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端陽(二)

大元惠帝一十九年,端陽節,天湛藍無雲,豔陽高挂。

惠帝連暀立于京郊澄圖河北岸觀臺之上看下面百姓人聲鼎沸,不由豪氣的一揮手謂一衆跟随的大臣道:“今日晴空萬裏,朕能親見百姓逸樂盡情,實在是件樂事!”

衆臣被皇帝的愉悅所感染,一名臣子不知被身後的誰一擠往前踏了兩步,見皇帝回頭忙躬身道:“臣聽俗語有雲,端午日雨,鬼旺人災;端陽無雨,必是豐年。今日這般晴好,可見是皇上龍澤四方。”

拍馬屁自然人人不願落後,大臣們都緊跟着“龍澤四方”起來。

皇帝轉身看了這人一眼,笑道:“燕卿這話說得好,端陽無雨,必是豐年啊。看來今秋百姓們可以安一安心啦。”

說完頓了一下,忽又問道:“朕聽聞燕卿也是有福之人,幾個兒子也十分出衆,朕還未曾見過,今日可也在賽船之列麽,在老幾的隊列裏?”

燕老爺心頭激靈靈一凜,忙垂首回道:“犬子不才,實難登堂為陛下所見。今日三子與七子俱在競舟之列,至于在哪位皇子的隊列裏,因他們都是被統一分派,臣現下倒還不知。”

皇帝一笑,似也是随口一問并未在意,背着手往前兩步,見季桓的身影已由他身邊的小太監領着徑直往太子陣營而去,他撫着稀疏的胡須眸光沉沉。

***********

帝帳的左側低處,便是為女眷們單獨辟出的看臺。

今兒來的人甚多,上至公侯府的夫人小姐,下到京中四品官家的女眷都在一處,不過座次确是嚴格區分。因此,在楚寧扶着沈芳菲在最下一排坐下時,猶自震撼。今兒燕家來的是沈芳菲和燕婧,按理說燕夫人也是要來的,,但因大元有‘新嫁女躲端午’一說,四小姐燕盈自泯州回了府,因此燕夫人便留在了府裏。

楚寧本以為這競龍舟至多不過是京中一些名門子弟也參與其中而已,可她剛來時往右上方瞄了一眼,那明黃色帳簾,分明是皇家專用!那下面競舟的....楚寧用腳趾頭也能猜到了。

再看一眼上座的那些绫羅滿身面帶矜持的女子,楚寧覺得燕瑾這厮膽子還是挺大的,竟然讓沈芳菲帶着她一個妾室出來,估計沈姑娘心裏是老大不樂意。

果然,沈芳菲坐了一會兒便對一邊站着的楚寧道:“昨兒我見爺挂了個紫色的香囊,看手藝像是妹妹縫制的?”

楚寧雙手握了下,回道:“是妾身縫制的,手藝不精,讓奶奶見笑了。”

沈芳菲蹙着柳眉斜她一眼:“我倒不緊要,只是七爺在外頭行走,一事一物馬虎不得,知道的當是你一番心意,不知道還以為我七房裏竟沒個拿得出手的針線,沒的叫旁人看低了去。”

Advertisement

楚寧深吸一口氣正待答應,就聽燕婧在一旁對沈芳菲道:“七嫂快看,那是不是七哥?好像是在三王爺那一隊。”

沈芳菲被她一岔,沒顧上再說,順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

楚寧一頓,也轉頭往岸邊看,只見那裏停泊着五艘長約四十多米的狹長龍船,龍頭分別為明黃、赤紅、天藍、茶白、玄黑五種顏色,除了領賽的幾位皇子少年們均是頭戴紅巾,一身短衣打扮。

這些人裏除了皇子們自行挑選的五人外,其餘都是自京營中選出,每船配桡手八十八人,光看他們就十分帶感。

楚寧覺得自己也受到燕婧了幹擾,因為她也看見了燕婧所指的人,——确是燕瑾。

他一身暗紅色緊身短打,更顯英氣利落,此刻正站在那艘赤紅色的龍船旁和一人說着什麽。

沈芳菲掩嘴笑道:“真是你七哥呢。”楚寧在後面揚揚眉,就見燕婧的小腦袋瓜開始亂轉,眼睛開始胡亂瞟,楚寧心思一轉,頓時明白她在找誰了。

半晌,見燕婧突然站起來,目光定在明黃龍船的方向,楚寧知道那人應是在太子一隊了。她不自覺的往那個方向掃了一眼,很快移開。

季桓此時也已換了身蒼青色勁裝,平日裏的溫雅之氣頓去,人如一顆挺拔青松,端肅傲然。

他徑直走到太子一隊,上前行禮:“聽聞殿下隊裏還缺一人,陛下便将臣這個無趣之人撥過來了,只是臣肩不能抗手不能提,怕是會給殿下平添拖累了。”

太子連翀灑然一笑,虛扶了他一把,朗聲道:“季大人能來便是件讓人高興之事,否則得有多少閨中女子失望而歸呀。”

季桓笑着搖頭,這才分別給各位王爺見禮。

太子的明黃龍船居中,左側是赤紅龍船的三王連燊和茶白龍船的六王連雬,右側是天藍龍船的五王連玠和玄黑龍船的七王連赟。

季桓看了看,燕瑾在老三連燊一隊,燕展他也見過在老六連雬一隊,還有一個孟谷陽,正在老七連赟的隊裏沖他嘿嘿笑。季桓略微挑眉,打了個招呼。

這時便聽一聲嘹亮的號角,是備戰號。五位皇子領着各隊的兒郎們紛紛等上龍船,做各項準備。岸邊圍觀的百姓們開始吶喊起來,霎時鑼鼓喧天,喊聲陣陣。

季桓跟在太子身後,一副吃幹飯的樣子。

——今兒本就是讓太子及各位王爺露臉的,他們聽吩咐就好。

上船前季桓看了左側一身火紅勁裝的三王爺連燊一眼,這位王爺素有賢德之名,此刻也是備受關注。不過他像是全然沒有壓力,一副淡然的樣子。

兩岸的百姓已經分撥喊起來,裏面有不少女子,不過她們不似深閨小姐們那般矜持,又是夾雜在人群中,更是沒什麽顧忌,直與青年、孩童們喊作一團,這裏呼聲最高的便屬太子與三王。

兄弟倆對視一笑,俱做了個無奈的表情。而後各自将大旗插在船頭。

第二遍號聲一響,高臺上一聲唱和:“預備——開始!”

頓時五艘龍船齊頭并發,真如翩翩飛龍一般!正是: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很快太子連翀、三王連燊、五王連玠便漸漸領先,太子往左右各掃了一眼,做了個加快的手勢,兒郎們便吆喝起來,随着他們的口號,手上的動作也愈發一致,眼見便在三艘龍船裏冒了尖。

岸邊“太子黨”們一陣歡呼,高臺上的皇帝也往前移了兩步,女眷這邊的閨閣小姐們雖矜持的很,但一個個也難言激動神色,其中也有年紀小的,忍不住便也唧唧喳喳助威。

太子心中一得意,朝季桓投去一眼,卻見他微微蹙了眉,然後過來附在他耳邊說了兩句。

連翀一頓,往左側看,果見如季桓所說老六連雬的船頭正往右靠,立下便要撞向老三的船身,他一驚,忙打手勢示意桡手急速往右靠。

幾乎是同時,老六連雬的船頭已撞上三爺連燊的船身,赤紅的龍船一擺,也往右撞來。

好在連翀在季桓的提醒下蕩的早,他的龍舟又本就比他們領先一些,這當口也不理即将撞來老三和右側緊迫的老五,一船兒郎猛勁的加速,瞬間只聽“铛”一聲,連燊與連玠的船猛地撞在一起....而那廂裏連翀已如一支離铉的箭在兩船相撞的前一刻沖出開去。

兩岸一陣抽氣聲,緊跟是又是一陣陣歡呼聲加油聲。

楚寧對各位王爺既不識也無感,卻也因燕瑾在三王爺一隊多了些關注,見此情景不禁一陣惋惜,暗想這位太子果是心細如塵,如若發現的再晚一刻,動作再慢一分,怕這會兒便是被兩船夾撞了。

連燊、連玠一幢之下速度驟然減慢,縱然調整的極快,卻也早失了時機。反倒讓老七連赟後來居上,緊随太子連翀之後。

桡手們一見此情狀,立即一鼓作氣,轉瞬便見标目。兩岸喊聲空前高漲,太子迎風站在船頭,意氣風發。

季桓斜斜倚着船身,彈了彈衣衫上的水珠。

老七連赟眨着一雙大眼睛,沖着太子喊道:“二哥莫要大意,可還有我呢。”

連赟今年十四,一張白淨的臉似女孩一般,身法卻毫不拖泥帶水,他話音落人已在船頭一個接力朝着标竿躍去。

連翀哈哈一聲朗笑,比他早起一步,胳膊在标竿上一繞,正趕上連赟過來,他在連赟肩膀上一踏,借力猛地上竄,飄着五彩絲帶的花球已被他穩穩拿在手中。

瞬時,掌聲雷動。

後到的三、五、六也都跟着拍起手,一同往高臺望去。

這個結果,就是那人想要的吧。

一衆的兒郎們上了岸,該領賞的領賞,騰出地方給百姓們繼續盡情比試。

季桓慢走幾步,和後上來的燕瑾打了個照面。

三王爺剛剛與五王爺的船撞得猛,兒郎們身上都濕了大半。

燕瑾正傾身拍打,懷中啪嗒掉下一物,亮紫的顏色分外顯眼,他立即彎腰去撿,不料...斜刺裏突然伸出一雙手比他更快的将東西撈了過去。

作者有話要說:艾瑪,終于趕在0點前發上來....這章是補昨天滴.....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