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大戲開場
王春燕到顧大海家時,院裏只有王春花和婆婆楊大妮,兩人都在做針線活。楊大妮前些日子輪流去了兩個閨女家住了一陣,剛回來不久。
王春燕叫了聲大娘,楊大妮對兒媳婦這個堂妹不怎麽待見,只是撩撩眼皮,淡淡回應了一聲就不再理會。
王春燕看了眼老太太,故意大聲跟王春花聊天。
“姐,你聽說沒有?那個立春帶着四大包東西從市裏回來了。”
王春花一邊做針線活一邊應道:“聽說了。”
王春燕道:“姐,你說顧紅玉也是你小姑子,她怎麽就沒讓立春給你們捎點東西?會不會是捎了,被那小子給昧下了?”
王春花道:“應該不會。二房跟我們家一直不親,這些年也沒怎麽來往。”
王春燕偷偷瞧了一眼旁邊的楊老太,便皮笑肉不笑地說道:“姐,我覺得吧,不管紅玉給不給你們家捎東西,大江家那份總得拿出一半孝敬大娘吧。老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大娘可是大江的親娘,親娘不孝順孝順誰去?”
王春燕話這話音一落,楊老太果然就沉了臉。
王春花這瞥了眼婆婆,道:“理兒是這麽個理兒,但人家不給,你還能咋地?”
王春燕一拍大腿:“哎喲,我的姐,你這人就是太要面兒,他不給你們就不要了?老娘跟兒子要東西那不是天經地義的嗎?大娘是他們三兄弟的娘,不是姐夫一個人的娘。”
楊老太的臉上像籠了一層寒霜似的,冷得可怕。
王春燕覺得火候差不離了,再添一把柴:“其實吧,對于你們家來說,這東西值不了啥錢,你家不差他這點。可是,這不是東西的事,這是禮節的事,是孝道的事。你說,這立春去了一趟市裏,大包小包地回來,按理兒,是不是得上門看看親奶奶親大伯大伯娘?可他幹了啥?你沒看見,他在打谷場上見到大娘就打了聲招呼,對鄰居都比對親奶奶熱情,這像話嗎?還有立春他娘,孩子不懂事就罷了,你一個當娘的不懂事嗎?這是怎麽當人兒媳婦的?怪不得老挨打,這種人她就欠打。”
王春燕越說越興奮:“還有啊,我可聽人說,昨天晚上,那個立春竟然拎着東西去葉長明家了。我的娘哎,他家跟葉長明有一毛錢的親戚關系嗎?你說這孩子是不是傻?有好東西寧願便宜了外人,都不給自己至親?那葉長明本來就跟咱家不對付,這下可好,人家兩口子說不定在家裏偷着笑呢。笑你們老顧家出了叛徒。”
只聽得砰地一聲,老太太把針線簍子給甩到一邊去了。
王春花和王春燕趕緊去收拾針線,王春花在一邊拿話勸婆婆:“娘,你老別生氣。也別想着去老二家讨公道,老二是個混不吝的,那個立春,他一個撿來的娃也牛哄哄的,說個話,跟耗子咬盤子似的,滿嘴都是詞兒。
Advertisement
那孩子咱惹不起,他連他親大伯都敢直接硬頂,在村裏到處傳驚蟄的閑話,還跟知青點的知青說驚蟄的壞話,也就是咱驚蟄大度,不跟他計較。”
王春花這話是火上澆油,要說這個家裏,老太太最看重最疼愛的人,非顧驚蟄莫屬。
楊老太聽到顧立春說顧驚蟄的壞話,再也忍不住,拍着大腿在院子裏隔空罵顧大江一家:“這一家子都是白眼狼,忘了自個兒是哪邊的,他就不怕鄉親們戳斷他的脊梁骨?”
王春花悶聲道:“老二那人你又不是不知道,他還有脊梁骨嗎?”
說到這裏,王春花又長長地嘆息一聲:“唉,要是爹在就好了,老二哪敢那麽猖狂。算了,娘你別搭理他,別氣個好歹來。”
楊老太心頭的那一股火被拱得越來越大,她騰地站起來,邁着顫巍巍的小腳就往村北走去。
老太太滿臉怒容,一副要去幹架的架式。村民們見到了都忍不住問幾句。楊老太也不隐瞞,在路上就罵開了。
“我去找大江那個挨千刀的白眼狼,我就問問,他到底有沒有把我這個親娘放在眼裏。”
鄉親們對視一眼,這大戲又要開場了。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顧立春一大早就出發前去紅河農場。
紅河農場離他家有四十多裏地,聽着不遠,可問題是要全靠步行。顧立春為了早去早回,走得很快,共用了三個多小時就到了。紅河農場占地遼闊,據附近的老鄉說農場有好幾萬畝地,裏面有山有河有山林,既種糧食也種蔬菜,還有養殖場加工場,食堂、宿舍、幼兒園、小學、中學一應俱全。
好幾萬畝地?顧立春不知道老鄉誇大了,還是他見識少,他的農場幾百畝就覺得挺大了。
陌生人不能随便進入農場,他要進去得去大門口找門衛登記。
顧立春到了大門口,很禮貌地給看門大爺遞上兩根煙,這煙是他特意買的,自己不抽,揣兜裏一盒,用來跟人套近乎。看門大爺五十多歲,一臉地飽經風霜,目光犀利,他看了看這個年輕後生,暗暗點頭,一上來就遞煙,倒是挺上道。
大爺接過煙就問顧立春什麽事,顧立春說道:“我找李廣田,他是我姑父的同學,我前幾天去東雲市探親,我姑父托我給他捎些特産。他今天在農場嗎?”
門衛大爺叔搖頭:“你來得不巧,他今天不在。”
顧立春苦笑,來得确實不巧。
“那他哪天回來?”
門衛大爺搖頭:“我哪裏知道。”
他瞥了一眼顧立春,說:“你可以把東西放我這兒,等他回來轉交給他。”
顧立春心說,我就是借着送東西的由頭來見他,讓你轉送了我幹什麽?
顧立春自然是委婉謝絕:“謝謝大爺,不過我姑父囑咐我一定要親手交給李叔,還要看看他的近況,以後見到我姑父好交差。”
門衛大爺一副看透一切的表情:“小夥子,你找李幹事是有事吧?”
顧立春被人說破,倒也不覺尴尬,反而豎起大拇指誇贊門衛大叔:“大叔,你真是經驗豐富,慧眼如炬。”
門衛大爺叔淡然一笑,“你這樣的,我見得多了。”
顧立春再送上一記馬屁:“我這樣的你見得多,可大爺你這樣的,我見得不多。我平常就喜歡跟大爺這樣經歷豐富、有故事有見識的人聊天,有意思不說還長見識。”
門衛大爺一臉傲嬌:“上了年紀的人誰還沒點故事。”
顧立春認真道:“那還真不一定,大多數人都活得稀裏糊塗的,只有少數活得明白的人才能有好故事,才能講好故事。”
門衛大爺不禁多看了顧立春一眼:“小小年紀,說話倒挺像個大人,你叫什麽名字?今年多大了?”
顧立春把姓名年齡學歷一一報上去,又順便問了大爺的姓名。大爺的名字挺不錯,陸青雲。
陸大爺跟顧立春侃了一會兒大山,對他客氣許多,還請他到門衛室裏喝茶。
顧立春随身帶着水果和零食,就拿出來跟陸大爺分享。陸大爺也請了吃了一頓飯,飯菜是從農場食堂打的。
吃完飯後,大爺漫不經心地說道:“說說看,你找李廣田什麽事啊?”
顧立春想着反正也不是什麽大事,索性就實話實說:“我今年初中畢業,家裏四個弟妹,養父不正幹,養家負擔全壓在養母身上,我就想出來找份臨時工幹。我姑父托我給李叔送東西,我靈機一動,就自作主張想問問李叔,農場還招不招臨時工。”
陸大叔打量了一眼顧立春,斜睨着他問道:“就你這身板你能幹什麽活?”
顧立春把自己能想到的長處都列舉了出來:“陸大爺,我覺得咱們人類做為萬物之靈,體力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智慧、意志和決心非常重要。想當初,咱們打小日本,打美帝國主義,難道靠的只是拳頭嗎?靠的是智慧,是堅韌不拔的意志和必勝的信念。我雖然體力不行,可腦子還行,也懂點技術,我會種地、養豬、打理果園,還會加工各種副食;我心思細膩,口才還行,擅長溝通和交流,擅長做思想工作。總而言之,我是革命一塊磚,哪兒需要往哪兒搬;還是個顆通用的螺絲釘,想往哪兒擰就往哪擰。”
陸青雲:“……”
他沉默片刻,意味深長地說道:“我見過的人不少,但像你這麽大言不慚、勇于自誇的年輕人還是第一次見,小家夥有前途啊。”
顧立春真誠地道謝:“謝謝大爺誇獎,你真的是慧眼如炬,目光犀利,将來我若有幸為社會做出點貢獻,你老人家就是我的第一個伯樂。”
陸青雲唯有沉默以對。
顧立春看了看天色,便向陸青雲告辭:“今天跟陸大爺聊天,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我過兩天再來看你。”
顧立春轉身要走,卻聽陸青雲淡淡地說道:“一個臨時工而已,不用這麽費勁,正好農場還在招人,扣玉米粒、喂豬什麽活都得幹,你要願意幹,就大後天早上十點過來。”
顧立春一臉驚喜,毫不猶豫地點頭:“好的,謝謝陸大爺。”
顧立春來走了四個小時才到家,到村口時天快黑了。
路上遇到的鄉親們都用同情憐憫的目光看他:“立春,你才回來啊。”
顧立春心中納悶,這是怎麽了?
到了家裏,院子裏黑燈瞎火的,隐隐還有啜泣聲。
顧立春心中一緊,趕緊高聲喊道:“娘,立夏立冬,我回來了。”
院子裏竄出幾個黑影,是四個弟弟妹妹,顧立春趕緊讓人去點燈,他進屋去看田三紅,她這會兒正躺床上小聲哭泣。
不等顧立春發問,四個弟弟妹妹,你一句我一句地就把事情交待清楚了。
他離開不久,他們的親奶奶楊老太就來鬧,她當着衆人的面罵顧大江和田三紅不孝順老人,罵顧立春是個白眼狼,從市裏回來也不去看她,還說顧立春碎嘴說顧驚蟄壞話,還說要把他趕走。
顧大江跟老太太争執幾句,氣得離家出走了。顧立春心頭暴怒,遇到一點事情,他就離家出走!
顧大江一走,家裏只剩下田三紅和幾個孩子,被楊老太罵得擡不起頭來。最後楊老太硬要逼着田三紅給她養老錢,每年二百斤糧食加五十塊錢,糧食和錢直接從大隊領走。
顧立春摁着太陽穴慢慢坐下來,他們一家的勞動力只有兩個半,顧大江還不正幹,每年糧食都不夠吃,從入冬後到麥收之前那段青黃不接的日子特別難熬,老太太一開口就是二百斤糧食五十塊錢,這是要逼死他們家。
這是老虎不發威,把他當病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