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轟動
第二天一大早,楊愛國和顧紅玉一起騎自行車送顧立春。
到了車站,楊愛國迅速把車票買好,顧立春給他車票錢,被他硬塞回來了。
夫妻倆等到顧立春坐上車後才揮揮手騎車離開,臨走時,顧紅玉還不忘去跟司機師傅打招呼,讓他路上照顧一下顧立春。
回去比來的時候順當,至少車沒壞。顧立春在下午1點左右就到了雲陽縣。
他在汽車站附近問了一圈,找了一輛正好經過顧家村的驢車,給人家二分錢車費搭便車。
趕車的大爺挺不錯,特地繞個彎把顧立春送到村口。
村口的打谷場上有很多人在搓玉米粒,曬糧食,顧立春一下車就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哎,那個不是立春嗎?”
“你們瞧見沒?他手裏提着四個大包袱呢。”
“好家夥,去住了五天,還拿了四包東西回來,又吃又拿的,倒挺有本事的。”
“紅玉這人可真大方。”
“是呢,沒想到真去着了。”
……
那些曾經說風涼話,看笑話的村民這會兒都跟啞了似的。
等到顧立春走近了,便不斷有人上前打探消息。
“立春,你回來了?你姑咋樣啊?”
Advertisement
顧立春禮貌地回答:“都挺好的。”
“哎喲,立春,你身上穿的是新衣服吧?”
顧立春笑笑:“是我表哥的舊衣裳。”
“立春,你這大包裏都是些啥呀?”
“我姑捎給我們兩家的當地特産,一些吃食舊衣裳啥的。”
還有那沒眼色的想去翻包袱,顧立春一錯身閃開了。
嘴裏還不忘提醒對方:“哎,你可別亂翻,這是我姑給我二奶奶的,我都沒好意思翻。”
那人讪讪地收回手:“喲,你藏得還挺緊。我就看看怎麽了?”
顧立春不想跟這些人掰扯了,就笑着說道:“你們忙吧,我得回家去了,走了五天,我二奶奶我娘她們該等急了。”
大家笑笑也表示理解。
就在這時,一個不合時宜的尖嗓門響起來了:“立春,你只惦記着你二奶奶,你親奶奶不就在這兒嗎?”說話的人正是劉青山的媳婦王春燕。
顧立春一怔,就看見樹下的凳子上坐着一個顴骨高聳,眉眼淩厲的老太太,老太太正拉着臉,冷眼瞧着他,仿佛誰欠她八百塊似的。這老太太就是養父顧大江的親娘楊大妮。楊老太從小就不待見顧大江,顧大江過繼給二房後,兩家很少往來,對于立春兄妹幾個她也是不管不問,還不如人家鄰居老太太呢。
對于這種人,只需維持表面的禮節就行了。
顧立春禮貌地叫了聲奶奶。
楊老太冷哼一聲,別過臉去沒理會顧立春。
衆人都一齊瞧着這祖孫倆,就等好戲看。
顧立春不傷心不難過,灑脫地轉身就走。不是誰都配讓他傷心的。
顧立春剛走幾步,就看見立夏立冬他們撒開腿往他這裏跑來。
“大哥,你回來了。”
四個孩子一擁而上,搶着幫顧立春拎東西,最後他手裏只剩下一個包袱,四個弟妹叽叽喳喳,簇擁着他往家走去。
回到家裏,顧立春就看到顧大江跟大爺似的在院子裏翹着腳曬太陽,她娘在竈房做飯。
顧立春朝竈房喊道:“娘,我回來了。 ”
田三紅笑着迎出來:“你可回來了,家裏這幾個潑猴整天念叨,趕緊地洗手吃飯,我熬的紅薯稀飯,給你放涼了,先喝一碗解渴,餅子也快烙好了。”
立夏立冬他們搶着去搬桌椅,拿碗筷,個個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顧大江看着這一幕忒不順眼,他從外面回來可沒這待遇,便冷言冷語道:“回來就回來,還讓老子迎接你啊?”
顧立春瞥了顧大江一眼,這人不陰陽怪氣會死嗎?
他直接無視顧大江,“我跟我娘說話你別插嘴。”
顧大江氣得幹瞪眼:“你!”
田三紅從竈房端飯出來,一看顧大江又來這套,便說道:“他爹,孩子大老遠地回來,你就不能說句中聽的?”
顧大江繼續跟田三紅瞪眼:“他娘的,連你也敢跟我犟嘴了?”
田三紅難得硬氣一回:“怎麽地?你說得不對我還不能說了?”
顧大江還想發作,但他一對上大兒子那冷冷的眼神,再看看二兒子三兒子都一齊盯着他,又把話憋回去了。這日子越過越憋屈。
顧立春本來還想等吃完飯再分東西,可是看到弟弟妹妹那期待的小眼神時,他便道:“娘,我在路上吃了零食,還不算餓。我先把二奶奶的東西送過去,回來再給你們分禮物。”
四個小的差一點就歡呼起來了。
他提一個包,立夏立冬擡一個包,三人一起去二奶奶家。
二奶奶此時也知道立春回來了,還是左大娘告訴她的。
左大娘早早地等在二奶奶家裏,就想想看顧紅玉給她帶了什麽好東西。
顧立春一來,左大娘就笑着迎上來。
顧立春繞過她,直接把東西提到二奶奶房間裏。
左大娘心裏直癢癢,想去翻看,又不好直接進屋。
二奶拉着顧立春問長問短。
顧立春揀着方便說的說了,“路上還挺順利,姑姑家挺好找的,我自個兒就找過去了。一進居民樓就碰到珠珠表妹了,不過,她不認得我,我也沒敢認她,挺逗的……”
“姑姑,姑父工作挺好的,家裏一切都好,就是沒見着中華表哥,姑姑說他沒放假。”
左大娘也跟着問東問西:“立春,你姑住的房子大不大?你姑父是不是當官了?你姑你姑父一個月掙多少錢?你表哥一個月多少工資?”
問得是全是讓人不想回答的問題。
顧立春只能泛泛而談:“房子還不錯,不過城裏人住的地方沒咱們鄉下寬敞。我姑父的事我一個孩子沒好意思問,表哥工資,我問那幹啥?”
二奶奶看左大娘一時半會也沒有要走的意思,就留她和立春三兄弟吃飯,都到飯點了看你還不走?
顧立春笑道:“二奶,我娘把飯都做好了,等着我呢,今天不吃了。我改天再來。”
二奶奶道:“那行,你先回去吧。”
顧立春三兄弟都離開了,左大娘還杵着不動。
回到家裏,顧立春本來想把禮物分完再吃飯,沒想到他家也有人串門。人家是端着飯碗來的。
顧立春:“……”只能先吃飯了。
吃完飯,串門的人還沒走,而且又來了一撥。
顧立春借口說起得太早累了,要去睡個午覺。
兩個大包袱在衆人的灼灼目光中提到他屋裏去了。
串門的人無功而返,心裏多少有些不得勁兒。
這下,猜測和議論就更多了。
顧立春睡了個美美的午覺,一覺醒來,天都快黑了。晚飯也做好了,顧立春吃了晚飯,讓人把院門栓上,開始分禮物了。
他打開包袱,一樣一樣往外拿東西:“這是小雨的,珠珠表妹送你的花裙子、襯衣。”小雨抱着衣服歡呼着跑到一邊去試。
“這是小滿的,珠珠的衣裳你穿不了,這是姑姑年輕時的衣服,顏色很鮮亮,你讓娘給你改小了穿。”小滿也是一臉激動,從小到大,她沒怎麽穿過好衣裳。
“這兩件是立夏的,這一件是立冬的,都是表哥的舊衣裳。”兄弟倆迫不及待地趕緊套身上試。
田三紅有兩件七成新的衣裳,也是顧紅玉的。
另外,顧紅玉還給了他們三尺瑕疵布,就是顏色染得不均勻,完全不影響穿着。田三紅把布收起來,準備年底給孩子做件新棉衣。
這一包全是衣服,另外一個包裏全是吃食,三斤餅幹,三瓶罐頭,兩包紅糖,兩包點心,還有二斤水果糖,一包大白兔,另外就是顧立春自己從農場拿出來的蘋果和梨子棗子,為了掩人耳目,他特地挑品相不好、個頭小的水果,就說在路上跟別人換的。
田三紅給每個孩子發了兩塊餅幹,三顆糖,一人一個梨子,剩下的都收在櫃子裏。
立夏兄妹幾個頭一次分到這麽多零食,一個個激動得不知說什麽好。
一家子人人都有禮物,不過,顧大江除外。
顧大江看着老婆孩子歡天喜地的,想說兩句風涼話,最後想了想還是咽回去了,但到底是心裏不爽,悶悶地回屋睡覺去了。
晚上睡覺時,顧立春把門鎖好,開始進空間農場秋收。以前秋收時,雖然大部分實現機械化,但還是有很多零活雜活,每年他都要雇工人幫忙。現在,只能自己忙活了,他可以自己下場,也可以用意識操作。
顧立春先進廚房做了一頓夜宵,補充完營養再幹活。
他的農場以果園為主,蘋果園、梨園、棗園占大頭,莊稼種的有小米、高粱、紅薯、黃豆、花生、玉米等等,因為他開這個果園是以自給自足、自娛自樂為目的,并不太追求經濟利益,所以種植東西完全随心情。不過,雖說不追求經濟利益,但農場每年的采摘、觀光活動都能賺一筆,年年都能盈餘個幾十萬。
顧立春每天晚飯後都要進農場幹上五六個小時的活,完全不影響白天的生活。
秋收結束後,大隊組織社員去公社交公糧,顧立春不用去,他趁着空閑,去了二奶奶家一趟。
二奶奶早等着他了,笑眯眯地拿出零食招待他。
顧立春便在姑姑家的所見所聞都告訴了二奶奶,他說話跟講故事似的,有張有馳,詳略得當,有些地方還頗為跌宕起伏,比如他智鬥馬美麗那段,起初聽得二奶奶緊張不已,最後得知結果是大松一口氣,覺得莫名地爽快。
顧立春笑道:“二奶奶,我在我姑那邊老有名了。那些鄰居都來參觀我,要是能收門票的話,能賺好幾塊呢。”
二奶奶忍不住笑起來。
二奶奶笑畢又要顧立春臨時工的事怎麽樣了。
顧立春道:“姑父給我介紹了紅河農場的臨時工,我打算明天去看看。”
二奶奶又問:“你爹娘知道嗎?”
顧立春搖頭:“姑父說農場一般是麥收秋收時招臨時工,這會兒秋收過了,人家說不定就不招人,我先去問問,成了再說,省得空歡喜一場。”
二奶奶十分贊同:“你這孩子性子穩當,事情沒成之前,莫要聲張。”
顧立春點頭,這年頭,低調才是王道。
看完二奶奶,顧立春又拿了一斤餅幹,五個梨子三個蘋果去看葉超。他答應過給他帶好吃的,說到就得做到。葉超不在家,葉虎和田桂英在。
葉虎看到顧立春拎這麽多好吃的,雙眼發亮,對他十分熱情。就連葉家的狗看到他都不停地搖尾巴。
顧立春稱贊道:“這狗養得好。”看到送禮的就搖尾巴,在其位謀其政。
田桂英熱情地招待了顧立春,問他路上辛不辛苦,顧紅玉家怎樣,顧立春揀方便說的都說了。
田桂英還特地說道:“我前兩天回田村了,你姥姥他們都還好,你姥還問你們幾個呢?有空讓你娘也回去一趟。”
顧立春怔了一下,他差點都忘了她娘還有個娘家了。也難怪,田三紅很少提及娘家,也不怎麽回去。
也是在這時,顧立春才知道田桂英竟然跟他娘是一個村的,竟沒聽人提過。
他忙說道:“等交完公糧種上麥子,我娘就回去看看。”
顧立春從葉超家出來,就看到立夏立冬在跟一幫小孩玩耍,小滿和小雨則在一旁跟女孩子玩跳房子,四個人都穿着從姑姑家帶回來的衣裳,雖然是舊衣裳,但沒有補丁,樣式也好看,他們幾個模樣本來就不差,這些日子夥食得到改善,臉上長了肉,氣色也變好許多。走過路過的村民難得誇四兄妹幾句。
“你們還別說,小滿小雨這姐倆長得還挺好看的。”
“确實,以前都沒發現。”
“立夏立冬也不差。”
“立夏最近可老實了。”
大家正說着話,王春燕剛好經過這裏,氣得直撇嘴。
當時顧立春進城探親時,村裏多數都有看笑話的意思,其中笑得最狠的要數王春燕和王春花姐妹倆,如今倒好,顧立春竟然又認回了這門親,顧紅玉不但不計前嫌,還補貼他們家。
王春燕越想越氣,這幾天都沒睡好覺。
她心思一轉,就扭身去了顧大海家。
她不好過,顧立春一家也別想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