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紫金寺5
“這清平縣就是現在的平谷縣吧。”
“嗯,清平,清平,與清貧同音相近,後來慢慢就改了。”楊乾坤說。
“這故事還有很多版本呢,我覺得這個是最不靠譜的一個,美化過了。”楊乾坤看完說:“我還記得小時候聽過的跟這不太一樣。”
“神話故事,看個樂子,基本上沒有不美化的。”
小黑精靈還被挂在半空中,它要是個人早吐了,現在也是耷拉着四肢和腦袋,企圖裝死。
他們走的時候,明達尼姑阿彌陀佛送他們出了門,出了門,身後大門吱吱響了一圈,關上了。
下山的時候,坡上有雪,李天哲玩心來了,一路滑下去,楊乾坤在前走着被後面撞了個正着,摔倒在雪地裏。
楊乾坤一動不動,李天哲過去,拍了拍,他的臉。
“神棍,你這不會凍休克了吧?喂,醒醒,醒醒。”
又使勁地搖了搖楊乾坤,發現對方還是不醒,算了,這叫什麽?你能叫醒一個睡覺的人卻永遠也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
李天哲扭頭,打算走了,後面突然一股撲力襲來,楊乾坤手裏抓了一把雪靈活的的從躺着的姿勢,蹲起來,再以一種餓虎撲食的速度按着李天哲就往他脖子裏塞雪。
“我靠,神棍,你個……”
冰冷的雪被塞進衣服裏,受到溫暖就化成了冰水,需要更多的熱量去捂熱,領子一塊的衣服被雪水浸濕後,寒風一吹,就冷的人發抖。
楊乾坤奸計得逞,站起來就跑,下坡路本來就很滑,他走的有些快,努力地維持着平衡,聽見後面李天哲的咆哮聲。
“你給我站住,你看我不打死你!”
“有本事你……”追上我啊。
Advertisement
楊乾坤有些得意忘形,只顧着跟李天哲喊話,忘記了維持平衡,“撲通”摔了一個狗吃屎。
他嘴裏吃了一嘴雪,聽見後面李天哲的爆笑聲。李天哲趁這個機會,上前往他衣服裏塞了一團雪,逃跑的時候,被楊乾坤拽了一把,也摔了一跤。
兩人一來一往,回到家的時候,衣服都濕透了。
楊乾坤他奶奶好像記不得楊乾坤回來的事了,門是關着的,他家在門口吹了十幾分鐘寒風,吹成傻逼了,進屋的時候,才感到了活着的意義。
李天哲把外面的大衣脫下來,這裏沒有洗衣機,不方便只能搭起來,晾幹,來的時候不方便就沒帶厚的外衣,現在衣服濕了也出不去。
他就穿個藍色毛衣,縮在炕上,把手收進袖子裏烤火,邊看楊乾坤他奶奶戴個老花鏡拿着個小本本看,差點沒把毛衣上的毛線給火燎着了。
楊乾坤把小黑精靈栓外面一根木樁上了,就是一般人家用來栓狗的地方,從窗戶的看出去就能看到。
那小黑精靈還扯着鏈子想跑,李天哲覺得給它面前放個食盆,就更像一只狗子了。
楊乾坤回來,也搬個椅子坐火旁邊,烤火。
“你奶奶這是看什麽呢?”李天哲用手擋着跟楊乾坤說。
“你放開說,我奶奶聽不見。”
楊乾坤拿個小鐵棍子扒拉着火,把鐵燒紅了拿出了,放涼了,又放進去燒。
“臭小子,你奶奶我聽得見。”看小本本的奶奶眼神從老花鏡裏透出來。
楊乾坤:“……”奶奶,你什麽時候又能聽見了…
“我在看自己的筆記,誰像你們這些懶惰的小子,現在啊,多少年都沒動過筆了?”奶奶說的顫顫巍巍,但吐字卻很清晰。
“奶奶,您說的對!”李天哲适當的拍馬屁,就是不知道楊乾坤奶奶聽見了沒有。
楊乾坤:“……”
中午吃過飯時,李天哲有些苦不堪言,楊乾坤做的飯真的有些難以言說,他奶奶一個勁兒地誇好吃,給了他極大的自信,這大概就是愛屋及烏?愛孫子,所以也愛孫子做的飯菜?
下午的時候,雪下的更大了,整坨的雪花從天上飄下來,那個小黑精靈放棄了掙紮,李天哲看見它身上都積了一層雪。
火上咕嘟咕嘟地燒着水,李天哲白無聊賴之際,就問奶奶能不能講講聖女的故事。
“奶奶,能不能給我們講講聖女的故事?”李天哲說。
奶奶沒有動靜,手裏拿着線縫縫補補什麽,旁邊擱着編織的小簍,裏面放着線和布。
“聖女啊……”過了一會兒奶奶才開始說話。
李天哲:“……”奶奶您這是聽見了啊……
聖女的故事從老人嘴裏講出來,獨特的聲線和顫抖的語音給整個故事蒙上了一層歷史感。
故事的人物還是沒變的,劉氏姊妹,是一對雙胞胎,生性良善,清平縣也确實大旱三年,只是那高僧說的并非“建廟,求雨,供奉聖女”而是建廟,祭聖女,換雨。
良善的劉氏姊妹被選到了,就必須放棄普通少女的一生,進入寺廟裏,成為聖女,但是進入寺廟以後,她們所遭受的并非什麽好事,當她們需要幫助的時候,那些村民,那些受過劉氏姊妹恩惠的人,忘記了她們的恩惠,他們只想要換來雨的聖女,并不關心兩個無辜少女的人生是否被辜負。
聖女是死了,但不是死在門前,而是撞死在廟門之上!
一下午天都是灰蒙蒙的,晚上的雪更大了,楊乾坤在下午的時候,準備了明天做法事的東西,李天哲一邊看他準備,一邊旁邊調侃。
“做法事是不是要念經什麽的?”
“你不用大蒜麽……”
“這個盆是錢紙的?”
“你會畫符麽?不會又是忽悠你奶奶的吧?”
“神棍啊……”
楊乾坤:“……大哥我很忙的。”
“那怎麽辦,我很閑,但我又幫不上忙。”
楊乾坤看着李天哲和他奶奶悠然自得坐着烤火,感嘆自己的勞碌命運。
到了晚上,李天哲在寒冷的天氣裏鑽進了被窩,不多久便進入了夢想。
屋子裏的縷縷香煙在黑暗中飄散着,李天哲在睡夢中似乎都能聞到這股味道,他進入了夢中,像普通的夢一樣,他沒有實體,只感覺到自己在一個古代的街道上。
眼前的景象很真實。
街道兩旁是兩排商鋪,商鋪的名字是用繁體字寫的,李天哲靠着它們的字形認出有一間商鋪叫清平縣米行。
他馬上想到了,那塊石頭上的字,還有平谷縣原稱清平縣。
西魏年間,清平縣。
繁忙的街道上,各種小攤,攤主叫賣着,好不熱鬧。再熱鬧的街道,也有貧苦的地方與破爛的犄角旮旯。
靠近跨河橋的地方,有乞丐蜷縮在橋下,有兩個少女,手挎着籃筐,正從商鋪裏買回瓜果蔬菜。
那兩姑娘見有乞丐衣衫褴褛倒在橋下,身下鋪着一個破麻袋,前面放着一個碗,碗裏卻是一個銅子兒都沒有,兩姐妹忙走過去。
“老伯伯,你這是怎麽了?”其中一少女問。
“…餓…”那乞丐瘦骨嶙峋,臉頰凹陷下去,從幹裂的嘴裏嗫嚅出一個字來。
“姐姐,這老伯看起來好可憐。”另一少女說,她與自己叫姐姐的少女長的一模一樣。
“老伯,不介意的話,吃個果子吧。”被喚做姐姐少女從籃筐裏拿出可以直接吃的果子,遞給那乞丐。
“……謝謝……謝謝姑娘了……”乞丐接過果子,狼吞虎咽了幾口,塞着滿嘴食物,含糊不清地說。
“這裏有些銀錢,老伯拿着吧。”妹妹掏出一些銀錢,放在乞丐面前的碗裏。
那乞丐手拿着吃了一半的果子,跪在麻袋上,俯下身子,叩了幾個頭。
“活菩薩……活菩薩啊……”
“老伯,老伯,使不得這樣。”兩姐妹趕緊去扶乞丐起來。
橋上有人來來往往,一擔着擔子的小商販走過,見到劉氏姊妹在幫人。
“這劉氏姊妹真是人美心善,真是當的起活菩薩。”
劉氏姊妹聽了掩嘴輕笑,道:“小郎哥說笑了,咱哪能是活菩薩,一點舉手之勞罷。”
那小商販挑着擔子走了。
熱鬧紛繁的街道之景漸漸變了,大旱三年,田地裏顆粒無收,街景變得日益蕭條下去,漸漸的兩旁的商鋪都關上了門。
清平縣開始出現搶劫糧食、毆打百姓的暴行,百姓苦不堪言,街頭甚至躺着瘦骨嶙峋将要餓死之人,不知本來打算去往何地,走在街上便沒有力氣了。
一頭栽在街道上,再也沒有力氣起來,入眼皆是凄厲慘絕。
一高僧走來,只見他身着金衣袈裟,脖子上挂着一串紅木佛珠,右手拿一根權杖,看着眼前景象。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街上有餓急了的人,爬到高僧腳下,乞求說:“大師,救救我們,給點吃的吧……”
高僧嘆了口氣,道:“善哉,善哉,貧僧并沒有吃的,但貧僧有解救之法。”
清平縣縣令接待了高僧,高僧言,清平縣大旱三年,全因供奉不力引起。
縣令聽此,下令建廟,供奉神明,求雨。
清平縣百姓由于高僧的到來,看到了希望,百姓對于高僧的誇贊越來越多。
能用的勞力都被征用,本就經歷了三年大旱的清平縣百姓處于水深火熱之中,施工之時,很多人死于勞重的工作,加之飽受饑餓,所有人迫切希望天降一場大雨。
神廟施工之時,劉氏姊妹盡心盡力,為施工的人準備東西,治療不小心受傷的工人,盡自己的力幫助神廟的建成。
衆人都萬分感激,只盼着神廟建成,天降詳雨。
當人陷入一種迫切的希望中,一但這個希望破滅,就會引起極大的爆發式連鎖反應。
廟成,清平縣百姓日日跪拜于廟前求雨,三個月,滴雨未下。
人群中開始出現氣急敗壞的聲音。
“我們建了廟,又供奉了神明,怎麽還不下雨?”
“對,都三個月,還是一滴雨水都沒有。”
“這高僧是不是個騙子啊!”
“肯定是騙子,現在我們什麽都沒有了,也沒有雨,這是要絕我們的路……”
“對,騙子,騙子……”
人群之中懷疑的聲音越來越多,直到形成一股反對的浪潮。
“各位稍安勿躁,稍安勿躁。”高僧立于神廟前的高臺之上,對着底下暴動不安的群衆說,群衆的怒火像是要把他燒死。
“諸位聽我說,聽我說……”高僧的聲音幾乎被淹沒在群衆的讨伐聲中。
“你要說什麽,你現在還嫌害的我們不夠慘嗎?我們花了這麽多時間和精力還建廟,求雨,還是一滴雨都沒下。”人群之中領頭的人說。
“那是因為沒有祭品。”高僧說。
“祭品,什麽祭品?”“對,要什麽祭品……”衆人疑惑道。
“要純潔的雙生女子祭天方可求得雨。”
人群之中出現竊竊私語的議論。
“他說的是真的嗎?”“我聽說神明要祭品才辦事,這祭品不就跟供奉一樣麽,供奉了才更靈驗。”“說不定有了祭品,就有雨了。”“是啊,是啊,去哪找祭品呢?”
“……”
衆人聽了這個要求,有人面露難色,這純潔的雙生女子去哪裏找?
突然人群中有人喊:“劉氏姊妹不就是雙生子嗎?”
有了目标衆人就有了希望,獻祭了少女,換來了雨,清平縣就還可以恢複原來繁華的樣子。
劉氏姊妹在家中,姐姐在屋子裏做女工,妹妹在院子裏搭衣服,從門外慌裏慌張地跑進來一個小童子。
“姐姐,姐姐,你們快跑吧!”那小童子跑的上氣不接下氣,進了門就喊。
“小娃娃怎麽跑成這樣,姐姐又沒做什麽壞事,為什麽要跑?”劉德搭完一件衣服,甩了甩雙手,又在腰間擦了擦,笑道。
“瞧你跑的。”劉佑從屋子裏走出來,捏了捏小童子的臉,笑道。
“姐姐,真的,你們快跑吧,那些人想讓你們當祭品!”那小童子很急切拉着劉佑的衣服就要往外走。
“和尚說要雙生子當祭品,他們就要來了,好姐姐,你們快走吧!”
劉佑被小童子拉着到門口,劉德跟在後面,他們到了門口就見一堆百姓已經在外面了。
百姓之中,有一婦人見自己的孩子拉着劉氏姊妹,喊道:“雷娃子,回來。”
“你們不能拿姐姐們當祭品,我會保護姐姐們的。”小童子擋在就是姐妹前面,張開雙臂要保護劉氏姊妹。
人群自動給高僧讓出一條道來,那高僧從人群後面走來。
“這小娃娃,不過六七歲,也是純潔之人了,不過可惜不是女娃子……”高僧說。
雷娃子的母親聽見高僧這麽說,生怕自己的孩子也被當祭品,趕忙上去把他抱下來,雷娃子哭天喊地不願意。
“鄉親們,你們這是做什麽?”劉佑說。
“天已經大旱三年了,再這樣下去,清平縣就要滅絕了。”一人痛心疾首地說。
“廟前求雨三個月,都未成,昨日,金仙臨世,說要祭品,天神才會降雨。”那高僧低頭說道。
“和尚信的是佛祖,管降雨的是天上的神仙,高僧應和佛祖緣近,怎的感覺和天上的神仙更近一些。”劉德看着那和尚說道,她不像他姐姐溫柔內斂。
劉德從一開始就看不慣那和尚,他提議建廟求雨耗費了不少,給百姓添加了負擔,如今又要把注意打到她們姐妹身上去了。
“求雨最重要的是心誠,神仙又怎麽會要我等凡人的性命?”劉佑開口,聲音柔弱,卻不卑不亢。
“獻祭之後,便是上天做了神仙,可還委屈了你們?”高僧說。
“那若我們就偏愛俗世,不想做那神仙呢?”劉德反問道。
“清平縣百姓處于水深火熱之中,你們怎麽能忍心看百姓受苦?”
“對,就是……”聽了高僧的話,人群中出現附和的聲音,他們只想到了自己的利益,卻不考慮劉氏姊妹的意願。
“那既然這樣,你便獻祭了自己不是更好?”劉德譏笑那高僧。
“若是貧僧可以,為了清平縣百姓,貧僧定當萬死不辭。”
那高僧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看的劉德只想發笑。
“兩位施主,對不住了。”
那高僧這樣說的時候,人群之中有人拿着繩子出來,上前要綁住劉氏姊妹。
“你們做什麽?”“放開我們!”劉氏姊妹的掙紮并沒有用,她們被綁着,被推搡着到了神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