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剃度
冬日嚴寒,溪水村李氏一族唯一的童生李長福,身着一襲洗得發白的薄綿長袍,站在凜冽的寒風中,一臉悔過求饒恕的神情,在村民的觀望中,用他往日裏執筆的白/皙手指,輕輕敲開了秀蘭家的門。
開門的是一臉惡心的小草,攔人的是一臉怒容的石頭,兩人誰都不願聽李童生這個讀書人一臉無奈的解釋。
“你老娘要弄死我們小姐好給你娶舉人老爺家的有錢小姐時,你這個滿肚子聖人之學的讀書人在做甚?我呸!”小草叉腰罵人。
“你,不是好人!”石頭憨憨地說。
李長福卻似根本沒有聽見,對着兩人再次躬身到底,“兩位姐姐,請讓我見一見秀蘭。”
秀蘭坐在堂屋緩緩飲下一口熱茶,聽着門口小草一口一個“僞君子”的唾罵,李童生卻根本不作辯解,默默承受。仿佛為了母親,他被人斥責甚至辱罵,都甘願受之。
好一個孝道至上的讀書人啊!
秀蘭心裏暗暗嗤笑。
終于,有看熱鬧的村民忍不住開口了。
“小草丫頭啊,看在李童生——”
秀蘭适時站起身,喊了一聲:“小草,讓李童生進大門,院子裏等候,我見他。”
那看熱鬧的村民後半句“一片孝心的份上”被秀蘭生生打斷,剛要開口再說些什麽,轉頭看見石頭已經握緊了小缽一般的拳頭朝他比了比,趕緊縮緊了脖子閉嘴。
小草和石頭見小姐發話了,只得讓他進門,但還是拉長着臉,“進吧,但我家小姐說了,只能進到院子裏,男女有別,不能進屋。”
秀蘭提起裙擺,慢慢走出堂屋,從容邁過門檻,站在廊檐下與院子中站立的李童生隔着一丈遠的距離相望。
李童生自上次定親到現在,已經很久沒見過秀蘭。
她似乎瘦了許多,下巴都有些尖了,就算穿着冬日的夾襖,肩背也很是單薄。
Advertisement
可是,李童生剛淡淡掃過秀蘭的眉眼,他就覺得心口猛然一縮。
那是極其淩厲又深邃的眼神,如同劍芒般鋒利。
李童生覺得自己一身單薄的棉袍,已經被輕易刺穿,直直刺入了血肉皮囊。
聯想到張家所有人的消亡,以及老母楊氏一步步被誘入“彀中”,李童生頓覺毛骨悚然。
一路反複斟酌推敲的說辭,剎那間如此的蒼白無力。
甚至,李童生覺得,自己在那一雙猶如開了鋒、沾了血的利刃般的寒眸前,也不過幾息就會丢盔棄甲,命不久矣。
秀蘭,早就不是原來的秀蘭了!
李童生一咬牙,“撲通”一聲就跪了下來。
“秀蘭妹妹,我娘貪心不足,想要得了你的嫁妝再讓我另娶舉人之女,是她蛇蠍心腸,的确罪不容恕。但我從小喪父,是我娘單獨将我拉扯大,她秉性不良,也有我規勸不力的罪責。我已經懇請族中長輩,讓我娘終生禮佛贖罪,不得邁出家中一步,請看在我一片悔意的份上,請秀蘭妹妹繞我娘一條命!長福再次叩拜!”
秀蘭側身,沒有受禮。臉色淡淡,也未做聲。
只是她心裏倒是對李童生有些刮目相看。
為了一個沒有底線的老娘,他願意舍下自己的尊嚴。
只是,為了老娘可以沒有底線舍棄尊嚴,對待別人卻如此涼薄。
倒也是個狠人!
門口看熱鬧的人,為李童生一個讀書人對着秀蘭一個女兒家行叩拜大禮的行為,不禁表示了各自的同情。
“秀蘭姑娘,饒了長福她娘吧,長福都給你下跪了!”
“楊氏雖有錯,但一輩子吃齋念佛不能出門,也算是嚴懲了,秀蘭姑娘高擡貴手吧。”
秀蘭笑了。
她将視線從地上跪着的李童生身上,緩緩看到了天上。
天色陰沉沉的,還刮着着寒冷刺骨的北風。
李童生擡頭,見一丈之遙的姑娘正望着蒼天在笑。
可那笑意,卻似被寒風吹得極其冰涼刺骨。
秀蘭先朝門口看熱鬧的人斂衽一禮:”感謝各位,給了秀蘭一個公道。雖然遲了一些,我父親已經走了,但大家都明白楊氏有罪,秀蘭也可告慰先父亡靈了。”
剛還在幫李童生說話的人,一個個仿佛被扼住了脖子,紛紛尴尬地禁聲。
有人心裏狠狠啐了一口。
李長福你個兔崽子,老子這麽吃癟,回頭你得給老子加錢。
秀蘭讓小草去請族長,“既然大家都認為楊氏有錯,那族長必會給秀蘭父女一個交代。至于李童生你/娘前日裏的腌臜事,那是你們族中之事,由不得秀蘭一個外人置喙。”
李童生額頭冷汗滲出,卻有求于人不敢反駁。
親娘的命,可能還攥在她的手裏。
由于前日裏楊氏所犯之罪,族長很慎重地帶着兩個弟弟過來。
秀蘭将剛才之事細訴一遍,然後,含淚跪地:“求祖爺爺為我們父女做主!”
族長不傻,狠狠瞪了一眼自作聰明的李童生。
哼,以為求了秀蘭就能繞過楊氏的一條賤命?
秀蘭正等着你自己送上門去呢!
既然楊氏騙婚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族人都一致認為楊氏有罪,那族裏的審判就容易了。
下午,張氏和李氏一族的族老商量了一番,楊氏騙婚,由其族中/出面杖責五十。
另外,楊氏和張屠戶行那腌臜之事被人當場發現,李氏族老和張氏族老商量了好久,還征求了秀蘭這個未來侯府良妾的意見。
秀蘭聽完族長說楊氏關進族中廟堂,一輩子吃齋念佛不得離開一步,張屠戶則杖責八十,族中除名。
秀蘭表示自己對李氏一族的事,不予置喙。
但是。
秀蘭對着族長恭敬行禮:“楊氏剃度之日,秀蘭想要去觀禮,以告慰父親在天之靈!”
族長幾人面面相觑,李童生瞠目結舌半天說不出話來。
秀蘭是要嫁去侯府的,侯府規矩嚴,一個妾哪裏還有出門之日?溪水村的事,今後她也不會知道。
李童生有可能會中秀才,中舉人,楊氏進廟堂不過權宜之舉,哪裏會真正剃光頭?
秀蘭緩緩起身,一臉感念:“多謝祖爺爺,秀蘭一定在世子爺面前多多為族中子弟美言。”
兩邊族老眼神交流好一會,終于,李氏族老無視臉色蒼白的李童生祈求的眼神,咬牙決定:“杖行三日後,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