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豆腐餅

喝了一碗番薯粥墊肚子後,陳安忻拿搪瓷缸子盛了差不多半缸子的番薯粥,送去哥嫂家。

多撈了些幹的,本來這鍋番薯粥是家裏今天一天的糧食,她臨時決定做點別的來吃,番薯粥就多送些到大哥家。

将滿是污垢的醬油瓶找到刷幹淨,陳安忻拿上醬油瓶和番薯粥,出發去哥嫂家。

哥嫂家離得不遠,她送完番薯粥,洗了缸子就走。

從哥嫂家出來,買了兩塊老豆腐,一瓶香油,醬油打了滿滿一壺,花不到五毛錢。

九幾年的時候幾毛錢可買不來這堆東西。

也不能和九幾年比,九幾年的時候她兜裏有閑錢,買調料舍得,現在所有錢加起來,角角落落搜刮幹淨,還不到十塊。

沒有收入,就這點錢,很快能見底。

回到家,陳安忻先揉面,面揉好了放起來醒着,去院子剪了把小蔥,洗淨放着。

捏豆腐,拌豆腐餡。

今天準備煎豆腐餅,鏊子也給洗幹淨了,豆腐餡包進面皮裏,瞧着時間,安萍快放學回家了,陳安忻加快速度包餡,壓餅。

等陳安萍回來,第一鍋豆腐餅已經出來。

開了幾年早飯鋪子,她做餅做包子的速度提上去了,火候也能掌握得準。

“姐!中午飯居然用油了!好香!”陳安萍進家裏院子就聞到香味了,肚子餓得咕咕響。

油滋滋響,聽在她耳朵裏,簡直是無比美妙的音樂。

見妹妹站在竈臺邊,眼巴巴看着煎好的豆腐餅,陳安忻道:“現在還很燙,你先送四個到哥嫂家裏,回來就輪到你吃。”

Advertisement

“好嘞!”陳安萍嗓音響亮,恨不得用沖的速度把豆腐餅送到哥哥嫂子家,好馬上回來吃豆腐餅。

陳安忻拿大碗裝了四個,遞給妹妹:“路上別跑太快,小心摔着。”

“嗯!”陳安萍抱着碗出去,她可不敢摔,手裏拿着的是珍貴的糧食。

第一鍋給哥嫂安萍還有她自己吃,第二鍋才是送到田裏去的。

她做的豆腐餅比手掌要小,厚實,一鏊子能煎八個餅。

送哥嫂家裏四個,安萍兩個,她一個,第一鍋多出來的一個并到第二鍋,到時候送田裏去。

哥嫂家裏。

趙美明:“不久前安忻還送了番薯粥過來,怎麽現在又送東西來了。”

肚子餓得咕咕響的陳安萍過來得急,到了哥嫂家裏,反而不急着走:“嫂子,我也不知道我姐今天怎麽了,這餅可好吃了,皮都是黃金顏色!時時和悅悅吃了肯定也說好吃。”

時時和悅悅是大哥大嫂家的孩子,兄妹,一個四歲,一個兩歲。

兩歲的妹妹才學會走路,遇見陌生人會躲在爸媽或者哥哥身後。

安萍小姑姑不是陌生人,小娃娃就沒躲,瘦瘦小小的一個,站在比自己還高的桌子邊,一只小手扶着桌腿。

時時也看着,兩個小家夥都想吃。

趙美明分了兒子女兒一人一個,剩下兩個準備拿給今天在村子裏幹短工的丈夫吃。

“嫂子,悅悅太小了,牙齒都沒長齊,你喂悅悅吃的時候小心點,我回家去了。”陳安萍回家裏,不打擾悅悅時時吃午飯。

村子裏不少窮人,但是像他們家這樣的破落戶就一家了。

陳家祖上還有當官的,告老還鄉,祖祖輩輩下來,出過不少讀書人,百年前也是有開私塾的,但後來家族越來越沒落,家窮到幸運躲過了人禍。

也因為祖上的痕跡沒有完全消失,他們家就完全算不上根正苗紅的三代貧農,即使已經去世的爺爺奶奶當了一輩子農民。

祖上的聲望反而叫他們家成了破落戶。

時局好很多了,大家日子也好過些,但是他們家壞名聲依舊沒掃去,沒有好人家的姑娘願意嫁給大哥,嫂子也是家裏要把她賣給大三十歲的暴脾氣跛腳鳏夫,連夜奔逃出來。

身上不多的錢沒了,一路乞讨過來,走得越來越遠,最後餓暈,倒在他們村。

當時見着嫂子沒人敢管,怕碰到死人晦氣,都躲得遠遠的。

最後是大哥動了恻隐之心,想着替人收屍也算做件好事,又不用花錢,不浪費糧食。

沒想到人家還留着一口氣。

也不能見死不救,給人口飯吃,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大嫂醒來就要報答大哥,說是要給大哥當牛做馬,也沒瞞着他們家關于她的過去。

陳安齊哪需要牛馬,他自己都是給別人當牛做馬的。

大兒子沒想法,當爸媽的就有想法了,覺着趙美明心善,而且是逃出來的,娘家離得遠,估計當她是死了,女方沒有娘家嫌棄他們家,嫁到他們家,就是他們家的人了。

兒子已經沒在讀書,也到了差不多該娶媳婦的年紀,他們家身份又尴尬,是有零星姑娘看中他們家兒子,但說好他們家兒子只能當倒插門,男方給女方五百塊禮錢,女方不給嫁妝,供他落腳的地方,他就該謝天謝地。

別說當爸當媽的,就連當時才十三四歲的陳安忻都覺得過分,我們家好好的哥哥憑什麽去你家當倒插門還得給你家五百禮錢?

長得不美,想得挺美,又不是窮到要餓死。

……五百禮錢家裏也是真的給不起。

陳安忻在家人在外人面前都是溫柔懂事的樣子,這些話也只會放在心裏說。

反正趙美明嫁到家裏,家裏人都同意了。

嫂子脾氣挺好,也不小家子氣,就是……太為男人孩子着想。

估計也是身世原因,自覺低人一等,處處都緊着家人,別的事還能說通,唯獨這事很難說通。

大哥心思又粗,別人不提,他就不知道。

大哥大嫂結婚,大嫂改名字落戶在他們村,小兩口的住處被分出去,不大的院子,離他們家近,哥哥成家,陳家就分了兩家,分家,親情不分,兩家裏,誰家做了好吃的,都會想着送去另一家。

安萍姑姑離開,時時才吃自己的豆腐餅,吃了一口:“媽,好吃,肉。”

趙美明咬一口悅悅豆腐餅的皮,自己吃了,皮薄餡多,皮滲入了鮮香的餡汁,确定悅悅幾顆小牙齒能吃得動,她才将豆腐餅送到悅悅嘴邊:“好吃要慢點吃,吃完一個就沒了,剩下兩個媽待會兒給爸送去。”

時時:“媽,你也吃。”

“媽媽,吃。”悅悅學哥哥的話,想自己拿好吃的豆腐餅喂媽媽吃,就是媽媽躲着她的手,不讓她拿。

趙美明怕女兒把豆腐餅摔地上才一直躲着女兒。

見到乖巧的一對兒女,她心裏止不住感動,嘴裏還有豆腐餅皮的餘香:“安忻姑姑做的餅好吃,你們慢慢吃,媽趁熱給爸送去,時時你帶好妹妹,喂妹妹吃,別燙到妹妹的嘴。”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