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中人之儀

因為這一來一去之間的耽擱,葉佐蘭回到陸家已是未末時分。

大門敞開着,葉月珊憂心忡忡地倚在門邊眺望,她一見到葉佐蘭,就立刻迎了上來。

“你怎麽才回來?”她嗔怪道:“朱姨和瓦兒早就到家了,還說你和他們在雀華池裏走散……我好害怕你不會回來,那我該怎麽辦?”

“你放心,我這不是回來了嗎?”葉佐蘭輕輕拍撫着姐姐的肩膀,“朱姨在哪兒?”

“她和陸叔都在堂屋。剛才內侍省有人過來通傳,好像是說要他們盡快再送十個淨了身的男子入宮。這也就是說……我們快要有機會了。”

說到這裏,葉月珊的眼眸微微發亮,可她的雙眉卻又鎖着一絲忐忑。

葉佐蘭當然明白姐姐正在害怕着什麽。

早些時候,陸鷹兒就與他們說起過出城的“最佳”辦法——內侍省會在一年之中,分五次向陸家的外淨房索要淨身男子,共計五十名。

在每次要人之前,內侍省都會給予陸鷹兒酬勞與一本《壽材名冊》。

所謂的壽材,指得就是在淨身過程中重傷不治的人。陸鷹兒将所有這些死人的姓名籍貫和寥寥數語登記在《壽材名冊》上,再憑名冊将屍體運出城去掩埋。

等到這一次的淨身儀式結束,陸家再将《壽材名冊》上繳內侍省,就相當于是交還了運屍出城的特權。

眼下內侍省又來要人,這就意味着陸家運屍出城的特權即将再度生效。而葉佐蘭與葉月珊,也就能夠混在屍堆裏面,卻悄無聲息地離開诏京……

毛骨悚然,卻又隐隐約約地讓人期待。

葉佐蘭曾經無數次幻想過逃離這裏的情景,離開這個充滿了血腥和死亡,肮髒和貧困的南部城坊。

然而當東風真正吹來,他的心中卻感覺不到絲毫的喜悅。

“為什麽……我們總是要逃?”

葉佐蘭苦澀地看着葉月珊。

“自從那天出事之後,我就一直在逃跑。逃出崇仁坊,逃出人販子的魔爪,逃出雀華池,如今又要逃出诏京。爹、娘、忠伯……那些我們在乎的人,當他們遇到危難,當他們陷入無助的時候,我唯一能夠做的卻只有遠遠地逃開……”

他低頭,看着自己開始生出薄繭的雙手。這雙手雖然比過去有力許多,但還是空空如也,什麽也沒有抓住。

“姐姐,如果柳泉城依舊容不下我們,是不是還要繼續逃?”

他繼續朝着葉月珊苦笑:“我究竟什麽時候才可以留下來、站出來,大聲地說話做事,什麽時候才能繼續做自己想做的人?!”

葉月珊當然無法回答,因為葉佐蘭的話也同樣勾起了她的悲傷情緒。

“別哭。”

葉佐蘭伸手,輕輕擦掉她眼眶下的濕潤。

“會有辦法的,姐姐,至少我一定會保護你。”

說完這句話他便轉身,朝着堂屋走去了。

——————

內侍省的使者才走沒有多久,陸鷹兒和朱珠兒一左一右地坐在堂前。中間的桌子上擺着一張攤開的紙箋,紙箋上壓着薄薄的一本《壽材名冊》。

葉佐蘭走到堂前,将“丢失食盒繩床,又得到錦袍”的謊話講述了一遍,随即安靜地等待着發落。

可誰知道那朱珠兒今日是吃錯了什麽藥,居然連一絲火星兒都不冒,反倒笑眯眯地,活像一尊彌勒菩薩。

“算了算了,今天帶你出去,原本就是想讓你散散心。都是我家這個死鬼,還讓你背上這麽多的東西。你現在就回去歇着吧,不過打從明兒個開始,東院的活兒就上來了,你也得過去幫忙。”

葉佐蘭雖然心中詫異,卻并沒有多問。他将唐瑞郎的那件衣裳放在一旁的凳子上,又最後看了一眼,便扭頭離開了。

待他走遠之後,朱珠兒與陸鷹兒夫妻二人這才對視了一眼。朱珠兒皺着眉頭,将桌上那本《壽材名冊》挪開,顯出下面壓着的那張紙箋來。

好一枚秋意彌漫的銀杏金池箋,上頭只用鐵畫銀鈎似的筆觸,寫着兩個大字。

「陸幽 」

——————————————————

次日醒早,陸鷹兒家中就開始了一年之中,最為重要的一天。

前幾日被陸鷹兒夫婦從外地領來的那些個男子,如今全被叫到了後院裏排成一行。

這段日子,朱珠兒并不在飲食上虧待這些人,偶爾還有幾頓肉吃。絕大多數人已經不像當初剛來時那麽疲憊瘦弱,可惜眼神卻依舊是木讷的,如同死水一灘。

陸鷹兒穿上一身莨紗縫制的黑色衣衫,頭上包着黑巾。又叫瓦兒和佐蘭兩人手捧物什,一左一右的站立,俨然兩個護法童子。

至于朱珠兒和葉月珊,則各自留在屋子裏,嚴禁出入。

只聽陸鷹兒清了清嗓子,朝着眼前的男人們大聲喊出了幾句話。

“諸位兄弟,都是老實人家出生。吃得是黃土裏長出來的米,承得都是父精母血的養育之恩。這所謂‘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可是眼下,諸位卻将要行淨身的大儀式。斷了欲情孽根,也就斷了香火、斷了家緣。從今往後,你之身非己身,也不再屬于家族父母。你就成了皇上的人,這輩子要以宗室為天。你們之中,若是有人不服,還想回家盡孝,現在還可以自行離開。只不過,從此往後,一切死生聽憑自主,再與我刀兒匠沒有半點瓜葛!”

一口氣說完這些話,陸鷹兒停下來喘氣。又用比刀刃還要雪亮的目光,環視着周遭所有人。

沒有人出列,沒有人說話,甚至沒有人動一動。

陸鷹兒似乎滿意,于是點了點頭繼續喊道。

“本朝的天子,素來就以仁愛治國。因此這淨身的儀式,也與前朝有所不同。但凡淨身之人,無需割勢,只需剔除雙丸。可是,這切膚之痛,依舊能叫人肝膽俱裂!更不用說那些體質稍弱、久病纏身的人,立時死去的也不在少數。你們若是害怕,此刻依舊可以離開!”

這一次,葉佐蘭看見有兩個身材矮小的男子微微變了臉色。可還是沒有任何人選擇退出。

倒也是,能夠跟着陸鷹兒他們千裏迢迢來到诏京挨這一刀的,十成十的都是窮苦人家的子弟,根本就沒有什麽後路可退。

一旁,陸鷹兒又開始大聲喊話。

“淨身之後,始為中人。在宮為奴,聽憑差遣。雖得溫飽,不複自由。生前孤獨寂寞,死後亦不得歸葬故園。你們若是害怕,趕緊速速離開!”

列成一隊的男子們已經全部低下了頭。安靜中隐約可以聽見啜泣的聲音。可是一如既往的,并沒有人退縮。

“愣着幹什麽?!快點發啊!”

葉佐蘭忽然被陸鷹兒點到名字,吓得打了個寒噤,這才将手上抱着的淨身文書分發到那些人的手上。

文書是內侍省拟定的,上面密密麻麻地寫着許多與淨身有關的瑣碎細節,本意是告知儀式的危險,以及淨身之後數日的休息養護。

然而前來淨身的這些人,全都大字不識,也只是拿過來随便翻兩翻,就在上頭按下了手印。

葉佐蘭再将按了手印的文書重新收回來,交到陸鷹兒手上。陸鷹兒核查完畢,滿意地擡起手來指着東面。

“那就拜祖師爺去罷。”

衆人魚貫進了東邊小院。入得門來,正是當日葉佐蘭曾經見過的堂屋。

此刻,堂屋前面已經站着包括柳兒在內的三名已經淨身完畢之人。

柳兒他們是上一批進入東院接受淨身的。那批人的運氣不錯,二十人裏活了十三個,其中十人應召入宮;餘下三人就養在東院,以備不時之需。

此刻,已淨身的和未淨身的打了照面,都面面相觑沒有什麽言語,就連在一旁觀察的葉佐蘭都感覺到了氣氛的僵滞。

還是陸鷹兒道:“入了宮,大家都是同僚。有什麽想說想問,要打招呼的,趕緊吧。”

衆人還是好一陣沉默,不知是哪個愣頭青傻傻地問道:“那個……要疼多久?”

三個已經淨了身的,你看我我看你,還是柳兒紅着臉回答道:“養得好,一二十天。養不好……就是一輩子的事兒。”

“好了好了。”陸鷹兒不讓他繼續說下去:“拜祖師爺去罷。”

刀子手的祖師爺是華佗,而東院裏頭供奉着的卻是宦官的祖師爺,司馬遷。

葉佐蘭卻是有點不明白了,司馬遷畢竟不是宦官,也不是自願淨身。怎麽就成了這一行的祖師爺?然而他轉念一想,自古而今,又有哪個自願淨身的宦官,能夠比得過這位的聲名遠播?

真是不情不願的行當,找了個不情不願的祖宗。

他心裏正感嘆,只見陸鷹兒已經讓幾個新入行的在神龛前頭跪倒,拜了幾拜,又轉過去看供奉在神龛周圍,東西二壁上的牌位和貢品。

牌位都是長生牌位,上頭寫着歷朝歷代,宮中諸位秋公、太監的名諱。陸鷹兒指着這些牌位娓娓道來——這位是發明了造紙的;這位曾經官居宰相;那位骁勇善戰,更勝武将;還有那邊那位,靖難有功,被封作異姓王……

再看供奉在這些長生牌位前面的貢品,卻不是什麽容易糟爛的吃食點心。

只見錾金的銀盤裏盛着棗紅的瑪瑙,櫻粉的碧玺,豆綠的翡翠;烏木牙臺上擺着用和田白玉雕的包子,頂着頭上通紅的一點沁色。還有什麽水晶的酒盅、犀角的來通……随便哪一件,都比得過當初葉锴全的那只蟋蟀籠子。

陸鷹兒說,這些全都是宮裏頭的宦官供奉在這裏的,可不敢随便亂動。倘若有大膽包天的偷子,被正主兒抓住了,那可就是砍手砍腳的下場。

說起來,這東院裏頭,至少也有二十年未有盜匪光顧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