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往事
趙美明拿上平時送飯的小籃子,将裝了番薯粥的搪瓷缸子放到籃子裏,兩個豆腐餅也放進籃子,用草紙墊着。
媽媽走了,悅悅仰頭看着桌子上的豆腐餅。
時時自己的豆腐餅已經吃完,看到妹妹那份,依然很想吃,忍住沒吃,去拿小毛巾給妹妹擦口水。
悅悅正看着豆腐餅流口水,口水滴到口水兜上,沒喊哥哥要吃餅,但是眼神裏充滿了對豆腐餅的渴望。
時時先将兩個小板凳放一起,叫妹妹坐在其中一個小板凳上,他用草紙拿起豆腐餅。
喂妹妹吃豆腐餅,豆腐餅皮并沒有很硬,沒幾顆牙齒的妹妹也能吃。
怕豆腐餡掉地上沾灰,時時還拿了盤子在底下墊着。
有豆腐餡沾到悅悅口水兜上,悅悅自己抓回來塞進嘴裏吃了。
“媽媽吃。”還剩下半個豆腐餅,悅悅不吃了。
媽媽不在家,家裏小孩就是大的帶小的,時時也沒有多大,說話不利索,照顧妹妹卻算是老手了,妹妹的話他也能回應:“媽媽很快回家,悅悅等等。”
兩個小孩坐小板凳上,一起盯着剩下半個餅,就怕野貓野狗野耗子叼走豆腐餅。
趙美明半個小時後才回來,回來的時候籃子裏裝了兩塊豆腐。
“媽媽吃。”媽媽回來,悅悅立馬喊媽媽。
趙美明:“還剩半個沒吃,等晚上媽媽放蒸隔上熱熱給悅悅吃,時時悅悅肚子餓不餓?”
兩個小孩一齊搖頭說不餓。
悅悅時時還是堅持要媽媽吃,尤其悅悅,一直在重複媽媽吃。
Advertisement
家裏人不幹活是不吃午飯的,只吃早晚飯,大人小孩都一樣,小孩餓了,喊聲,趙美明就會燒碗雞蛋茶,磕一個雞蛋,悅悅時時分着吃,吃了雞蛋茶,兩個小孩不會再喊肚子餓。
最近忙春種,家裏吃三頓。
他們家分了田,天不亮她就跟着自家男人去田裏幹活,自家男人幹了兩個鐘頭要去做小工活,時時悅悅差不多該醒了,她也先回家做早飯帶小孩。
田離家不遠,出門就能看到,所以上午二妹和小妹過來的時候,她都能看見,小妹送了豆腐餅過來,她才停下幹活。
兩個妹妹送來的吃食就讓孩子爸爸午飯有了着落,豆腐餅已經冷了,聞着還是香的,趙美明不舍得吃:“媽去外頭吃,看着咱家田吃,時時悅悅幫媽看着剛買的豆腐,晚點要送塊到爺爺奶奶家。”
兩個小的聽了媽媽的話,去看着籃子裏的豆腐,趙美明則是把剩下半塊豆腐餅藏了起來。
安齊說豆腐餅好吃,她看他兩三口就解決一個,想着回去問問二妹做法。
肯定費不少油,常吃是吃不起,可以偶爾做給男人小孩吃,安齊想吃了,她也能馬上做給他吃,不用麻煩二妹。
...
陳安萍又一次問道:“姐,今天你真要自己送田裏去?”
二姐避方嵘不是跟避瘟疫似的,就怕惹禍上身。
不像大哥家,田離家近,出門就能看到,他們家的田得走四五百米才能看到。
二姐應該是覺得只要她躲在家裏就萬事大吉了。
因着方嵘,原本負責做飯送飯的陳安忻沒再去送飯,讓妹妹送的,她田裏的活都不去幹了。
方嵘幫他們家幹活,爸媽說不走他,陳安忻不敢和他說話,怕被人閑話,也沒趕過他,都是躲在家裏不見他。
最初以為他能懂她的意思,自己離開,沒想到他還是堅持到被孫嬸子發現。
孫嬸子發現後,他們家就被攪成一鍋亂粥了。
小妹問她也是挺正常的,陳安忻:“嗯,我去,我要跟方嵘掰扯清楚。”
“掰扯啥呀,姐,你是不是喜歡方嵘?”
“小孩子家家不要管大人的事,吃你的餅。”
“姐,你咋會做這麽好吃的餅?”陳安萍已經在吃第二個餅了。
陳安忻打馬虎眼:“你要學我可以教你,很簡單的,我買了醬油香油,省着點用。”
“姐,你肯定喜歡方嵘,餅就是做給方嵘吃的。”陳安萍果然被糊弄過去了。
家裏四兄弟姐妹,就小妹性子活泛,人好動,問題也多。
妹妹說她喜歡方嵘,她不搭話。
陳安萍吃完一個豆腐餅:“姐,孫嬸子四處說她兒子要娶城裏姑娘,城裏姑娘和我們村裏姑娘不一樣嗎?是不是都穿新衣服,很好看?等三哥回來,我問問三哥。”
老三陳安志在縣城讀高中。
陳安萍:“別問安志城裏姑娘的事,他就喜歡讀書,不關心別的,你想知道城裏姑娘什麽樣,就用心讀書。”
弟弟是真愛讀書,妹妹去問了,他一準生氣,她是為了妹妹好才勸妹妹不要去問。
“姐,你不是也讀高中了,你見過城裏姑娘的。”
村鎮沒高中,全縣城也就兩所高中,據陳安萍所知,一所高中出來就能分工作,學生基本不準備考大學,另外一所是二姐和三哥讀的高中,學生多數是奔着上大學去的。
兩所高中,農村戶口學生都得考試,達到要求才準予入學。
二姐三哥的學校,學生就算不考大學,也能分到工作,至于姐姐為什麽回到家裏,沒在縣城工作,她知道。
時間還新鮮着,就去年的事,陳安萍記着姐姐跟她嘀咕過,叫她不要告訴爸媽。
姐姐沒有縣城戶口,是鄉下人,還是個女孩,班裏五十個學生,一共六個女孩,包括姐姐在內的四個女孩,畢業打算工作,就姐姐一個人沒分到工作,因為只有姐姐是鄉下人。
哥哥姐姐讀高中,她才了解過這些事,姐姐叫她不要給告訴爸媽,她就把秘密放在心裏。
她沒去過縣城,雖然知道城裏人瞧不起他們鄉下人,可她還是想去縣城看看。
陳安忻:“姐見過,但是姐不關心別人是不是穿新衣服,長得好不好看,姐就想讀點書,在城裏只待三年,得好好珍惜機會。”
開早飯鋪子前,她早在縣城待過,高中讀書三年,讀完就沒想過待在縣城了。
沒縣城戶口,沒人脈,工作不分給她,家裏壓力又大。
爸媽的意思是,孩子們願意讀書就繼續讀,家裏供着,不願意讀就回來幹活,餓不死的。
陳安忻回家幹活了,沒分到工作的事,爸媽不能說,說了他們會難過,但她也難過,實在沒人可以說,才和當時正讀兩年級的妹妹說。
妹妹聽不懂沒事,她只是想有個宣洩口,講出來好受點了。
仔細算時間就是去年。
她甘心嗎?
說實在的,有點不甘心。
只是在日複一日的勞動中,早就沒了想法,她以為接下來半輩子就是嫁人生小孩,平平凡凡度過。
方嵘的出現,改變了她的人生,不再是平凡的下半輩子了,是苦難的下半輩子。
縣城和村裏完全不同,她們家四個小孩,除了老三安志讀大學,她和妹妹都是高中畢業,大哥初中畢業。
她運氣不好,高中遇到的同學都不太瞧得起她。
農村女孩能讀上高中的十分稀少,在同學們眼裏,她穿着打扮過于磕碜,人還安靜,存在感極為不強,大家不願意和她當朋友。
她高中時候成績在班裏中游,并不優秀,也不差,老師說得再委婉,也改變不了她沒有工作的事實,既然不考大學,就安分回家裏幹活,
妹妹活潑,在縣城混得開,還找了個縣城男孩當對象,不過她還沒來得及看妹妹最後是不是和人家結婚了。
“我不一定能考上高中呢。”陳安萍将自己剩下的一個餅藏好。
陳安忻:“對自己有點信心,大哥是時候不好,不然也能上高中,我們家孩子想考高中都能考上……餅別藏太久了,最好晚上燒晚飯的時候熱着吃了。”
“不能一天裏頭吃完,下次吃不知道等到什麽時候,姐,我留着明天中午再吃,你明天中午記着幫我熱好。”
陳安忻:“知道了,明天中午前被耗子叼走可不關我事。”
“我們家櫃子有耗子啃的洞,我不藏櫃子裏,我會跟爸媽說這是我留着明天吃的……姐,如果你和方嵘好了,能不能叫他把我們家櫃子補好,能換上新櫃子就更好了。”
“你倒是想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