,趙西只能眼巴巴地盯着黑風溫順地待在宋珍寶的身邊,宋元康見他的樣子不懷好意地說:“嗯,看起來黑風很喜歡我家小妹呢。”
第五天的時候一行人終于到達了京都,天歷國建國至今已有近三百年的歷史,當今天子盛康帝名叫段林登基已經有近三十年了,他年少稱帝行事作風極為狠辣果決,當年在被李偉太子的時候便已經頗有建樹了。
天歷國在他治理的這三十年間發展的更上一層樓,周邊的一些蠢蠢欲動的小國早已被平定年年按時進貢不說還一直争着表現對天歷的忠心。
而作為天歷的中心地帶京都自然也是無比的繁華,京都占地面積及廣從城門口做馬車去皇宮便要行上近六個時辰。
宋家一行人在經過城門口的盤查後便進了城,京都分為內城和外城,內城主要居住的都是一些大臣和皇親國戚,外城居住的多是一般的小官百姓和一些富戶,其中城南主要居住的都是職位較低的官,而城東邊都是以富戶和為主像一些黃商和靠做大生意起家的人家。
城西邊主要是很多的普通商鋪,和做小本買賣的人家,而著名的秦樓楚館“紅衣巷”便是在這裏了。城北邊居住的都是普通百姓和一些比較貧窮的地方,在這裏什麽人都能見到,是一個比較混亂的地方。
宋家一行人要去的便是城西邊了,趕着馬車終于在天黑之前找到了一家價格還算合适的一般客棧。
“趙公子,你是京都人,怎麽京都的消費都這麽高嗎?”宋珍寶從馬車上下來,将包袱背到身上,和趙西一同進入了客棧。
終于到了京都,徐氏為了能讓兩個孫子能好好休息和看書,加上他們也有十四個人加一條狗,不好住的太過擁擠便豪爽地要了五間房間,宋老頭和趙西帶着黑風住一間,宋元福和兩個堂弟住一間,宋老大和兩個弟弟住一間,徐氏、衛雅帶着宋珍寶住一間,剩下的就是苗春蘭和四房的兩姐妹住在一起。
聽見宋珍寶這樣問趙西笑着說:“是啊京都,天子腳下地處繁華在這裏的多是有錢人家,這東西嘛自然是要比別的地方要貴的。”
連續幾日相處下來趙西與他們也都熟識了,知道宋家還有兩個舉人前來參加下月的科舉考試,僅這一點便讓他對宋家一行人刮目相看了,原本他瞧着這一家人不過是普通的人家,後來發現這裏面竟還有兩個舉人,加上又聽他們說是從江州千裏迢迢搬家到京都定居的,這一家人熱心又善良,加上還是他的救命恩人,便也将自己的身份和盤托出了。
鑒于天色已晚,不便到附近查看,宋家幾個小輩便在客棧的大堂用飯,而宋珍寶的爹爹和兩個兄弟說是一路上太過辛苦便在房中用了飯便歇下了,宋老頭和徐氏幾人也是如此,年紀大了,旅途勞累便都早早地歇下了。
宋元康夾了一筷子醬炒肉絲送到口中含糊着問:“趙兄,你說你是在和朋友們打獵時走散了,那你這麽多天沒回家你家裏人肯定很擔心了。”
趙西點點頭道:“嗯,待會我便讓黑風送信回家報個平安。”
宋元康問:“你不回去嗎?若是家裏有些遠我們可以将馬車借給你。”
趙西狡猾地笑了笑說:“不了,我暫時還不想回家,再說了你們不是說要在京都買座宅院嗎?我對這裏熟悉的很我幫你們找,就當是答謝你們對我的救命之恩。”
宋元福拱手施禮道:“那就有勞趙兄了,我們初來乍到有趙兄幫忙那實在是感激不盡。”
一向調皮胡鬧慣了的趙西在面對讀書人時還是有幾分禮儀的,他擡手還禮道:“宋兄客氣了,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京都趙家,晚飯的時候趙老爺與趙夫人和大兒子在廳中用飯,趙老爺道:“成兒,還沒有你弟弟的消息嗎?”
下手坐着的一位二十歲左右的年輕男子正是趙西一母同胞的親哥哥趙成,他回道:“回父親,還沒有,我已經增派人手去找了。”
趙夫人雖年過四旬但仍是風韻猶存,保養得宜的臉上湧起一絲愁緒“老爺,西兒已經失蹤了七八日了,若還是找不到咱們就報官吧。”
趙老爺說道:“西兒一向頑皮,上一次跑到別人家呆了近半月,咱們報官幾乎将全京都都翻遍了,結果他大搖大擺地回來了,搞的別人都在議論咱們家。”
趙成說:“爹,明日我再派一批人去找。”
就在這時,管家前來通報:“老爺、夫人、大少爺,小少爺的黑風回來了,它口中還叼了一封信。”
“趕快拿給我看!”三人都激動起來。
管家将信遞了過去,趙老爺趕緊打開看了起來,趙成也站起身走到他身邊看。
“怎麽樣?怎麽樣?西兒他沒事吧?他現在在那裏?”趙夫人扯着趙老爺的衣袖追問着。
看完了足足寫滿了兩頁紙的信,趙老爺這才放下心來,将信遞給趙成,他笑着說:“西兒沒事,前幾天他出了點意外,不過幸好被一家從江州趕往京都的人家給救下了,如今他們都已經到了京都,就住在城西的一家客棧。”
趙夫人聽了一顆心終于放回了肚子,她合掌道:“阿彌陀佛!幸好西兒福大命大!遇貴人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