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2)

人,終歸只是少數。多數人心中還是向着自己的國家和民族,所以大清可以用武力打下中原,但半個世紀過去,南方依舊不安寧。

想到皇阿瑪一副天邦上過的态度,四爺就止不住的頭疼。的确,如今的大清蒸蒸日上,弘歷那個敗家玩意還沒有揮霍完半壁江山。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再這樣下去,日後問題暴露,只會更難收拾。甚至,萬劫不複!

“哎……”

蘇培盛微微鞠躬,給他添上一杯熱茶:“爺,福晉特意囑咐的,給您補身子。”

笑怡大抵熟悉四爺的愛好,早就囑咐好鼓瑟和吹笙,一年四季各自有着定例。四爺是個循規蹈矩之人,是以幾年下來,雖然笑怡做了甩手掌櫃,但他這未曾出現過差錯。

四爺身體畏寒又懼熱,聞了下味道,是太醫專門開的涼茶。此物最是清熱去火,剛好适合夏日飲用。将密報置入暗格,他一飲而盡。茶溫剛好合适,窗邊吹來一陣夜風,格外的舒爽。

“福晉可是歇下了?”

“回爺的話,方才已經歇下。”

四爺起身,幾步來到正院,果然這裏的燈全熄了。制止住要出聲的守夜丫鬟,他輕手輕腳的走進去。借着月光,那張大拔步床上 兩團小包。

福晉睡在最外面,弘晖緊緊地巴在她懷裏,瑤兒規規矩矩的躺在一側,抓着弟弟的小手。

頓時他煩躁的心平靜下來,脫掉鞋襪上去,躺在最外面。一大兩小均勻的呼吸傳來,窗外偶爾有蟲鳴響起,這種靜谧幸福是他很少感受到的。

烏雅氏帶來的一些煩躁,徹底煙消雲散。他不是前世那個汲汲經營,暗中想要謀得皇位的四阿哥。他不需要一個高位的生母,來給他那點面子上的好看。

一切,就交給皇阿瑪吧。

均勻的呼吸聲傳來,笑怡睜開眼。鼻尖萦繞着男子身上獨有的味道,抱緊了兒子,她默默閉上了眼。

她能給四爺的,已經全給了。再多的……她要保護自己的孩子,以及烏拉那拉家。

對于皇家的人來說,感情,終歸是件奢侈品。奢侈到,金堆玉砌的亭臺樓閣一點也承載不下。

Advertisement

**

“阿瑪。”

一夜無夢,瑤兒軟糯的童聲喚醒了一家。弘晖小手 眼睛:“額娘,我要尿尿。”

四爺熟練地接過兒子,披着一件裏衣帶着他去了隔壁。

“額娘,阿瑪陪着我們睡的?”

笑怡點點頭,叫人進來伺候洗漱。今日是宋氏和郭氏請安的日子,雖然兩人在府裏時透明似得存在,但笑怡卻不會亂了規矩。除卻長時間的禁足外,其餘時間不論寒暑,規定日子的請安她一日都不會免去。

收拾好後,一家人來到正房。笑怡傳人擺膳,兩人也進來。

“奴婢給爺、福晉請安,給大格格、大阿哥請安。”

弘晖嘴巴撅得老高,瑤兒臉色也不是很好看。胤禛安撫着貼心的寶貝女兒,一個眼神都沒給他們。

“都起來吧,看郭氏氣色不好,可是被那兩個奴婢給吓着了?”

四爺眼睛一眯,吓得郭氏連連退下說不。那與烏雅氏有三分相像的神态,真心讓笑怡覺得快意。

“府裏有府裏的規矩。每個人用的膳食裏面能放什麽不能放什麽,自然有下人照着去做。你們二人,即使記不清楚也無礙,沒必要自做主張去改良。比如說這燕窩粥,要是哪個不小心用了貴妃娘娘才能用的金絲血燕,那可要當心了。”

兩人瑟縮不已,四爺終于肯給正眼了:“記住福晉說的話。”

“爺,咱們開飯吧。”

布菜自然用不到宋氏和郭氏,不過笑怡不開口,他們也得在旁邊站着。倒不是她狠心,而是規矩就是如此。

“額娘,吃糕糕。”

“阿瑪額娘多吃點。”

四爺将女兒夾過來的肥肉一口不剩的吃掉,平日 的東西,現在倒有一股別致的香味。

“賞廚子。”

笑怡夾菜的動作慢了一拍,弘晖面色如常,如果忽略掉他那直抽抽的嘴角,他是個再正常不過的可愛小家夥。

用過早膳,漱口淨手的活計就交給了宋郭二人。笑怡面色如常的接過來,給孩子們擦擦手。每個月不過幾次請安,這個次數絕不會讓她難受。

前世這兩人,跟她也是對手關系,不過她們智商比較拙計保不住孩子罷了。放在跟前,就是要時時提醒自己,人心易變,要時刻保持警惕。

不過這次,四爺看着面前二人,反倒是堅定了信心。這可都是額娘j□j來的探子,明晃晃的,他還不能動。母子名分在那,如果她依舊如前世那般不依不饒,自己還真沒什麽好法子。

“爺上朝去了。”

送走四爺,笑怡分分鐘打發走了宋氏和郭氏。提神醒腦完成,他們哪涼快哪呆着去。

“爺喜佛,本福晉在草原上得了幾本佛經。心誠則靈,抄多了也能庇佑額娘和爺。”

布置好任務,她扭頭,正好看到瑤兒和弘晖站在一起,姐弟二人叽叽咕咕說着悄悄話。

“姐姐。你看我說得對吧,阿瑪喜歡吃東坡肉。”

瑤兒點點頭:“晖兒說得對,阿瑪都賞了那個廚子。”

“其實阿瑪很喜歡吃肉,而且尤其喜歡吃肥肉。姐姐,我們得孝順阿瑪……”

笑怡扶額,她是個 子,晖兒這點應該是随了四爺。不過,她該不該管呢?該,不該……吧。

“瑤兒,是時候去寫大字了。”

一手牽着一個,笑怡去了後面。書桌很寬大,她抱着兒子查着賬冊和往來信件,瑤兒則坐在特制加高的椅子上,一筆一劃的寫着大字。

母子三人時不時的聊幾句,不用進宮的日子裏他們的生活總是如此悠然。

**

與雍郡王府的閑适相對,朝堂上則是一派劍拔弩張。

關于洋人要求開阜做邊貿,朝中意見大多相左。大阿哥明珠一派,支持打倒倭寇,而後答應洋人的請求,揚大清國威。太子索額圖一派,則是必須要反對,他們列舉了戶部的收益,證明大清需要休養生息。

“士農工商,商為末,我泱泱大國天朝上邦,豈會在乎那微末之利?”

戶部的虧空,直直的打在了康熙心坎上。一旁的太子,還在慷慨陳詞着。康熙心中有些矛盾,哪方都有道理,那該如何是好?

作為游牧民族奴隸社會向農耕民族封建社會轉型的典型,康熙縱然天縱奇才,但他的确不如前明皇帝了解如今的國情。

或者可以說,這是大清所有皇帝的通病。死板的運用着漢學,認定了士農工商,以農為本不可變。同時他們又帶着一種低等文明的自卑,羨慕漢人創造的璀璨文明,卻又怕強大起來的漢人把他們趕回關外老家。他們不肯,或者不願任明末沿海的資本主義萌芽發展。

不得不說,這是一種悲哀!

四爺站在皇子陣營中間位置,想起方才上朝前交予太子參詳的奏折,同時他将利弊闡明。但如今,太子明顯沒有放在心上。

揣着的雙手揣到袖子裏,他有些猶疑。折子一拿出來,太子必然會對他生出嫌隙。可前世最後的景象,始終是他心中揮之不去的噩夢,以及壓在脊梁上重重的山。

昧着良心換一世安寧,那他就不是前世那個敢于背得一身罵,也要抄家将吏治整治進行到底的雍正皇帝。

“皇阿瑪,兒臣有事啓奏!”

頭疼的康熙見終于有第三方出來,心裏有些訝異。這個老四,平日只是站在後面并不怎麽說話,默默支持這胤礽。對此他是滿意的,那麽這次,他是來支持胤礽,還是?

“準奏!”

九十六章

四爺上前遞上折子,在衆人訝異的目光中朗聲說道:

“兒臣愚見,太子和二哥所言均是真知灼見。”

标準的和稀泥,康熙有些不确定。難道這個四兒子倒向了老大那邊?老大的心思他知道,但太子一天天的長大,前不久竟然敢扣下救命的金雞納霜。父子感情再深,康熙也有些拿不準,誰知道他日後會怎樣。所以對于胤禔與太子打擂臺,他是有些鼓勵的。

“只是兒臣認為,取二者精華更為合适。皇阿瑪是千古少有的明君,平三藩征噶爾丹,揚我大清國威,您的功績堪比秦皇漢武。

如此,兒臣認為皇阿瑪可蕩平倭寇,同時向神聖羅馬帝國揚我大清國威。昔日成吉思汗曾蕩平歐羅巴騎兵,皇阿瑪比其更得民心,定能更進一層。”

滿朝文武嘩然,平日沉默寡言的四爺,竟然是個馬屁精?

胤禛平日很少開口,但為人做事穩妥,雖然入朝不過五年,但他的在衆人心目中踏實的形象已經定下來了。如今貿然開口,反而更讓人信服。不管滿朝文武怎麽想的,最起碼那一瞬間,康熙忘記了打噶爾丹後空虛的國庫,渾身上下升起了一股無限的滿足。

做臣子的,最基本的素質便是體察聖意。即使看不到皇上的表情,底下也一片山呼萬歲,輪番贊美着皇上的功德。一圈下來,大體意思就是皇上堪比堯舜禹湯,比起那玉皇大帝也差不了多少。

太子臉色有些陰沉,他何嘗不知道四弟的想法有些道理。可舅公已經對他闡明利弊,且大哥一直跟他作對,他怎能附和敵方的觀點?

遺傳自康熙的多疑性格浮 面,胤礽止不住的想,難道四弟生出了別的心思?他先與大哥串通好,讓自己做那出頭的。一計不成,幹脆自己親自上陣了。雖然不太相信,但四弟的所作所為,還是在他心中留下了個疙瘩。

四爺說完就不再做聲,他明白皇阿瑪的性子,一心想做千古明君。盡管國庫空虛,但他應該抵擋不住這份誘惑。

果然康熙沒再反對,只是命兵部商讨抗倭良策。另外,他命理藩院先行接待那些洋人。開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具體地點、允許販賣的物品以及疏離,林林總總都需要相關官員前去核查。

下朝後,康熙特意留下了諸皇子。等待的時間裏,四爺看着對他頗為冷淡的太子,內心一陣嘆息。太子爺樣樣都好,只是疑心病太重。皇阿瑪是皇帝,可以随便懷疑人。但太子卻不是,這樣下去誰還肯為他盡心出力。

盡管如此,想起長壽又有着極端控制欲的皇阿瑪,如今他還是不要風頭太盛的好。于是他湊了上去,無視太子的冷臉,将另外一份折子交給他。

“這是弟弟偶然得知的,太子哥哥一心為國為民,想必定會徹查此事。”

胤礽翻下奏,折滿臉不可置信:“此事當真?”

“弟弟何時欺瞞過二哥?倭寇和那些洋人,都在觊觎着大清的富貴。”

再次觐見時,胤礽抛出了新的想法。嚴明此事還未徹底确定,所以方才朝上不敢直言。康熙掃了下面的兒子一眼,對太子更是失望,竟然貪墨弟弟的功績。

只是老四,是如何知道的這些?多疑的康熙,向來是懷疑一切。胤禛依舊板着張棺材臉,情緒絲毫未動。康熙心中的疑惑退下去點,京城什麽樣的人沒有,或許老四真是偶然得知的吧。

“李德全,命大理寺查清福壽膏之事,理藩院那邊暫緩迎接使者。”

沒等政令布置下去,另一則消息傳來,康熙這下總算徹底信了。

“皇上,永和宮的烏雅嫔娘娘暈過去了。”

“恩?”

頂住壓力,李德全慢慢說着:“太醫說,是用了太多的福壽膏。”

“今個就先到這吧。”

康熙把調解兒子矛盾的事丢到了腦後,立刻宣布擺駕永和宮。

乾清宮前,太子拍了拍四爺的肩:“你且放寬心,此事與你無關。”

大阿哥也過來寬慰,一派兄友弟恭的模樣。等到出宮時,五阿哥攆上四爺的馬:“四哥幹嘛把功勞全給太子,看他那樣一點都不信任我們。”

“小點聲,這可是在大街上。至于此事咱們不用多管,二哥是太子啊。”

四爺特意加重了“太子”二字,太子是國之儲君,也就是未來的皇帝。而他們這些普通皇子該如何做,應當心中有數。

“哎……其實四哥也不比他們差。”

五阿哥小聲嘟囔着,四爺臉色緩和了下。聽到額娘出事,他任何悲傷都無,反倒是有些如釋重負。這正是他預料中的結果,揚起馬鞭,他突然有些想孩子們和福晉了。

額娘出了事,他們的日子應該會好過不少吧。

“以後莫要說這話,駕……”

“四哥,等等我啊。”

兩人還不到二十歲,自有一番少年心性。在寬闊的京城街道上跑馬,真是件快意之事。

**

雍郡王府,笑怡命人準備好午膳。下意識的,她點了五花肉等幾道肥肉比較多的菜。果然難得心情輕松地四爺,再次遭遇了女兒的肥肉投喂。

“阿瑪,再給你一塊。”

“這個好吃,阿瑪辛苦了,要多吃點。”

笑怡給兒子擦着嘴,勉強控制住微微揚起的唇角。而弘晖,則是堂而皇之的吃着四爺最愛用的各種青菜。

一口一口的嚼下去,四爺臉有點黑了,終于沒有動盤子裏那塊大肥肉。

“瑤兒自己吃就好。”

瑤兒 一腳一臉委屈,“阿瑪不喜歡麽?”

無奈之下,四爺強忍住夾了起來放進嘴裏,一臉享受:“很好吃啊,瑤兒真乖。”

瑤兒破涕為笑,笑怡終于良心發現:“瑤兒,吃東西不能挑食,每樣都要用一點。你阿瑪不能老吃肉,也要吃青菜。”

四爺感激的看了福晉一眼,還是你有辦法。笑怡卻沒接到他的眼神,她的注意力都在弘晖身上。畢竟是個兩歲的嬰兒,即使坐在特制的椅子上,他吃起東西來也不方便。

一家人的午膳其樂融融,永和宮裏卻是氤氲遍布。康熙皺眉聞着滿室的煙味,在看床上閉眼躺着的那人。

走近一看他吓了一跳,烏雅氏怎麽這麽瘦了。單看那臉,簡直就像骨頭上包了一層皮。想想過去的近二十年,他經常寵幸這樣一個女人,他不由渾身上下 。

再看下她袖子底下的胳膊,康熙确定她整個人都是皮包骨了。下令一查,果然烏雅氏一直在用福壽膏,永和宮就查出來不少這個。而随後太醫說的話,更是徹底确定了,福壽膏的确會讓人上瘾。

“此物價格高昂,非一般人可得。”

就是這樣,才更令康熙憤怒。作為一個皇帝,他對全局的把握比任何人都要強。整個大清最為有錢有權的,就是旗人和官員。旗人是大清之本,而官員則是通知的根基。

腦補下去,他想到了最為嚴重的後果。如果大清的官員,人人都如烏雅氏這般,那如何抵擋外來的攻擊。甚至不用外來者侵犯,但是內部就能徹底弄垮大清。

“豈有此理!”

烏雅氏悠悠醒來,就看到了面前的皇帝。那股百爪撓心的感覺又來了。她突然記起來,面前此人是無所不能的。

“皇上,幫幫奴婢。”

“哦?”

康熙挑眉,臉上是無窮的怒火。但烏雅氏已經管不了那些了,她只知道沒有福壽膏的滋味,那簡直比要她死還要難受。

“給奴婢,給奴婢點福壽膏,就一點,皇上求求你了。”

習慣性的,烏雅氏擺出了最為楚楚可憐的姿勢。東施效颦般,原本的如花容貌如今已是醜陋不堪,而她這番姿态更是讓康熙作嘔。

想到兩個兒子,還有西五所裏的女兒,心中的天平微微傾斜。偏偏此時烏雅氏掙紮起來,攀在康熙的脖子上:“福壽膏,快拿福壽膏來,不然我……”

“怎麽,你要對朕如何?”

烏雅氏說不出話來,康熙那點傾斜的心立刻恢複了正常。繼續留着她,才是對兒女們的傷害。想想她犯下的那些錯,這幾年的折磨也夠了。

紫禁城裏留着這麽一個宮妃,傳出去愛新覺羅家的臉還要不要了?

薄情的康熙當機立斷:“烏雅氏德行有失,削其嫔位貶為庶人,即日起移出永和宮。”

“皇上,福壽膏……”

煙瘾犯了,烏雅氏哪還管什麽位分。現在她腦子一片混沌,身上沒有一處不疼。她真恨不得就這麽死掉,可全身無力的她連爬都爬不起來,更別提采取什麽措施了。

康熙最後瞅了她一眼,那眼中滿是憎惡。當初他怎麽瞎了眼,單單看上了這樣一個女人。果然是包衣奴才出身,沒有眼力見什麽都敢做。

而李德全,則是個侍衛們使了個眼色。皇帝下令自然是令行禁止,沒過多久,烏雅氏就被擡了出來,往東六宮最偏僻的宮殿走去。

“岳興阿,你看你看,那邊好熱鬧,都是些什麽人?”

琪琪格早就想見識下皇宮,隆科多哪兒能不滿足,立刻命福晉遞牌子觐見貴妃姐姐。一行人從景仁宮出來,剛好遇到擡着烏雅氏的侍衛。

九十七章

皇宮裏的好景色并沒有引起琪琪格多大的興趣。集能工巧匠千年智慧修建起來的紫禁城,在她眼裏不過是座稍微漂亮點的宅子罷了。雖然比她在佟府的院子高了點,房子大點,瓦當顏色也不相同。

但這裏規矩太大了,遠沒有科爾沁自在,當然也比不上佟府。

鐵塔般的外在條件,能在科爾沁活得滋潤,琪琪格自有一套生存法則。首先她很聽額娘的話,其次對于什麽樣的人可信,她有一種野獸般的直覺。來到京城路上她已經确定了,隆科多可信,福晉的話不用放在心上反正她奈何不了任何人,至于四兒非常需要關心。

昨日騎在隆科多身上時,他已經大致告訴她紫禁城的規矩。所以一上午,琪琪格一直過得很拘束。現在看到兩個大漢綁着個衣着華麗的女子,她瞬間興奮了,這多麽像額娘處置阿瑪小妾時的場景啊。

這種場面,必須要圍觀!

“主子,咱們還是快些出宮吧。”

琪琪格輕輕揮動下胳膊,就甩開了隆科多安排的丫鬟。那丫鬟一個趔趄差點摔倒,等穩住後她發現,他們主子已經沖到了隊伍最前面。

遠看只以為那女子體态輕盈,往近了一看琪琪格瞬間驚呆了。

雙肩抖動往前一沖,她抓住了女子的衣襟,興奮的吆喝着:“你長得好像佛經中的修羅,我從小就一直做夢,想知道修羅是什麽樣子的。今天總算看到了,簡直是一模一樣。”

侍衛面面相觑,再看跟上來的那隊人,竟然是景仁宮裏的。兩人一攤手,這種貴客他們可惹不起。同時他們也有些納悶,女修羅不應該貌美如花麽,畢竟是勾引人、造業障、毀人修為的。

“主子……”

琪琪格直接忽略了丫鬟的聲音,她掐了掐烏雅氏的臉,越看越滿意。視線下移,看到她那皮包骨的身子,她直接皺起眉來。

“你這一臉兇相像修羅,但身子不對。恩,修羅不應該是孔武有力的麽?”

一邊搖頭,她一邊伸手往烏雅氏身上捏。她手勁大又沒輕沒重的,直接把煙瘾消掉的烏雅氏捏醒了。

“混賬,竟然敢對本宮不敬。”

說完這話看看周圍的環境,烏雅氏才後知後覺的反應過來。天吶,她究竟做了什麽。她已經四十了,幾乎失去了往上爬的可能,汲汲營生二十年難道就落個冷宮凄涼?

琪琪格卻滿臉不解,兩句弄清了烏雅氏的身份。剛從科爾沁來了沒幾天,哪個宮裏有什麽主子,她們曾經如何輝煌她一概不知。她只知道,如今她是個庶民,跟草原上的奴隸一樣。

竟然敢不聽話,她直接撐開她的眼皮。

“沒傻啊,怎麽白日做夢呢,該不會的了癔症吧。”

關于癔症的治療,科爾沁郡王福晉自有一套法子。琪琪格有樣學樣,擡起雙手往她的臉上招呼,左右開工着啪啪響。

“醒醒,快醒醒,邪靈退散!急急如律令,赦!”

煙瘾消去後,康熙和宜妃下的藥又起了效果。烏雅氏早已顧不得失望了,現在開始渾身上下都疼,似乎每一個毛孔都在被針紮。幾年下來,雖然她抗疼痛的能力有所加強,但還沒有完全習慣。

琪琪格大力的巴掌,無異于雪上加霜。

看烏雅氏全身 ,她滿意的加大了力氣:“小鬼快出來!”

極端的疼痛下,烏雅氏一個字都吐不出來。那副痛苦的樣子,更讓琪琪格認定了邪靈正在從她體內剝離。她打得更加歡快,侍衛們不敢惹景仁宮的嬌客,佟府跟來的人更是不敢打擾了她的興致,所以周圍雖然站着一圈人,卻一個人敢上前。

烏雅氏這邊哀嚎着,更是度日如年。豆大的汗珠沁出來,不知過了多久她終于成功暈了過去。

琪琪格拍拍手,“好了,安心休養就是了。”

捏捏烏雅氏的身子,她有些疑惑;“皇宮不是天下最富貴的地方麽,她怎麽如此瘦?我看她是修羅轉世,身子應該孔武有力的,就像我這樣。以後三餐喂她吃肥肉,直到喂到比我還強壯為止。”

吩咐完後,琪琪格心滿意足,她又做了一件好事。額娘信佛,她一定要寫信告訴額娘求誇獎。

揮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紫禁城裏卻留下了琪琪格的傳說。

康熙聽後哈哈大笑,“男身修羅,真虧了她有這心思。”

不過規矩可不能壞了,“李德全傳旨,那兩名侍衛辦事不力,調到理藩院守門。隆科多侍妾不守規矩,命其閉門思過無傳召不得随意入宮。”

轉動下扳指,烏雅氏怎麽會吸食福壽膏,看來這宮裏是該管管了。

皇帝的态度就是宮中的标杆,旨意看似嚴苛,但并沒有什麽實際的處罰。太後沒出聲,佟貴妃直接吩咐下去,每天多給烏雅氏些肥肉。

“肥肉油水多,最是補身。”

**

笑怡着實沒想到,藥效會發作的這麽及時,而且剛好撞在槍口上。

烏雅氏被貶的消息傳來,若不是顧念着自己的身份和一雙兒女的影響,她都想要放三天鞭炮慶祝。不過此時,她心裏像喝了雪水一樣,通透舒服的不得了。

聽到琪琪格的一舉一動後,她抱起兒子親了下他的雙頰,弘晖也回頭跟額娘挽起了親親。母子倆臉上的笑容,比窗外的夏日驕陽還要燦爛。

“鼓瑟,你命人将這幾件衣裳給十四弟送進宮去。”

四爺從書房出來時,剛好看到捧着衣裳出門的鼓瑟。掃了眼款式和花紋,是十四弟喜歡的。

“福晉有心了。”

笑怡略微福身起來:“都是妾身的分內之事。”

瑤兒 簾子跑進來,手上捧着一大捧鮮花,“額娘,給你花。”

察覺到房內的氣氛有些不對,小小的她立刻規規矩矩的請安。

笑怡接過花:“瑤兒真乖。”

四爺看着懂事的女兒,今年她也六歲了,而且比平常孩子還要聰明。福晉把她教得很好,是時候讓她知道些事了。

抱起女兒,他随意的坐下語氣難得嚴肅:“瑤兒,你瑪姆違反了宮規,被貶為了庶人。”

笑怡心裏突然升起一股不好的預感,四爺說的太直白了,瑤兒反應估計不是她想象中的那樣。

果然小丫頭一臉興奮:“真的麽阿瑪,以後瑪姆再也不會呵斥瑤兒和弟弟了。”

“瑤兒!”

四爺臉色果然稍微有些難看,不過倒沒有笑怡想象中的眼中。她松了一口氣,盤算着怎麽把話給圓過來。還沒等他開口,弘晖就說話了。

小家夥奶聲奶氣的,難得對他阿瑪和顏悅色,巴着他的褲腿:“阿瑪,瑪姆要給晖兒福壽膏,還要讓姐姐抽旱煙。”

瑤兒小雞啄米的點頭:“我抽了一口,嗆得眼淚都流出來了,當時瑪姆臉色好難看。”

笑怡大驚失色,這兩天福壽膏的危害,已經在勳貴人家中傳開了。她真沒想到,烏雅氏還真敢在衆目睽睽下動手。稍微一想,滿人有抽旱煙的習慣,所以媳婦進門後要給婆婆點煙捶腿。

如果疼孫輩的老人,逗孩子時讓他們抽兩口,這也不是什麽大事。

“瑤兒怎麽不告訴額娘,吹笙,快去傳太醫,快!”

四爺本來還有些懷疑,可看着才兩歲的兒子,還有滿臉焦急,絲毫不似作僞的福晉,他那一丁點的懷疑全消失了。

他已經沒有心思去計較女兒的不孝反應,滿心都是兩個孩子的安危,以及對烏雅氏的憎恨。額娘不喜歡他,他知道也可以承受。但是瑤兒和晖兒,怎麽說也是她的孫輩。

真沒想到,這樣她都能下得去手。腦海中回蕩起前世登基時那句“實非吾之所期”,額娘那刻骨仇恨的眼神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腦海裏。

現在他倒有些慶幸,孩子們對那個瑪姆沒什麽感情。這樣,最起碼他們不會受到傷害。

太醫來得很快,診脈一番确定兩個孩子身體很健康。

“只是福壽膏此物,于孕婦和孩童非常不利,主子們日後還是注意些為妙。”

笑怡長舒一口氣,瑤兒有些害怕:“額娘,我不是故意的。”

緊緊地抱住女兒,“沒事就好沒事就好,以後千萬別在宮裏亂吃東西。”

四爺心有餘悸,他簡直無法想象,這麽活潑可愛的女兒會淪落成那般骨瘦如柴,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樣。

幸好,出巡時将他們放在了景仁宮。

他由衷的感謝貴妃,同時暗自下定決心。在孩子們沒有自保能力之前,一定要好好保護他們。

“蘇培盛,把你那兩個徒弟調過來,照顧瑤兒和晖兒。”

笑怡擦幹眼淚,“妾身替孩子們謝謝爺。”

四爺扶起福晉,摸着她有些顫抖的雙手。他将一大兩小圈在懷裏,深呼吸一口氣。成親七年了,這還是他第一次如此真實的感受到福晉的情緒。原來不論前世還是今生,她對孩子的用心都比他要深得多。

随着太醫的出府,宮中衆人也得知了此事。烏雅氏的所作所為,再次跌碎了一地眼睛。

慈寧宮中,太後扶着老嬷嬷的手:“這些奴才秧子,簡直是造孽啊。”

九十八章

而乾清宮中康熙則是更加憤怒,雖然沒見過弘晖,但芷瑤那孫女他見過。隐約中記得,那孫女跟額娘長得有些相像,性子又是懂事的。

一時之間他也有些懷疑,烏雅氏究竟意欲何為。但作為一個日理萬機的帝王,他還沒那麽多功夫去思考一個女人的動機。

除了再次後悔,自己一時在興頭上寵幸了個包衣外。他也想起了當時表姐欲言又止的眼神,雖然外面都傳,烏雅氏是表妹不能生孩子特意選出來的。但事實如何他一清二楚,一個洗腳宮女罷了。若不是她用水打濕了龍袍,那幾分顏色也不會被發現。歸根到底,都是為了維護他的面子。

當初有多喜歡,現在就有多憤怒。康熙突然有些後悔,為了一時之氣而留下烏雅氏折磨。

如果當時她暴斃,現在也就不會有這些事。

但現在後悔也晚了,不過老四是他為太子輔佐的賢王,生母如何倒是對大清無甚影響。甚至身份低了點,更要好一些。

“皇上,已經查清楚了。”

康熙接過密保,剛平息下的怒氣又升騰了起來。又是內務府,竟然将此物夾在煙葉子裏混進宮廷。這幫奴才,永遠是記吃不記打!

“一幹人等,一律從嚴處置!”

一紙令下,剛剛平靜沒多久的包衣們又不得安寧。至此他們倒是恨上了烏雅氏,本來貪墨點錢財,或者用逾制的東西,大家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如今夾着尾巴做人,還要怕先前的舊賬被翻。包衣們憤怒了,皇上和八旗他們不敢惹,但烏雅家他們可敢踩。

于是姓烏雅的倒黴了,嫁在京城的女兒紛紛被關進了佛堂。娶了烏雅家女兒的人家,也在極力擺脫關系。就連被貶至關外的其它族人,也被當地的人們所不恥。

至于東六宮最東北角上,那處滿是蜘蛛網的宮殿中躺着的烏雅氏,則開始了日日夜夜的生不如死。來送飯的丫鬟身份都比她高,可以随意拿捏她。她恢複了以前在景仁宮中的生活,每日做一些灑掃類的活計。

不過今時不同往日,輕松地活計可輪不到她。比起在景仁宮時,她的身體更差,活要勞累好幾倍。

與此同時,她還要惦記十四阿哥的情況。如今她這種情況,十四會不會被兄弟們欺負。送來的膳食倒是不差,油水充足。偏偏烏雅氏是易胖體質,沒過多久她胳膊腿上一圈肥肉長了出來。看那情況,用不了多久她就會達成琪琪格的預期了。

**

雍郡王府裏,正院滿塘的荷花都開了。接天蓮葉中,兩道小小的身影穿梭其中。

笑怡坐在窗前,偶爾能聽到那歡快的笑聲。自從烏雅氏出事後,她就減少了進宮請安的次數。

別人只當她正難受着,四爺面前她也沒表現出過多喜悅。只有貼身的幾個下人知道,他們的主子如今正高興着。

“主子,成了。”

笑怡點頭,長舒了一口氣。最終她還是過不去自己那關,雖然有些皇家之人黑暗,但不到萬不得已她也不想無端傷及無辜。所以在利用宜妃的人讓烏雅氏發病後,她将禍水引到了幾個比較富裕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