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作者有話要說: 這篇小文會有一些寫籃球比賽的場景,一定會有很多小可愛不太喜歡看比賽情節,或者看不太懂。
我會盡量在比賽情節的時候多寫點字或者加更幾章,不愛看比賽直接看個結果也行。(不是說比賽情節水的不重要……)
總得來說這是個雙向暗戀的故事,也是個追求夢想努力拼搏的故事。
前20章日更,後面随緣更了,年底年初工作會特別忙,所以會努力的。
“各位觀衆朋友,歡迎大家繼續收看2017-2018賽季中國女子籃球聯賽第三輪第五場比賽,是由燕京飛天隊主場對陣濱海恒星隊。目前第三節 比賽只剩下13秒,場上比分55-54,燕京飛天隊領先1分。第三節雙方打的十分焦灼。雖然這節比賽只剩最後的13秒,但濱海恒星隊主教練王山海還是叫了暫停,看來王指導是要好好利用這13秒做一下戰術布置,争取在本節結束前打進一球,帶着領先進入第四節,提振球隊士氣。”
央視體育頻道主持人字正腔圓的進行着比賽的直播解說。
“好了——!暫停結束,比賽繼續!濱海恒星發球,飛天隊并沒有進行全場緊逼,球被快速運過前場,球傳給了8號林科!每次關鍵的時刻,恒星隊的球都會傳到林科手裏,由林科發動,也由她自己來終結,現在還有10秒!林科會怎麽處理這個球呢?”
徐杏林就坐的位置正在主隊籃筐後面的觀衆席,這個時候正是客隊濱海恒星隊進攻的時間,看着8號林科接球轉身便往這邊半場攻過來,徐杏林目不轉睛地盯着她,雙手狠狠攥了攥,抓住自己的褲子。
—
第一次知道林科,還是在四年前。
那天下午,徐杏林正在網絡上翻看着前一天進行的斯坦科維奇杯比賽的消息,一則體育報導标題突然跳到她眼前:《球風如刀,她會不會是下一個苗立傑?!》。
下一個苗立傑?徐杏林看到這差點笑出聲,恐怕這樣的人還沒出生吧。
衆所周知,苗立傑陳楠那批國手帶領中國隊創造了很多輝煌,但是随着她們的退役,中國女籃陷入了青黃不接的局面,甚至連以前不值一提的日本隊都能在亞洲賽事中擊敗中國隊。
而這麽多年,再沒有人像那屆女籃那樣,也更沒有人敢提誰能成為苗立傑的接班人。
徐杏林不禁嘲笑了一番這篇報道的作者,這些标題黨,現在為了博眼球,可真是什麽都敢寫。不過出于好奇,徐杏林還是動了動鼠标,點開了那個鏈接。
從頭到尾,這篇報道只有短短的幾百字,可是配的幾張照片,卻讓徐杏林心動的挪不開眼。
Advertisement
幾張照片抓拍的都是這個乾州天鵝隊的8號,照片裏的女孩身材非常纖瘦,球員上場往往不施粉黛,而素顏的女孩五官清秀,皮白膚嫩,運動後的紅潤現在臉上,全身散發着青春的活力。贏球後女孩和隊友拍手慶祝時歡笑露出的小酒窩,讓徐杏林覺得心頭一甜。
林科。
徐杏林記住了這個名字,更是再也忘不掉那張漂亮的面孔。
打那以後,徐杏林開始關注WCBA,她會看林科的每一場比賽的直播或者重播,如果是在燕京比賽,只要徐杏林時間可以,她便一定會到現場去看球。
—
此時,林科持球準備發起進攻,而燕京飛天隊的防守隊員也并沒有因為最後一個球而放松,緊緊跟住林科的腳步。
看到防守太緊,濱海恒星隊的大前鋒高敏迅速上步,交叉,擋拆,盯防林科的隊員立刻被高敏擋在身前。
林科帶球橫移,擋拆後形成小打大。這時候林科到底是要突破還是要急停出手,全場人的視線都集中在林科身上。
“注意時間!注意時間!”主教練王山海在場邊大喊。
林科當然清楚,燕京飛天隊只要防住不讓她出手就行了。她右腿一邁,左手一拍,右手帶球向右突上一步,而飛天隊的大個球員也跟上一步堵在林科面前,林科立刻急停回撤一步。
時間應該所剩無幾,回撤的林科擡頭看了一眼籃筐上的計時器。
計時器的數字像往常一樣熟悉地變少,然而,林科目光的焦距卻在此時拉到了計時器後面的看臺上。
林科不知道自己為何會在這個時候多看這一眼,這是她第一次在賽場上走神。
但她只知道,她看到了那張有些緊張的臉,那個女生留着短發,鏡框下的眼睛不大,但卻炯炯有神。只有那麽0.1秒,那個眼神便擊中了林科的心。
然而賽場可沒有給林科走神的時間,林科回神的一瞬間,對方兩名隊員已經全部撲上來。
在剛才的動作下,林科的身體已經往左側回撤回來,左側的防守隊員也已經逼到身邊,手臂撞到了林科有些單薄的肩膀上,林科完全沒有時間再去多想,她必須應對,不然這個球就會被截下。
借着被撞的歪歪扭扭的動作,林科左腿發力,想立刻往右前方突過去。
“啊——呀——!”
左側的防守隊員還未撲上來,就看到林科身子一歪,膝蓋一扭,整個人撲倒在地。
觀衆席上的徐杏林看到這個情形,握着座位前圍欄的手緊的骨節發白。
林科咬着牙把球硬傳給另一名球員,可那名隊員因為接球太倉促,匆忙出手,球彈框而出。
嘟——!第三節 比賽結束。
飛天隊球員放松下來,準備下場休息。而恒星隊的球員卻一個個圍上來。
林科倒在地上,痛苦地用手捂着左膝,眉頭緊緊擰在一起。
場下的王山海和兩個隊醫快步走進場,低頭扶着林科向她詢問情況。王山海招了招手,醫務人員便立刻小跑擡來了擔架,幾個人把林科架到擔架上,她依舊表情痛苦,手捂着臉被擡出了場。
節間休息,現場的主場觀衆因為球隊微微領先,也輕松地喧鬧起來,然而徐杏林卻始終心裏慌着。
從林科倒下的那一刻,到林科被擡出場外,徐杏林每分每秒都關注着她的表情和反應。看着女孩捂着膝蓋忍着痛,徐杏林甚至跟着她一樣的疼。
被擡出場後,林科再也沒有回來。
徐杏林心裏像爬滿了螞蟻,又鬧,又燥。
—
周二早上,徐杏林打着哈欠,邁進燕京三院的大門。
借着周末兩天,又請了一天的假,徐杏林和朋友們到沙漠玩了一圈,前一天晚上才回到燕京。
三天的沙漠露營本是徐杏林期盼了一個月的,然而這幾天她總是不時會想到那天林科受傷的樣子,心裏不禁擔心起林科的傷勢,連朋友們都看出她玩的心不在焉。
她的傷勢到底如何?她現在怎麽樣了呢?是否及時治療?膝蓋啊,傷的可是膝蓋啊!是否影響她的職業生涯,有沒有人負責她的康複呢?
自從林科受傷後,徐杏林每天都在網上刷着關于林科的消息,然而卻始終查無所得。
燕京三院運動醫學科,是目前中國最大的、最具影響力的綜合性運動醫學研究科室,很早就全面開展對運動損傷的防治及運動相關疾病的研究工作,為國家各級運動員、奧運會等體育賽事提供了高質量的醫療服務和強有力的醫療保障。
而在運動傷病中,治療很重要,而康複也有着同樣的重要地位。
跟着自己的老師何勝金,徐杏林畢業後就在燕京三院運動醫學成為了一名康複醫師。
而作為一名康複醫生,作為關注了林科四年多的人,無論是出于職業病還是個人情感,林科都始終是她心裏最放不下的。
這邊擔憂着林科,徐杏林坐在電梯上,微微伸了伸懶腰。
康複醫生早上不用跟主治醫生查房,又因為玩了幾天的勞累,徐杏林早上便起得晚了些。這時候已經錯過了醫院早上最忙亂的那個時間段,連往病房走的電梯裏都不再擁擠。
師傅何勝金一大早就給她打了個電話,但是因為睡過了,徐杏林沒接到。
不知道老何又給自己安排了什麽活,徐杏林心裏想着,擡手掩着嘴又打了個哈欠,在更衣室慢悠悠的換了衣服,便往運動醫學一病房走去。
“嗨,徐醫生,早啊!”運動醫學二病房的護士小申和徐杏林打着招呼問早。
徐杏林禮貌地笑了笑,心裏自嘲了一下,她可能是科室來的最不早的人了吧。
“徐醫生,運一那邊高護病房的病人早上好像在找你。”
徐杏林點了點頭,也沒太在意,別了小申又繼續往運一病房走去。
這個時候打飯的高阿姨推着已經收了的早飯車迎面走了過來,高阿姨是醫院的老人了,雖然只是負責給患者訂飯打飯,但是高阿姨人心善,總是幫患者多做一些事情。
高阿姨推着車從徐杏林身邊經過的時候,徐杏林向她親切地問好。
“小徐大夫啊,運一那個高護病房,早上還問你什麽時候來,你快過去看看吧。“
徐杏林嘴上笑着答應着,轉頭就癟了癟嘴。這都什麽事啊,怎麽連阿姨都知道患者找她而她沒到。
徐杏林在走廊上晃了晃,又到運一醫生辦公室呆了會。
周二周三往往是病房最忙的時候,因為往往患者都是周五出院,周一收新,新入院的患者則會安排在周二周三手術。
燕京三院的運動醫學科室恐怕是全國最繁忙的運動醫學醫療中心,全國各地的患者都會來這裏治療當地一年都遇不到幾個的病例。
運一運二兩個病房每天要排二十多臺手術,很多年輕醫生即使不上臺也都會去觀摩,所以徐杏林來的這個時候,辦公室裏完全沒什麽人。
剛從醫生辦公室出來,徐杏林便遇到了從山省來院實習的小馬醫生。而小馬醫生也跟她說,高護病房找她。
徐杏林心裏有點煩,這個高護病房到底找了多少人來找她?
走在走廊上,徐杏林幫着兩位做了膝關節置換的大爺指導了一下康複動作,看着護工攙扶着他們慢慢康複走動。
這邊剛從護士臺拿到患者的病例資料本,管房護士小方就推着輸液車嘩啦啦經過徐杏林身邊。
“徐大夫,高護病房找你一早上了,麻煩你……還是過去一下吧。”
徐杏林:……
徐杏林簡直要氣炸了!
這個高護病房到底住了什麽人!搞得全世界都知道患者早上找她,而她卻來遲了!
在高護病房門口站了好一會,病房裏零零散散傳來幾個小護士咯咯的嬉笑聲。
徐杏林壓着心裏的火。
該不會又是哪個富二代吧?
來了醫院像住賓館似的,舒舒服服。那些人沒事就按呼叫鈴,對着醫生護士呼來喝去,看到好看的小護士還會調戲幾句。這一早上,這人都折騰多少人來找她了!
想到這些,徐杏林越想越氣,她敲了幾下門,甚至沒等屋內應答就推開門走了進去。
病床上伸出長長的一條腿,雖然細長,但是肌肉緊致白皙,看起來充滿力量。
再往上看,徐杏林整個人瞬間木住了。
這雙眼睛幾天前也和她對視過,那時,一個是場內一個是場外。而現在,一個是病床上,一個是病床下。
而病床上剛才還和兩個來換吊瓶的護士有說有笑的林科也同樣呆住了,突然就變了啞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