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你的意思是我可以決定帝王人選?并且只要我選中的人就一定是下任帝王?林楚問。
神祇予以了肯定的答複。
林楚頓時有一種聽天書的感覺。
開玩笑吧?成為帝王是一件十分複雜艱巨的事情,需要長時間精心的準備,需要來自方方面面的助力,需要一步又一步決不能踏錯的選擇前進。簡言之這是項用時長久的團體活動,怎麽可能因一人之選擇而改變?
【怎麽不可能?】神祇笑反駁,【吾雖只餘殘念,但吾畢竟是上古神祇,通天曉地,熟知古今,又閱人無數,試問天下誰會是吾之對手?只要吾傾心輔助,任何人等皆能成就大業。】
那還有什麽意思?
【啊?】神祇顯然意外林楚的反應,千百年來,無數宿體第一次聽聞這些話皆是激動不已,唯獨林楚不是,神祇不由問,【汝這是何意?】
我的意思是成為帝王是一件各憑本事的事,雖說其中确實含有運氣成分,但只占極少數,畢竟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而你的存在完全打破了這一切,你之選擇完全扼殺其他人的努力,皇位繼承人們可以什麽都不做,只要運氣好找到你就行。
這對西洛未來,芸芸蒼生,天下法度有什麽用處?為王者當心懷天下,憂國憂民,當為萬民謀福祉!不是挖空心思去尋找你!
神祇聞言不怒反笑,甚至深感欣慰:【汝之言是吾千百年來最想要聽到的,吾對此現狀早已痛心疾首,無奈吾只是殘念,無力控制宿體。宿體之意願,吾必須達成。吾歷來之宿體,皆品行端正,聰慧過人,然面對吾身之巨大誘惑,皆難清醒以對,皆想借吾立于權力之巅峰。林楚,若汝能維持初心,實乃西洛之幸!】
林楚聞言失笑,慷慨激昂之後他又恢複了理智,平心而論,他也是凡人,面對這種巨大誘惑,他也不知道能否長久的維持初心。所以對他來說,最好的選擇是與其難維初心,不如就此放棄,便在心裏道:我不保證我能維持初心,你還是換個宿體吧!
【不行!】神祇拒絕,【只有特定之人才能成為宿體,且一代帝王任期內只會出現一個宿體,新的宿體一旦出現就意味着江山要易主。】
可老妖不是還活着?林楚奇怪。
【吾已在汝身上,他便不是宿體,一般來說吾一旦離開,他之生命便到盡頭。但為保汝之安全,他與吾商議,讓他盡可能活得長久些。】
林楚明白老妖的做法,要是他還在牢房裏,老妖就死了,他必然會被人懷疑,必須讓牢房輪換一定數量的犯人之後再去世,方才安全。
在這點上,毋庸置疑,還是需要感謝老妖的,林楚心想。
Advertisement
神祇感嘆:【汝之品行,吾當真佩服,着實分得清事理。即便将來汝未能維持初心,單憑此刻之心境,吾已覺欣慰。】
林楚沒有在意神祇的感嘆,衣缽之事已經基本清楚,他必須做出選擇。他不想選擇任何一人成為西洛下任帝王,王位這種事各憑本事去吧,他沒興趣摻和。衣缽既然暫時不會離開他的身體,那就按着老妖話做,當它不存在。
至于今後何去何從?
林楚做了十分謹慎的推演,最終發現誠如神祇所言,答應宸王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老妖和殷卓離不說,基本無人能察覺他便是衣缽傳承者。有了王妃之身份掩蓋,一般人也不敢查他。宸王府待遇優渥,有利于他恢複身體,安靜度日,且宸王只想要個擺設王妃,他越低調就越合宸王的意。
見林楚已經做出決定,神祇道:【汝能如此選擇甚好!吾還有一事,汝要謹記,但無需擔心。如汝之前所見,吾身內有一股惡意,吾與之纏鬥多年,它偶爾能沖破吾之束縛,用盡方法誘惑汝,汝若遇見,自當無視。】
這個沒問題,它就只能讓我頭痛下。林楚心道。
【如此甚好!吾即刻閉關看管惡意,閉關期間,不會打擾汝半分,汝大可放心自在生活。汝若是想尋吾,在心中默念神祇二字,吾自然會理會汝。】
神祇?這麽叫挺怪的!林楚心想。
神祇一笑:【吾之真名不便告知!】
林楚既已下決定,之後的事就不過是走走形式了。殷秋離依舊想盡方法的勸,林楚呢也沒有立刻就答應,之前拒絕得這麽堅定,一下子就答應了會引人懷疑。他循序漸進的松動着自己的态度,同時十分小心的避開和神秘力量相關的話題,一旦殷秋離提及,他都以不信鬼神為由巧妙阻止,逐漸的殷秋離也不提了。
一個月之後,他終于答應殷秋離,順帶提了一些要求。
殷秋離長舒口氣,倒是陳福靜觀此過程後,覺得稍有不妥:“王爺,老奴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說!”
“林公子太聰明了,恐怕難控制。”
林楚之聰明難纏在這一個月裏讓殷秋離吃盡了苦頭,聽陳福這麽一說,肯定了前半句話,否定了後半句話:“聰明人才辦得好聰明事,控制這個問題無須多想。”
“王爺!”陳福還想勸。
殷秋離笑說:“你可知他答應之時向本王提什麽要求?”
“老奴不知。”
“他說他只擔王妃之名,不做王妃之事,只享王妃之榮,只求王妃之尊。具體來說就是給他個大宅院,東西要一應俱全,伺候的人不要煩他,平時不會出門,必要的應酬會去坐一坐。”
這是擺明了不管事的态度,很識時務!陳福聞言心想。
殷秋離繼續道:“本王準備将臨湖那個院落賜給他住,那邊僻靜,有足夠多躲清閑的地方,伺候的人不能少,要足顯王妃的尊貴,那些人必須逐個挑選,知根知底;至于貼身伺候就讓小玉去。”
西洛王府後宅的建築風格是一個個獨立的小院落組成,所有小院落配合周圍景致構成巨大的花園。臨湖的那個院落是園中最為奢華精致的,本是留給真正的王妃居住的。
陳福覺得有些不妥,林楚畢竟是暫時的,要是讓他住了,那今後真正的王妃入府,心裏豈不是有想法,便提出了異議。
殷秋離并不在意:“從此刻起,他便是本王的王妃,王妃就該有王妃的樣。”
他的意思是既然演戲,就要演真實。他相信有朝一日迎娶的真王妃必然不會在意此事,若這等胸襟都無,怎能成為王妃,成為西洛的國母?
陳福的看法不同,放眼西洛能有此等胸襟的世家女子太少,且林楚之事的真相永不會揭露,當真能不當一回事的恐怕只有一人,落霞山莊的大小姐駱子敏。可人家是鐵了心站在太子那一邊的,是聖上中意的太子妃,絕無可能成為宸王妃。
但殷秋離主意已定,陳福也不好再反駁,先渡了眼前這一關再說。
對殷秋離來說,林楚這關過了,還有另外一關,那便是廣文帝那一關。
要想廣文帝同意此事并不容易,倒不是說對方會識破他的計謀,以廣文帝之能耐識破不了。而是對方是十足的小人,知道這件事對殷秋離的危害有多大,他會趁機發難,将好處撈盡才會同意。
殷秋離要借此事暫時從高位上下來,但不能因此完全失勢,他必須牢牢把控着全局,逐漸讓步,掌握好一個度,完成平穩安全的軟着陸。
他采取的方式是有準備之下先主動炸開爆點,然後緩步退讓。他選取了一個較為隆重的朝會,向廣文帝上疏請求賜婚,并明言心愛之人的乃男子。
這一下朝會上立刻沸騰了,大臣們群情激昂,看好殷秋離的那些人自然當庭就反對,痛惜宸王不潔身自好愛惜羽翼。分屬各皇子的大臣以看戲為主,眼神都瞄着廣文帝的反應,準備以此作為風向标。
廣文帝一聽,心底就樂開花了,真是個天大的好機會,誰放過誰就是傻x!他趕緊擺開臉色開演,當庭怒斥殷秋離不像話,怎麽可以娶個男王妃?
廣文帝不是真心斥責,他是想借機從殷秋離手裏拿走更多的權力勢力,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挫傷殷秋離。大臣們都是人精,一件趕緊附和了,紛紛勸說殷秋離。
殷秋離不為所動,擺出一副情聖的姿态,表示一定要娶!
這下廣文帝更高興了,立刻表示,你要是再堅持,你這個宸王就不用當了!
這話一出,朝臣們趕緊一邊勸說殷秋離放棄,一邊勸廣文帝息怒。
勸說的結果很不理想,雙方誰都不願讓步,廣文帝盛怒,殷秋離堅持,一個拂袖離庭,一個跟去殿前跪求。
這一跪就跪了三天,滴水未進。
三天裏什麽幺蛾子都出來,且不說外界對林氏(林楚)妖魔化的傳言,就說大臣們!
痛惜殷秋離的在那邊接二連三上疏,一求聖上息怒,二求治罪妖人。這種奏折廣文帝自然不屑看,他心裏高興着呢,要不是得演戲,他每餐都能多吃碗飯呢。
衆皇子的附臣們上來的折子就各種合廣文帝心意了,都是指責殷秋離敗壞風氣,要求處罰的。處罰的方式五花八門,他最中意太子的看法:明着交出權力,閉門思過!暗着将此事擴大化,瓦解支持殷秋離的勢力。當然奏折上只寫了明面上的那幾句,暗地的做法都是父子見面之時談的。相談之時廣文帝對太子的看法大家贊賞,導致太子回去之後連走路都是飄飄然的。
就這麽三天過去了,廣文帝表态了,他痛惜幼弟,但無奈幼弟情根深種,他決定先見見幼弟中意之人再做決定。
這個話有兩種解讀方式,一是廣文帝的态度有所松動,見下人走下流程就同意了,但同意之後會有很嚴重的後果。這是站在衆皇子那一邊的大臣所樂見的。
另一種解讀方式是廣文帝怒其不争,決定将妖人傳喚入宮,親自處理。這是痛惜殷秋離的那一方大臣所樂見的。
殷秋離當然清楚此事背後廣文帝最終的用意,他知道對方肯定會同意的,但到底奪走他多少權力,就要看這場面聖發揮了。他親去別院告知林楚,讓他不日随自己進宮面聖。
林楚一聽就知道肯定不會是面聖這麽簡單,定會有場惡戰。
殷秋離見狀安慰:“你什麽都不用想,有本王在,事情必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