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11)

現的極恭謹,“能為皇上分憂,是臣的榮幸。”

女帝沉默了一下,“當年母皇還在時,忌憚封秦兩位将軍,後來為了給老三鋪路,便制造秦府的謀逆冤案……可是朕一直想不通,當初秦府并不如封府在軍中影響大,況且秦府只生有一子,而你封府卻已有能繼承母業的獨女,為何母皇沒有下手除掉封府,而是秦府呢?她到底在忌憚什麽?”

風雲心裏一顫,表面上卻很是茫然,“這……臣的确不知,當初秦府出事,臣也才十歲而已。”

呵,她怎麽會不知道,按理說這是封家和帝王家應該代代相傳的秘密,只可惜她是封府獨女,當今女帝卻不是先帝心中的理想繼承人,而這個秘密還沒來得及告訴三皇女她便被害死。當然,風雲也猜測過其實三皇女已經知曉此事,不過她絕對不會将此事告知當今女帝,三皇女在女帝登基之後不久就被圈禁,之後在府中病重而死,女帝不知曉這個秘密也是理所當然。

這件事就是……封府事實上負責在暗中培養一批親衛,這批親衛隐藏在宮內的宮人、護衛之中,以備在宮中出現大事時,能夠保護女帝姓名。

當初風雲就是因為從母親口中知曉此事,才聯想到要挖一條密道。而現在的女帝之所以能成事,也就是因為這批親衛得到的風雲的命令,不管女帝死活。

但是風雲并沒有讓這些人全部都仍舊留在宮中,其中的一部分借着新帝登基後宮換血而被換出了宮外,換了一個身份生活。

女帝盯着風雲的臉,像是要從上面看出什麽端倪來,但是風雲卻并沒有更多表情。

就在這個時候勸宮人進來,在女帝耳邊低語了幾句。

“什麽?!”女帝極快速的看了風雲一眼,風雲立刻知道此時跟自己有關,那就一定是念青和蔣燕那邊出事了,可是根據女帝的語氣來看,似乎情況對她來說不太對。

她還是有些擔心,可是又不能主動開口,宮人走了之後,女帝的臉有些沉,氣氛僵硬了一會兒,女帝才開口,“老三,剛剛他們來報說,蔣燕和将軍正君不見了。”

風雲心神一轉,已經猜了個大概,之前遇到的宮人恐怕是皇上派去的,然後半路上扣下了蔣燕和念青,現在有兩種可能,就是人還在女帝手上,剛剛她是在演戲,還有一種是人扣下了之後卻出了意外,真的不見了。

她知道越是這個時候越要沉得住氣,她不是來與女帝攤牌的,而是來左右她的決定的,現在就是要讓女帝覺得自己對他二人的行蹤有把握,“大抵是宮中太大,不小心走失了,念青是與鳳後和王君去賞花,或許可以先問問,人是在哪裏走丢的。”

女帝心一沉,她怎麽可能真的去問,因為念青根本就沒有去鳳後那裏,現在人在宮中居然不見了,剛剛宮人來報,負責看守那二人的人都被迷暈在那裏,人逃了出去。

作者有話要說: 馬上就要完結了

到時候就會有番外333寫點什麽呢,小包子怎麽樣?

Advertisement

啊,新文也有些想寫……【快住手

☆、大結局

女帝此時非常後悔,她不該讓蔣燕同念青關在一處,蔣燕跟随風雲有些日子,腦子也快得很,很有可能是她在身上藏了迷藥帶進宮。此時她見風雲如此氣定神閑,心裏更确信了幾分。

“皇上,人是在後宮走失,臣若是貿然前去多有不便,若是鳳後那裏尋得了人,讓他二人直接回府便是。”風雲言下之意就是,你也不必借這個借口讓我等他二人出來一起回去了,我不等了。

有一瞬間周圍的氣氛似乎是凝固了,只是最後女帝仍舊是長長的嘆了一口氣,揮了揮手,“去吧。”

風雲行禮退出,心裏着實松了一口氣,但凡可能,她也絕不希望同女帝撕破臉,因為她現在最多只能保證能全身而退,而兩敗俱傷的結果是誰都不想看到的,當然,除了上官雯。她巴不得她們二人把事情越鬧越大,然後她坐收漁利。

“皇上,就這麽放她走了?”風雲就這麽毫發無傷的走了,這可不是上官雯樂見的,她也不明白為什麽女帝能夠這麽輕易放過她。

女帝緊緊皺着眉頭,“她沒有把柄在朕手裏,就算殺掉她一人,強安罪名也不會像對待嚴家那麽容易,更何況蔣燕如果真的已經逃了出去,萬一風雲在宮中出事,她聯系那些從前的舊部,倒是形勢一發不可收拾,又怎麽解決?”況且她還是沒有知道先帝忌憚封家的理由,那些侍衛只是被迷倒而沒有被殺掉,或許也是風雲在表示,只要她不被逼到死路,就不會拼個魚死網破。

相對于野心勃勃的上官雯,她沒有必要先尋風雲的麻煩,風雲在上官雯心裏也是一根刺,至少如果她不老實,也會忌憚一些風雲,她是女帝,自然也不喜歡被人當槍使。

出門後一個在禦書房門口的宮人自覺上來帶路,風雲跟着她走出很遠,“封将軍,奴婢就送到這了,請您保重。”

風雲握了握手裏多出來的紙條,點了點頭,頭也不回的出了宮。

送她來的轎子仍在外面,風雲并沒有上轎,而是自己去了寶玉軒,裝作是問扳指好了沒有,實則是找個地方展開了手中的紙條,上面寫着:二人已經救出,城外樹林,勿念。

風雲懸着的一顆心才真正落了下來,頓時覺得今天這一趟入宮,比自己上十次戰場還要累。出了寶玉軒,一頂轎子從她面前過去,跟着轎子的小厮她認得,是許成竹從小就跟在身邊的采寧。

風雲的手在地上虛晃了一下,起身喊到,“公子。”

采寧回頭,認出風雲,向轎子裏說了句什麽,轎子停下,他走了過來,“這位小姐可有什麽事麽?”

風雲從手裏拿出那個繡着翠竹的香囊遞過去,“你家公子掉了東西。”

采寧接過看了看,朝着風雲行了一禮,離開了。風雲看見他将香囊遞進了轎內,也朝着另一個方向離開。

風雲出了南城門就看見一輛馬車停在一邊,駕車的是一個頭戴鬥笠的人,看見風雲走過來,微微朝她點了一下頭,然後立刻掀開了身後的簾子,低聲說道,“主子,剛剛正君暈倒了,已經去叫大夫了。”

青兒暈倒了?!風雲跨進馬車,靈兒看見她立刻眼淚汪汪,她撂下簾子問,“怎麽回事?”

身後的人答道:“剛剛裏面的姐妹将他們送出來之後,正君就上了馬車,可是沒一會兒就暈倒在裏面了,不像是中毒也不知道緣由,不知道是不是救人的時候不小心聞到了迷藥,松了口氣之後才睡過去。”

“娘、娘……”昏迷中的念青皺着眉頭像是很痛苦,風雲握住他的手輕輕的喊他的名字,他也沒有反應。

“大夫來了!”風雲掀開簾子,是蔣燕去找的大夫,她跳下馬車,把大夫扶了進去,等着大夫給念青把脈。

蔣燕朝着城門的方向看了一眼,低聲對風雲說,“老大,剛剛有人已經看到我們了。”

風雲點點頭,這樣女帝就會知道蔣燕和念青已經逃了出來,肯定會更加覺得不可理解,只要她像先皇那樣對封家有所顧忌,那麽風雲就暫時安全。

大夫收回了把脈的手,沒等風雲開口問就先道了一聲“恭喜”,“恭喜夫人,尊夫郎這是有喜了。”

這個消息對于一直做着沒有孩子的心理準備的風雲來說有些突然,她有些茫然的看了躺在馬車中的風雲一眼,不自覺的咽了一口口水,“他有身孕了?你确定?”

大夫看着風雲的反應就知道她應該是初為人母,笑呵呵的下了馬車,“我把了幾次,不會錯的,脈象上是三四月上下,但我看尊夫郎身子未顯,所以極有可能是懷有兩胎。”

倆?!風雲有些回不過勁來,然後她才猛然想起,曾經聽說過秦文秦武與她師父是遠方親戚,前世似乎聽說過若是親屬當中有生雙胞胎的人家,就容易再有雙胞胎……可是居然這麽巧……

風雲回過神來,“可是我們這就要有急事離開這裏,他這個時候會不會比較危險?如果路上走得慢些呢?”

“趕路倒也沒有大事,只是平穩一些,也不要讓他覺得勞累,千萬不要勉強。你們來個人随我去抓些藥吧?”蔣燕應了聲跟着大夫離開之後,風雲還有些沒回過勁來。

她前世還沒有結婚就來到這裏,有經歷了一段結局有些糟糕的感情,成親之後被告知夫郎很有可能不能懷有身孕,她雖然多少覺得有些遺憾但是卻也知道有些事無法強求。

可現在這個、這兩個孩子來的這麽突然,還真讓她有些過于驚喜。

“姑姑,叔叔是有小寶寶了嗎?”

嚴靈的聲音讓風雲回過神來,她伸手刮了一下她的鼻子,“是,你就快再有兩個小弟弟或者小妹妹了,不過你怎麽還叫‘叔叔’改不過來,要叫‘姑父’。”

風雲想了想,提醒嚴靈不許露頭到外面,她得回一趟将軍府拿些被子褥子墊在馬車上。

她從将軍府返回的時候蔣燕也已經回來了,她抓了夠吃一路的安胎藥。

“姑姑,姑父醒了!”剛掀開簾子就聽到這麽句話,風雲趕緊看向念青。

“……雲姐姐……嗚……”念青看見風雲,眼淚立刻嘩嘩的流,風雲因為他對自己的稱呼一愣:她已經有十多年沒有聽到青兒這麽叫她了。

然後她立刻意識到,念青當初果然是失憶了,而他現在這是恢複了記憶。

只是他這麽個哭法可不行,風雲趕緊把被褥放在一邊,坐在他旁邊抱住他,“青兒,我在呢,別哭了行不行,你現在可不能這麽哭了。”

什麽叫現在不能這麽哭了?念青躺着眼淚還不太明白,風雲抓着他的手放在他的小腹上,“你有身孕了,有我們的孩子了。”話說出口的這一刻,風雲自己都不明白自己為什麽會鼻子一酸,眼淚就掉下來了。

這一瞬間,她覺得自己之前的所有人生和經歷似乎都只是一場不切實際的英雄夢,而只有現在在自己懷裏的這個男人,還有他孕育着的他們的孩子們,才是她一路走來能把握住的唯一真實。似乎她在那個夢中所有的委屈、不甘和痛苦,都在這個時候随着眼淚傾瀉了出來。

她想,或許她本來就不适合做英雄,她一直以來都太過勉強自己了,不過對于那些壯懷激烈的過往,她不後悔,也很感激。

念青一邊為風雲擦淚,一邊也哭的很厲害,但是他的眼中仍能看到笑意,剛剛他是因為渾渾噩噩中想起了小時候的事情,所以覺得悲傷,但是現在他卻是喜極而泣,他感謝上天在這個時候給了他孩子,讓他能夠覺得剛剛還覺得萬分痛苦的事情,卻因為新生命的到來讓他覺得可以面對了。

風雲擦了臉上的眼淚,狠狠的吸了口氣,然後将被褥都墊在了馬車裏,吩咐外面的人可以出發了,一律走大路,不必着急可以慢些。

馬車行在路上有些搖晃,靈兒趴在被褥的一頭已經睡着了,念青靠在風雲的懷裏,用手輕輕摸着自己的肚子。

“青兒,大夫說你可能壞了兩個孩子,若真的是兩個,到時候一個姓‘封’,一個姓‘秦’,好不好?”

“真的?”

“真的。師父只有你一個兒子,這樣也算是為秦家留下一條血脈。”

“妻主真好……”

“怎麽不叫我雲姐姐了?我倒覺得你叫我雲姐姐顯得親昵些。”

“唔……雲姐姐……”

“再叫一聲。”

“雲姐姐……”

“再叫。”

“雲姐姐雲姐姐雲姐姐……”

青兒,我們會有自己的孩子,還會有孫女孫子,我想同你一起教孩子走路說話,看着他們漸漸長大,讀書習字,然後去經歷他們應有的人生。

再不沾染這些功名利祿的紛攘,帶你去看山、看海、看你從未看過的風景。

同你在餘下的人生裏,安樂太平。

作者有話要說: QAQ我不是很會寫結局的

如果不能讓大家滿意我會自行面壁

之後會有番外,這個故事并沒有真的到最後

在番外之後,會有一個最終章,我會向大家交代一些最後的事情

并且在那章的作者有話說裏跟大家分享一些心情,并且推薦下我的新文【捂臉】

☆、番外

倆皮猴子

“遙兒和曼兒呢?”念青看着最後一道菜上桌,卻不見了自家的兩個孩子。

看風雲,風雲若無其事的夾菜吃菜,看李常和張琳,兩個人低頭扒飯,看如玉,笑而不語……得,一看這形勢,就知道兩個丫頭肯定又因為什麽事兒被風雲罰了,“凝兒,告訴姨夫,她們倆人呢。”

張凝特別無語的看了一圈這群幼稚的大人,“小遙和小曼摔跤被大姨逮了個正着,這個時候應該還在後院紮馬步,我這就去叫她們。”

“姐姐姐姐我也去!”六歲的李易從凳子上爬下來,凝兒牽着他的手走了。

摔跤……念青心裏也很無奈,三個女孩只差一歲,也都一樣讀書習字,怎麽凝兒小小年紀就那麽穩重,他家這兩個……用妻主的話來說就是倆皮猴子。

過了沒一會兒人就回來了,遠遠的就聽見秦曼還在那裏跟張凝說她們倆人摔跤的激烈場面,不過一進門立刻安靜。

風雲也不說話,念青趕緊使眼色,“還不快認錯?”

“娘我錯了。”

“還不是娘說的要打人先得先學會挨打……哎呦,姐你掐我幹嘛!”

張琳是第一個憋不住笑出來的,然後大家都陸續笑場,風雲都險些繃不住。

“行了,坐下吃飯。”

兩個人老老實實的坐在那吃飯,風雲發話了,“明天吃完飯曼兒再去紮半個時辰。”

“啊?為啥啊?”秦曼叼着筷子一臉不可理解,為啥她挨掐還得多罰啊?

“今天你不是打輸了麽,是因為這個罰的。”

秦曼一聽不樂意了,“娘,那是姐她使詐!她打不過我就突然喊了句‘娘’,我才走神的!”

封遙慢悠悠的說了,“娘還說過,‘兵不厭詐’。”

秦曼這個冤,要不是她使詐,第二回娘真的來的時候她會以為又是假的?結果當場挨了娘一個爆栗,現在還隐隐作痛!歸根結底就是姐她太陰險!

張琳看着這倆實在有意思,“曼兒啊,日後要是在外頭,可記得一定要在你姐身邊,聽你姐的話,要不然你讓人賣了還得幫別人數錢。”

秦曼撅撅嘴,看上去是不服氣,其實她最聽她姐的話,有的時候念青的話都不如這個姐姐的好使,因為她有一次小時候走丢了差點被人拐跑,就是封遙把她給找回來的。

之前她不明白為什麽娘說自己武藝練的比姐姐好,可是真的打起來自己總打不過她,姐說她應該多看看兵書。天吶!她一看書就打瞌睡,還不如出去練武。

娘還說凝姐姐那叫文質彬彬,姐那叫文武雙全,而她是有勇無謀,莽婦一個。

她跑去問爹啥叫莽婦,爹好像不太高興,去找了娘,跟她說……咦說啥來着?哦,對,讓她不要跟孩子說不好的話,會對她造成影響。娘說了什麽她不記得了,然後爹還在生氣,娘就出來把門關上了,然後她聽見爹可能是被娘打了似的在裏面叫喚……

然後?

然後她就被封遙給拽走了。

有夫如玉

“背的不錯,就到這吧。”如玉動了動身子,張琳走到他身後給她揉了揉肩,“累了吧,我抱你去躺椅上。”如玉挑了挑眉毛将一只胳膊繞道張琳脖子上,她一用力就将人抱了起來。

張凝面無表情的看着:剛才背了半天書的人好像是她?還有……抱都抱了能不能直接抱回房裏去,抱到書房的躺椅上算怎麽回事……她還要看書的好嗎?

不過那兩個人顯然沒有注意到女兒在心裏的吶喊,張琳把洗的幹幹淨淨的葡萄放在如玉手邊,如玉拿起一顆看了一眼張凝,“凝兒,長大有了夫郎,不能像你娘這樣,知道嗎?”

嫁給這個女人還樂在其中的人不就是你麽……

張凝雖然只有十歲,但是她通過自己的觀察體會理解以及周圍人尤其是大姨對他們的評價,已經完全知道娘和爹的相處模式了。

她爹就是典型的口是心非,她娘就是典型的扮豬吃老虎。

随着自己長大了,見過的人多了,她才深切的明白到,大姨夫那樣的男子才是正常的男子,她爹和老姨夫都是男子中的“另類”。“另類”這個詞,也是大姨教她的。

有娘和爹在的書房裏實在是看不下去書,張凝放下書本決定還是到屋外走走吧。

“姐姐!姐姐!”李易高舉着手跑到她面前,将手裏的糕點遞到她嘴邊,“吃,可好吃了。”

張凝就着他的手吃了糕點,然後摸了摸他的頭,“小易已經六歲了啊。”

李易用力點點頭,“爹說、小易還有……”他皺着小眉頭伸出一根、兩根、三根、四根、五根手指,“還有這麽多就七歲了!”

還有小半年就到女男大防了麽……張凝看了一眼李易還略帶嬰兒肥的小臉,湊上去親了一口。

“姐姐我去吃糕點啦。”李易眨着兩個黑溜溜的眼睛跑了。

張凝嘆了口氣:小易啊,就當我先收你點利息吧,可要是你長大了以後不喜歡我,剛才的事情可別告訴你未來的妻主啊……

家有公虎

“我看誰敢不給診金?!”

永福街上一聲吼,全鎮人民抖一抖。

巧雲叉着腰站在醫館門口,堵住了要離開的女人。

“都說了是個誤會,反正只是把把脈,又沒有抓藥,不給診金又怎麽了……”女人在那裏嘟嘟囔囔,周圍人聽她這麽說也有點看不過去,這裏坐堂的原來是孫大夫,有時候碰到這種事她自己就不會要診金,但是這明擺着自己不想給就有點過分了吧?

現在是孫大夫和李大夫一起坐堂,這李大夫也不喜歡跟人計較這個,不過……

站在裏頭的李常看見巧雲來了,本來想說“算了”但是此時也不敢接話,既然被巧雲撞見了,那就是這人自認倒黴吧……

本來在後面歇着的孫大夫看見這情形,本來想給李常出去抱不平也默默的退回去了,巧雲來了,哪還輪得到她的老骨頭。

巧雲上下打量了一眼這人,生面孔,肯定是剛來永福鎮不久或者路過這裏的,他一天沒事就喜歡到處走走,見到對的就幫一把,見到錯的就說兩句,這鎮上少有他十分不熟的人家。

周圍的人裏有見識過巧雲厲害的,偷偷跟那個人說,“這是鎮上有名的‘公老虎’,診金也沒有幾個錢,給了就走了吧。”

要說女人就是容易小看男人,而且非得在能屈能伸的時候要那個臉面,那女人特別不服的推開巧雲,就走了。巧雲看了她一眼,然後朝反方向跑了過去。

衆人剛想說這公老虎今兒怎麽轉了性子了,就看見他跑的方向可不是衙門裏頭的方捕快和常捕快麽!

“大人大人,不好了,有人看診不給錢!”

“啊?怎麽回事兒?”

要說風雲這一家子人上下老小這麽些口,也算是個鎮子上的大人家了,而且這家人待人還都挺好的,也沒給縣衙添過什麽麻煩。而且稍微有些資歷的捕快都經歷過多年前馬師爺“下臺”那件事。

當時事情正好出在馬蘭跟張琳打架之後,所以有人就猜測是張琳家裏有背景,找人把馬甲姑侄給趕走了。

師爺在縣衙剝削捕快,馬蘭在鎮上為非作歹,平日沒少欺負捕快和百姓,這風雲這家子人的形象瞬間就在縣衙裏高大了起來。而且季縣令也話裏話外透着那麽點兒意思……那麽怎麽個情況他們還會不懂嗎?

這十多年間風雲家人在這醫館裏進進出出,這醫館老板是誰大家早就心知肚明了,孫大夫醫術好,她夫郎榮叔又是個熱心的,好打抱不平,李常雖然醫術還比不上孫大夫,但是一般的病人她都能獨立負責,有意思的是她娶的夫郎跟榮叔一個性子,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她雖然厲害卻不跋扈,每次發火必然都是為了打抱不平,大家也都不放在心上,反而覺得這男人有意思。

這兩個捕快平日裏巡街這些事情當然也曉得,這個時候就一個追了上去,另一個聽着巧雲跟她講這是怎麽回事,他不知道的還有人在旁邊給他補充。

那女人被帶了回來,在衆人的壓力下交了診金,這巧雲才心滿意足的進醫館催李常吃飯了。

“大姐、老三,蔣姐托人帶信來了。”張琳從外面回來,把信給了風雲,一家子都過來看,“大姐,蔣姐說啥?”

“她說孩子快要降世了,讓我們無論如何得去,趕上孩子的滿月酒!”

“從這到相辰國……那不得,哎呀,要是去那得盡快出發啊!”

“正好在家歇了也有小半年了,時時候再出去玩玩了,去相辰國看看也行,都沒什麽意見的話就都收拾自己的東西吧。”現在朝中暗流洶湧,若是過幾年真的鬧起來,邊境關系也會變得緊張,那時候想出去也難了。

至于蔣燕的事情……呵……

她放在心中多年的人,當年在尋短見之前被人販子賣到相辰國,那也是個不讓巾帼的男子,硬是在異國他鄉為自己掙得了落腳之地,一次來凰雲行商,路過永福鎮,被蔣燕遠遠的看見了背影,就這麽托人帶了信回來,說是追到了人再回來。

再後來,将近二十年的單相思終于修成正果。

所有的一切都落得圓滿,風雲想,這是對為了保護一份平安而奉獻了自己的已故的人的最好安慰了。

作者有話要說: 零零散散的寫的,總覺得用這些小片段來表達一些什麽

不過好像不太會表達就是了……

下一章沒有多少字,但是是最終章,是最後的交代了

兩章就一起發了吧。

☆、最終章

風雲離開綿城的二十年後。

這一年,凰雲大旱,适逢霜凍,莊稼被毀。

次年蝗災。民不聊生,哀鴻遍野,朝中卻因裕王暗中集結兵力拉攏官員,與皇權關系日益僵化而不能妥善處理民事。

在百姓怨聲載道的時候,一支起義軍揭竿而起,他們的頭領被稱為“義王”。

這支隊伍趁勢而起,很快百姓中傳出了這樣的消息:有人在這支軍隊的領導者之中看見一堆雙胞胎,其中一人身穿铠甲,腰挎雙刀,其裝扮竟與當年的将軍封雲無二,而且長相也有幾分相似。

後來有軍中人證實,這二人正是當年封将軍與她的師父秦将軍的獨子所生的孩子。此消息一出,這支起義軍在百姓心中立刻變為能夠帶給他們太平生活的軍隊。

三年後,裕王上官雯舉兵打入皇宮,女帝在敗局已定之時揮劍自刎,裕王登基。

然而她坐上那個位置才不到兩個月,皇宮在一日淩晨突然喊殺聲沖天,沒有人知道那支起義軍是通過什麽方式進入了皇宮,他們甚至沒有通過城門和宮門。

二月後,“義王”、本名嚴靈,登基為帝,封遙、秦曼為将軍,張凝拜右相。

之後女帝為一樁二十年前的冤案平反,那場冤案無辜被害的人,正是她的所有親人。

凰雲國多年暗流,至此平息。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