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披發左衽

穆子懷在門口大約等了一刻鐘,青衣小厮這才走了回來,不鹹不淡的說了句。

“進去吧。”

穆子懷拱拱手,道了聲多謝便擡步走了進去。入門便是一個磚雕照壁,上刻老松飛鶴,照壁後不像翰林院一般有個庭院,而是一個空蕩蕩的圓臺,高約三尺,一丈畫圓,邊緣都雕刻着各種浮雕,有飛鳥走禽,也有衆人跪拜。圓臺四周不見草木,只對面一條窄路。

穿過窄路,眼前便豁然開朗,開得正豔的緋色海棠,含苞待放的秋菊,湖面的荷葉翠綠,偶有一兩朵盛開的粉色荷花探出頭來,湖上建有小亭亭亭玉立。

穆子懷才往前走了幾步,對面正巧走來一人,身穿蔚藍色寬袖大袍的士庶巾服,一邊走,一邊低頭看着手裏拿着的一摞書。穆子懷早就看見他,心想他應該也是這司天監的官員,便想向他詢問傅大人在何處。

誰知那人滿心都在書上,竟然沒看到穆子懷,還一頭撞了上去,穆子懷連忙護住他手裏的書,這才免于遭落水之災。

“小心些,要沾了水就可惜了。”穆子懷将書接過一些整理好,又笑着說道。

那人點點頭将書收好,這才擡頭看向穆子懷,又有些疑惑:“多謝,哎,這位大人是誰?怎麽如此面生?”

“我是翰林院新上任的修撰史官,姓穆名子懷。”穆子懷連忙自報家門。

“哦,原來是翰林院來的,也是,轉眼快到月末了。”那人将穆子懷手中的書拿回,“你若是找傅大人,直走左邊第二間便是。”

穆子懷連忙拱手道謝。“還未請教大人如何稱呼?”

那人擺手,“什麽大人,小小一名五官靈臺郎,大人直接稱我姓名便是,下官卓高義。”

“卓大人。”穆子懷還是拱了拱手。

“穆大人快些去吧,傅大人最不喜人遲到。”說完,卓高義拿好書繼續趕路。

“多謝。”

如此,穆子懷見卓高義離去,這才向着他口中的地方走去。

按卓高義所說來到左邊第二間房前面,房間的門是關着的,穆子懷敲了三下,裏面便傳出來聲音:“誰?”

“下官是翰林院先來的修撰史官穆子懷,特來取這個月的人事簿。”

等了一會兒,屋裏才傳來聲響。“進來吧。”

穆子懷推開門,屋內窗戶旁的桌案前坐着一人低頭正在寫字,一身墨綠色官袍,帶着黑色折上巾。

“傅大人,下官是來取這個月的人事簿的。”穆子懷站定,又彎了彎腰。

等了好一會兒,傅石并未擡起頭來,筆尖在硯臺上點了點,半晌才開口:“沈大人呢?

穆子懷一愣,“沈大人在整理資料,抽不開身。”

傅石低頭寫了幾個字,放下毛筆,擡頭看向穆子懷。“其他二人呢?朝廷養他們做什麽?沈厲就是太慣着你們,什麽事都攬到自己頭上,才會養出一群廢物。”

傅石皺着眉,臉上盡是不滿,方臉透着嚴肅,濃眉薄唇,尚還而立,便已經是司天監監正,官從正五品。

見他責備,穆子懷只好低頭受着,不敢回嘴,等他說完了,也沒敢擡頭。

“拿去吧,三天之後記得送回來。”傅石拿出一本簿子遞給穆子懷,對于他唯唯諾諾的表現有些不滿,但想到這樣的性格也不會向前兩人那樣不聽命令,應該也是個勤懇踏實的人,又微微放軟了聲音。

穆子懷接過人事簿,又拿了出門前沈大人給的冊子給傅大人畫了名字。“勞煩傅大人了,三日後下官一定會準時送回。”

“下次讓沈歷自己送過來。”傅石一口指定沈歷,将桌上墨跡晾幹的書本合上,打開另一本。

穆子懷不知所以,但還是點點頭應是,告辭之後退出了房間。

出門的時候又遇到了幾個官員,大多行色匆匆,無人理會穆子懷。

等回到翰林院,不見喬際和子書見,只有沈大人伏在桌案前,穆子懷花了一段時間才從一堆資料中找到他的身影。

“沈大人。”

沈厲擡起頭,見是穆子懷便站了起來。“回來了,人事簿拿到了嗎?”

穆子懷點點頭,将簿子遞過去。沈厲看了一眼放在桌上,又問道:“讓他畫名字了嗎?”

“畫了。”穆子懷一一禀告,想了想又道:“傅大人讓沈大人三天後去司天監一趟,有事相商。”

沈厲笑了起來,“他這麽和你說的?”

穆子懷點點頭,沒有說話。

“你今天就先回去吧,子書見去了大理寺,明天你便跟着他學着做事,盡快學會了,過幾天就是用人的時候了。”說罷便不等穆子懷回答,坐下開始整理資料。

穆子懷見他一心放在工作上,便沒有打擾他,輕手輕腳出了編檢廳。

現在正是初秋,天氣漸漸轉涼,此時太陽已經偏西,穆子懷看時間還早便在庭院裏轉了一會兒,直到看到子書見從大理寺回來,喬際也回了家,這才出了翰林院往王爺府走去。

回到王府的時候太陽已經西沉,院子裏點上了燈,穆子懷一進門就向龍磊所住的院子走去。

還沒進院子就被管家叫住了。“穆先生,王爺讓你一回府便去青竹園一趟。”

穆子懷先進去看了看發現龍磊不在,便轉而向青竹園走去。

自上次撞破王爺和任丹楓談話,這還是穆子懷第一次過來。在屋外聽到兩人說話聲,穆子懷直接敲響了門。

屋內的說話聲瞬間沒了,穆子懷連忙喊了一聲。“王爺,是我。”

“進來吧。”王爺的聲音這才傳了出來。

穆子懷推開門走了進去,王爺坐在椅子上,任丹楓則坐在右邊下座。

任丹楓也是幾天未見穆子懷,前幾天尚且刀劍相向,現在見到了表情有些僵硬,只是點了點頭示意。

“一從翰林院回來便過來了,不知王爺有何事吩咐?”穆子懷朝王爺行了禮,開口便問道。

“你先坐吧。”皇甫雲華指了指左邊的椅子,不急着說事。

穆子懷依言坐下,王爺又對任丹楓道:“剛才說的事就此作罷,日後不要再提起。”

任丹楓嘴巴動了動,最後還是點頭。

皇甫雲華轉而又對穆子懷道:“這日早朝時候,皇上給九皇子取了名樂安,也給了封號樂清。昭儀産下龍子,冊封為德妃。”

“六皇子之死查清楚了?兇手是誰?”

穆子懷一聽,原來說的是這事,看來王爺一心要把自己拉進來,逃也逃不開。不過穆子懷之前便做好了打算,若是唯有如此才能在這個世界活下去,他也只能順從王爺的安排。只求到時候自己能得一個告老還鄉的結果最好,若是不能......

皇甫雲華不知穆子懷心中所想,只道他已經歸順自己,願助自己一臂之力,心中不禁有些喜意,搖搖頭道:“沒有,進了死胡同。”

“那一千精兵呢?”

“皇上現在沒精力管這些,秋天已經到了,北邊的匈奴趕着在冬天到來前大肆搶掠,不要命似的攻上來,昨天急報入京,說是一座城已經被占了,我軍節節敗退,三公主率領的軍隊損失慘重。”說到這兒,王爺忍不住笑了起來,不得不說這次場仗打得剛剛好。

三公主的軍隊不就是龍修所在的軍隊嗎?穆子懷暗道,開始擔心龍修的安危。

“本王已經上請皇上,命顧力将那一千軍隊帶去邊疆,助三公主守衛城池。”

“這麽一來,之前的心血不就白費了?那些士兵歸入其他隊伍裏,日後想凝聚起來就難了。”穆子懷忍不住說道,當初一直避免的事情,為何王爺還這麽高興?

“此言差矣。”一直安靜的任丹楓開口解釋道:“別忘了還有一個顧力,顧力當初是被皇上急召去了薊縣赈災,留在邊疆的士兵少說也有上千。如今回去了也自然是由他管着,兩支隊伍彙在一起,讓顧力管着,不會壞事。再說也該讓他們上上戰場,再好的刀只有見了血才算開封。”

穆子懷聽了放下心來,滿心都惦記着龍修,想起來已經有兩個月沒有收到他的來信了,希望不要出什麽事才好。

又過了一月,戰事陷入焦灼,皇上又派遣了一萬精兵前往邊關,物資也大量送過去。有了助力,一直打得憋屈的三公主率領衆兵打了回去。連戰半月,捷報頻頻,之前丢失的三座城池收回兩座。

今年冬天的第一場雪降下來的時候,匈奴終于退兵,在搜刮了大量糧食和東西,還帶走了城內所有的女人。

每年匈奴除了搶奪糧食,還熱衷于将女人綁回去。三公主率兵追擊,欲将被帶走的女人救回來。這些女人到了戈壁大漠只會淪為最低級的妓/女,後半輩子便毀了。

三公主不忍,帶着四千精兵追出去十公裏,終于攔下了人。

這是最後一批撤離的匈奴軍隊,但也有快三千人。匈奴大多披發左衽,體型彪悍,常年與野獸為伍,更是勇猛。三公主所帶的四千精兵也個個是以一敵十之人,一時間雙方陷入惡戰。

打了一天一夜,雙方都折損大半,匈奴之前已經往大漠運去了很多糧食和女人,此時又看對方死咬着不放,便将女人丢了,一邊打一邊跑。

三公主帶着身下的人将匈奴追出去十裏遠,将他們趕出中土,這才帶着救下的女人回營。

三天後,從邊關出來的折子送去進城,過了午門進入乾清宮。

光成皇帝幾眼看完後長呼一口氣,之前的陰霾一掃而光。

折子是三公主親自起的,簡單彙報了軍情,匈奴戰敗退兵,三座城池保住了,待軍隊修正之後,公主便準備回京。

闊別三年,當初追随驸馬遠赴邊關的三公主終于決定回京。折子上沒有提及原因,光成皇帝當即下令禮部開始着手準備公主凱旋而歸。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