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所以村子裏的人特別煩這一家,平時與他們極少來往,因為這家人很擅長占別人的便宜,平時誰敢跟他們講話啊,也許講一句話,你籃子裏的菜和雞蛋就得減少一些。
“那你們也可以派晚輩去他們家讨紅包嘛!”
陳钜算是大開眼界了,沒想到農村也會有這種極品,見錢眼開到這種程度,他是第一次碰到。
“呵呵~”
夏木呵呵了兩聲,以為這個辦法沒有想過嗎?
可惜沒用,因為人家的大門從除夕的晚上就一直緊閑,根本不會打開。你想上門讨紅包也要進得去啊!
至于他們自己是怎麽出來的?夏上村的小年輕們去專門守過一次,終于發現了真相。
原來他們都是爬窗出來的,等他們一出來,裏面的長輩就會把窗戶再度關死,只有等他們讨完紅包後,這窗才會再打開,這些人再照着原路爬回去。
如此奇葩的做法,絕對是夏上村的一絕,真不知道他們家哪裏的風水出了問題,居然生出這麽一大家子奇葩的人來。
絕無僅有,絕無僅有啊~~
“這家子人就像狗皮膏藥一樣甩都甩不掉,坑爹的是他們偏偏還是夏上村的人,跟大家同一個宗族,雖然現在好多地方都不太講究這些了,但是他們這裏比較偏遠,對輩份還是挺在乎的,對族人也都比較寬容,有什麽事只要能幫的大家都會伸出一把手。特別是當族人跟別的村的人打架時,絕對是一呼百應,拿着扁擔就去了,絕不允許外村人欺負自己人。
“長見識了。”
陳钜回去跟陳家人一學,陳家人全都張大了嘴巴,在他們的世界觀中,不管是什麽人都會講究臉面,誰會像這家人一樣沒臉沒皮的自己讨紅包啊,讨不到就在別人的家中一直坐着,要是能坐到吃午飯就更好了,這樣他們還能撿到一餐,兇殘的吃相只要看過一次,未來的一年胃口都不會好了。
“你們真是辛苦了。”
陳源對夏上村的人抱以同情,碰到這麽極品的一家,關鍵是還沒有辦法避開他們,難為夏上村的人這些年挺了過來。
“他們家很窮嗎?”
Advertisement
陳老爺子比較關心這點,如果因為太窮對方做出這樣的事到也不是不能理解,但是以他老人家在夏上村待的這幾天的了解,夏上村的人雖然兜裏是沒什麽錢,但也沒有艱難到過不下去的地步,起碼地裏的出産還是能讓他們吃飽穿暖的。而且現在國家又不收農業稅,只要肯幹地裏的收成都不會太差,總能換幾個錢的。
“他們家的人懶。”
一句話道盡這家人的本質。
因為懶,他們幹活就兩天打漁,三天曬網。這樣一來,地裏的收成只要不會太好,頂多餓不死他們就是了。再加上現在有糧食直補,偶爾還能吃上一頓肉。甚至為了省錢,家裏幾個孩子都是上了小學就辍學在家,連中學都不上他們上。村上的幹部幹涉,希望他們能讓孩子上學,結果被他們從家中打了出來,就連幾個孩子也不願意上,他們覺得上學太辛苦了,每天還要走那麽久的路,哪裏有在家裏看電視好玩啊!
還罵村幹部不是東西,想害他們家多出錢,把村幹部們罵的一個個氣紅了臉,幾下次來人家也不想管了。連幾十塊上百塊的學雜費都不願意交,這家人還有啥救。關鍵是人家自己還不覺得自己的做法有什麽不對的,真不知道這家人的大腦究竟是怎樣長的,和地球人的思維完全不在同一條軌道。
“跟滾刀肉似的,人見人怕,人見人煩。”
這樣的人哪怕是美國總統來了都得認輸吧!
夏木很慶幸這家人在他包的那三座山上沒有土地,要知道他當時都做好了被他們大宰一頓的準備了。結果老天有眼,當初他們為了可以偷懶,強行跟村上‘協商’,要了離他們家最近的田地,而這些田地全都在另外一個山頭。所以這一次全村人都能分錢,只有他們家分不成。
為此這家人還跑到村幹部家中鬧過,結果被族裏的長輩們罵了回去。當初是他們自己選的,而且選的田地還是最好的那一種。選完地後一個個尾巴不知道翹的有多高,現在才來鬧怪誰?
當初分地全村每人每個山頭都要求有一塊地,不管大小,只是為了平均,好地分了壞地也不能不要,結果這一次夏木包山除了那一家人全村都拿到了錢,誰讓他們當初自己死活不要那三座山上的土地的。
這事了出來,全村人都樂了。特別是好些跟他們有仇怨的,拍着大腿哈哈大笑叫着活該。氣得那家人整整一個月沒在村子裏晃悠,不知道多少戶人因此被少拿了東西。平常只要他們在別人家晃,總會拿點東西走,甚至有時候晃到別人家的時候正好是飯點,他會用各種暗示明希望主人留下他吃上一頓,特別是家裏煮肉的人家。
一開始大家不習慣還被他占走了不少便宜,自己家做的肉自己沒吃兩塊都被他們給吃光了,主人家常常被氣的吐血。
後來大家看清楚了他們家的為人,除了過年因為不能生氣被他們讨走一點紅包錢外,其餘的時間那家人就沒這麽容易死皮賴臉了。特別是那中家裏男丁多的人家,他們要敢進去,絕對會挨頓揍。
你瑪的平常這占一點便宜,那占一家便宜就算了,自己家好不容易煮回肉,結果你就上門來,真拿他們當死人嗎?
挨揍的次數多了,那家人就知道了。他們可以拿點菜拿點雞蛋,這兩樣在農村不怎麽值錢,但是在人家吃肉的時候上門,肯定得挨揍了。于是他們再也不在別人家晃了,只有偶爾碰上的時候,才會賴走別人家菜籃子中的蔬菜或是雞蛋,但也不敢拿太多,會被揍。
更主要的是,他們被村子裏的人揍了沒有人幫他們說話,如果他們還想在夏上村繼續待下去的話,平時就得老實點,不然真把大家惹毛了,過年也不講究生氣不生氣的習俗,直接聚集村子裏的人把他們揍上一頓,到時別說讨紅包了,還得自己掏錢付醫藥費。
其實當初這家夥在那三座山頭上沒地的時候,不僅去村幹部家鬧了,最後還跑到夏爺爺家去哭,就想着怎麽也從夏木的手指縫裏摳出一點錢來,誰讓他現在錢多呢!他們家這一次包山是半點便宜也沒有占到,哪裏肯幹啊!
結果把夏木惹火了,直接把人拎起來扔出去,包括他們家那幾個孩子也不例外。
“再敢上我爺爺家的門,我打斷你們的腿。”
瞬間霸氣仙漏有沒有?那家人快被吓尿了。
順常爺爺家的小孫子幾時變得這麽厲害了?他們一點反、抗都生不出就被人扔了出來,太可怕了。
一大家子人爬起來就跑,也不管其他人,反正是各跑各的,全家人的自私自利的性格在這一刻表露無疑,又讓村人看盡了笑話。
“也就是說惡人只怕惡人磨,你們态度一放強硬,他們就不敢鬧事了。”陳钜對這家人的奇葩程度算是了解了,怪不得夏上村的人在過年的時候總會給他們一點甜頭。
“對,但也不敢逼的太緊。家裏人多的還好,只有老人和孩子在家的人家就擔心把人逼太緊了,回頭他們一離開,這些人向他們的老人和孩子下手該怎麽辦?所以不能逼太緊,得拿這年的紅包在前頭釣着,雖然不多但對他們來說也算是不錯的收入了,而且這些全是白來的,多好。”
那家人的心理很好了解,如此一來果然他們不敢找村子裏老人和孩子們的麻煩,怕大家聯合起來,到時過年沒紅包拿可怎麽辦啊!
唯一可惜的事,全村人裏還有不少人家的輩份和他們一樣,這樣的人家他們就不敢上門了,因為同輩如果孩子跟他們要錢,那他們就得給別人家的孩子錢,這樣一比忒不劃算了,不符合他們家的利益,于是這些和他們家同輩的人戶每年到是逃過一劫。
但是這樣的人家整個村子裏不滿十戶,總得來說,一個村三、四百人,有三百多人的輩份比他們家高。
一戶一戶的轉上一圈,除了那些在外打工不在的人外,差不多就能讨到二、三百塊錢了。
“碰到這樣的人也是沒有辦法,法律教育顯然行不通,這家人明顯就不懂法。而且人家臉皮都不要了,遇上這樣的事就算報了警也不過讓他們被口頭上教育一頓,根本沒什麽用。”
陳源覺得這樣奇葩的人,完全可以去申請吉尼斯記錄了,全華國估計也找不出幾戶這樣的人出來。
“是啊,總不能打死他們,這樣我們還犯法了呢!”
夏木戚戚然的點頭,遇上這樣的人,大家只好在過年的時候破財免災了。
給陳老爺子和陳大哥、陳大嫂他們拜過年後,夏木的紅包不但沒有少,反而還賺了。他給包包一個,結果陳家回了他三個。
一個用他是長輩,晚輩必須接着。另外兩個用的是長兄如父,長嫂如母的理由,也讓他無法拒絕。
所以他這一次過年不但沒虧,還賺了不少。陳家人出手豈有少的,陳家大嫂直接在裏面封了一張小額支票,是一萬元。
而陳大哥是給了一張銀行卡,卡裏有十萬塊錢。他雖然是軍人,但是在陳钜的公司裏也占了一點點股份,不管事只拿分紅,這股份雖然還在陳钜的名下,但每年會特意拿出來給兄長存着,這些年下來,裏面有多少錢陳源自己都不知道了,不過這一次他還是從那張卡裏轉了十萬到這張卡裏,也是到這時他才知道原來自己的那張卡裏居然有八個零,差點沒吓尿他。
所以整個陳家,除了陳钜最土豪的人就是他了。十萬塊,小意思。
而陳老爺子到是沒有這麽多錢,但是他手上的好東西可不少,直接給了一塊羊脂玉給夏木,讓陳钜幫夏木帶上。
“這是陳家給孫媳婦的禮物,你大嫂也有,只是她的是個镯子。你是男人,不能戴镯子,我就換成了玉佩。”
陳老爺子雖然沒讀什麽書,但是眼光還是有的。趁古董行業沒人興盛起來的時候,撿了不少漏。這塊羊脂玉就是如此,他拿到手上後還是塊整玉,上面什麽也沒有雕。就一直放在保險庫裏,就在他不知道送夏木什麽禮物時,突然想起了這塊玉,于是便送去雕成了觀音像。
不是說男戴觀音女帶佛嘛,正好正好。
所以,夏木這一次過年可賺了不少,雖然他不懂行情,但也知道這羊脂玉有多麽的不便宜,換成錢可以支撐一家人生活一輩子還有餘了。
過年的時間很快,一眨眼就過了初七,夏木來始來返于村子和廟裏,開始跟旺財叔學廚。
學廚可不簡單,雖然夏木不算他正式收的弟子,但旺財叔也沒打算敷衍。讓陳钜送了不少蘿蔔上去,夏木每天就跟蘿蔔親密接觸,用它們來練習刀功。
切絲切片切塊,明明很簡單的事,夏木愣是練了一個月才勉強達到旺財叔的标準。這還是因為他常年練武,準頭手法不錯的原因,要是換另一個人為,別說半個月,再給他一年都不一定能練好。
練習廚藝是件很辛苦的事,每次學上兩到三個小時,回家後手都酸的擡不起來了。陳钜說服不了夏木放棄,只能看着他辛辛苦苦的練習,每天回來親自幫他擦藥按摩。結果一段時間下來,陳钜的按摩手法更好了,常常讓夏木舒服的都想呻吟幾聲。
“明天得請一天假,牛羊運過來了,我得去盯着。”
尾款也得給人家結了。
在第三座山上,除了牧草,還有修好的牛棚、羊棚和豬場。不過讓夏木無奈的是,陳钜還讓他修了一個馬棚,不是很大,只有裝得下兩匹馬的大小。
“你居然把清風明月也運來了。”
清風明白,兩匹混血馬。不是純種,但是在混血裏算是非常不錯的了,一匹馬得好幾十萬,是陳钜送夏木的禮物之一。當初在京城,這兩匹馬就是他和陳钜的坐騎。被養在馬場,平時有空時兩人都會去騎上一圈。
“你腳現在還沒好,等它好了我們就可以騎馬跑上一圈。”
小木包的第三座山雖然土質是最差的,但山頭卻是最大的。騎馬在寬廣的牧場上跑,絕對是一件樂事。
“好。”
夏木抽了抽嘴角,答應了。
其實他也想騎馬了,打從去年回來後他就沒有再騎過馬,清風明月也好久不見了。幸好它們還記得自己這個不負責任的主人,要是生氣不讓他騎就慘啦!
“清風明月,一聽就知道是一對,我當初取名取的太正确了。”
沒聽錯,這名就是神經病間隙發作的陳钜取的,夏木當時聽的時候差點沒直接摔倒在地上,果然這樣的名字也只有陳钜才取得出來。
好在夏木也不是特別的在乎名字,雖然這兩個名字是響亮了一點,有名了一點,但也不否認這名字還是挺好聽的,就是每次有人問的時候夏木都不太好意思說,人家知道後都會忍不住笑起來的。
“這名字有什麽不好?你和我是一對,它們當然也得是一對。”
當然選馬的時候他就故意先了一公一母,雖然這馬的年紀偏小,不到交配的時候。但在只有對方一匹馬的時候,他就不相信這兩匹馬不會成為夫妻。
黑線的看着陳钜跟他一起喂完馬,給馬刷了刷毛,夏木有時候真想封住這人的嘴,什麽話都敢說,有考慮過聽的人的感受嗎?
刷完馬,夏木就去盯着送來的牛羊。
幾十頭牛和羊不算多,但是夏木也不敢一次性要太多了,主要是他沒什麽經驗,先少量的養上一些,等有經驗了再增加數量也不遲。
牛羊因為長時間坐車,運來的時候精神不是很好。但是跟車來的牧場的人說了,這只是暫時的。等過兩天就好了。當然對方沒有立即離開,他還要在這裏住上幾日,等确定這批牛羊沒有問題後,他才會回去,順便等夏木把尾款也結了。
夏木不僅買了奶牛,還在本地買了不少黃牛。一個是養是來擠奶,一個是養來做肉牛。而那些草原羊暫時夏木不打算養來出售,而是打算做種羊。羊可以多養一點,比起牛肉,羊肉在冬天很受歡迎。
因為養的牛羊豬比較多,夏木還請了專門的技術人員和獸醫長期駐紮在牧場上。哪裏他還專門在牧草邊緣修了一棟房子,技術人員和獸醫跟養牛羊豬的人都住在裏面。不僅方便,還能讓他們晚上看守牧場,當然工資也不低就是了。
五、六天後,這批牛羊确實如北方牧場的人所說很不錯,經過幾天的修養,現在全都恢複了過來。
“五十頭奶牛裏,按照你的要求有五頭是種牛。”
這樣夏木的牧場自己就可以培育小牛,以後就不用再跟別的牧場買了。現在數量少沒關系,以後數量肯定會多起來。為此他還專門請了人回來照顧,就連擠奶工都是從別的牧草高薪挖過來了。雖然薪水付的不少,但也讓主管奶牛經理給繃了繃弦,別以為是高薪聘請來的就了不起,不好好做事照滾蛋,他這巨木農場最不缺的就是人力資源。
從他和陳钜在一起的時候,夏木就知道自己以後不說全國通行無阻,但是上面有人好辦事,許多事都不用再繞幾個圈,直接就可以讓人搞定。這是就是權利,即使他本人沒有,可他的男人有就行了。
有了陳钜,他連暫時的牛奶銷售商都有了,都不用他自己去找客戶。
于是夏木很爽快的把尾款結給了對方,并且讓司機把人親自送到了機場,連機票都是夏木出了。大頭他都付了,也不在乎一點路費錢。
看着悠閑吃着牧草的牛羊,夏木總算覺得自己的莊園有了一點樣子。
第一座山上是青青的麥苗和黃黃的油菜,不過比起麥子,油菜夏木種的不多。
但是又青又黃的,景色卻是很不錯。特別是爬到山上,望遠處一望,發現很多地方都是這樣,不是青就是黃,兩者交錯,再配上村子周圍那些果樹的花,整個山村簡直就是一幅鄉村田園圖,美不勝收。
而第二座山上的蔬菜水果,水果樹還沒長成,只有少數開了花,但是第一年根本不可能結果,夏木打算養上兩年再讓它們挂果,所以頭一兩年都只是開花,結不了果的。何況還有許多果樹沒長成呢!別說開花,能有一人高就不錯了。
到是蔬菜,夏木已經買了幾批。他還修了一些大棚,務必要求一年四季都有新鮮的蔬菜出來。
那兩家跟夏木農莊簽了合同的超市可高興壞了,他們超市這半年的時候因為有不少新鮮的綠色蔬菜出售,生意好了很多,人流量也大了。每天蔬菜都供不應求,特別是家裏有孩子的,全盯着那一點綠色蔬菜了。
苦誰也不能苦孩子,家長們自己都舍不得吃的高價蔬菜,全買去給孩子吃了。
綠色蔬菜的價格,低的也有五、六塊錢一斤,高的十幾塊錢都有。如此一來,批發價自然也不便宜。而且他的農莊出産的蔬菜比別的綠色蔬菜要更好一些,不是那些特別培育的雜交種子,這些種子種出來的蔬菜都留不了種,雖然産量很高,但是感覺吃起來沒有多少菜味。
夏木用的種子是跟農民收購的老種子,這樣的種子種出來的菜味道好不說,還能自行留種,只要留下一部分做種,下一次就不用再去購買種子了。
包括過年後水稻的育苗,夏木都是用以前的粳稻。他本來就不是為了提高産量,所以自然選擇以前的那種産量不多,但味道好的水稻來種植。
現在種這種水稻的人很少了,就連今年的種子還是他走了許多家農戶湊出來的。
“今天我們要自己留出種田,留種的田一定要花百分之兩百的心思去照顧,要知道種子不好,那麽水稻的産量就會降低,甚至還有可能出不了芽。”
夏木記得在他很小的時候,記憶裏似乎就是自己家拿出種子,然後集體育苗,再把小小苗插在田裏,讓它們長大一尺來高的秧苗,再拔出插到水田中。後來自己育苗時就簡單多了,先選擇最好的種子,然後把它們用布包着,放在熱水裏催芽,等芽一出來後,就把它們撒到弄好的育苗田中,然後撒上一層草木灰在上面。再用薄薄的膜蒙上,保持溫度。等苗出到了巴常長左右就可以把上面的膜掀掉了,然後再等它長到一尺左右就可以拔出秧田,往其它水田中插秧。
在夏木的家鄉,還流行着老式的插秧法,就是人工一個一個的把秧苗插在水田裏。這樣做很辛苦,許多地方都有了插秧機或是用抛秧法,這兩種都比插秧要簡單輕松。
但是夏木家鄉的水田并非在平源上,機器根本沒有辦法進去。而抛秧也是需要一定技術的,不是誰都能抛秧,搞不好秧沒抛成功,選把秧苗給扔斷了。所以在夏木的家鄉還是用插秧法,而夏木同樣選擇了這種做法。
反正插秧半大的孩子都能做,現在種田種地的農民比較少,一般只種夠自己家吃的,這樣農民在時間上就比較空閑,夏木直接把村子裏的族人雇成臨時工,一天一百五十塊錢雇傭他們。當然,他們也得在規定的時間內插多少畝秧,要是要少了就會扣錢。
為了不被扣錢,大家做事的時候自然不敢偷懶。而且要是在完成規矩的畝數後,超出的部分還有獎金,這大大的激勵了衆人的熱情。
不用出門就有工作,而且一天一百五,一個月下來就得有四千五了。雖然插秧插不到一個月,但一天一百五忙個幾天就差不多有千把塊錢了,硬是要得哈~~剛剛插完秧,夏木得安排人把地裏的麥子收回來。不過插秧之前夏木還找在一些比較小的地上種了花生和玉米,至于紅苕就得等麥子收完後才能插苗。
與水田機器沒辦法下去不同,種麥子的地很平坦,機器可以過去。而且在山上的麥地也專門修了一條路讓機器走,這樣就大大的減少了勞動力。
收割有機器,但是曬幹這些就要人工來做,還要裝袋入庫等,全都是用人工完成的。莊園的旁邊,有一座大大的倉庫的,倉庫被分成了好幾個部分,專門用來藏糧食的。
這座倉庫明明沒有樓,卻修的比莊園還要高。除了地下特意增高防潮外,還有就是上面部分也有意加高,為了儲藏更多的糧食。
而早前的油菜已經收割好放了進去,只等這一陣子農忙過後就會送去榨成油。在果城這個地方,菜籽油是很受歡迎的。
菜籽油用來煎紅油或是炸東西時使用率很高,而且用菜油煎出來的紅油比其它油更香。所以夏木老家的人都喜歡吃菜油,那些在外打工的人,經常叫家裏人給他們帶菜油去。
于是夏木的油菜還沒榨油,就被人給盯上了。
一家專門榨油的公司負責人來到夏上村,他是在網上看到關于夏上村的資料的。對于這個處于偏僻山村的莊園,他非常的好奇。再加上網頁上那一張張漂亮的照片,讓一直尋找油源的他心動不已。別看現在到處都有買什麽油菜籽,花生等榨油的作務,但是他自己都不敢保證這裏面沒有轉基因的農作物。
所以他現在急需找一家可以長期合作的農莊,正好這家巨木農莊就在他們果城,雖然偏遠了點,但也比去其它的市采購要近。
“在網上就知道這家農莊不小,沒想到親自來後才發現比想象中的還要大。”
榨油公司的負責人來到莊園前,看着前面一大片種滿了麥子的土地,上面還有勤勞的收割機在努力不懈的工作着。
割來的糧食被工人一袋一袋的裝好拖去莊園前用水泥弄成的在地壩前曬幹。
對于有客戶上門,自然被帶到了夏木的辦公室,倉庫面前的一個小房間。
六月的太陽已經很大了,在太陽下工作是件很辛苦的事情,往年夏家人都是早上天剛亮就出門去地裏忙碌,太陽出來變大之前回家吃早飯,吃完早飯就得把收回來的麥穗上的麥子打下來曬幹。下午四點多五點鐘時又去地裏忙,一直忙到差不多七點才收拾回來,家裏的小孩子這個時候已經做好了晚餐,大人一回來就可以吃飯了。
累了一天的人吃過晚餐後,再把下午割回來的麥子收好,明天上午回來再打下麥子曬幹。晚飯後休息個把小時,所有人就去燒水洗澡。割麥子是件很辛苦的事,麥芒弄在身上非常的癢,要是不洗澡晚上就別想睡了,光顧着撓癢癢了。
洗完澡累了一天的人什麽也不想做,連電視也不看直接倒在床上睡覺。第二天一大早又重複昨天的事,一直到地裏的麥子全部收拾完為止。
但別以為這樣就算完了,因為收完了麥子就不代表地裏的活完結,因為接下來又要忙着犁地刨溝種紅薯了。這個可不能少,他得多種一點喂豬呢!不管是紅薯葉還是紅薯,他們這裏的人都基本上用這兩種來喂豬,兩個産量都高,而且價格也不貴,總不能喂玉米高粱吧!
等紅薯種後,夏木又開始忙碌起了夏天的蔬菜。每天都有車過來拉菜,買不完的就直接做成幹菜,但這種時候很少。他莊園産的綠色蔬菜一直不夠買,所以夏木想做幹菜的想法完全施行不了,因為沒菜給他做。
夏木到是不用親自去盯着摘菜稱秤,但是他要對每天的帳。雖然是直接賣給了超市,但是種類太多,每一樣都要仔細的審核,看看與自己預期的收入是差了還是多了,是賺了還是賠了。這些都要夏木來發現,特別是那樣容易賠的,下一次就少種一點,賺的就多種一點。市場的需要究竟是那幾樣,這個必須要弄清楚。
特別是蜀省人喜歡吃的辣椒,這個種植的數量就得大一些。不管是尖椒、菜椒、青椒、紅椒等,通通都要種,而且每樣的份量都不能少。但種的最多的還是用來做辣醬的紅尖椒,每年他們村每家每戶都要做,有時候自己家種的不夠,都還要去集市上買。所以這個銷量比較大,夏木也确實種的比較多。
他自己也愛吃,特別是夏奶奶做的辣椒醬,他吃面條或是炒菜的時候都喜歡放一點。辣椒對蜀省人來說已經成為了不可缺少的東西,一天不吃就感覺口中沒味。
本來夏木還打算自己留一些曬成幹辣椒到時磨成辣椒粉的,結果全都被搶走了,一點也沒給他剩。
一群土匪~~
“沒辦法啊,誰讓你們這裏産出來的辣椒味道地道呢!不只是辣椒,就連其它的蔬菜在市裏都被搶瘋了。每天一到中午,所有的菜都賣光了,來晚一點的人根本買不到。”
超市的負責人拿出一疊錢給夏木,他跟莊園的錢是十天結一次,這是這個月的第三次了。
“上次說的菜油還有嗎?我想私人跟你買一點。”
“沒有,都被那個榨油公司的人拉走了。”
夏木自己到是留了一點,但不是很多,只夠自家人吃。同時還讓人給遠在京城的陳家人送了一點,過年時陳老爺子他們來後就很喜歡吃用菜油煎的紅油,正好家裏自己有,夏木當然不能忘記自家人。
陳家人過完年初八就回京城了,陳钜順便送他們回去,正好他自己也要在京城忙上一段時間。三月初才從京城回來,然後又跟去年一樣每周回去一次,現在幫夏木盯着那些搞菜的工人,就怕他們把還沒有成熟的也摘了下來。
這些沒成熟的摘下來嫩是嫩了,可是對莊園來說這樣就得虧錢。而且太嫩的沒啥味道,吃起來不香。又不是青菜,要越嫩越好。
“不是吧!那家夥也太狠了。
超市負責人知道那家榨油公司的老板,兩人也有生意來往。
“不行,我得回去找他要。”
超市老板把包包拉好,招呼着他的人趕緊上車走人。要是去晚了,那油就沒有自己的份了。想到菜油煎出來的紅油,超市老板就開始流口水。
紅油拌出來的涼粉可好吃了,夏天正是吃涼粉的好季節,沒有好油這涼粉的味道就差了許多。
目送超市老板離開,夏木挑了挑眉,這家夥肯定是個吃貨。
我大天朝的吃貨果然到處都是,為了幾斤菜籽油居然連生意都不管了。幸好他要的蔬菜早就裝好了車,不然回頭不知道他老婆會不會讓他跪搓衣板。
為了吃連生意都顧不上,膽肥了他。
“這次賺了多少?”
陳钜中午休息的時候坐在沙發上看着愛人數錢,明明不貪錢卻跟財迷似的抱着錢數,還一遍又一遍的數個不停。
“這次結了有五萬塊,比前兩次多了一萬。”
正是夏季蔬菜産量的高峰,錢自然也比之前多上一些。擾他估計,這樣的高峰期大概還能持續二十來天,然後才會漸漸減少産量。
“看你這樣數錢,我都在想要不要把我在京城郊外的農場擴大一些,現在做食材生意是越來越好做了。”
夏木的蔬菜有保證,沒有采用現在的優良種子,而是農夫自留的種子,這種種子的蔬菜長的不如現在雜交種,但是就夏木自己的感覺,以前的常規種子種出來的蔬菜吃起來比較香。而雜交的雖然種出來又大又漂亮,但感覺味道上要淡上一些。
所以他的莊園只使用常規種子,而且還有專門的老農辯認種子,從一堆常規種子當中選出最好的種子,然後夏木再安排人播種下去。
“我剛才煮了一鍋玉米,你要吃的話自己去拿。”
“好,我最喜歡吃玉米了,又甜又糯。”說着陳钜還真去廚房拿玉米吃,當然他沒忘記給夏木也拿一棒。
夏木把錢放在保險櫃裏,這筆錢和另外一個超市的結算的錢都暫時不存進銀行,再過幾天就該給員工們發工資了,在農村大家還是更喜歡現金,所以每個月他都要提前準備好現金,大多數是都是最後一次帳款用來做工資。
這樣左手進右手出,等于一個月差不多有十天的貨款是沒有賺頭的,全都拿來付了員工的薪資。好在農村的工資比較低,就算夏木看在同村人的份上工資高出了別的地方一大截,但是對比城市裏的人來說也比較低廉了。所以城市裏的人很喜歡招農民工,他們沒有文化,工資低一些的事情也願意幹。即使是這樣,農民工也很高興,他們并不知道自己付出的勞動力和薪資不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