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章節

叫我們父母,但也是我們的孩子,有什麽區別。而我們呢,這個孩子沒了,我們明年還可以再生,我們的未來有的是希望,可他們沒有。”

許久許久,陶碧推開了李義的手,說:“你可真會算計啊,你以為我的孩子是用你窯坑裏的泥巴捏出來的嗎,那是我們的骨血啊。”她推他的時候,被銀針刺了一下手指,一滴血落在了棉布上,那血珠漸漸散開,在白棉布上印開成一朵小花。

陶碧從來沒有如此傷心過,不知是對李義失望還是對自己失望,或許是對未來那種未知産生的巨大恐懼。那夜,她整夜的未能入眠,總是看見一個小男孩在自己面前奔跑,穿着紅色的肚兜,光着屁股,跑的時候,前面的小雞雞甩來甩氣,可是,一陣風刮來,這個孩子突然就不見了。陶碧一次次被驚醒,吓得一身冷汗,竟不知是夢裏夢外,第二天就病倒了。

陶碧病倒在床上,便只有香雲來照顧她,香雲心細,把雞肉煮爛了,搗成碎塊熬進小米粥裏,又一勺一勺喂進她的嘴裏,給陶碧補身子。還不見好,更是着急,又說是不是天氣漸漸熱了,陶碧上了火,跑到山坡上摘了酸梨子回來加上紅棗炖給她吃,說是清熱祛火,想着法子的給她調理身體,那是全心全意的為她好。陶碧雖躺在床上,心思卻是一刻也沒停過,何止李義和小左是兄弟,她和香雲又何嘗不是姐妹,在這個諾大的世界裏,不都是一樣的疼惜着對方關愛着對方嗎。

冷靜之後,她開始仔細回想那天李義的話,他從來沒向她開過口,求過她,他一定是下了決心才說的,陶碧原本善良,想着若是這孩子能救了一對可憐的夫妻,那也是孩子的造化,更何況有些事是命裏注定的,好像也只有這樣的結果是最好的成全。

幾天之後,陶碧答應了李義。

話說小左這幾日正在窯上忙着呢,經過他的創造,窯上先是燒制了一批刻有龍浮雕的陶壺,龍是民間的吉祥之物,結果,深得人們喜歡,剛出窯沒多久就被搶光了,用鐘先生反饋回來的話說,那樣的創意在雲南算是較早的。有天晚上,小左入夢,突然夢見了以前在長生殿時看護的玉觀音,那觀音仿佛變成了真的,既能說話還會走動,一臉慈眉善目,普渡衆生的模樣。小左睡醒,眼裏心裏老想着那觀音的樣子,他一次次在心裏揣摸,想着要模仿做一個,放在村前的廟宇裏,讓村裏的老百姓也有個敬香祭祀的地方。

所以,當李義來找小左的時候,小左幾乎是走火入魔的正在揣摸這個事情,兩人回到家中,香雲上了茶水,李義讓香雲不要離開,自己有話要說。香雲上完茶便擡着茶盤立在那裏,李義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才把他和陶碧決定的事情講了出來,他說:“這事我們慎重考慮過了,但是,你們也要考慮好了,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不得反悔。”

小左和香雲一聽,當場就跪下了,說:“這可使不得,使不得,孩子是你們的心頭肉啊。”李義說:“孩子我們還會再有,但這是我和陶碧的第一個孩子,你們也知道這個孩子對于我來說有多重要,所以我才過繼給你們,是希望你們能好好的待這個孩子,你們有了孩子,也算是了卻我的一樁心願。”此時此刻,似乎不必再多的費話,大家心裏都已經明白了接下來該如何做。

這天晚上,小左帶上香雲,雙雙來到了李義和陶碧的房間, 俗話說:大恩不言謝。小左明白李義的心意,這份情只能深深的埋在心裏。他想起來那尊玉觀觀音,那些茫茫長夜中幫助過他的人,他相信,他所遇到的一切都是神的指引,玉觀音的模具開始在他的腦海裏成形。

很快,村裏村外,窯上窯下,就有人在議論,李東家的小媳婦懷孕啦,左師傅的媳婦也懷孕啦。怎麽那麽巧啊,就是,真是有緣人啊,将來可以打親家嘛。各種議論潮水般卷來,左師傅原來真的是個男的呀。那當然,否則怎麽會有小孩呢。可我以前怎麽看他那樣子不男不女的呀。那你就不懂了,左師傅那是生成觀音的模樣了。那觀音是男的還是女的。觀音雖現女身,而非女人,是故佛說,一切諸法非男非女,菩薩不分男女,但大部分時候化顯男身,但是觀世音菩薩為了讓衆生容易接受,常常顯化女身來普度衆生。 哦,原來小左師傅是個大好人呀。那還用說,你沒看他天天在窯上對長工們多好呀。也是啊,長工們有時候欺負他,都沒見他發過火,那是菩薩心腸啊。

于是,圍繞着這樣的議論,就有村裏人看見陶碧和香雲那兩姐妹手牽手走在村子的小路上,兩人一起去趕集,挺着一樣大的肚子,撐着一樣開了花般發福的圓臀,用手拄着後腰,一樣的粗實和強壯,一樣的小心翼翼和賣力。買了千裏香的二兩麻花,又買了胡婆婆的三兩酸蘿蔔,還買了五月仙的蜜桃,她們用手擡着,都是邊走邊吃,真是害娃娃的婆娘饞死人的貨,讓一群小孩子跟在後面流了一路的口水。

三、華兒

這年八月剛過,半山坡起了一場百年不遇的大風夾雨,僅僅半個時辰,村裏茅草房的屋頂被掀走了好幾個,百年的大樹被連根撥起,農田裏的農作物被刮倒了撲伏在地,村裏的男人女人都紛紛奔向了出事的地方搶修去了,屋裏只留下了老人和孩子。

看外面的風止住以後,陶碧把院子上下檢查了一番,好在家裏沒有太大的損失,這才安心地回到自己屋子,趕緊關上門,剛剛那風搖雨打的聲音猶在耳畔,想起來還令人膽戰心驚,正想躺下休息一會兒,聽到東院傳來奇怪的一聲悶響。她斂聲屏氣聽着,好像又安靜了,但心卻不太踏實。大概過了幾秒鐘,又傳來一身更大的響聲,這次她聽明白了,原來是慧蓮哭喊的聲音夾雜着榮兒的哭聲。

不會有事兒吧。陶碧在心裏想,趕緊拉開屋子門走了出去,榮兒的哭聲更響了,好像在和母親說着什麽,陶碧走了過去,推開門一看,被眼前的一幕吓呆了,原來是慧蓮快生了,疼得坐在地上不會動彈,看上去羊水破了,地上流了一攤血跡。陶碧趕緊走上前去,想把慧蓮扶起來,慧蓮沒有辦法配合,陶碧自己也挺着個肚子使不上力氣,試了幾次都沒成功,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Advertisement

不能再耽擱了,幹脆跑到院子裏大喊,喊了好一會兒,才來了隔壁的一個婆子,陶碧讓她去請接生婆,那婆子說,村子裏只有一個接生婆,剛好今天的大風把她家茅草屋頂掀飛了,正在請人修理呢。陶碧只好和這個婆子一起合力,才把慧蓮弄到了床上,又讓婆子幫忙看着慧蓮,自己去找接生婆。

正在這時,慧蓮似乎清醒了過來,用手一把抓住陶碧,囑咐她:“你自己也是有身孕的人,走路要小心。”陶碧心裏一熱,輕輕拍了拍她的手,說:“沒事,堅持一下,我去去就來。”說完向着門外小跑而去。等接生婆請到家的時候,李義也回來了,又趕緊準備熱水,湯藥,夫妻兩不知不覺忙到後半夜,子夜時分,慧蓮順利産下了一個男嬰,足有八斤八兩,哭聲宏亮,長手長腳,一張小臉還沒長開,透着粉紅的水色,甚是喜人。高興得李義對着天空大聲喊:“我的華兒來了。”

經歷了這場波折後人也開明了,就像是經歷過生死的人,對于世間那些雞毛瑣碎的小事便不會再計較于心上,只想一心一意地活着。慧蓮和陶碧就好像無端地換了個人,關系突然間緩和了起來,本來嘛,屋子裏就沒有幾個人,相互體恤着,日子才會過得順當。

香雲來的那年,在院外種了棵柿子樹,原先只是撿了根枝條用泥土壓在牆根那裏,那樹真是見長,沒幾年功夫,已經翻過了牆頭,枝葉挂在了門頭上,染了一牆的綠色,春上成樹,入秋便挂果,一場風過去,果子落了滿地。那紅彤彤的果實挂在枝上的時候像燈籠,落在了地上又成了綿軟的糖球,入口即化,含了一口糖稀似的。村裏的人可新鮮呢。所以,大人孩子一窩蜂地來拾熟柿子。此時,喜歲拉着榮兒也來了,喜歲長得結實,剛剛六歲有了幾分小男子漢模樣,撿了柿子自己不舍得吃,往三歲的榮兒嘴裏塞,倒是親親熱熱的兄妹。

地上的柿子都拾盡了,香雲又用竿子打樹上的,打不盡,端了個木板凳來墊上,爬上去立着,舉着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