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最新發現
顧立春安慰了田三紅幾句, 無果。
他氣歸氣,還是一臉地鎮定自若:“都別慌,這算什麽。給我打起精神來。立冬去燒火,小滿去擇菜, 立夏, 你給我去打二斤酒, 我一會兒要用。”
顧立春開始做飯, 他心情不好, 也懶得做別的, 索性從農場裏拿出一包挂面, 燒開水把挂面扔進去,打了三個雞蛋,再扔幾片青菜葉子。
立冬和小滿看着白生生的挂面驚訝地張大嘴巴, 顧立春随口解釋道:“在農場那邊買的,小雨去叫娘起來洗臉吃飯。”
不一會兒,小雨就沮喪地跑回來說娘不想吃飯, 叫他們先吃。顧立春只得親自去叫人。
“娘,你再生氣也得吃飯。況且,這事咱有解決的辦法。”
田三紅啞着嗓子說道:“還能有啥辦法?咱家總共才分多少糧食?一年到頭也沒有五十塊錢, 本來就是年年借糧, 年年還不上, 再來這麽一出, 咱年哪年哪月才能爬起來?你奶這是要逼死咱們呀。我就納悶了,咱們家到底咋得罪她了, 突然來這麽一出?本來你爹就是過繼出去的,當時說好的,兩家再沒關系, 我倆結婚,他們不管;生你弟弟妹妹,我沒吃她一個雞蛋,鄰居還送來兩個呢;你生病,你奶裝不知道,還走親戚去了。現在倒好,拿着孝道壓我跟你爹。不給就要從大隊扣,立春你說咱以後怎麽活呀?”
顧立春道:“吃完飯,我去找長明叔,讓他先別給糧食。明天我就去公社找領導問問管不管。”
好說歹說,田三紅才起來勉強吃了半碗面條。雞蛋面條,這飯菜要擱往常,幾個孩子早高興得蹦起來了,今天這種情況,人人心情都很沉重,大家默默地吃完了飯。
吃完飯後,顧立春就拎着酒去了葉長明家。
田桂英見到顧立春就替他家鳴不平:“這次是你奶做得太過了。別說你爸是過繼出去的,就算沒過繼,兒子家裏困難,老人又不缺吃喝,但凡是個人就不會這樣逼兒子兒媳婦。”
顧立春跟田桂英閑聊兩句,立即進入正題:“長明叔,我現在就擔心我奶會直接從大隊扣下糧食,我想請你在分糧時阻攔一下,就說每家每戶的糧食必須要每家的當家人簽字畫押才能領糧食,任何外人都不能代領。”
葉長明不把話說死,一臉為難道:“你奶那人你是知道的,你爹是她親兒子,她占理兒,她在我這兒又是長輩,我也不好做得太過,何況隊裏還有你大伯,你大伯可是大隊長,我只是個副的,我不敢保證一定能攔住,只能說盡量幫你。”
顧立春道:“長明叔,我理解你的難處,我只是讓你阻攔一下,盡量多拖延一陣,大隊哪天分糧,你提前告訴我,我娘或是我一大早就去排隊,早領早完放心。叔,我家的情況你也知道,若是真把我們逼到絕路,到時發生點什麽事情,咱們大隊可就在公社和縣裏出名了。這是誰都不願意看到的事情。”
葉長明看着胸有成竹的顧立春,就試探道:“看你的樣子,你好像想到辦法了?”
顧立春可沒忘記兩人能夠合作的基礎,那就是有共同的敵人和共同利益,鋪墊了這麽久,合作該進一步升級了。
Advertisement
顧立春憤憤不平地說道:“我本來不想用這個辦法,他畢竟是我大伯,可是如今我奶要逼死我們家,我不得不這麽做。”
顧立春的話頭一提,葉長明的眼中迅速閃過一絲精光,顧立春裝作沒看見,繼續說道:“這秋收過後,公社或是縣裏的領導都閑了,說不定會下來視察一下各個大隊的情況,你說我要在他們視察時把這個情況反應給領導,領導會怎麽看我大伯?治家不嚴,老娘飛揚跋扈,連親兒子親孫子都要逼死,何況是對外人?這種思想覺悟,配當領導嗎?俗話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齊家治國平天下,家都沒治好,能管好別人嗎?”
葉長明的眼睛更亮了,在這個年代,任何一點小事都能上綱上線,更何況這還不是小事,只要讓有心人抓住,再好好運作一番,就能讓顧大海下來。顧大海下來了,誰頂上他的位置還用說嗎?葉長明心裏舒坦,看顧立春就更順眼了。他當時拉攏顧立春就是想讓多給顧大海添堵,沒想到這小子還給他個驚喜。
顧立春心中冷笑,顧大海要是給領導留下不好的印象,以後還能好嗎?他記得書裏,顧大海一路高升,從大隊長到公社書記,再到縣裏。這一次,我看你怎麽升?
從葉長明家出來後,顧立春又拐去二奶奶家,誰知二奶奶不在家,估計串門去了。
他回到家裏,發現二奶奶正在陪田三紅說話。
兩人的眼睛都紅紅的,像是剛哭過。
二奶奶一見了顧立春就問他農場的事怎麽樣了。田三紅暗罵自己糊塗,這麽大的事竟然忘了問了。
顧立春道:“他們讓我大後天去看看,還不知道結果。”
二奶奶道:“只要他們招人,你就肯定能進。”
顧立春笑着點頭,接着話頭一轉就問二奶奶:“當年我爺奶把我爹過繼給你們家時,有沒有寫什麽文書證明之類的?我記得有規定說,送養出去的孩子跟生父母沒有關系。”
二奶奶眯着眼睛想了好一會兒,含糊地說道:“好多年了,我記不太清了,好像是有這麽一張紙,可我不知道放哪兒了。”
顧立春便道:“二奶奶,你好好想想,再在屋裏找找。”
二奶奶一聽這話就坐不住了,便要回家去找。
顧立春送她回去,順便幫忙一起找。
然而兩人翻箱倒櫃半天,也沒找到那張紙。二奶奶頹然地坐下,唉聲嘆氣。
顧立春反過來安慰她:“二奶奶,沒事,這事還有別的辦法。”
他突然想到什麽又問道:“對了二奶奶,這文書應該是一式兩份吧?你們一份,我爺奶一份?”
二奶奶點點頭:“應該是的。可你奶那份能找着也不會給你們的。”
顧立春點頭:“我明白。”
二奶奶看着顧立春皺眉不展,長長地嘆息一聲,“要是你二爺在就好了,你奶奶那性子,我不是她的對手,年輕時就鬧不過她。上午她來鬧那會兒,我跟她講理,人家根本不聽。”
顧立春反過來安慰她:“那是因為你比她更體面更要臉。”鄉下老太太吵架,除了對罵,還比誰更能撒潑打滾,這種要豁出臉面才能做到。
二奶奶想了一會兒,低聲道:“咱先想辦法,無論怎樣,也不能真讓你們一家挨餓。”她已經做好最壞的打算,實在不行,她就私下裏補貼他們。
顧立春心中感激,但是他不能讓二奶奶和姑姑吃虧,憑什麽?
顧立春跟二奶奶聊了幾句就告辭回家了,一路上他都在想,他要怎麽樣才能神不知鬼不覺地找到楊老太家的那份證明?
回家後,顧立春把立夏叫到自己屋裏,他懶得繞彎子,直接問道:“立夏,你知道咱們奶奶平時喜歡把東西藏在哪裏嗎?”
立夏一臉驚詫:“大哥,你是想讓我去偷偷奶奶家?”
顧立春賞了他一個腦瓜崩:“偷你個頭,我想去他家找一份過繼咱爹的文書,證明咱爹不用養咱奶。可是我不知道她把東西藏在哪裏。”
立夏抓耳撓腮、苦思冥想,最後突然叫出一聲:“我想起來了!”
“想起什麽?趕緊說。”顧立春催促道。
“哥,你記不記得,我五六歲時,咱們跟驚蟄哥一起在爺奶屋裏捉迷藏的事。”
顧立春道:“那麽久的事,我哪記得。”
立夏一臉得意:“我就記得。當時,我就想藏在一個誰也找不到的地方,最後藏到了爺奶的大床底下,我沒想到那床底下有幾塊磚頭是空的,下面是一個坑,我還沒來得下去,就被爺爺發現了,爺爺狠狠地揍了我一頓,還威脅我不讓往外說,我都吓傻了,也一直沒敢說。你這麽一問,我突然想起來了。你說那坑裏到底藏着啥呢?”
顧立春覺得腦子飛快地閃過一些什麽,他打了個手勢打斷立夏的話,開始專心致志地思考這個問題。
他終于抓住了那一閃而過的線索,他記得原書的後半部分半吐半露地提到過兩次。
一次在顧驚蟄跟江穆一起去首都,臨行前,楊老太送給顧驚蟄幾根金條;第二次是改革開放後,顧驚蟄要做生意,楊老太又拿出幾根金條,書中順便解釋幾句,說是顧老頭當年幫了一個有錢人,這些金條是有錢人答謝他的,說他好人有好報。現在顧立春表示懷疑,真相真的是這樣的嗎?
而且書中還提過一句,楊老太是從饑荒年代走過來的人,對糧食有執念,她在家裏的地窖裏藏了很多糧食,而顧驚蟄因為江穆的爺爺喜歡古董就冒險藏了不少古董,也是放在地窖。
楊老太的金庫和地窖裏的糧食古董,要是這兩樣被領導和村民們發現,效果會怎樣?不用想,肯定會很震撼。
第二天,顧大江還沒回來,不過有人看見他在隔壁村王老漢家。顧立春懶得理會這個人,只當他不存在。
吃過早飯,田三紅照常去上工,幾個孩子也各有任務。只剩顧立春自己在家。
正當他考慮怎麽對付顧大海和楊老太時,顧驚蟄卻找上門來了。這讓顧立春很意外。
“你來幹什麽?”顧立春堵在門口問道。
顧驚蟄笑得一臉和煦,“立春,好歹咱們也是堂兄弟,打斷骨頭連着筋,你不要總對我有敵意。”
顧立春冷笑:“你好像搞錯了,有敵意的人是你。”
顧驚蟄好脾氣地道:“行啦,立春,我今天不是來跟你吵架的。”
顧立春懶得繞彎子,單刀直入地問道:“說吧,到底什麽事?”
顧驚蟄做了個深呼吸,醞釀片刻才開口:“立春,我很好奇,你在去市裏的汽車上到底對白華和張豔說了什麽,讓他們這麽排斥我?”
顧立春又是一愣,他還不知道有這出?
他似笑非笑地反問道:“顧驚蟄,我很好奇,你到底做了什麽,才如此恐懼我跟知青點的人正常接觸?”
顧驚蟄的神色漸漸嚴肅起來:“立春,我希望你不要狡辯。你不止一次敗壞我的名聲。”
顧立春認真糾正他的錯誤:“你似乎弄錯了,我只是實話實說,不叫敗壞名聲,你只是露出來了本來的面目。有位名人曾說過,‘你可以在一段時間內欺騙所有人,也可以永遠欺騙一部分人,但你不可能永遠欺騙所有人。’還有位名人說過,‘只有在退潮時,才知道誰在裸泳’。完畢。 ”
顧立春的話音剛落,就聽見院外傳來一陣掌聲:“說得好。”
顧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