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章

趙成仔細地讀過書信後說道:“爹,小西信中說救了他的一家人姓宋是從江州搬家過來的,而且他們家還有兩個要參加這次科舉考試的舉人。”

趙老爺一聽有些驚訝,這個他方才倒是沒有注意,“兩個舉人?都是一家人?”

“是的,是堂兄弟。” “小西在心中還說他們要在京都置辦房屋,他要在宋家待上幾天給他們幫幫忙。”

趙老爺點頭說:“嗯,應當如此他們畢竟是小西的救命恩人,這點忙應該幫的。”

說罷,趙老爺想了想又說:“待會你寫封信讓黑風帶回去,告訴他若是他們看中了哪座宅院咱們家可以将屋子買下來送與宋家,就當是我們的一點感激之情。”

“知道了,父親。”

“還有”趙老爺擡手示意道:“那個宋家你派人去查一查尤其是那兩個舉人,”

“是,孩兒知道了。”

第二天,由趙西帶路宋珍寶、宋元康和宋老頭還有宋老二幾人做了馬車徑直往城西最熱鬧的方向去了。

城西最熱鬧的地方叫做“章善人街”,相傳很久以前這裏商鋪稀少百姓窮苦,後來有一位姓章的大富豪來到此地,見此處很是荒涼覺的天子腳下怎麽如此,便出資了數不清的銀兩僅僅三天便将此地變成了一條繁華無比的集市,“章善人街”便由此得名。

“章善人街”還是天歷國最長最繁華的一條街道,全長有兩裏,這裏彙聚了大大小小近兩百家的商鋪,在這裏多是以普通消費為主,是大部分家庭都能承受得起的價格,

這裏不像城內的南門街,那裏的店鋪裏專門出售一些珍貴稀奇的東西,而一些比較有名的商號都在此處,其中最有名的當屬趙家的綢緞莊了,他們家世代做的都是皇商,每年都要提供給皇宮裏的主子們各種華美的绫羅綢緞,他們家在如今趙老爺的手上發展到了頂峰,在天歷國的貴族圈子裏幾乎是壟斷式的經營。

只是城西的鋪子裏卻沒有趙家,他們家一貫制作綢緞等一些較為名貴的布料,普通的粗布麻衣是不做的。

而城西最有名的商號則是錢老板家的“盛天酒樓”,這錢老板是個最愛吃的人,研究了一輩子的吃食,而他家的酒樓飯店幾乎遍布京都的每一個角落,從人人有錢買的包子饅頭到王孫貴族都喜愛的飯食,在他家的店裏都能買到。

在城西靠近京郊的地方有一條街叫做“紅衣巷”那裏有五六家大大小小的勾欄院,天歷國最有名的頭牌花魁“秦音兒”便是出自最大的一家“添香樓”,是各大風流公子們最愛去的地方。

“還有一些賣胭脂水粉和糕點茶葉的鋪子也是很多,不知你們是否想要開一間商鋪呢?”馬車上,趙西仔細地給他們說着這京都的大致情況。

宋老二說:“我們初來乍到且沒有什麽經商的手段,暫且只想買一座宅院先安置下來。”趙西點點頭說:“那我帶你們去城西靠近城南的地方,那裏有許多住戶很多牙子們也在那裏,我們可以去打聽一下,你們家裏人口多,需要找一間大一點的院子。”

宋老二點頭稱是。

約莫半個多時辰馬車停了下來,趙西撩開車簾說道:“咱們到了。”

幾人下了馬車便見面前是一間鋪子牌匾上寫着“萬寶商號”,“這裏是?”宋珍寶問道。

“這裏便是專門做房屋田地買賣的地方,要買房屋這裏的消息是最為齊全的。”

幾人跟着趙西走了進去,裏面櫃臺上的掌櫃一見他們進來便笑着迎了上來“喲~這不是趙小少爺嗎?怎麽今兒個有空到我這裏來啊?”見到老熟人,趙西笑道:“高掌櫃,好久不見,生意近來如何呀?”

雖然趙西只有十七八歲但是那中年男人高掌櫃卻絲毫不敢怠慢,一邊引着幾人往一旁的偏聽坐下一邊招手讓手下人上茶伺候。

“哎呦,托您的福,我這裏的生意還能賺點酒錢。”高掌櫃笑的很是燦爛,看了看趙西身上穿的衣裳說:“怎麽趙小少爺家裏的绫羅綢緞穿膩了想換換着粗布麻衣穿穿?”

趙西似笑非笑地看着他說:“我今日過來是想要為我這幾位朋友買一處宅院,不知高老板手裏可有合适的?”

高老板打量了宋珍寶幾人一番,這才注意到宋珍寶肩上的一只白鳥,他站起身,走了過去,語氣極為稀罕地說:“喲,這不是一只白羽長冠八哥嘛!怎麽,這位姑娘,這是您養的鳥?”

宋珍寶見他極為識貨便點頭說:“正是。”

那高老板搓着手臉上很是興奮,試探着說:“不知這位姑娘,這鳥可賣呀?高某一定給個讓您滿意的價錢。”

宋珍寶搖搖頭說:“抱歉,這鳥我是不賣的。”

高老板極為失望地說:“哦,這樣啊。”

他坐了回去看着趙西說:“剛剛趙小少爺說要買一座宅院,不知想要什麽樣的?”

趙西看向宋子華說:“宋二叔,你們有什麽要求都可以跟高老板說。”

宋老二點頭說:“我們家目前有十三口人想買稍微大一些的房子,最好還能買一些地種種青菜,至于地段我們還沒什麽想法。”

高老板思索一會對一旁的小厮道:“去把冊子拿過來。”那小厮應了一聲走到櫃臺處從下面櫃子裏拿出一本厚厚的簿子走過來交給高老板。

高老板打開簿子翻了好一會後,擡頭說道:“有了,這裏有三處宅院看着還不錯。”

他翻到一頁說:“城東的徐家搬家了,他們家的宅院是一座五進帶花園的大院子,位置嘛在孫老爺家的旁邊,價格是五千兩銀子銀子,城西靠近城南的安興坊有一位姓湯的人家,他們家的兒子被調到外省去做官了全家都跟着去了,是一座三進的院子,占地不是很大,價格是一千八百兩,城北的柳樹巷有一座四合院七百兩。”

說了大致情況,高老板問:“不知可有中意的呀?”

京都果然是京都,這房屋的價格還真是高的吓人,宋老二和宋老頭商量了一下說想要去看看安興坊的那座院子。

高老板辦事效率很高,立馬招手讓手下人去找了兩輛馬車,幾人上了馬車往安興坊行去。

馬車行駛了約有半個多時辰,宋珍寶從窗戶往外看已經行到了一處較為安靜的地方,此時他們生沿着一條河邊走着,又過了一會便見到了一個寫有“安興坊”字樣的門樓,從門樓穿了進去,便見到兩邊陸陸續續有了住戶,大部分都是一層的青磚懸山頂瓦房屋,二層的樓房都是很少見的。

此時正是午時,家家戶戶的屋頂都冒出了青煙,飯菜的香味也飄了出來,間或看到一些帶着鬥笠的人在路上走着,天氣很熱,幸好路旁都中了高大的樹,馬車走在石板路上倒也沒有被太陽暴曬到。

又行了一會,便聽見車夫“籲”了一聲停了馬。

幾人沖馬車上下來,宋珍寶、宋元康和趙西帶着黑風往前和高老板彙合,高老板帶着他們穿過一條巷子來到一戶上了鎖的屋子前。

掏出鑰匙打開門,幾人走了進去。

進入大門穿過一道屏門,這裏便有四五間的房間,進入內院兩邊是抄手游廊,推開內院的門便見到一個鋪了青石板的十字路,兩邊是東西廂房,牆面都是用白灰刷過的。院子裏沒有什麽假山流水只做了一些花壇,裏面黃色藍色的蝴蝶蘭還在開着。

“這後面便是後院了。”正房的兩邊是兩間耳房,從右耳房旁的小門進入後院宋珍寶一眼便喜歡上了這裏。

院子的左邊栽種了五六棵桃子樹,如今的時節已經過了吃桃子的時候了,中間是一條石板路,右邊有一個小小的涼亭,裏面放置了石桌石凳,涼亭周圍也做了一圈的花壇,只是裏面光禿禿的什麽也沒有。四五間的廂房并排在一起,宋珍寶推開門進去看看屋裏一些基本的床、桌子和衣櫃都有。

“爺爺,這裏我好喜歡啊!”宋珍寶抱着爺爺的胳膊撒嬌,肩膀上的百福也飛到了桃樹上“啾啾”地叫喚起來。

“幾位,覺得如何?還滿意嗎?”高老板笑眯眯地問。

宋老頭點點頭,宋老二問:“不知這裏是否帶有田地?”

高老板笑道:“有,我帶你們去看看。”

幾人回到垂花門,進入外院左邊,牆上有一扇小門,走了出去便見到幾塊已經平整過的菜園子,占地還挺大,看樣子前主人也是一直種菜的。

很符合預期,宋珍寶幾人都很滿意,雖說價格有些高但是家裏湊一湊還是能拿出來的。

回到鋪子裏,高老板拿來了房屋地契說:“既然是趙小少爺的朋友,那我便給你們一個最低的價格,一千四百兩,這地契您幾位拿走。”

宋老二剛要開口,趙西便道:“多謝高老板,這宅院便由我趙家買下來了。”說完,轉頭對宋老二說:“這房屋我買下送與你們。”

宋老二道:“這怎麽使得,這宅院雖說貴了些但是我們還是能買得起的。”

趙西道:“哎,宋叔誤會了,這是我父親的意思,你們是我的救命恩人,這點小小的禮物不成敬意,還望宋叔給我一個答謝的機會莫要再推辭了。”

又客氣了幾句,趙西還是将宅院買了下來将房屋的地契交給了宋老二。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