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雨忽至
天公不作美,午後太陽被烏雲遮住,狂風呼嘯,暴雨突然來襲。
在外趕路的行人,這時候再想着避雨,已經來不及了。若在村鎮附近,快馬加鞭還能趕一趕找個房檐下面避一避。若是前不着村後不着店,就艱難了,只有挨淋。
風大雨疾,就算有傘具蓑衣,多少還是會被淋濕。
而柳觀晴與謝無藥提前在鎮上的客棧入住,心中慶幸。大雨過後路難行,客棧定會爆滿,他們若來得晚了,怕是連通鋪都沒有了。
不過雨水帶來了濕冷之意,客棧單間裏也不是什麽上等青磚的鋪地,只不過素土夯實,比外邊多了屋頂而已。
“要不然,晚上你還是睡在床上,我們擠一擠,也暖和。”謝無藥其實是怕自己冷。他還沒有習慣自己這一身強悍的內力,也不知道就算沒有鋪蓋三九嚴寒的地方随便一躺,以他的體質也不會凍病。
“這事先不提,你餓了吧?我去廚房看看有什麽吃喝。”柳觀晴說完這句,轉身出去催菜。
其實柳觀晴沒說,他現在心思有點紛亂,是借故走出房間,沿着廊子往夥房那邊溜達。借着冷雨的氣息,讓自己更快清醒。
當初因着照顧謝無藥,原以為是耽擱了行程,沒想到上午晴天下午竟然狂風暴雨,就算他馬快,能奔入銅陵城,也早就淋濕了。他不懼風雨,也不想淋成落湯雞一樣,跑去左世伯家裏做客。
左世伯家裏除了習武之人,也有走科舉一途的,江南官場上有一些人脈,自稱書香門第,對禮儀很是在乎,頗有幾分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架勢。銅陵城內是他們家置的産業,仆人出門都衣着光鮮,比普通人家體面的多,甚至有那麽一點看不起江湖人。
若不是柳家祖上也有人為官,如今雖然遠離朝堂,柳開山卻身為武林盟主威名遠播,柳氏一族小有家財在杭城住着,左家才不會與柳家走動這麽勤。
當官的瞧不起江湖人,但是需要江湖人做一些見不得光的事,維護着所謂武林正義,以及官場勢力的平衡,打壓邪門歪道。因此左家這種官場和江湖上都有人脈的,便居中協調,促成一些合作。
這次據說朝廷又有了疑難,有些事情不好聲張,才又請托柳家協助調查。左家請的是柳開山,柳開山卻嗅出了某種危險的味道,便找了借口打發兒子出面。而且私下叮囑過柳觀晴,讓他見機行事,若辦不成事情,他一個晚輩後生能力不足,旁人也不會怪罪。
不過究竟是什麽事,柳觀晴現在并不知情,要等去了左家當面詳談。
柳觀晴從廚房直接點了幾個菜,見店小二忙的團團轉,他索性自己端着大托盤回到了房間。
謝無藥此時并沒有躺下,而是像他離開時一樣坐在床榻上,似乎是認真的等他回來。形容端莊,帶出了幾分優雅從容之姿。
Advertisement
其實謝無藥是身上傷痛,腹中空虛,昨晚上的烤肉早就消耗的一幹二淨,根本睡不着,索性坐等着飯來,吃飽了再午睡,睡醒了吃晚飯不是更好?他絲毫沒覺得吃了睡,睡醒了繼續吃有什麽不對,望着端飯來的柳觀晴,報以燦爛一笑:“有勞柳少俠。”
謝無藥不笑的時候是那種含而不露莊嚴肅穆的美,笑起來卻多了幾分煙火氣息,散着讓人無法側目無法抗拒的溫暖魅惑。
柳觀晴這時候已經能确定一件事,自己不是天生冷淡,才不近女色的,而是更喜歡男人。他以為年紀大一點背負更多責任之後,就會乖乖的按照家裏的安排娶一個門當戶對的女人為妻,成就永不納妾相敬如賓的典範。那不過是因為他還沒有遇到一個真正能讓他心動的人。
現在那個男人就在這房間裏,坐在床榻旁,對他笑。
柳觀晴深吸一口氣,強忍着維持常态。動作能得體,卻壓抑不住腦子裏發瘋,想象着這就是他們的家。他完全是下意識将托盤裏的碗碟擺好,學着平素家裏面布置餐飯的仆人那樣。過去在家裏,他才不屑于親自做這種事。
此時此刻,他竟然甘之如饴,笨手笨腳卻主動的将四菜一湯,兩碗米飯,兩雙筷子擺好。
身為現代人的謝無藥,自然不會挑剔飯菜的擺放邏輯,只要吃頓熱的,有人送到房裏來,不用自己跑腿,就比沒有強。他與柳觀晴對面而坐,柳觀晴眼神熱切但不說話,他正好也不想多說,悶頭吃飯。
早上奔波找人啥也沒吃,兩人早就餓狠了。
柳觀晴原想着吃飯的時候打聽一下謝無藥的身份來歷,沒想到謝無藥光顧着吃,根本騰不開嘴。
柳觀晴自己也餓啊,眼瞅着若是不抓緊吃,飯菜就所剩無幾了,只好奮起自衛,總算搶了幾口葷腥,吃了個半飽。
等着碗碟空空之後,謝無藥才“後知後覺”的流露幾分羞愧之色,瞎話都不打草稿順嘴說出來:“抱歉,實在是很久沒吃過這麽好吃的飯菜了。”
若論這家客棧的廚藝實在是平平,甚至不如昨晚上林妩的烤肉,家常菜切的粗糙,用料并不新鮮,賣相更是不好看。如果是在自家,這種菜根本送不到柳觀晴面前。
如此尋常普通的飯菜,謝無藥竟然說好,還說很久都沒有吃過?身無分文的他平時都吃什麽?路邊烤火,乞些冷食麽?
吃飽喝足,困意上頭,謝無藥能看出來柳觀晴是有話要問他,可惜他困的厲害,抹抹嘴直接上床,側躺下來,假寐。總騙人不好,照實說自己的身份來歷,怕是會被柳觀晴誤會乃至嫌棄,索性還是盡量不說了。
躺着躺着,謝無藥又昏沉沉睡了過去,忘了蓋被子。
睡夢中,許是傷痛發作人也有點發熱,身體會覺得寒冷,下意識的屈膝縮成一團。
柳觀晴出屋送回碗碟,再進屋就看到的是這幅場景。
被子依然整齊疊着放在床尾,謝無藥蜷縮着像是一頭受了傷的小動物,無意識的微微顫抖。外面狂風暴雨還沒停,開門關門,帶入雨水潮濕的寒意。謝無藥和衣而卧,側身躺在床的裏側,臉也朝着裏面,毫無習武之人的防備與警覺,整個人已經昏睡過去。
他這是傷痛的厲害吧?剛才吃那麽多那麽快,一定是太餓了。把他吃飯的動作放慢一倍,其實還挺斯文的,與一般販夫走卒完全不同,像是大家公子一般。柳觀晴胡思亂想,輕輕嘆了一口氣,拉開被子為謝無藥蓋上,他自己坐在了床邊。
謝無藥身上有明顯的謎團,或許他真的失去記憶,也或許是不想讓人知道他曾經的悲慘遭遇。不過表面上,謝無藥能吃能睡還會說會笑,一點也看不出衣服下面藏着那麽多傷。
謝無藥是個有故事的人,也是個開朗樂觀的人。
柳觀晴在床邊坐了一會兒,又從自己的包袱裏拿出了紙筆,給家裏人寫信。
從杭城往銅陵城的方向是可以走一大段水路的,不到五天就能到地方,他卻因幼時的經歷不喜歡坐船。他騎着馬翻山越嶺一路行來,比走水路多三天,結果遇到了林妩,然後是謝無藥。時間一再耽擱,他怕家中惦記,寫明原委再托人送去宣城,那邊有柳家的聯絡點,能用飛鴿向杭城傳遞消息。
柳觀晴趁着眼下沒什麽事,将一路見聞記了記,卻沒有托父親打聽林妩或謝無藥的身份來歷。江湖上赫赫有名的人,柳觀晴即使沒見過,也聽父輩們說過。林妩武功平平,又絕口不提師門,想必只是普通出身。謝無藥更看不出是江湖人。
武林中姓謝的屈指可數,柳觀晴大多聽過,如果有姓謝的公子有如此天人之姿,肯定會有人提及一二。王侯将相販夫走卒裏姓謝的就多了,哪裏查的過來?倒是有一位姓謝的名人,無論朝野市井,便是老幼婦孺也都知道一二。那便是當今“內相”謝浩然。
內相是對掌印太監的敬稱,當此職位者必為宮中內侍出身。前幾任掌印太監是真的只負責拿取保管聖上的印鑒,而今這位能被稱為“內相”的謝浩然,權力之大,得聖上信任之重已經超過了前朝許多正經的臣子。
傳聞這位謝浩然,早年間并沒有姓,而是叫小然子,那時候的聖上趙涪也還是一個不起眼的庶出皇子,甚至連太子都不是。
身份顯貴的幾位皇子奪嫡之時,趙涪這個庶出的皇子則去了六部裏轉圈,老老實實打雜學習,對外表态不管哪位兄弟繼承大統,總需要有做實事的臣子,他趁着年輕多學點本事也好為天家效力。
結果那幾位有資格奪嫡的皇子死的死殘的殘,犯了重罪牽連臣下的比比皆是。先皇氣的重病,圈禁了太子,到死也沒來得及另立別人。
先皇駕鶴西游,此前皇後親兒子也死了,除了幾個殘疾的成年兒子,先皇只剩下趙涪和幾個病歪歪的幼年兒子。矬子裏面拔将軍,選病弱幼兒怕前朝臣子不答應,為了把住權勢,多方妥協之下,才選了生母早逝母族卑微的趙涪,聯合朝中幾大勢力,立了個傀儡皇帝。
趙涪繼位之時剛滿十六歲,原來的皇後現在的太後垂簾聽政,口頭允諾等趙涪年滿二十歲再親政,趙涪登基後第一件事就是大婚,聯姻對象自然也是太後那一族的貴女。
連皇帝都是傀儡,皇帝身邊的太監又何以稱得上“內相”掌控實權呢?
卻原來是這個小然子自幼陪伴趙涪,不僅讀書識字聰穎異常,還得了大內高手真傳練了一身上乘武功。他與趙涪感情深厚,兩人聯手設計,才用了三年,不僅從太後那裏奪下了所有實權,還重新整頓了朝綱。
到了趙涪二十歲親政之時,是真真正正的拿回了皇帝所有的實權,讓朝中大臣們仰視敬服,大幅削弱了外戚後族,将太後禁足後宮頤養天年。在朝中,自然有支持皇權正統的人幫襯,在內宮和那些見不得光的地方,若沒有謝浩然為聖上賣命,又豈能那麽快架空太後的實權?
謝浩然在聖上親政之時得賜此名,封為內侍之首,兼任掌印太監,他的名字取自“浩然正氣”,可見聖上對其的信重。
不過因謝浩然是內侍出身,又曾得罪後族和不少頑固老臣,那些失去權勢的人自然是滿心憤慨,以此編排謝浩然的各種“暴虐”行徑,将其形容為弄臣閹黨,市面上也有不少話本故事甚至折子戲,都是影射謝浩然的不妥行徑。
今上登基已有十幾年年,外無大戰,內無憂患,百姓安居樂業,比先皇在時生活更富足,所以大家這才有這等閑情逸致,調侃編排朝廷裏那些人。若謝浩然真是奸佞之輩,怕是市井裏沒人敢亂說話,說了豈不是要抄家滅門?
柳觀晴從小就聽過各種版本的謝浩然故事,好壞摻半,最著名的無非就是,再不睡覺晚上謝大太監就會捉你進宮當小太監。所以非讓他想一個姓謝的名人,他自然是第一個就想到了謝浩然。
謝浩然為國家和聖上做過的那些功績先不說,民間被議論最多的無非就是他收養了不少孤兒為義子義女。這些人中出色的會得謝姓,無論讀書科舉,或者從軍入伍,甚至進宮為奴婢,也算是比普通人家走仕途更有前途。一時之間,也不知多少人削尖了腦袋想進謝府給謝浩然當兒子。
聽謝無藥的口音像是京城人士,會否與謝浩然有什麽關系?可是謝浩然那幾個知名的義子裏并沒有叫謝無藥的。
謝無藥究竟是誰?莫非只是個普通人?
但是昨晚林妩悄悄離去,應該是有人用了迷煙,柳觀晴自己都中招,為何謝無藥看起來像是沒事的樣子?還有謝無藥那一身傷,并不都是鞭打留下的痕跡,也有仿佛是利劍貫穿的傷口。柳觀晴雖然不是專業驗傷的,生在武林世家,也算見多識廣。普通人家打架的刀劍傷,很少會有這等兇險的樣子。
作者有話要說: 改錯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