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大哥李光婚事
還剩一個星期就放寒假了,大家都投入緊張的複習,迎接過兩天的期末考試!李樂也是希望在這次考試能再更進一步,不想讓別人瞧不起。
她要讓人們知道,她不是靠着自己那張美若天仙的臉蛋,而是憑着自身的實力去贏得美妙純真的愛情!憑着自身的實力去幫助家人營造幸福的未來生活!
很快兩天的考試結束,結果也公布出來,李樂确實沒有辜負衆望,以班裏前八名的成績入榜,雖然跟自己的預想還是差了那麽一點,畢竟也是前進了一小步,離高考還有半年,相信再通過努力一把,會有一個很不錯的結果。
其他幾個李曉林李小芳基本還是老樣,張小虎也只是小有進步,劉純武這次的進步很大,從原來的落班生,一躍進了前十二名,讓哥們幾個刮目相看,雖然想超越李樂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已經是盡力了,那李樂畢竟不同于凡人,說能超越就未必可以做到。
李小芳更是追他追得更緊,可是人也許往往就是這樣,你越想急于求成,卻越是失去的更快!對于李小芳的猛追猛打,卻始終沒有打動劉純武那顆禁锢的心,這讓她實在有點挫敗的感覺!
而劉雲也因為處在熱戀之中,卻松懈了學習,這次期末考試基本保持原樣不變,在李樂收到哥哥李磊的來信時,劉雲也是同樣的收到李磊的來信與照片。
李磊當兵的所在地位于西北地區一個邊遠的小城鎮,比較艱苦,加上新兵三個月的艱苦訓練,讓剛剛才走出校門的他有些吃不消,嘗到了遠離家人那種思戀的痛苦和肉體的折磨,不免深深的懷戀起在家裏的那些快樂幸福的時光!
看完哥哥李磊的來信後,李樂心裏也不免有些擔憂,因為是過來人,所以很懂得如何去鼓勵與安慰他,告訴他每一個人都有選擇自己未來的權利,一旦有了選擇,就得勇往直前,無怨無悔!
就得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一定的代價,這就是人生!還鼓勵他好好鍛煉,而後繼續努力學習,等到有了機會争取考上軍校,只有這樣也許未來的人生就此不同凡響,多彩多姿!
還叫他放心,家裏一切安好,大哥李光也很快就會定親了,出門在外要好好照顧好自己,別再讓家人擔心,相信他一定會做得很好,随着家人的努力家裏的日子也會越來越好 !
冬月二十八那天一家人早早的起了床,孟來英一心在廚房裏忙着飯菜,李樂也打着下手,李建華坐在竈膛邊燒火,很快飯菜都弄好了,擺滿了二大桌子,比過年還要熱鬧,也炒了十二個菜家裏一派喜氣洋洋,李光穿得像新郎官似的,露出了從未有過的燦爛笑臉。
可能是因為堂嫂給李光做媒的關系,兩家人也突然變得像一家人似的,在這大喜的日子,李樂家裏也沒有什麽親人。
所以,爹娘一商量,還是叫李光把伯父一家請了過來吃早飯,畢竟,過年的時候,伯父還帶着堂哥堂嫂來家裏拜過年,只有伯母還是有些格格不入,因為她當初對李樂的爹娘做的事情太過,也看到他們家裏現在照樣過得越來越好了,還聽說李樂也談一個不錯的對象,又會賺錢,現在李磊又去當兵,所以伯母心裏覺得有些愧意!不怎麽多講話。
另外又請了李小芳一家三口和李曉琳一家,只是因為李小芳家裏哥哥全在工作,沒有時間回來,就這幾家加上李樂一家也坐滿了二桌人。
李建華李光李明陪着伯父李建中隊長李佳亮堂哥李飛李達他們喝酒,他們男人坐一桌,另一桌全部女人,孟來英李樂就陪着伯母張大連黃桂枝(小芳娘)孟桃英(曉琳娘)堂嫂她們吃飯,邊吃邊聊。
男人那桌先是李光端起酒杯站起來敬大家一杯,過來一會那李明也敬大家一杯,最後是李建華敬大家。
Advertisement
然後兩個堂哥也各自敬大家,弄得大家敬來敬去,足足喝了兩斤酒,好不熱鬧,那時候,農村人就是圖一個熱鬧喜慶。
這邊孟來英李樂拼命地往客人碗裏夾菜,幫着客人添飯。李樂還幫着堂嫂帶着兩個孩子邊吃邊玩,還給這兩個小侄子一些糖果,這大的是閨女叫李豔,有三歲多,小的才一歲多,是個男孩叫李波。
堂嫂張春鳳為人和善、熱心,脾氣耿直,雖然公公婆婆跟李樂家不來往,自從她嫁給李飛以後,每年過年都會跟李飛一起來李樂家拜年,平時也和李樂的幾個哥哥親近,受媳婦的影響,伯父伯母對李樂一家的态度也改變了不少。
這時,堂嫂張春鳳提醒大家,叫李光李明李飛他們幾個不要喝太多,中午去女方家裏還要喝酒,免得到時候去女方家裏出洋相。
所以大家才草草收場,也囫囵吞棗的吃完了飯,酒足飯飽之後,又坐下來喝了一會兒的茶水,聊了一會。
李樂把孩子交給了伯父伯母,自己忙着收拾桌子碗筷,李曉林李小芳幫着李樂收拾,孟來英李建華忙着給李光準備一些認親的禮物與聘禮。
李光在媒人張春鳳李飛和李明李達的陪同下,随着家裏大門口那噼噼啪啪的炮竹聲,去了女方家認親去了。
送走了兒子他們出門,孟來英李建華才坐下來又陪着伯父伯母還有其他幾個客人,圍在廚房火盆,也有幾個坐在火爐邊烤火,說了會兒的話。
望了望兒子他們遠去的背影,老兩口臉上也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兒子李光的婚事始終是他們的一塊心病。
這時只見黃桂枝說:“來英嫂子,這下好了,你再不用擔心李光沒媳婦了吧!着婚姻啊!是要靠緣分的,緣分到了,這一說就成,是吧!”傍邊一群人都跟着附和。
只有伯母張大連還是一聲不吭,李樂收拾好家裏,見火爐上的水壺的水燒開了,又幫客人一人有添了些茶水。
孟來英連忙高興地說着:“是啊!還是托大哥大嫂的福!有一個能說會道,又聰明伶俐,又很能幹的媳婦,在幫着李光這孩子,不然啊,以李光那老實本分,又不太講話的性格,還不知道啥時候能說上媳婦呢!”
就在這時,伯母張大連才笑了笑欠身說道:“弟媳!你不用這麽說,都一家人了,什麽幫不幫的,過去啊!是我急糊塗了,害你們一家受苦,你們都沒跟我計較;再說了,以前你們也沒少幫我們家,現在你就別客氣了。”
只見在座孟桃英和黃桂枝兩口子很是吃驚,總算這個蠻不講理的大嫂張大連開竅了,當着這多人的面說了幾句憑良心的話,要不李樂爹娘都屈死了。
那黃桂枝也趁機附和着說道:“來英嫂子,你大連嫂子說的對,本來你們啊就是一家人,何必那麽客氣呢!人嘛,就得這樣互相幫着,不然活着有什麽意思?”
孟桃英也點着頭說:“是啊,你就拿我們娘兩來說吧!孤兒寡母的,要不是你們幾家這麽多年來,一直幫襯着,我跟閨女曉琳早就沒命啰!”
說道也是,家家都有一本難練的經,是人都會有些難處,只要人心齊,沒有過不去的坎!
打兒子一生下來就命苦,被伯父伯母趕出家門,一家三口擠在生産隊一間創庫房裏,一呆就是好幾年,這李光為家中的老大,為了這個家犧牲了他的全部。
從小就很懂事的他,三四歲就幫着在家帶弟弟妹妹,小學剛剛畢業就面臨錯學回家,幫家裏做家務掙工分養家,還要供弟弟妹妹他們上學,
吃的苦受到的罪全家人都有目共睹,一直以來讓孟來英李建華有愧于心,卻只能忍痛割愛,毫無辦法!
看到別家的孩子像李光這麽大,一個個的成家了,而李光還沒有任何人來家裏提親,心理要多難受就有多難受,好不容易熬到李明李磊都出來學校,家裏才慢慢有了起色。
所以才有人來家裏給李光做媒,看到兒子找到了媳婦那樣的高興勁,孟來英李建華也覺得這日子往後就越來越有些盼頭,心裏盤算着接下來準備明年正月,接新媳婦過門,而後選個好的日子把李光的婚事給操辦了,也算是完成一個孩子的婚事!
就說跟着大哥大嫂那會兒,也虧大嫂大哥接二連三的死去二個兒子的痛苦心情,也許真是急糊塗了;要不憑她那樣脾氣高傲的人,
難得她到了這大的歲數想通了,還委曲求全地來賠不是,再說了都已經過去那麽多年了,還耿耿于懷豈不是顯得小家子氣了嗎?
就在這時候,李飛的兒子李波忽然想起要她爹娘,一個勁哭鬧着要找他們,那張紅撲撲的臉上挂滿了淚珠,晶瑩剔透的,一雙小手凍得像面包似的怪可憐見的。
冬天外面的天空昏昏沉沉,沒有一縷陽光,北風輕輕的刮過,渾身上下透骨的涼意,看上去好像要下雨下雪的樣子,李樂跑過去哄他,可小孩子硬是哭鬧着要回家去,伯父伯母沒辦法,只好帶着兩個小孫子回去了。
伯父伯母一走李佳亮夫婦和孟桃英也跟着走了,李樂和李曉琳李小芳一起去了李樂的卧房,把廚房的火盆也端了過去。她們三個邊織毛衣邊聊着學習與同學之間那些事情。
一時聊到各自的婚姻問題,李樂已經決定把她跟劉海的事情暫時擱起,緩兩年再說;李小芳雖然很喜歡劉純武可那呆子始終沒有一點改變的意思,這讓李小芳很是傷心;
李樂和李曉琳也很是支持她,叫她不要放棄,總有一天劉純武會被感動,回到她的身邊的,而李曉琳和張小虎始終是最默契的一對,她娘孟桃英也改變了主意,不再反對他們,只是說現在還小,等過幾年再做決定。
快到下午邊了,大哥李光二哥李明和媒人堂哥他們幾個才從女方那邊回來,因為高興在那邊他們幾個也多喝了幾杯酒,聽說女方對這次的彩禮以及各個方面還算滿意。
李建華孟來英也算是把那顆懸着的心放下了,還專門留大嫂堂哥他們在家裏吃晚飯,可他們執意不肯,于是孟來英只好把家裏買得太多的菜和肉魚之類挑了些讓他們帶回家去,還天恩萬謝地跟大嫂堂哥說了會兒客氣的話。
女方家裏,就一個六十多歲的老娘,她爹早年去世,手上有兩個姐姐均已出嫁,老人膝下無子,留下一片老屋和這小女張美麗娘兩相依為命,雖然有練過幾年書,可最終還是幫着老娘在家裏養家過活,練就了一身的針線活與家務活,做起農活也是響當當的。
張美麗長得白皙可人,五官端正,性格也乖巧溫和善良,對李光也很是中意,李光也對她一見鐘情。老人因為膝下無子,希望李樂家裏能讓李光入贅女方當上門女婿,這讓李建華孟來英有些不舍,雖說家裏有三個兒子,可他們對小孩疼愛有加。
尤其是大兒子李光,從小就乖巧聽話,老實善良,也沒讀幾年書就幫助家裏幹活,犧牲了這麽多年,孟來英李建華一直就為此內疚、痛心!
總覺得很對不住兒子李光,現在聽說要他入贅他人,所以實在很難割舍,可要是兒子李光執意要這樣,那做爹娘的又無法不從,只有等到以後再另做打算罷了。
眼下的天氣一天比一天的寒冷,家裏的那些油菜田、麥田必須加強的管理,李樂因為是過來人知道怎麽去合力整治,帶領着全家在田裏追加一些農家肥,面上灑些火灰,疏通水溝,讓這些油菜、麥苗能安全過冬。
把山上和屋前屋後的那些果樹、竹筍也合力管制,挖一些冬筍回來吃,多餘的拿去集市上賣錢,山上果樹的樹幹上塗上石灰套上塑料紙保護。
追加一點農用肥料以便果樹來年生長。把山上那些樹兜,竹兜挖回家烤火,也砍一些柴火準備過冬。
旱地裏的那些蔬菜,也抓緊在下雪之前把吃不完的菜,采摘回來年前拿去集市上賣錢,留一點吃的菜,用塑料紙蓋上。
忙完了家裏,大哥又去了女方家裏幫忙,孟來英在家裏趕做些年衣鞋襪,類辦過年吃的,李樂也整天陪着孟來英在家抓緊年前織些衣物拿去賣錢。
李建華和李明弄些竹子打點家用的箢箕,籮筐,糧食創庫之類,把家裏養的兩頭豬殺了兌給了賣肉的人,家裏多餘的公雞公鴨也一并挑去集市上賣了,留下母雞母鴨下蛋等到春天孵化小雞小鴨來養。
生産隊還有幾個魚塘也在年前開始放水分魚,分藕,從此以後,各家門前的那些魚塘就由各家來管理,所以李樂也叫家人把門口的水塘從新挖深挖大了些,
再把魚塘的堤壩修理得結結實實的,用石灰消毒,在放滿水,等到明年春天的時候,自家再放些魚苗來養,也好在明年年底拿去集市上賣來,增加點收入,還有最後一次分村民的工分錢。
這一年,李樂家裏剛生産隊就分了二百六十塊錢,加上家裏賣的兩頭豬肉五百多塊,還有雞鴨蔬菜竹筍賣下的三百八十多塊,再加上李樂織的衣物賣了三百六十塊錢。
合計總收入一千五六百塊,除去家用至少也還結餘一千多塊錢,在當時的村裏來說,李樂家算是第一個收入超過千元的首富人家,全家人總算快快樂樂地過了一個豐收年。
新年剛過,李建華孟來英就商量着接媳婦親家上門了,在這親家上門的時候也把李光的婚事定下了日程,雙方最後一致決定還是讓李光入贅給女方去,雖然孟來英李建華很是不舍,可親家母執意要這麽做,加上李光也非常願意。
選好了正月二十八的良辰吉日将李光嫁了出去,不過結婚的禮品招待用度,家具嫁妝全部動用都由李樂家裏承擔下來。
即使這樣,孟來英還是止不住傷心落淚,因為她們始終覺得對不住兒子李光,沒有盡到做爹娘的責任,善良老實的他們隔三差五過去李光那家看看,忙的時候兩家人合力幫着,閑來時相互家裏聊一聊,好像一家人一樣。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