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公主凱旋
随着三公主的回京,穆子懷開始忙碌起來,自古以來軍隊戰勝凱旋而歸都是舉國大慶,京城外的郊勞臺還需派人重新打掃,擺上的各種東西都要精心挑選,屆時百官出城相迎,為英雄凱旋。
而作為将如此盛況記錄下來以供後人瞻仰的史官,穆子懷跟着子書見幾乎把禮部的幾個院都跑遍了,效勞的過程也熟悉得七七八八。
現在剛入寒冬,京城卻不見蕭瑟之氣,反而熱鬧起來,走在路上也能感覺到一股隐隐的喜悅。像快要沸騰的熱水,只憋着一股勁兒只等爆發出來。
今早三公主已經派人傳了話,說是下午便能抵到。中午時分,穆子懷便随着沈厲三人到了位于城外三裏遠的效勞臺。
郊勞臺為一圓形石臺,高約五尺,兩丈畫圓,是皇上和百官迎接将士的地方。效勞臺旁邊設有一座八方亭,亭分為兩層,每層有八根漢白玉的八菱石柱。四面建了圍牆,整個郊勞臺,中心是圓形的郊勞臺,外圍是長方形的圍牆,寓意“天圓地方”。
日鋪時分,文武百官均已到了,穆子懷看到王爺也同幾位皇子一起出門迎接,站在隊伍的最前面。郊勞臺四周都挂上了旗幟,燃起了火爐,郊勞臺上擺放着牛角、酒肉,已經有些百姓跑了出來遠遠的觀望着。
等了一會兒,前方快馬來報,說三公主已經到了五裏之外,半個時辰便可抵達。
穆子懷站在最後邊,只感覺前面隐隐傳來騷動,伸着頭看了看,遠處出現幾個小黑點,由遠及近,可不就是三公主與她的親衛軍。
軍隊抵達的消息一下子散開,在前面的百官尚且還有些激動不能自持,遠處的民衆已經歡呼起來,有人想要接近,卻被士兵攔了下來。
三公主這次回京只帶了自己的親衛,不足五百人,卻個個身懷舉鼎拔山之力,身穿盔甲坐于馬上。許是剛從戰場厮殺回來,身上還帶着肅殺之氣,遠遠便能感到壓迫。
最前面一人身形有些嬌小,身穿明光铠甲,頭戴将軍盔,策馬揚鞭,塵土飛揚,距郊勞臺還有百米的時候扯了扯馬缰,緩步踏來。
司天監傅石站在隊伍最前方,身穿墨色官袍,沉聲低喝:“行禮。”
聲落,由皇子為先,衆官員紛紛彎下腰,雙手抱掌前推,行禮迎接。
踏馬聲由遠及近,最後漸漸停了下來。傅石又喝一聲:“迎公主凱旋!”
百官随即高呼:“迎公主凱旋!”
三公主皇甫傲薇坐于馬上,微微低頭看了看一衆彎腰行禮的文武百官,臉上冷若冰霜,良久才低低說了聲:“請起。”
語罷,衆皇子起身,左右丞擡起頭來,其他人這才敢收手直腰。
“請三公主告奠天地祖先,行獻捷獻俘之禮。”傅石再次高呼。
三公主下馬,步行至效勞臺,一杯酒撒于天地,一杯酒祭于祖先,最後一杯酒端至百軍之前,此時在場所有人手中已經拿了一杯酒,一齊看向三公主。
“天佑大光,先祖聖佑我鐵騎踏平犯境之輩,犯我大光國土者,雖遠必誅!”
三公主的聲音有些沙啞,喊起來充滿英氣,仰頭将杯中血酒飲盡,衆将士和文武百官跟着飲酒,大喝一聲将酒杯擲在地上。
穆子懷憋着氣将摻了牛血的酒喝了下去,擡頭便看見一個有些眼熟的高壯男子從軍隊中走出來,手中托了一個巨大的盒子,那人走上效勞臺,将盒子放在香案上便退了下去。
三公主走上前來将盒子打開,百人的軍隊一瞬間發出歡呼,穆子懷看不見,便轉頭問身邊正在記錄的沈歷。
“沈大人,那盒子裏裝的是什麽?”
沈歷迅速在紙上簡單記錄下現狀,一邊漫不經心的回道:“戰俘的耳朵。”
穆子懷猛地想起之前确實在書上看到過用戰俘耳朵祭獻的傳統,這邊正想着,傅石喊了一聲禮成,三公主和衆将領重新上馬向京城內而去。文武百官緊随其後,但也是徒步相随。
穆子懷因為要記錄,走在軍隊的後面,一進城門,便被震天的歡呼包圍,如不是道路兩邊的士兵護衛,情緒激動的百姓可能會沖上來。
激動的歡呼傳得很遠,已經被白雪覆蓋的京城染上喜色,不知道是誰先開始,漸漸地,接二連三,夾道的百姓一個一個跪了下來,磕頭朝拜。
穆子懷走在中間,不禁被周圍的氣氛感染,心如擂鼓,緊緊握了握拳頭。身邊的沈歷立即拉了拉他,提醒道:“不要分神。”
“是。”壓下激動的心情,穆子懷提筆将如此盛況記錄下來,只求後人看了能身臨其境,感受如此普天同慶的喜悅。
五百軍人過了午門便被專人帶走,只剩三公主和這次立了頭功的兩名将領,穆子懷看到那名将戰俘耳朵呈上的将領也在其中,想必很得三公主器重。
百官相攜三公主進了宮,只正五品之上的官員才得進入乾清宮,穆子懷也只得留在殿外同其他官員站在一起。
乾清殿內,三公主卸下武器,與兩名将領跪下行了軍禮。
光成皇帝三年沒有見過三公主傲薇,當初她不顧自己反對遠赴邊疆的不滿也在凱旋之後化為烏有。
“請起。三公主此行立了大功,驅逐匈奴成功收回我大光國土。”話說到一半,将下面三人掃了一遍,卻沒有看到驸馬,不禁有些好奇。“驸馬現在何處?為何不上前受封?”
三公主臉上迅速敷上寒冰,頓了頓才低聲道:“驸馬戰功顯赫,率大軍追擊逃兵,不料中了埋伏,戰死沙場,屍骨不尋。”
此言一出,大殿上一瞬間安靜下來。光成皇帝一時間也有些傷感,雖然對這個驸馬向來不喜,但為國捐軀的膽色也足以讓人欽佩。
“驸馬英勇殺敵,功勞顯赫,追封為骁騎将軍。為其修建衣冠冢,以示其功。”想了想,廣成皇帝右手一揮,下令道。
“兒臣代驸馬謝過皇上。”三公主單膝跪地,拱手行軍禮,聲音平穩,似是忍耐。
“三公主率軍護我疆土,其功最高,冊封永平公主,永享爵位,特賜府邸一座,封地千裏,黃金萬兩,布匹萬匹,表彰此功。”
皇上是不喜三公主出戰的,雖然此次戰勝,也只是賞賜無數,卻絕口不提冊封官職之事。準确來說,三公主現在處于一個十分尴尬的位置,當初随驸馬出征時沒有軍職,現在也是兩袖空空,皇上現在又有意讓她在京城安心當個公主。
三公組對此仿佛也不在意,君已不再,堅持還有什麽意義?行禮後便開始介紹身後兩人的功勞。
“這位名叫龍修,是我軍中百戶,上場殺敵首當其沖,三年戰功無數,多次奇襲助我軍奪勝。”三公主指着一人道。
只見那人身高七尺有餘,猿背蜂腰,五官硬朗如刀削斧劈,濃眉上揚英氣十足,氣息沉穩內斂,三公主說完後恭敬的向皇上行了禮。
皇帝将那人仔細打量一遍,本就覺得有些眼熟,又聽說他姓龍,随即便想起之前的鎮北大将軍,不禁将那人重新看了看,真覺有些相像。又想起鎮北将軍死後一雙兒子流落在外,尋人不得,算算年紀也差不多這麽大了,這下更是确定。
“當真青年才俊,英雄少年。如此,便冊封龍百戶為千戶,賞銀千兩,府邸一座。”
龍修單膝跪地謝禮。
三公主又指着另一人介紹:“此人名為刑火,為我軍中一名騎兵,幾次攻打城牆中都立了大功,大軍能收複失城有他一功。”
皇帝往前微微傾了身子,臉上滿是喜色。“果然功勞可嘉。便将此人升為百戶,賞銀千裏,城內府邸一座,另賜奴仆百人。”
刑火下跪謝禮。
受封過後,衆人移至太廟祭祖,光成皇帝在前,百官相随在後。
穆子懷跟在最後,沒走幾步,只聽身邊的官員議論起來。
“聽說了嗎?三公主的驸馬死了。”一名綠色官袍的從六品官員小聲對身邊的人說道。
穆子懷聽了,悄悄湊了過去。
“嗯,戰死了,連屍首都找不到,只能立衣冠冢。”另外那人搖搖頭,可惜道。
“說是去找證據證明父親的清白,沒想到證據沒找到,卻把自己搭了進去。三公主年紀輕輕便沒了驸馬,下面還有一個兒子,這可怎麽辦啊。”
說到這兒,兩人不禁搖頭嘆息,直呼可憐。又有一人猛地插進來:“走在公主身邊的那人,恐怕就是當初鎮北将軍流落在外的兒子。”
此話一出,那兩人立即提起了精神。“當初看到的時候我就感覺有些眼熟,直到三公主說出他的名字才想起來,鎮北将軍的大子,好像就是叫龍修。當初那事鬧得沸沸揚揚,沒想打幾十年過去了,又要老事重提。”
“我也看到了,簡直和當初鎮北大将軍長得一模一樣,雖說皇上一見不再追究,但沒想到他如此膽大直接從了軍,還上了大殿受封。”
穆子懷先是聽到驸馬身死,尚還震驚,随後又聽到龍修的名字,又想到那個手捧盒子的青年。難道那人就是龍修?
但聽他們所說龍修為何又與那個因貪污而死的鎮北将軍扯上聯系?龍修、龍磊,難道真是那個什麽鎮北将軍的兒子?
回想起當初見面時候他們的狼狽樣子,還有那些怪異的舉動,難道他們所說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