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德安跟在周啓文身旁有些年歲,對自家公子也是有些了解的,雖看上去溫文爾雅、平易待人,但其實知心相交之人并不多,而先前書局那人穿着寒酸,不過以寒門子弟,怎的這般客氣?不禁好奇地問出了聲。
周啓文想起之前見的顧成禮,面龐還透着稚氣,瞧着不過十二三歲,但氣度卻很是不一般,沉穩內斂而又有光華,最初引起他側目的正是這複雜的氣質。
不過一農家出身,竟有這般氣度,可見并不是什麽簡單人物,年齡還這般年輕,卻要參加今歲的縣試,想來是心中必有把握了,周啓文眸色深晦幾分,神情莫測道,“回頭叮囑一下這書局的管事,要是再見到這顧成禮,待他客氣幾分。”
德安見自家主子神色莫明,也不敢多問,吶吶稱是。
顧成禮見周啓文先行離開後,他倒不急着走了,反正他是被這東家邀請進來的,如今有了休息的場地,還有免費的茶水供應,當即就厚着臉皮賴在那裏多看了一會兒書。
只是沒想到這家管事也挺有趣,在自家東家離開後,竟還來給他續了幾趟茶,這倒讓他真的感到有些難為情。
看到管事再次過來,顧成禮放下了手裏頭的書,好奇問道,“我先前聽聞有的書局可以抄書,不知這裏還缺抄書之人嗎?”
這管事拎着茶壺,笑容可親,“咱們書局的确是收抄書,但目前一些經文典籍有些過多,銷量并不是很好,倒是些話本子更吃香,若是公子不介意……”
顧成禮只想靠抄書換些錢填補家用,至于抄寫的是不是什麽聖賢經書倒并不在乎,當即說道,“這倒不妨事,只是不知這價錢要如何算?”
管事笑道,“這話本子賣出一本也才兩百錢,而紙和筆墨也由我們來供,想必公子也能理解,這樣一來,抄一本也就五十錢。”
其實這五十錢還是看在少東家面子上,說不準下回少東家過來還會再提到,到時候他也能有一個露臉的機會。
顧成禮接過管事順手遞來的一本話本子,随手翻了一下,頁數倒并不多,他估摸着一天抄兩本不成問題,而且還是在有餘力的情況下。
“我能帶回去抄嗎?”
管事看了眼前這少年一眼,臉上挂着笑,“按理來說,只有熟人我們才放心讓其帶回去的……”顧成禮聞言眉頭蹙起,沒想到這話鋒一轉,“但是您既然是我們少東家的朋友,那我們自然是放心的!”
顧成禮不說話,心裏倒是有點數,他和周顯文今日才結識,根本算不上是什麽朋友,但是這管事說得也有一定道理,至少他和周顯文都要去參加二月縣試,要是他真貪了這書局的紙墨,他們想要尋他倒是容易得很。
既然書局管事同意他把話本子帶回家去抄,顧成禮直接拿了十本,這樣下次來可以直接結算五百錢,也就是半兩銀子了。
等顧成禮坐着許老漢的牛車回到村莊,一夥人都是滿滿的收獲,許老漢等人賣了山貨賺了錢,他也将縣試的地點及其周圍的環境摸清楚了,還臨時找了一個抄書的活計。
還沒等進家門,顧成禮等人就發現了不對勁,他們回來的時辰還算早,天尚且沒黑,但莊子裏卻沒瞅見幾個人,除了幾個孩子外,竟見不到幾個大人。
許老漢直接問起路旁光腚的男娃,“狗娃,你爹他們呢?”
“俺爹俺娘都去裏正家咧,俺爺奶也去咧!”
“是發生啥事咧?”
狗娃黑乎乎的髒手在臉上一擦,滿不在乎地說,“俺不知道,村裏好多人都去了,俺娘沒帶俺。”
“這是出大事了!”
許老漢一着急,直接架着牛車就往裏正家趕去,顧成禮和牛車上的其他人心裏都着急,也就跟着一起去了。
還沒到裏正家院子時,便看到人群将那裏圍了一圈又一圈的,人聲嘈雜,沸沸嚷嚷的。
“發生啥了?發生啥了?幹啥都堵在這裏?”
“快讓讓,讓俺們也進來下!”
許老漢牛車還沒停穩,就直接跳下車,急着往人群縫裏擠,嘴裏還大聲喊着,“快跟俺說說是啥事嘛,咋整個村的人都擠在這裏哩?”
顧成禮呆在牛車上,沒有跟着一起下去,他瞧着裏正這裏的人數還真不少,大家又都擠在一塊,萬一發生踩踏事件就不好了。
他看向眼前擁擠的人群,目光一頓,望到了熟悉的身影。
“三哥!”
顧三郎原本還擠在人群中上蹿下跳的,突然就聽到了這一聲叫喚,回頭一看,“五郎,你怎麽也來了?”
頓時,五郎覺得這熱鬧也沒甚意思,趕緊從人群裏跑出來。
“發生何事?怎麽村人都擠在裏正這裏?”
“哎,還不是官府又要征民夫了嗎,你晨間離開還沒多久,縣太爺就派人到咱們的村上。”顧三郎搖頭晃腦地說道,還順便幫顧成禮将身上的包裹接過,“這裏裝了什麽,怎麽這麽沉?”
“都是些書,數量比較多。”
“原來是書啊。”顧三郎嘟囔了一聲,原本發光的眼神頓時不感興趣了,他原本還以為五郎買了吃食呢,身手摸了摸,果然都是些乏味的書籍。
“今春的徭役怎麽如此早?”顧成禮有些奇怪,“我記得往年都是在春耕後。”
“就是啊,要不然大夥兒怎麽這麽急,都跑到裏正這裏要說法呢!”顧三郎吐槽道,“找裏正又有什麽用,這又不是他定下的。”按他說,就該去找縣太爺好好說道說道,不過沒人敢這麽做。
兩人在閑談的這會兒功夫,顧成禮已經從牛車上下來,兩人并肩一起往家走,顧三郎用肩膀碰了碰身邊的顧成禮,擠眉弄眼,“你念書這麽好,以後是不是也能當縣太爺啊?”
顧成禮失笑,“哪有那麽容易……”
“啧,這還沒考呢你怎麽就說不容易,我反而覺得搞不好你能一飛沖天,将來比這縣太爺還厲害!”顧三郎随手從一旁的埂上拽下一根狗尾巴草叼在嘴裏,走起路來吊兒郎當沒個正形,胳膊一伸攬住顧成禮,“不過等你當了官,可不能忘了你三哥!”
“忘不了……”
“還有咱村的大夥兒!”
“嗯。”
“還得做一個為民的好官!”
“好。”
兄弟兩人相視一笑,大搖大擺地往家走,此時,身後已是一片絢麗的晚霞,美得不像是人間。
還沒進院子,顧三郎就大咧咧喊道,“奶,我回來了!飯做好沒,我好餓啊!”
“就等你倆呢,怎麽這麽晚才回來?”顧老太趙氏見兩個孫子也歸家了,趕緊讓幾個兒媳布菜,“快些坐下,一天到晚忙着不着家,肯定是餓壞了。”
顧家就普通農家,晚膳要吃的菜也不多,小趙氏兩手各端一盤,腳下剛踏入前堂就聽見婆母的話,忍不住輕笑道,“瞧娘說的,這五郎去了縣城一天,許是累着餓着了,可三郎在地裏還沒呆半天功夫,哪裏會餓?”
小趙氏胸口正憋着一口氣呢,她嫁的是這顧家老小,所謂百姓愛幺兒,顧小叔被趙氏和顧老爹寵着,也是個嬌生慣養的,幹活根本比不上前面幾個哥哥,本來顧老爹和顧大伯要忙着木匠活,地裏的人手就不夠了,哪曉得三郎這個侄子也是一個滑頭,不知道去哪裏浪蕩去了,害得顧小叔要幹比平時更多的活計,那才是真的累得哎呦哎呦呢,到現在還在屋裏躺着。
小趙氏心疼自家男人,忍不住就要怼顧三郎,“三郎啊,你也不小了,都到了快說媳婦的年齡了,咋能這麽懶……”
錢氏嗆道,“他小嬸,你咋能這麽說呢,三郎這娃好着呢,哪裏就懶了,再說了,他這不是還沒說媳婦嘛,還是一個孩子呢。”她忍不住瞪了一眼小趙氏,原本就看這個弟妹不順眼,仗着自己是婆母娘家侄女,以前沒少在婆母面前搬弄是非,現在竟還說三郎壞話!
別人讓着她,她錢氏可不怕!
錢氏心裏還覺得委屈呢,大房就一個兒子,如今在縣城當夥計,自是有一個好前程,三房也就五郎一個兒子,如今全家供着讀書,将來前程肯定差不了,四房如今的兒子還是個稚子,暫且看不出什麽名堂,但是錢氏可是生了三個兒子!
原本她為自己能生兒子感到驕傲,現在等孩子大了,就為幾個兒子将來的前途擔憂了,二郎跟着顧老爹和顧大伯學木匠手藝,勉強不用愁,但三郎四郎還沒個底呢。
而且如今就她兩個兒子要下地裏幹活,其他各方都不用,憑啥?
按她來看,三郎就該如此,四郎那孩子就是太實誠了,當真在地裏忙活了一天,她這個當娘的心疼啊。
眼看兩個兒媳又要吵起來,趙氏拉着一張臉,“再吵你倆就不用吃了!”
小趙氏和錢氏互看對方一眼,都覺得婆母偏袒,但為了吃晚膳,都各自按捺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