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升官職劉家受挫

衛家不想張揚, 但因着宮裏先後賞了東西,末郎的出生瞬間熱鬧起來。

衛景明這幾日收禮都收的手軟,宮裏給的自然要收, 錦衣衛同僚的禮也不能拒絕。至于那些嫔妃們的禮,他準備先收下,後面再做打算。

末郎的洗三并未請人, 而是自家人一起聚一聚。

衛景明本來想在家裏歇十天的, 誰知洗三第二天,莫百戶小跑着到了衛家,拉着衛景明就跑,“大人, 快,聖旨到了, 等着您去接旨呢。”

衛景明拉住了他,“莫大人,我總得換身衣裳吧。”

莫百戶一拍腦門,“對對對,大人快換衣裳, 我走的時候, 傳旨的人已經快到錦衣衛了, 您和萬大人, 都要升官了。”

衛景明立刻回房換了身衣裳, 和顧綿綿打了聲招呼,火速跟着莫百戶去了錦衣衛。

路上, 衛景明問莫百戶,“可知道是何事?”

莫百戶笑,“早晨傳來消息, 昨兒陛下忽然定下,讓萬大人做了指揮使,剩下這個指揮同知的缺位,讓您領了。”

衛景明皺緊了眉頭,“其餘人可有什麽話?”錦衣衛還有三位指揮佥事,衛景明越過他們成了指揮同知,這些人心裏必定不服氣。

莫百戶啧啧兩聲,“大人,這個時候,其餘人就算心裏有想法,嘴上肯定也是恭賀您和萬大人。”

衛景明看了莫百戶一眼,“往後咱們都要小心些。”

莫百戶臉連點頭,“大人放心,下官這些日子連酒喝的都少了,保管不會誤事。”

果如莫百戶所說,傳旨的太監已經到了錦衣衛,萬大人已經接過了自己的那封聖旨,正在和太監攀談呢。

等衛景明一到,萬大人立刻道,“衛大人,請吧。”

衛景明恭恭敬敬地跪下,聽來人宣讀了聖旨,按照禮節磕頭謝恩。

領旨之後,衛景明也和來人攀談起來。此人是魏景帝的心腹太監,姓王,人稱王總管。

公衆場合,衛景明也不好給王總管塞什麽,只能客氣地寒暄。衛景明知道,別看王總管表面上風光,其實內裏也有苦衷。王總管淨身時,因為切的狠了,年輕時還不覺得,年齡大了之後,小解總是憋不住。衛景明上輩子剛到禦前時,沒少給王總管縫尿帶。

看着風光的王總管,衛景明心裏忍不住一陣唏噓,帝王權力何等殘酷,讀書人想出頭,要十年寒窗,千萬人擠獨木橋,能出來的屈指可數。如這些太監,多少人熬不過淨身直接死了,熬過來的,十之八九折損在宮裏,能熬到老熬出頭的,又能有幾人呢。為了帝王之家,全天下多少人家百姓遭受骨肉分離。

王總管走後,衛景明連忙和萬大人道喜,“恭喜大人,賀喜大人。”

萬大人,哦不,現在是萬統領了,笑眯眯回道,“衛大人同喜,衛大人這樣年輕就做了指揮同知,前途不可限量呀。”

旁邊幾位指揮佥事和鎮撫使都走了過來,滿嘴說着恭喜的話,衛景明一再謙虛,“承蒙陛下厚愛,往後定然鞠躬盡瘁,不敢懈怠。”

萬統領剛升了官,心裏很高興,能做錦衣衛統領,說明陛下準備把他當做心腹了,看來自己之前的路子摸到了陛下的癢癢肉了,他怕自己表露太過,連忙對衛景明道,“衛大人剛得了兒子,又升了官,真是雙喜臨門呀!”

衆人都起哄,讓衛景明請酒,衛景明連連說讓大家到時候都去家裏吃孩子的滿月酒。

衛景明升官的消息火速傳回了家,張媽媽欣喜地對顧綿綿道,“太太,末郎才出生,老爺就升了官,可見這孩子命裏帶福氣。”

顧綿綿親了親孩子的臉蛋,“張媽媽,末郎滿月的時候,多備一些酒,到時候來的人肯定多。媽媽這些日子辛苦了,等過完這一陣子,我讓老爺幫你找兒子,要是能找到,就讓他到咱們家來。”張媽媽的獨子當年和她被分開賣,她已經有快十年沒見到自己的兒子了。

張媽媽立刻跪下給顧綿綿磕頭,“多謝老爺太太,老婆子不累,幹再多的活兒也願意。”

顧綿綿讓她起來,“晚上準備些酒菜,老爺回來後,讓他們一起慶賀慶賀。”

張媽媽笑道,“是該慶賀慶賀,前幾日太太得了郡主的金冊,家裏悄沒生息的,如今老爺升了官,大家一起高興高興。”

顧綿綿讓翠蘭開箱子,“這個月大家都辛苦了,一人多發一個月月錢。翠蘭,你明兒去找裁縫,給家裏人一人做兩身衣裳。”

衛家高高興興的,宮裏劉皇後又摔了一套茶盞。

方太後女兒封了郡主,得了外孫,女婿又升了官,而她的孫子,還孤苦伶仃地生活在宮外。

這幾日,劉皇後眼見着那幾個排行靠前的皇子們越來越有氣勢,心裏越發着急了起來。孫子這麽小,不能領差事,若是不能天天向陛下請安,時間久了,陛下如何還記得這個孫子。

劉皇後本來想給親弟弟承恩後世子謀個錦衣衛指揮同知,誰知魏景帝一甩手給了方太後的女婿。

劉皇後摔了茶盞後,自己一個人坐在昭陽宮裏。她心裏一遍遍地痛罵魏景帝,難道你真的一點不惦記大郎,難道我們夫妻二十多年,真的還比不過一個後娘?

劉皇後傷心一陣子,憤怒一陣子,想了半天之後,她覺得自己不能再這樣坐以待斃。既然陛下你想壓着我娘家,雲家又不顯,我只能給繼哥兒找個炫耀的妻族了。

劉皇後把京城裏的人家扒拉一邊,看上了剛剛去世的王老太師家。別看王老太師死了,王家好像損失了頂梁柱,但王家嫡傳子弟有幾十個,個個都做官,最大的已經做到了吏部侍郎。王老太師門生故吏也多,天下讀書人都注重正統,要是這一股力量要是能全部貼給繼哥兒,別的不敢說,一個皇太孫是妥妥的。

但眼目前,劉皇後還要繼續和魏景帝搞好關系,魏景帝不點頭,她想再多都沒用。

劉皇後當天晚上稍微裝扮了一番,使人去請魏景帝,結果去的人卻垂頭喪氣地回來了,“娘娘,陛下,陛下去了麗景軒寇嫔那裏。奴才去麗景軒,到了門口,被守門的人攔住了。奴才怕給娘娘惹是非,沒敢嚷嚷。”

劉皇後強忍着怒氣,手指在手心中都掐出了幾道印子。她去請皇帝,就算皇帝去了別人宮裏,一般嫔妃肯定立刻會把皇帝勸到昭陽宮來,寇嫔倒好,一個字不提。

半晌後,劉皇後揮揮手,“本宮知道,你下去吧。”

劉皇後一個人吃了頓晚膳,那個她從來不放在眼裏的寇嫔,近來越發嚣張,仗着自己受寵,來請安也時常遲到。

劉皇後心裏哼一聲,一個市井婦人,飛上枝頭就不知道自己信什麽了。既然你這樣不識擡舉,就不要怪本宮了。

那邊廂,魏景帝正在麗景軒和寇嫔玩的高興呢。寇嫔來自市井,也長了一幅好相貌,她不像顧綿綿一樣,小時候總想着如何自立不給爹添麻煩,她想的是如何風流靈巧嫁入富貴人家。

可惜她前二十年運氣不好,因她爹好賭,随意把她配了人,生了兩個孩子後,寇嫔還是不死心,最終機緣巧合勾搭上了還是太子的魏景帝。

魏景帝在東宮時,身邊的妻妾不是的大家閨秀就是小家碧玉,說是端莊賢淑,都跟木頭似的,哪裏比得上寇嫔會吃會喝會玩,這會子正和魏景帝在屋裏躲貓貓呢。

魏景帝被蒙着眼睛,興高采烈地滿屋子抓美人。原來他做太子時,何曾敢這樣放肆地玩。現在他做皇帝了,只要政務上不懈怠,回了後宮放松一下,想來那些老臣們也不會說什麽。

魏景帝這個時候哪裏還記得前朝官員和皇子們之間的鬥争,他心裏眼裏只有屋裏這個活色生香的美人。

寇嫔滿屋子亂轉,清澈的笑聲一會兒在這裏響起,一會兒從那裏傳來,引的魏景帝也放聲大笑。外頭服侍的人聽到後,臉上都露出了得意的笑容。有寇嫔娘娘在這裏,麗景軒是昭陽宮之外最有朝氣的宮殿。陛下幾乎是天天要來,就算不留宿,肯定也會在這裏用膳,麗景軒的布置富麗堂皇,麗景軒的用度僅排在昭陽宮之下。如淑妃、賢妃和德妃三人,也只是有份例的東西,陛下一有新鮮玩意,也只肯往麗景軒送。

魏景帝在麗景軒得到了徹底的放松,洗漱幹淨後,寇嫔依偎在魏景帝懷裏,小聲地撒嬌,“陛下,臣妾真高興。”

魏景帝哦了一聲,“愛妃因何高興?”

寇嫔立刻紅着臉扭着魏景帝的領子撒嬌,“陛下真壞!”

魏景帝立刻哈哈大笑起來。

寇嫔又道,“陛下,今日臣妾去昭陽宮,看到各位公主們給皇後娘娘請安,臣妾,臣妾心裏好難過哇。”

說完,寇嫔立刻嗚嗚哭了起來。

剛才還和他共赴/巫山的愛妃忽然哭得梨花帶雨,魏景帝慌忙哄她,“愛妃莫要難過,過兩年你也生一個,就不用羨慕別人了。”

寇嫔繼續哭,哭着哭着用雙手捶魏景帝的胸口,“當日臣妾就說過,臣妾是有夫有子的人,陛下還偏讓人家進宮。”

魏景帝最不喜歡聽她說這個,拉下了臉,“難道你還惦記那個醉鬼不成。”

寇嫔看了魏景帝一眼後又嗚嗚哭,“陛下做了皇帝,越發會傷人心,既然嫌棄我,讓我走吧。反正那個死醉鬼現在肯定又有老婆了,我兩個孩子在後娘手底下還能有好日子過?我帶着他們姐弟兩個一起死了算了!”

寇嫔哭的越來越傷心,畢竟是自己喜愛的美人,魏景帝又去哄她,“兩個孩子的事兒你不用操心,回頭朕給你兒子一個六品虛銜,每個月有了俸祿,哪個後娘也不敢拿她撒氣。”

寇嫔這才漸漸停止了哭聲,“他一個小孩子,哪裏能守的住錢財,親爹後娘要,他還敢不給?”

魏景帝幫她擦擦眼淚,“好了好了,朕回頭給你娘家兄弟安排個差事,你兄弟靠着你有了差事,自然不會再苛待外甥和外甥女。”

寇嫔破涕為笑,“真的嘛,多謝陛下,陛下對臣妾真好。”

兩個人又恢複了膩歪。

第二天早起,寇嫔臉帶嬌羞地去給劉皇後請安,衆人已經習慣了她這幅樣子,幾位高位嫔妃無所謂,一個無子的嫔妃罷了,但一想到劉皇後的人昨夜被寇嫔攔在門外,都忍不住看起了熱鬧。

劉皇後臉上笑得如一朵花一樣,還賜給寇嫔一些大補的東西,讓她照顧好自己的身體。

寇嫔高高興興回了麗景軒,哼,皇後又怎麽樣,還不是要看陛下的臉色過日子。

滿朝文武自然沒人去關注一個小小的寇嫔,只有衛景明始終讓莫百戶盯着寇家。

剛剛做了指揮同知的衛景明,開始建立自己的人脈系統。他升了指揮同知,鎮撫使的位置就空了下來,他立刻把剛剛做了千戶的金千戶提了上來,讓莫百戶填了金千戶的空缺。

莫百戶雖然做了千戶,仍舊每天跟在衛景明身邊,原來那兩個千戶所一攤子事,交給金百戶打理,那兩個千戶所算是徹底歸了衛景明。

這一日早上,莫千戶神神秘秘地跑來告訴衛景明,“大人,昨兒下官得到個消息。”

衛景明低頭寫公文呢,做了指揮同知,需要他親自查的案子少了,但需要他看的公文和案件文書更多了。

他連頭都沒擡,“是不是寇家的事兒?”

莫千戶一拍大腿,“大人真是英明,寇嫔的那個兒子,昨兒忽然被封了個六品散官,她娘家兄弟得了個七品實權。還有,他那個醉鬼男人,本來去寇家鬧,說老子都沒封官,憑啥給兒子封官,被寇家攆了出來。結果半夜喝醉舊回家的路上,一頭撞到了牆上,差點死了。”

衛景明嗯了一聲,“我曉得了,你把你的人撤回,別惹了眼。”

莫千戶小聲道,“大人有什麽打算?”

衛景明看了他一眼,“你知道吳統領的近況嗎?”

莫千戶立刻龇牙咧嘴,“雖然命還在,但在皇陵裏不得自由,他家裏的孩子也落魄的很。”

衛景明放下筆,“這不就對了,我可不想落到那個下場,難道你想?”

莫千戶嘆氣,“大人,咱們錦衣衛不好幹吶。”

衛景明擡頭看向他,“往後,你多照看一些寇家那兩個孩子。盯着寇嫔的兄弟,一個市井小人,忽然得了勢,肯定會飄起來,若有不法之事,你替他兜兩件,咱們把他的小辮子揪着。”

莫千戶看了一眼外頭,“大人,您這般看好那位?”

衛景明知道他說的是寇嫔,并沒有正面回答他,“我自有我的用意,你放心,我不會讓你一個人擔着的。”

莫千戶趕緊作揖,“大人說笑了,都是下官該做的。”

衛景明笑,“好了,本官和你說笑呢。最近各處事情都多,等忙完了這一陣子,去我家裏吃酒。”

衛家裏面,末郎已經有二十天大了,他每天就是吃吃睡睡,白天能醒一小會子,偶爾無意識地跟着顧綿綿咿咿呀呀兩聲。剛出生的時候,末郎雖然身子骨不錯,但身上并沒有太多肉肉,這才二十天的功夫,就長了一層小奶膘。

顧綿綿每天上午會讓翠蘭和張媽媽準備一大盆溫水,把小末郎泡在水盆裏洗一洗。每次忽然離開親娘的懷抱,末郎會受到驚吓一般抱着自己的衣服不撒手,等觸摸到了水,他又放松下來,還會用小手去摸摸水。如果有洗臉水不小心從他臉上淋下來,他還會屏住氣。

顧綿綿給兒子洗澡時輕手輕腳,一邊洗一邊和他說話,末郎聽慣了親娘的聲音,漸漸也喜歡上了每天洗澡。

洗過之後,顧綿綿立刻把孩子擦幹,因着大熱天的,只給他穿了一件和尚服,因為尿布換得勤,末郎的屁股一直清爽的很,沒長一個紅疙瘩。

張媽媽忍不住誇贊,“太太雖然第一次養孩子,卻比那些生了好幾個的都養得好。”

顧綿綿卻一針見血,“也不是她們養的不好,不過是整日為了生計奔波,家裏大人每天累的直不起腰,哪裏還有精力這樣仔細地服侍孩子。”

張媽媽又道,“太太心善,能知道老百姓的苦。原來我也伺候過幾家,有一些奶奶太太真的是住在雲尖上,以為老百姓都是不用吃喝的,收個租子,五五分已經是要命了,有些人甚至想分七成,還讓老百姓怎麽活。”

說起這個,顧綿綿又對翠蘭道,“等過一陣子,你跟我去莊子上看看。天子腳下,不能讓那些佃戶們吃不上飯。我要那多錢作甚,不如散給百姓,算是積德行善了。”

張媽媽連忙道,“太太真是活菩薩,怪不得能得太後娘娘青眼。”

翠蘭就跟沒聽到一樣,有些話,就算是她親爹娘,她也不能透漏一個字。

有兩個人幫忙,顧綿綿帶孩子倒不累。一眨眼,就到了末郎的滿月之日。

當天早上,衛家一大早就熱熱鬧鬧的。

衛景明今日告了假,薛華善和吳太醫也留在家裏一起招呼客人,很快,金家和莫家人也來幫着迎客。

衛景明不想讓人家說自己斂財,錦衣衛內部只請了百戶及以上的人,那些普通錦衣衛,願意來他不攔着,但不許送禮。衛家雖然沒有那麽多姻親故舊,前些日子那些送禮的人家今日也打發家裏子弟來吃頓喜酒,一時間,整個衛家熱熱鬧鬧的。

大夥兒正吃酒吃的熱鬧,莫千戶手下一人忽然來報,莫千戶聽到後臉色都變了,趁着大家不注意時,到衛景明耳朵邊說了兩句話。

衛景明吩咐莫千戶,“你去看着些,莫要讓人死了,明日我自有主張。”

莫千戶中途離席,去拯救剛剛惹了事的寇家大郎,寇嫔的弟弟。說起來,這寇大郎也是倒黴,剛到戶部上任,就遇到了麻煩。賬面上的虧空也不知道怎麽成了他的貪污罪名,碰巧他這一陣子又是換宅子又是納妾,手裏揮金如土,錢的來源他又說不清,立刻被逮捕,入了刑部大牢。他這等七品小官,刑部就能決定他的生死。

寇家人急了,到處求爺爺告奶奶,卻找不到一個人相幫。莫千戶找到自己在刑部的老關系,托人照顧寇家大郎,切莫讓他死了。

衛家酒席結束後,衛景明抱着兒子和顧綿綿商議,“劉家想扶平王做皇太孫,我得想辦法保住寇家。今日寇家大郎被刑部扣押,刑部右侍郎是皇後的親爹,他還能有個好。”

顧綿綿皺眉,“她都做了皇後,跟一個嫔計較什麽,寇嫔只是跋扈了些,又不會争皇位。”

衛景明在兒子臉上親一口,“也是寇嫔不知收斂,公然和皇後叫板。皇後沒有兒子,最在意臉面,幾位高位妃子都不敢去觸怒她,寇嫔卻不知死活。”

顧綿綿對這兩個女人都沒有什麽好感,“你小心些,莫讓劉家抓到把柄。”

衛景明笑,“放心吧,我自己可不想出頭。二皇子和三皇子最近正打的熱鬧呢,若是讓他們看到劉家的意圖,他們焉能放過平王。”

和顧綿綿打過招呼後,衛景明第二天就在京城裏悄悄放了消息,皇後想把王老太師的嫡長重孫女定給平王做正妃。

這消息頓時讓二皇子和三皇子坐不住了,因着平王年紀小,又是大哥的獨生兒子,他們平日裏為了讨魏景帝喜歡,對侄子多有照應,但這個前提是他不要搗亂,一旦他和王家女定親,以後再想把他打趴下,談何容易!

兩位皇子忽然間開始聯手抵制平王,但平王一個小孩子,他們若貿然去欺負侄兒,魏景帝也不會答應。二位皇子齊齊把矛頭對準了劉家,正好,一封劉家人斂財的證據從天而降。二位皇子雖然知道有人想漁翁得利,但到了這個時候,若是放任不管,背後的漁翁不一定會受損,平王就真的要上位了。

次日早朝,忽然有禦史聞風而奏,承恩侯劉家不思國恩,放任子弟貪贓枉法,不堪其位。

這小禦史還呈上了證據,說的頭頭是道。

魏景帝臉色十分難看,他最不希望看到這種場面。他希望皇子們都安安生生的,劉皇後和平王也莫要鬧騰,等再過一些年他老了,再定個合格的太子,天下太平,多好,可他們非要鬧,這些個兒子,一個都不省心。

魏景帝不想立太子,他自己做過三十年太子,他比誰都清楚,太子是個靶子,而且對皇權也有威脅。沒有太子,誰都不希望皇帝死掉,有了太子,皇帝死了就死了,太子繼位就是。平王還小,現在立太孫,說不定會有一批牛鬼蛇神纏上來,讓小平王漸漸變成傀儡,立庶出皇子,又和他一貫堅持的嫡長繼承制相違背。

可他萬萬沒想到,他剛做皇帝沒幾個月,這些人就忍不住鬧了起來。

魏景帝當場呵斥,“先帝屍骨未寒,你們就這般鬧騰,如何對得起先帝對你們幾十年的恩典!”他的話含糊,沒有罵任何一個人,卻仿佛又把所有人都罵了。

馮大人立刻出來勸,“陛下息怒,這家族大了,總會有幾個不争氣的子弟。承恩侯每日謹慎當差,修身養性,忘陛下網開一面。”

這話說的承恩侯臉色變了又變,馮大人看似給他求情,實則是直接把那證據當做實情扣到劉家的頭上。

馮大人看了承恩侯一眼,他不希望劉家倒臺,更不希望看到一個跋扈的外戚。

魏景帝沉默片刻,忽然轉移了話題,“朕聽聞,近來關東之地多有災旱,諸位愛卿多為百姓想一想,我大魏朝才能國泰民安。”

一場鬧劇,在魏景帝和馮大人聯手壓制下,來得快,去的也快。但劉家的事情還是被公之于衆,皇帝命承恩侯寫了自辯折子,同時把他調離刑部,去禮部做了尚書。

這一調令明升暗降,劉皇後又摔了一套茶盞。禮部尚書看似官階高,卻是個清水衙門,更沒有多少實權。

承恩侯調離刑部,寇大郎保住了性命,後查明虧空為上一任官員所留,寇家大郎被釋放。但寇家大郎忽然多出許多不明財産,加上寇嫔在宮中一時風頭無兩,寇家再次被禦史臺盯上。

寇嫔急了,順藤摸瓜,找到了莫千戶頭上。

作者有話要說:早上好!

感謝在2021-04-24  15:43:22~2021-04-25  14:39:53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一只璐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