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鎮石開光
“我想見一見我過世的姥爺,你能幫我傳個話麽?”
“……不能。”
“那我想騰雲駕霧,日行千裏呢?”
“……也不能。”
“那等你什麽都能的時候,我再和你做生意。”
“……”
面對曹建華的故意刁難,展柔也不急,反正他終歸會相信她說的話。
懷疑的種子已經種下,只等着時機生根發芽。
一刻鐘後,老石匠切出了一大塊出肉的綠翡,相當于原石四分之一的大小,成色看着還可以,翠綠色,微透明質地。
瞧曹建華喜笑顏開的模樣,展柔猜測切漲了,估摸做成首飾在店鋪裏出售,能賣上不低的價錢。
曹建華言而有信,示意展柔随便挑,展柔對翡翠镯子之類的首飾不是太感興趣,就挑了一塊最小的石塊。
曹建華見她小小年紀不貪財,倒是誇贊了幾句,又給她添了一塊中等大小的,叮囑老石匠抽空給她打磨成幾個玉雕件,玉镯子和玉項鏈都行。
劉大海也分到了一塊邊角料,點名老石匠給他做一個保平安的翡翠玉葫蘆,回頭寄給自己的小孫子。
送走了曹建華,老石匠騰出功夫招待劉大海,得知他們的來意,沒費多少時間就給他們弄了一口石鍋出來,還額外送了他們一塊打磨好的圓潤石板。
展柔笑着指了指遠處堆放的假山石雕,“石爺爺,我想要幾個石頭小擺件,您能做嗎?價錢随您報,我不還價。”
老石匠姓石,沒有臭脾氣,好說話,大家夥都稱呼他為老石匠,唯獨幹活時不能插嘴他的手藝。
Advertisement
“你是老劉帶來的,我要你什麽錢!”老石匠示意展柔去東窗戶旁的案桌上畫她要的擺件花樣,然後自我調侃複雜的不會做,越簡單的越好。
展柔把老石匠的話當耳旁風,“您就忽悠我,您都能雕刻翡翠挂件這麽精巧細致的首飾,還能做不出來石雕擺件?”
“哈哈哈——你這丫頭——”老石匠大笑,問劉大海,“你從哪找來的這麽會說話的小丫頭?”
劉大海一語雙關,“我們邙山人傑地靈,盡出人才。”
又是一陣大笑。
之後,展柔得知李香蘭在這裏定做的鎮石,老石匠派人昨天就送了過去。正好有時間,展柔就麻煩劉大海送她去朱雀街一趟,劉大海也不多問,只關照她早點回家。
倆人分開之際,展柔說了石材廠二層小樓前面那棟平房的事,沒說自己懂風水,只說她老家有一戶人家是這樣的戶型,後來發生不好的事,那戶人家找來地理先生,地理先生建議他們拆房芸芸。
“在石爺爺面前,我不好意思和您說,生怕石爺爺聽了不高興。”
劉大海一點即通,嘆氣,“原來是這事,哎,丫頭,你不知道,那屋子宅基地不在石材廠,否則老石匠他們早就拆了!”
普通人都能看出來那棟平方擋了二層小樓的視線,看着不順眼,只是沒有風水先生分析得那麽專業。
“啊?為什麽不在石材廠?既不是耕地也不是居住地啊。”
“這事說來話長——”
“小柔!你來啦!”
李香蘭今天在鞋店門口守了好幾次,終于把人給守到了,看到展柔在和人說話,沒好意思跑過去,只站在原地,興奮地招手。
展柔見狀,示意劉大海先回去。
劉大海笑着把車掉頭,佩服小丫頭人緣好。
展柔走進店裏,查看了櫃臺上擺放着的萬年歷,約定三天後早晨五點,來給鎮石開光,并交代其他一些注意事項。
李香蘭納悶,“小柔,開光不都是要去廟裏?”
這問題比較複雜,展柔沒說多少,只解釋風水器具不用。
忽然,展柔想起剛才劉大海未說完的話,問李香蘭知不知道石材廠二層小樓前那棟平房的事。
李香蘭當然知道,解釋三十年前,石材廠那塊是空地,金城有次發大水,沖毀了好多房屋,好多人無家可歸。後來政府動員大家搬遷到石材廠,給各家劃分了宅基地,占地五畝的石材廠當時挨挨擠擠住了近萬戶人家,可想而知當時情況有多嚴峻。
再後來金城重新規劃房屋,大部分人都搬了回來,等開始建石材廠,剩餘的小部分人才搬走。
那家沒搬走的姓薛,現在薛家的後人在京城當了大官,說石材廠這棟平房是他家的祖宅,不準任何人動它。
原來如此。
展柔微微一笑,可不是風水好嘛,占盡邙山天時地利,後代皆當官。
只是凡事講究造化,不能因為建學校建工廠,釘子戶就舍不得搬家,萬事萬物都講究氣場,周圍環境變了,你賴在原地不走,各方面也會受到影響。
三天時間一晃而過。
早晨四點半,展柔悄無聲息醒來,沒驚動馬桂芬,輕手輕腳帶上東西出了門。
到了李香蘭店裏,李香蘭夫婦早已恭候多時,拿出準備好的檀香遞給展柔。
展柔先淨手,後握一支香,默念九遍開光咒《九天雷祖大帝律令》——
東起泰山雷,南起衡山雷,
西起華山雷,北起恒山雷,
中起嵩山雷,五火雷神速降。
急急如律令!(作話解釋)
說時遲那時快,九遍咒語念下,天空中驟然響起九聲炸雷,轟隆作響,響徹雲霄。
之後再仔細瞧這塊鎮石,隐隐約約有了點不同,李香蘭夫婦肉眼看不出來。
展柔瞧見,欣慰一笑,鎮石四周漂浮着天地之間的氣場,令原本有些頹唐的鞋店重新煥發了生氣,再看李香蘭夫婦臉上,衰氣也在逐漸減退。
“好了!”
展柔上香完畢,随後用蘸了朱砂的毛筆在鎮石上提筆寫上‘石敢當’三個大字,筆鋒遒勁,一蹴而就。
這哪裏像十六歲的學生寫出來的字?分明是某個大家出手!
一手字震得李香蘭夫婦內心大喜,心中越發對小小年紀的展柔尊敬起來。果真是應了那句老話,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
展柔照例謝絕李香蘭夫婦給的酬勞,不過留下來與他們一起吃了頓早點,李香蘭淩晨三點起來親手做的肉包子,肉餡用料足,味道十分美味。
展柔正在長身體,她也沒啥忌口,一口氣吃了四個肉包。
李香蘭見展柔給面子,笑得合不攏嘴,“慢點吃,小心噎着,你要是喜歡,蘭姨每天都給你備點肉包子,你只要有空過來,保證天天可以吃到。”
李香蘭丈夫在老街菜市場賣蔬菜,喝了一碗粥,啃了一個包子,向展柔說聲抱歉就急匆匆走了,要趕時間去菜場占攤位。
李家夫婦有一個孩子,年齡還小,留在金城鄉下給家裏老人照應,等上學時再過來。
“蘭姨,您不用特地招待我。”李香蘭照顧展柔,展柔不能不識擡舉,“回頭哪天我嘴饞了,我提前過來和您說。”
李香蘭越發喜歡與展柔相處,這孩子有本事又不顯擺,做事有原則,将來成就一定非凡,小小的金城留不住她哦。
辭別了李香蘭,展柔沒回大院,問李香蘭要了一張金城地圖和自行車,開始逛一逛除了老街之外的其他地方,來個金城一日游。
金城這座城市很小,人口不足三百萬,麻雀雖小五髒俱全,醫院、公園、學校和其他基礎配套設施應有盡有。
似乎每座城市都有條‘人民路’,要麽位于市政府前,要麽位于最繁華的商業中心。
金城育才高中就在人民路上,展柔九月份即将讀書的學校。
正值暑假,學校沒人,只有門口值班室裏守着一大爺,大爺戴着老花鏡,正在讀報紙。
育才高中與展柔印象裏九零年代的高中沒啥區別,三座教學樓,四層樓高,灰撲撲的水磨石外牆,教學樓門前的操場占地不大,中規中矩的升旗臺。
隔着鐵圍欄,展柔簡單掃了幾圈,之後又騎上自行車,繼續向前轉悠。
不一會兒,她來到了人民公園,學旁邊的市民花三分錢寄放自行車,看自行車的大媽給她一個寫着號碼的木頭夾子,就是那種曬衣服時的最常見的夾子。
大媽見展柔拿着夾子發愣,笑着提醒了一句,“小姑娘,你回頭按照號碼牌找車,找不到再來找我。”
“好嘞,謝謝大媽。”展柔把夾子放進随手攜帶的挎包裏,然後跟随人流去售票處買門票。
李香蘭說金城唯一出名的景點就在人民公園裏,因為唐朝時期,金城地界出過幾位名人,其中一位名人的紀念碑和故居就在公園裏。
展柔今天可不是來逛名人故居的,她帶了五本小人書,來這裏找買主,賺一波零花錢。
因為李香蘭說過,節假日時,運氣好偶爾能看到幾個大鼻子老外來逛公園,老外們非常喜歡淘貨,要是你有家傳的寶貝被他們看上,說不定能賣幾百美元!
今早在李香蘭店裏翻過黃歷,的确是個好日子,宜出門、宜嫁娶、宜動土。
這不,展柔剛進公園沒多久,就被她撞見兩個背着照相機的高個子老外。從外表膚色看,他們來自歐美國家。
待她走近一些,果不其然,這倆人說的是國際通用語言——英語。
展柔笑着上前與他們打招呼,因她一口流利的英文招呼和地道的發音,頓時令兩個外國游客吃驚,不由自主攀談起來。
最終,以展柔的三寸不爛之舌,成功忽悠了兩位外國男士,五本小人書賣出五百美元的價格。
五百美元在這個時候可以兌換成人民幣近一千五百塊!一千五百塊都能夠在金城買套五十平米單身公寓了!
不過展柔暫時沒想過動用這筆美金,畢竟美金将來會持續升值,何況她也沒想過在金城安置房産,她打算明年去海城或者京城買房置業,趁着現在房價一平米沒超過四百元,多購買幾套當家底。
有錢底氣足,展柔一路笑着返回大院。
一回到單元樓,迎面遇上嘴不是嘴、臉不是臉的馬桂芬。
馬桂芬陰陽怪氣道:“展柔,下午你老家小舅媽打來電話,說要借錢建房子,一開口就要借兩千塊,我給你爸單位打電話,他最近忙着啥子演習,不能與外界通電話,你曲阿姨又回了娘家,唉喲,這事我做不了主,你趕緊給你小舅媽回個電話,她說過兩天就要過來,你趕緊打消她的念頭,萬一拖家帶口過來,住都沒地方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