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修撰史官

穆子懷正躲在房間裏,施針留下的後遺症一直持續着,他的眼睛已經腫得眯成一條線,連碰都不敢碰,更別說用毛巾擦了,只能任由淚水糊滿了臉。

皇甫雲華進來的時候就看到這樣的情景,臉上的笑意多了一些,見穆子懷還沒察覺自己來了便開口道:“莫不是本王讓你受了委屈,竟然哭成這樣。”

穆子懷回頭,這才透過已經變成一條縫的視線看到了王爺,顧不得滿臉淚水,連忙站起來。“王爺怎麽來了?我這是蘇姑娘給施了針,收不住。”

“這樣多久了?什麽時候才能停下來?”皇甫雲華走近,微微附下身,湊近穆子懷,捏着他的下巴仔細看了看穆那雙腫成核桃的眼睛。

“差不多也快有一個時辰了,蘇姑娘說三個時辰後就會恢複了。”一邊說着,穆子懷感覺有些不自在,扭了扭頭從王爺手中掙脫。一動淚珠滾落,穆子懷覺得狼狽,一個大男人眼淚流成這個樣子實在不像話。連忙用手裏的毛巾擦了擦,粗糙的毛巾又磨得他眼眶發疼。

皇甫雲華見狀連忙拉住他的手,早就猜到會是這樣的結果。“你若是這麽對你的眼睛,十個蘇葉也治不好你。”

說罷又将一直拿在手裏的玉露膏取出,旋開盒蓋食指抹了藥膏,小心的擡起穆子懷的臉,塗在他發紅腫脹的眼眶。

穆子懷沒料到王爺會突然這麽做,一時有些呆了,微微擡着頭,感覺王爺指尖在眼簾輕柔拂過,留下一片清涼。

“多謝,多謝王爺。”愣怔間,王爺已經抹完藥,穆子懷感覺舒服了不少,雖然眼淚還是不受控制的往外流,但已經不像剛才那樣腫脹了。随即便意識到自己讓王爺給自己抹了藥,連忙有些不自在的道謝。

“這玉露膏性涼,治浮腫燙傷的效果再好不過,你且留着,過一會兒便塗上一次。”皇甫雲華重新将蓋子蓋上交予穆子懷。

“謝王爺關心。”

穆子懷幹脆的收下東西,皇甫雲華又問道:“蘇葉怎麽說?你的眼疾能治嗎?”

“能治,就是麻煩些,需多花些時間。”

“如此便好,慢慢治,把病根治好。”皇甫雲華點頭,又道:“過幾日你便去司天監當差,母後幫你尋了一個閑職。”

“皇後娘娘?”穆子懷驚訝,沒想到連自己的差事都已經安排好了,只不過皇後娘娘竟然也管這等閑事。

“翰林院的一名修撰史官告老回鄉,你去了正好頂了他的位置,具體事情你到了那邊自然就會有人來教導你。”不容穆子懷拒絕,皇甫雲華說了一通,已經将事情安排妥當。

多說無益,穆子懷只得低點頭接受,轉而又想到。“不知六皇子的事情查的怎麽樣了?”

“找不到證據,自然抓不到兇手。弘少卿是朝廷內少有幾個剛正不阿的人,不到萬不得已,他不會加罪于人。”

這麽說還在一直拖着?

穆子懷知道王爺和任丹楓的想法,好不容易到手的軍隊,轉眼便交出去确實不願。就算要交也要再過上一段時間,等士兵示了衷心才能交。此時正是培養的時候,一旦到了皇上手中,軍隊就打散了之前的努力就都白費了。

這麽拖着不是個事兒,但也別無他法。能拖一會兒就拖一會兒吧,萬一以後出現轉機也不一定。

如此想着,穆子懷忍不住說道:“王爺萬事小心便好。”

皇甫雲華點點頭,接下來真是一點錯也不能犯,只擔心被弘少卿抓了把柄。

宮中也不再去了,整日只能安分的留在府內,二皇子皇甫仁浩也沒再來過,不知是為了避風頭也安分了,還是什麽。只有妙彤公主托人送來消息,說是下次王爺進了宮便去找她敘舊,也不要忘了之前問過他的事。

穆子懷這幾天忙着整理各種書籍史料,每日清義将藥煎好送過來時,都能看到他在桌案前忙碌着。

蘇姑娘之前交代過,要治好先生的眼疾,便要限制先生看書的時間。偏偏穆子懷不聽,面對他馬上要到來的第一份差事,他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面對。

修撰史官隸屬禮部,記載史事,編寫史書,兼管國家典籍、天文歷法、祭祀等,在很久以前原是朝中大臣。但大光皇朝似乎對天文祭祀大為重視,特別設置了司天監掌管祭祀和歷法推算,修撰史官便漸漸淪落為閑差,只需記載史事将其編寫成史書便可。

花了幾日功夫将大光皇朝的歷史都通讀了一遍,又有了大致了解,穆子懷才換上王爺送來的官袍,清早便獨自向翰林院走去。

翰林院位于京城內長安街南邊,原是一廟宇,名鴻胪寺。後在此建翰林院,設為朝內正三品衙門,那也是以前,現在也只剩下一個空殼,裏面當差的沒幾個人,但從翰林院的外觀上尚能一睹舊日的輝煌。

一進翰林院,右邊為讀講廳,東邊為編檢廳。左廊圍門內的狀元廳和右廊圍門內的昌黎祠和土谷祠都是閑置着,堆放了一些雜物。穿堂後左邊為待诏廳,右邊為典簿廳。再後為後堂,後堂東西屋為藏書庫,存放着歷年來整理的史料和藏書副本。院內有兩個紅色小亭,亭下有鳳凰池,池內彩色錦鯉游來游去,活潑可愛。

穆子懷一路進了翰林院都沒有看到人,只能自己往裏走,走到院內就聽到了嘈雜的聲音,聲音是從編檢廳傳出來的。

“徐老走了,誰去司天監校對人事簿?”一個上了年紀的聲音問道。

“我可不去,我和司天監那個老頭不對付,不去。”另一個聲音馬上接着道。

“我也去不了,我待會兒還要去大理寺取審案記錄。”還有一個人也緊接着推脫。

“那誰去?要是我去了,這些資料誰來整理?”那人又問道。

等了一會兒,編檢廳安靜下來,穆子懷擡手敲了敲開着的門扉。

“在下穆子懷,是新來的修撰史官,日後請各位多多照顧了。”

廳內三個人安靜下來,齊齊回頭看向門口的穆子懷。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笑容滿面的迎了過來:“你就是長孫大人推薦來的穆先生吧,快進來吧。”

穆子懷點點頭,擡腳跨進門檻,之間廳內對着大量的書籍,角落裏桌案上,一人高的資料到處都是。

“我是翰林院的翰林院士,姓沈名厲,這兩位是修撰史官,這位是喬際,另外這位是子書見。”沈院士介紹了兩人,熱情的邀穆子懷坐下。

穆子懷先對兩人拱了拱手,“晚輩穆子懷,見過兩位前輩。”

兩人不鹹不淡的點了點頭,便各忙各的。

沈院士看出兩人有些小別扭,尴尬的朝穆子懷笑了笑。“你先坐吧,熟悉熟悉環境。”

說話間,那兩人齊齊站了起來往外走。沈院士連忙叫住他們:“你們去哪兒?”

“我去大理寺取審案記錄。”

“我去讀講廳整理書籍。”

說完便一溜煙跑出編檢廳。

沈院士一急,急忙向前跑幾步,沖已經走遠的兩人喊道:“你們都走了,那誰去司天監拿人事簿?”

那兩人頭也沒有,只是揮了揮手,便沒了影。

沈院士脾氣也算好,沒有生氣,回頭又沖穆子懷笑了笑。看着桌案上堆得山高的資料頓時苦了臉,這些都是這兩天就要完成的,他實在走不開。

看了看規規矩矩坐在椅子上的新人穆子懷,沈院士試探着開口:“穆大人,要不,你跑一趟司天監?”

穆子懷直覺這并不是什麽好事,要不然那兩人也不會躲着不去。但作為院士提出的第一件差事,穆子懷也不好拒絕。

“去司天監做什麽?”

沈院士一聽穆子懷有同意的意思,登時笑了起來。“事情不難,只是那兩小子和司天監的大人都有些疙瘩解不開,這才躲着不去,若是穆大人去的話應該不會為難你。穆大人只需去将這個月的人事簿拿過來便可,之前說過的,以往翰林院每個月都會去記錄一遍的。”

穆子懷想了想,覺得應該不是難事,便答應下來。“既然無人去,那我便去一趟吧。”

沈院士喜笑顏開,從桌案上翻出一本記錄冊塞給他。“你去了司天監找傅石傅大人便可,他都知道流程,記得讓他在這本冊子上記錄一下。”

穆子懷點點頭,将記錄冊收好。“我都記住了。”

“嗯,早去早回。”沈院士親自将他送出了編檢廳,又叮囑了一遍。

“知道了,沈院士先回吧。”穆子懷彈了彈衣擺,整理了衣襟,辭別沈院士向司天監走去。

司天監就是長安街的北邊,與翰林院南北相對,距離不算遠,穆子懷走了一刻鐘便到了。

這是一幢建成不到百年的高大院式官邸,紅磚黃瓦,氣派十分,占地也比翰林院大得多,足以見得朝廷對祭祀和歷法的重視。

穆子懷重新整理了衣冠,上前對門口的小厮說道:“我是翰林院新來的修撰史官,來找傅大人校對人事簿。”

青衣小厮擡頭看了穆子懷一眼,目光中透出不屑。“翰林院的?你等等。”

穆子懷好脾氣的點點頭,安靜的站在門口左側。小厮這才慢悠悠的向門裏走去。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