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賜美人太後出宮
寇嫔就這一個兄弟, 且她的兩個孩子還指望弟弟照看,自然不能眼看着弟弟進了監牢。
她本來想去找魏景帝,但她身邊的嬷嬷給她提了個醒, “娘娘,您不能總是為這些小事去找陛下。”
寇嫔反駁道,“本宮不找陛下, 誰能幫本宮解決問題呢, 難道指望外頭那個死醉鬼不成。”
嬷嬷低聲道,“娘娘,老奴說句不中聽的話,娘娘本就不是姑娘身子入的宮, 也沒有得力的娘家,為何陛下喜歡娘娘, 還不是因為到娘娘這裏來能放松,沒有人跟他要錢要權,陛下覺得心裏輕松,才天天過來。若是為這些小事讓陛下煩惱,娘娘得不償失啊。”
寇嫔猶豫起來, “你說的有道理, 但本宮又不認得什麽人, 這事兒能怎麽辦呢”
嬷嬷道, “娘娘, 您使人打聽打聽,舅爺進了刑部, 怎麽一直關着沒個動靜,總該有個說法。再說了,無緣無故的, 誰會關注舅爺,他一個小小的七品官又不打眼。”
寇嫔立刻咬牙切齒起來,“還能有誰,還不是看本宮得了寵,有些人心裏就過不去了!”
嬷嬷又道,“娘娘,只要您一直得寵,那些人定然不敢随意把舅爺怎麽樣。您給家裏送話,去跑跑路子,如今京城普通人家,誰也不敢不給您兩分面子。”
寇嫔有些心動,“嬷嬷說的有道理,本宮也該自己立起來了,不能事事都麻煩陛下。”
嬷嬷趁熱打鐵,“娘娘,老奴說句您生氣的話,有些事情,也該斷一斷了。”
寇嫔是個聰明人,她看了嬷嬷一眼,“嬷嬷,現在還斷不得。本宮剛剛做了嫔,若是現在就弄死那個醉鬼,陛下要怎麽看本宮。且再等等吧,若是他再去找兩個孩子的麻煩,休要怪本宮不講情面了。”
嬷嬷趕緊拍馬屁,“還是娘娘英明,老奴短視了。”
寇嫔笑着誇贊嬷嬷,“本宮入宮這一兩年,多虧了嬷嬷處處提點。嬷嬷沒有兒女,等過個幾年本宮位份上去了,嬷嬷就出宮,你去本宮的兒子家裏,讓他給你養老,他不敢不聽。普通人家,最喜歡你們這等宮裏出來的老嬷嬷。”
嬷嬷頓時喜出望外,“多謝娘娘,老奴往後萬死不辭。”
主仆兩個嘀嘀咕咕定下計策,寇嫔當即給娘家傳話,寇家如今出了個得寵的娘娘,滿京城都開始側目,寇家二郎去打聽消息,一打聽一個準,很快就找到了莫千戶。
寇二郎提着禮物上了莫家的門,莫千戶按照衛景明的指示,收下了寇家的禮物,親自帶着寇二郎去刑部跑路子,沒幾天的工夫,就把寇大郎撈了出來。
寇家以前就是市井普通人家,寇大郎一個街頭給人出散工的人,忽然得了七品官,還沒捂熱乎呢,就下了大牢,現在又被錦衣衛五品千戶救了,頓時把莫千戶視為救命恩人,拉着莫千戶去吃酒,還要跟莫千戶結拜。
莫千戶假裝推辭不過,雖不同意結拜,但收了寇大郎的兒子做幹兒子,兩家這樣成了親戚關系。
寇大郎把消息傳進了宮裏,寇嫔留了心,慢慢打聽,知道了莫千戶是衛指揮同知的心腹。寇嫔心裏頓時樂開了花,若是能搭上指揮同知,她在前朝也算有了份依仗。她可是知道的清清楚楚,那是方太後的親女婿!
寇嫔樂的直搓手,劉皇後那邊卻緊鑼密鼓地忙活了起來。
承恩侯調去了禮部,寇大郎被順利救出,這事兒漸漸被大家都知曉了。如二皇子的生母越賢妃和三皇子的生母周淑妃,背地裏都嘲笑皇後,偷雞不成蝕把米,被一個小小的嫔打了臉,往後還有什麽臉統領後宮。
劉皇後能不生氣嘛,但她現在的養氣功夫越來越好,已經不會輕易摔茶盞了。從她爹被調出刑部那一刻開始,她就知道,寇家大郎肯定會安然無恙地出去。
也罷,這不過是一條小泥鳅,你喜歡蹦跶,本宮往後不和你計較,急什麽呢,等過兩年就要大選,年輕貌美的姑娘多的是,就算陛下喜歡小媳婦,這天下伶俐潑辣的小媳婦也不是只有你一個人。
後面十幾天,劉皇後不再管寇嫔,哪怕寇嫔偶爾有些不尊敬她,她仍舊該幹什麽幹什麽,反倒是魏景帝心裏有些過意不去,私下裏呵斥過寇嫔,要敬重皇後。寇嫔嘴上敬重皇後,心裏卻在暗暗發誓,定要自己生個皇子!
劉皇後父親被明升暗降,妃嫔又不敬重她,瞬間成了委屈大氣的正宮皇後,前朝後宮的風評好了許多,借着這個當檔口,她又開始和魏景帝提要求。
當日晚上,劉皇後請魏景帝至昭陽宮用晚膳,吃飯的途中,見魏景帝心情高興,劉皇後無意間提了一嘴,“陛下,繼哥兒八九歲了,臣妾想給他定個媳婦。他不在宮裏,臣妾沒法照顧他,若是有個岳家看着些,臣妾也能放心。”
魏景帝臉上仍舊挂着笑容,“皇後看上了哪家閨秀?”
劉皇後笑,“陛下明知故問,這無風不起浪,前些日子滿朝都在傳,說臣妾相中了王家嫡長女,陛下難道沒聽說過?”
魏景帝嗯了一聲,“王家嫡長女确實不錯,皇後有眼光。”
劉皇後高興道,“陛下,您是不是也覺得王家姑娘好?老太師德高望重,王家子子孫孫都是人中翹楚,姑娘家也知書達理。繼哥兒是個老實孩子,他娘又軟囊囊的,要是能配個賢惠的媳婦,往後平王府也能撐得起來。”
魏景帝看向劉皇後,“皇後,結親結親,也要兩廂都願意才好。”
劉皇後愕然,在她看來,她的孫子是嫡皇長孫,天下再沒有哪個姑娘是她孫子配不上的,難道王家還敢不答應?不,不可能,那可是未來的皇帝!
劉皇後轉瞬笑道,“陛下,瞧您說的,繼哥兒哪裏不好了。只要陛下不反對,您瞧着吧,等王家出了孝,臣妾一開口,王家姑娘就是咱們的孫媳婦了。”
魏景帝繼續吃飯,“皇後,王老太師是父皇的先生,王家一門忠臣,不可以勢欺人。”
劉皇後連忙道,“陛下放心吧,臣妾娶孫媳婦,必定會給王家做足臉面。”
魏景帝看着劉皇後,心裏有些不忍,罷了,讓她去碰碰壁吧。王家的女兒不入皇族,這是祖訓,別說繼哥兒,朕當年想求王家女,王家也斷然拒絕。那個時候魏景帝有些生氣,現在他做了皇帝,反倒開始喜歡這樣的臣子,不纏和黨争,一心一意為國為民。
帝後二人吃過了晚飯,魏景帝辭別皇後,去了麗景軒。
宮外,衛景明也剛帶着妻兒吃過了晚飯。末郎白天醒的時間越來越長,這會子正和衛景明玩耍呢。衛景明弄了兩個紅球球在他眼前慢慢移動,末郎的眼珠子能跟着左右移動,玩的高興了,會手舞足蹈。
父子兩個玩的不亦樂乎,顧綿綿摸了摸兒子的頭,“你整天不在家,末郎倒是肯讓你抱。”
衛景明收起球,抱着兒子和他臉對臉,又對着他笑,“這是我兒子,當然讓我抱了。我還以為末郎是個醜娃娃,沒想到越長越好看。”
顧綿綿拍了他一下,“你才醜呢!”
衛景明哈哈笑,“我醜嗎?娘子你睜着眼睛瞎說。”
顧綿綿從他懷裏接過兒子,撩開衣襟喂孩子,衛景明見兒子吃的帶勁,拉了拉他的小手,“多吃,長的壯壯的!”
顧綿綿低頭看了看兒子,“我爹娘到現在還沒見過末郎呢。”
衛景明又摸摸兒子的小腳丫,“不妨事,爹整天公務忙碌,家裏有岩領,他日子還好。就是娘一個人在宮裏怪孤單的,你就算能遞牌子進宮,也不能帶着孩子進去。陛下可不像先帝那樣好說話,娘輕易不能出宮。”
顧綿綿輕輕幫末郎把額頭上的汗擦掉,“不急,我相信娘肯定有辦法的。”
顧綿綿說的一點沒錯,方太後正在想辦法出宮。
她入宮十幾年了,早就煩透了這座墳墓,以前是沒辦法,現在老皇帝死了,她也卸下了一切職務,是該出去溜溜了。
方太後知道,直接要求出宮,魏景帝肯定不會答應,他還想做個孝子給天下人看呢,看來,得把宮中這些美人們利用上了。
從顧綿綿出了月子開始,方太後就天天招越賢妃或者周淑妃到壽康宮說話,有時候還叫上二皇子妃和三皇子妃一起,一群女人在壽康宮一坐就是一上午,方太後時常拉着兩位皇子妃的手誇贊他們是有福氣的,将來前途不可限量。
越賢妃和周淑妃隐隐争了起來,太後娘娘雖然不是陛下生母,但陛下在天下人面前發過誓言,要孝順太後,太後娘娘提什麽要求,陛下等閑都不會拒絕。
二人想的一致,要是皇長子還在也就罷了,如今長子死了,皇後又沒有別的兒子,輪也該輪到後面的弟弟了。宮裏隐隐開始謠傳,方太後要挑一個皇子支持。
方太後這樣明晃晃地打臉,劉皇後忍了又忍,還是沒忍住反擊了一次。她以中宮皇後的名義下懿旨,申斥嘉和郡主,為妻不賢,孕期不給夫君納妾。除了懿旨,她還給衛景明賜了個貌美的宮女。
宮女送到衛家時,衛景明當差去了。
顧綿綿聽見皇後給自己下懿旨,心裏十分奇怪,把孩子交給張媽媽後,自己到院裏聽旨。等昭陽宮的人念完懿旨,顧綿綿強忍住怒氣沒打人,自己先站了起來。
昭陽宮的太監大怒,“嘉和郡主,你好大的膽子,如何敢對皇後娘娘不敬!”
顧綿綿眯起眼睛看着那個太監,“你們是何人,居然敢冒充昭陽宮的人!皇後娘娘對我一向慈愛有加,怎麽可能訓斥我!”
說完,不等太監反駁,顧綿綿如一陣風一般繞着這幾人轉了幾圈,等轉完後,這些人發現,自己的衣裳都被縫了起來,頓時動彈不得。
太監大怒,“大膽顧氏,你竟敢抗旨!”
顧綿綿高聲對外面喊道,“玉童,去報官,有人冒充昭陽宮的人,讓老爺火速來拿人!”
玉童立刻跑了,那太監還要罵,顧綿綿揮手從袖子裏拿出一根長針,走到太監面前,“你知道我以前是幹什麽的嗎,我是個裁縫,專門給死人縫皮補肉,你這張嘴太臭,就莫要說話了!”
說完,顧綿綿下手飛快,把太監的嘴巴縫了起來!
旁邊的幾個宮女都吓呆了,頓時雙腿發抖,那太監嘴巴上鮮血淋漓,這個時候也終于知道的害怕。他見過的诰命夫人都是嬌嬌弱弱,何曾有這樣剛烈的婦人。
衛景明火速趕回來,一進門就見到院子裏被綁起來的幾個人。
顧綿綿嘴上說他們是冒充,但心裏清楚,這幾個人就是昭陽宮的人,其中一個宮女她以前還打過照面。但劉皇後公然來罵自己,定是和太後鬧翻,不管對錯,她定然不會站在劉皇後那一邊。
衛景明看一眼就明白了事情的原由,旁邊那個被賜下來的美人見到衛景明之後,立刻撲過來抱住他的大腿,“大人,大人,求您救命,郡主要殺了妾身呀!”
衛景明本來想一擡腳把這宮女踢出去,想到這是昭陽宮的人,踢死了不好,他順手抽出自己的繡春刀,手下翻花一般,沒兩下就把宮女的頭發剃光了,“敢污蔑我家太太,就是這個下場。”
他在宮裏混了幾十年,最是了解這些宮女的心思,一心一意想找個達官貴人做妾,從此翻身做主。仗着自己是宮裏出來的,在人家家裏沒少興風作亂。衛景明不管別人怎麽樣,他不想要這些塞過來的女人。且這宮女一見面就挑撥他們夫妻關系,自然不能輕饒。
宮女擡手摸到了自己的光頭,立刻尖叫一聲暈了過去。
顧綿綿瞠目結舌,“官人!”
衛景明笑,“不要緊,頭發沒了,一年半載就長能長好,給她些教訓,不要以為自己有來歷,就可以到咱們家作威作福。就算她真是皇後賜下來的,難道還想騎到咱們頭上不成!”
顧綿綿小聲道,“我闖禍了怎麽辦?”
衛景明想了想,“趁着皇後還沒反應過來,咱們把人送官,送到京兆尹那裏去!”
衛景明禍水東移,命人把昭陽宮的幾個人送到京兆衙門。京兆尹吓了一跳,居然有人敢在京城之內冒充昭陽宮的人,他立刻審問犯人,一審問不得了,我的娘,這幾個人真是昭陽宮的人!
京兆尹頓時把衛景明罵了個臭死,錦衣衛果然沒個好東西!
還沒等京兆尹想明白怎麽處理手中的燙手山芋,劉皇後聽說衛家扣留了自己的人,頓時震怒!
對她來說,一個美人最多也就是惡心一下嘉和郡主,公主家裏都有妾,別說你一個太後和前夫生的女兒了。在劉皇後看來,她這完全是為了顧綿綿的名聲着想,嘉和郡有了兒子,她幫忙送個妾,也省的京城裏的人說嘉和郡主善妒,可劉皇後萬萬沒想到,這兩口子居然把她的人送到了京兆衙門!
劉皇後用雙手捂住胸口,半天後才緩過神來,她抖着手吩咐昭陽宮領事太監,“去,取本宮的中宮兼表過來,本宮要給陛下上奏!”
領事太監趕緊勸道,“娘娘,此事萬不可沖動,若是傳出去,衛家夫婦挨一頓責罰也就罷了,咱們昭陽宮可就沒臉了。”
領事太監能看明白這事兒,衛景明自然不傻,他把人送到京兆尹之後,立刻進宮求見皇帝。
魏景帝有些詫異,錦衣衛的事情都是萬統領來奏,他一個指揮同知來幹甚,但想到衛景明大小也是個從三品,讓人宣了他進去。
衛景明進去後先行禮,然後一五一十把今天的事情奏報魏景帝,“陛下,今日有幾個賊人到微臣家裏假傳皇後娘娘的懿旨,還給微臣賜了個美人。全京城誰不知道,微臣和臣妻琴瑟和諧,什麽美人在微臣眼裏也就是一泡牛屎。娘娘一向對臣妻慈愛,定然不會棒打鴛鴦。微臣這才斷定,這幾人是騙子,已經把她們送到京兆衙門去了。”
旁邊的一衆官員們都傻眼了,萬統領直抽冷氣,這個愣頭青,你知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麽!你用屁股想也能想到,滿天下誰敢堂而皇之冒充昭陽宮的人,皇後娘娘就是想給你賜美人啊你個蠢蛋!你就算不想要美人,你放在家裏養着就是了,怎麽能把人家的頭發剃光了,還送到了京兆衙門!
萬統領很想捂臉痛哭,他原以為衛大人是個少年英才,這樣看來,他竟然是個蠢材!
魏景帝聽完後,額頭青筋直跳,一把将手裏的筆扔了,對着衛景明怒吼,“你好大的膽子,昭陽宮的人你也敢捉弄!”
衛景明吓了一跳,咣咣逛磕了幾個頭,“陛下,滿京城文武百官無數,皇後娘娘緣何突然給微臣賜美人?微臣不需要啊,微臣不想吃牛屎!”
皇帝大怒,“住口,萬統領,把他拖下去打二十板子!”
忽然,外頭傳來一聲喝罵,“我看誰敢!”
方太後撩開簾子就進來了。
魏景帝壓下怒火,拱手給方太後行禮,“母後萬安,怎麽驚動了您。”
方太後哼了一聲,“陛下,不是我老太婆想多管閑事,你的好皇後,宮務不夠她打理嗎,那麽多皇子皇女沒見她關心幾分,卻想着去給我女兒添堵!”
說完,方太後忽然痛哭了起來,“先帝,先帝呀,您屍骨未寒,臣妻就要這樣遭人欺辱!您睜開眼看看呀,臣妾護了他們十幾年,他們就這樣對臣妾唯一的女兒。先帝呀,您把臣妾一起帶走吧,臣妾閉上眼看不見,也就不用操心了!”
方太後直接把自己有女兒的事情捅了出來,反正先帝給正了名分,至于是幹的還是親的,誰也不能逼問方太後。
方太後這樣一哭,魏景帝和諸位大臣們都趕緊勸她。
因她是女子,且年紀比魏景帝還小,魏景帝也不好近身,只能作揖勸,“母後,都是兒臣的錯,兒臣沒看好家裏,讓母後受委屈了。”
方太後哭了一場,用帕子抹了抹淚,“陛下,當日先帝遺言猶在耳,諸位大人當時也聽見了。陛下若真是孝順哀家,請答應哀家一個請求。”
魏景帝趕緊道,“母後,您折煞兒臣了,您有何需求只管提,兒臣刀山火海也替母後辦了。”
方太後擡頭看向魏景帝,“哀家想出皇宮,住到清晖園裏去。”
魏景帝大驚,立刻跪了下來,“母後,兒臣不孝,豈可讓母後一個人在宮外孤苦。”
方皇後的聲音忽然軟了下來,“陛下,自哀家進宮,先帝就對哀家道,貴妃無子,太子是個孝順孩子。後來,哀家做了皇後,陛下還是告訴哀家,太子是皇後的兒子。哀家相信了,陛下對哀家也一直很孝順。先帝去世後,哀家在壽康宮,本來想招嫔妃們說說話,可不管哀家招了誰,總會引起紛争。陛下,哀家留在宮裏,對陛下不好,對皇後和諸妃不好。哀家出宮,一來可以躲開煩惱,二來還能看一看女兒和外孫,也不至于內心凄苦。逢年過節或是陛下萬壽,哀家回宮轉轉,世人也不會胡亂猜疑,以為我們母子失和。”
魏景帝十分為難,旁邊馮大人開口道,“陛下,太後娘娘想出宮轉轉,外頭園子多,去住一陣子也無妨。太後娘娘想子孫了,就回宮住,覺得煩悶了,就出去走走,這才是陛下的孝順之處啊。”
方太後繼續道,“陛下放心,哀家還會時常回來的,就說哀家出宮去給先帝祈福。”
魏景帝忙道,“母後嚴重了,既然母後想出宮轉轉,兒臣命人将清晖園清理一番,母後過幾日再去如何?”
方太後點頭,“多謝陛下,眼見着中秋節快來了,先帝去了,哀家想帶着兒孫們一起過一個團圓,以告慰先帝在天之靈。等過了中秋,哀家再出宮也不遲。今日是哀家莽撞了,打擾了陛下和諸位大人商議國事,還請諸位見諒。”
衆人忙道不敢不敢,方太後自己起身,“哀家回去了,壽安,你也回去吧。莫要再胡鬧,去把那幾個人送還給皇後。那個被你剃了頭的姑娘,給她找個好人家嫁了。”
衛景明趕緊道,“多謝太後娘娘,都是微臣糊塗,沖撞了皇後娘娘,微臣該死。”
方太後板起臉,“你也太膽大了,陛下不好處罰你,哀家替他罰你一年俸祿,回家思過十天,寫折子謝罪!”
衛景明連忙道好。
衆人眼見着方太後和女婿一唱一和,把事情就這樣圓了過去,心裏都替劉皇後捏一把汗。
魏景帝也覺得劉皇後此事辦的不妥當,就算要賜美人,難道不該和方太後商議後再賜。太後和嫔妃們說說話,怎麽就招了你的不滿。你到底是對太後不滿,還是對朕不滿!
魏景帝有心警告劉皇後,也默認了方太後的做法,對衛景明道,“回去好生思過,連昭陽宮的人都認不出,還怎麽做錦衣衛!”
鑒于衛景明道歉态度良好,魏景帝也沒多說,就打發他出宮了。
出宮後,衛景明又火速去京兆尹,把昭陽宮的人悄悄接出來,除了那個光頭宮女,其餘全部送還給昭陽宮。雖然他想做的看似隐秘,但今日之事還是傳遍了整個後宮。
寇嫔聽說昭陽宮宮女被衛大人剃成光頭,捧着肚子笑了半天,“嬷嬷,嬷嬷,本宮真是越來越喜歡這個衛大人了,哈哈哈哈,他可真是有本事,不知道我們的皇後娘娘現在臉色變成什麽樣子了。哎呀,笑得本宮肚子疼。”
嬷嬷趕緊勸寇嫔,“娘娘快別說了,那衛大人是個魔星,無事可要離他遠一些。”
寇嫔笑過之後開始打小算盤,“這衛大人是個老婆奴,本宮倒是可以和這嘉和郡主打打交道。”
那頭,昭陽宮的人被送了回來,衣衫褴褛,瑟瑟發抖,劉皇後氣得當場暈倒。
宮外,顧綿綿摸了摸衛景明因為磕頭用力有點泛紅的額頭,“官人,我給你惹禍了。”
衛景明把她攬進懷裏,“沒有的事,娘子今日當機立斷,倒是給娘争取了一個出宮的機會。你們果真是母女,面都沒見,就能配合的這麽好。”
顧綿綿複又歡喜起來,“等娘出宮後,我就能時常帶着末郎去看她了。”
作者有話要說:早上好!
希望不要罵男主不該給宮女剃光頭,頭發很快會長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