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你坐在這裏并不會幫助我的書稿增加一行的進展。”Erik活動了一下僵硬的手指,起身為自己倒了一杯咖啡。客廳裏,與他已經合作了五年的責任編輯Emma Frost正翹着腳在那裏看時尚雜志,她的右手指縫間還夾着美甲專用的分割海綿,以防止她剛塗好的指甲互相碰撞,劃花那些美麗的圖案。
空氣中除了咖啡味之外就是那該死的要命的指甲油氣味,這讓Erik的心情完全不及窗外陽光一半的燦爛。
“我當然知道,我在第一次從你的手裏接過書稿的時候就知道了。”Emma手中的雜志又翻過了一頁:“可是這話你應該跟Shaw說去,他堅持認為如果我在你這裏多呆一秒,你的速度就能多翻一倍的。”
荒謬。Erik簡直讨厭死Sebastian Shaw了,那個獨裁的狂妄的在編輯部裏一手遮天的出版社總編,他對于文字沒有絲毫尊重,偏偏卻有一雙慧眼能夠挖掘出優秀的作者,對他們加以包裝,再把他們推向市場。Shaw覺得文字也是商品的一種,一本書能否大賣,除了在于作者的努力,市場向的包裝必不可少。
而最令Erik厭倦又無法逃避的是,他也是Shaw“包裝”下的受益者。這就是為何他沉迷于寫作數年,卻從未以作者身份參與過任何節目或者出席社交場合,因為他難以判斷,他現在所擁有的盛名究竟是來自于自己的努力,還是來自于吹捧的天花亂墜的書腰介紹。
如果他的讀者足夠細心,列出他的十五本小說中的所有人物信息的話,就會發現Sebastian Shaw比其他角色更多的承擔“壞蛋”的身份。但對于Shaw來說,Erik的報複行為只是給新書增加了一個宣傳點罷了。
提起Shaw來,Erik完全喪失了寫作的心情。Emma識趣的沒有繼續這個話題,在她看來,Erik絕對是個省心的作者。不需要編輯多加催促,他會給自己定下每周寫作的字數。他現在正在構思《橙與柚》的最後一個案件,這本書他選擇了一種以小見大的案件進展模式,每一個看似簡單的案件都會在最終的驚天大案中得到彙總。
小說早已構思好,可是如何把靈感以文字的形式表現出來,卻是一項很磨人的工作。
每當小說進入最終章的時候,Erik的寫作速度都會大幅下降。他要制服那些一閃而過的美言妙語,讓那些很快就會消逝的閃光點乖乖的從指尖流淌到文檔裏。這會耗費他很多的精力,他往往要從白天寫到黑夜,進展卻不足一千個字。
這天Emma在他家看了八個小時的閑書,順便塗了指甲,吃了外賣的漢堡,又照着網上的教程畫了個美美的約會妝。但因為唯一和她待在一起的男性作者只對同性感興趣,她的唇彩眼影完全無人欣賞,所以她只能全部擦掉。她告辭時,Erik告訴她明天不用來了。
“為什麽?”她詫異的問:“咱們這幾天不是好好的相安無事嗎。我不會打擾你,我只是不想每天呆在辦公室而已。”
Erik把鼠标移到文檔的保存按鈕上機械性的重複點擊(至少得有十幾遍),用沉默來回答Emma的詢問。
但Emma一直是個刨根問底的人。
“你明天有事?你明天要出門?你是約了朋友嗎,哦天哪你是去約會!”Emma停滞了一天的大腦唯一在嗅到八卦氣息的時候會轉的飛快。
“只是朋友。”Erik防止她的思維跑到更遠,只能裝作不經意的樣子說:“我覺得和朋友聊天,有助于改善我趕稿期的焦慮。”
“我是你的朋友,你怎麽不和聊天?”
Advertisement
“朋友?”Erik合上電腦,轉身狐疑的看向她:“你确定?”
看來這個戰術異常有用,Emma被轉移了注意力,用她尖銳的音量與Erik理論起來,稱呼他為沒有絲毫紳士精神的壞男人。可是與Erik争論絕對不是輕松的事情,他會板着一張臉,用沉默面對一切質疑與詢問。于是Emma能做的就是穿上外套拿起手包,一邊咒罵着下次會讓Shaw直接來催稿,一邊氣呼呼的奪門而去。直到她高跟鞋碰撞地面的聲音消失在樓道裏,Erik才小心的吐出一口氣,讓自己的笑意與疲倦同時蔓延到臉上。
高強度、且幾乎可以稱為“毫無進展”的寫作,簡直要耗光他體內的所有力氣。
他現在無比懷念上個星期無意闖入的小書店,以及書店中那個有着最清澈的藍色眼睛的老板。他記得書店的油墨香氣,記得太陽落山時在陽光中舞動的塵埃,記得Charles拍他肩膀時腳下踩着的那雙露出腳趾的毛毛襪。
Erik覺得他需要充電,不管是他的靈感還是他僵硬的手指。那家盤踞在街角的小書店和小書店裏的Charles以及Charles泡的咖啡就是他的充電器。
于是第二天下午兩點,Erik準時推開了Xavier書店的大門,有點希望又有點不希望Charles注意到他今天換了一件非常顯身材的立領大衣。
可是出人意料的是,坐在那個充當收銀臺的書桌後面的人,并不是藍眼睛棕色頭發的熟悉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