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登基
登基大典前,穆龍軒命人将太子府內瑾之用慣的東西都收拾好,全部搬進了宮裏他為瑾之準備的“瑾玉閣”。
瑾玉閣是穆龍軒親手新題的名字,這裏曾叫“淑玉宮”,是穆龍軒母妃在宮內的宮殿,以“閣”取名,是因宮苑內有一座三層閣樓,春季可側卧貴妃榻悠閑賞花,夏季夜晚能沐月乘涼,秋季最适聽曲兒品茶、談天說地,冬季選擇燙酒、賞雪、彈琴靜候臘梅開,則是最好。除此之外,穆龍軒為瑾之選擇這裏,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希望瑾之能在他長大的地方,慢慢長大,讓兩人擁有同樣的成長印記。
剛搬進宮裏,瑾之還鬧了幾天脾氣,最後見穆龍軒不理他,也不哄他,漸漸也就忘了生氣,再加上連着幾天穆龍軒都沒來陪他,不由又開始天天盼着穆龍軒來,直到穆龍軒登基前一晚,閑暇之餘,終于得空來到瑾之所在的瑾玉閣。
“太子哥哥,你終于來看瑾之了,瑾之再也不亂發脾氣,惹你生氣了!哥哥別不理我。”瑾之有些委屈,他還沒受過這樣的冷遇,不由雙手緊緊抓住了穆龍軒的衣襟,将頭埋進穆龍軒胸口,依賴之情,溢于言表。
“傻瑾之。”誰知穆龍軒嘆息一聲,竟說道,“寶貝怎麽會有這種想法,最近事物繁忙,今日稍得閑便過來陪你,你還這般誤會哥哥,哥哥可要傷心了。”
“是嗎?”瑾之擡頭看向穆龍軒,見穆龍軒眼神真摯,那深邃的眸光瞬間吸引住了他,讓他安下心來,卻絲毫不知,穆龍軒此舉都是早就計劃好,根本不是忙,而是刻意冷落他數日,再來輕哄給予承諾,讓他淡忘太子府,接受皇宮,接受新的身份。
九月初,穆龍軒登基為帝,年號“仁佑”,取義“仁德治國者,天佑之”,希冀效仿大漢天子“漢文帝”以及唐朝帝王“唐太宗”,施行仁政,以百姓為國家根基,興農業,減賦稅,倡商貿,導開化,頗具先古遺風。
在穆龍軒接受群臣朝拜,名正言順地坐上九五至尊之位的時候,瑾之則還在乖乖地練琴,身邊的小厮換成了新來的小太監,太子府的侍女,則換上了宮裏宮婢的服飾,變得更加沉默、恭順,只因進了宮,身份之別就變得更為尖銳,稍不注意,便會死無葬身之地。
登基大典結束,晚上新帝在宮裏宴請群臣,燈火輝煌,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瑾之的瑾玉閣卻依舊安靜平和,無人打擾,也無人關注,畢竟他現在還只是個小孩子,不曾引起任何人注意,更不會想到他會是穆龍軒一生中最大的軟肋。
後來的穆龍軒,一輩子勵精圖治,峥嵘快意,有望成為千古一帝,卻一遇到瑾之的事情,就會毫無理智可言,說他無道昏君也不為過。不過江山美人間,他選擇美人,倒也不失為一段佳話。
今日穆龍軒被群臣敬酒,酒也是宮裏藏了幾十年的陳年佳釀,名曰“帝紫”,意為“新君繼位,紫氣東來”,此酒入口辛辣霸道,酒香厚重醇美,後勁亦是十足,所以饒是穆龍軒酒量號稱“三千不倒”,也漸漸頭暈目眩,有些醉了。
所幸穆龍軒思緒依舊清晰,趁留有最後一絲清明之前,便起身離席了,将後續都交給李非言去處理。
于是,穆龍軒身後跟着掌燈的太監總管王如是,還有兩隊端着給瑾玉閣準備的賞賜的太監宮婢,坐在皇攆裏,晃晃悠悠地就往瑾玉閣擺駕而去。
“皇上,瑾玉閣到了。”王如是見穆龍軒似是睡着了,不由小心翼翼地輕聲提醒。
“嗯……”模模糊糊地應了一聲,穆龍軒任王如是彎腰擡高手扶住了他,然後搖搖晃晃地踩着小太監的背走下皇攆,微閉着眼睛,問道,“什麽時辰了?”
“剛打更,子時了。”王如是正準備高喊“陛下駕到”,卻被穆龍軒擺手制止了。
Advertisement
穆龍軒鳳眼微微一眯,帝王的氣勢頓時彰顯無疑,他步入瑾玉閣,淡淡道,“往後朕若是來這瑾玉閣,都無需通報,瑾之也無需學那些宮裏的繁文缛節,他想怎樣就怎樣,見他,如見朕親臨。”
“是,奴才、奴婢遵旨。”聽到穆龍軒的旨意,衆人心底莫不掀起驚濤駭浪,但宮裏的生存之道就是“不看、不聽、不言”,所以衆人即使內心驚訝,卻還是未曾表現出分毫,只恭順地領旨,心裏卻不由感嘆這瑾玉閣的小主子在新帝心中之重要,簡直震懾旁人。
穆龍軒給瑾之的賞賜包羅甚廣,進貢的水果、宴會上精美的糕點、珍奇的書畫、金銀珠寶玉如意、雲錦布匹……各種各樣的賞賜讓人眼花缭亂,甚至還有幾顆今日才得來的極品夜明珠,穆龍軒一顆都沒給自己留,全給了瑾之。
而瑾之有點認床,進宮的這些日子一直睡得不怎麽安穩,所以當穆龍軒往他身邊一躺,他就驚醒了。
揉揉眼睛,瑾之感覺有些尿急,就從床上坐起來,很自然地讓穆龍軒為他找夜壺,絲毫不知道他其實已經犯了大逆之罪,只是穆龍軒不說,也就沒人管的着。
“太子哥哥,為什麽我們要搬家?這裏的床睡不慣……想回太子府。”瑾之窩進穆龍軒懷裏,享受着穆龍軒輕拍他後背的安撫,眼皮耷拉着又有了些困意。
“慢慢就習慣了,以後不會再搬。”穆龍軒拍拍瑾之的背,酒意上湧,也很快陷入了睡夢中。
入了宮,很多事都不再一樣,規矩多了,自由少了,雖然對瑾之的生活沒影響,身邊人的過于恭敬還是讓他有些不自在,但随着時間流逝,漸漸地,他也開始習慣被高高地捧着,氣質也開始發生變化,舉手投足間,竟有了幾分貴氣,不再像尋常孩子那樣天真爛漫,多了些讓人難以親近的冷然。
對于瑾之這種慢慢顯現出來的變化,穆龍軒自然樂見其成,他本就只需要瑾之親近他,對他一個人撒嬌親密,所以此番瑾之性情的日漸變化,他內心十分愉悅,也不再擔心會出現第二個“柳絮”。
當宮裏的秋菊慢慢凋謝,秋獵也已過去,寒風終于将冬天的氣息吹拂過來,瑾之也開始化身冬眠寶寶,每日賴床到幾乎正午才起身,功課也有退步,老太傅無法,只得向穆龍軒告狀,卻得來穆龍軒一句,“由他去,明年開春再繼續學業,太傅也可放假休息幾月。”
既然穆龍軒這麽說,老太傅只得領旨謝恩,心裏卻在暗自搖頭,這瑾之天分極好,稍稍努力也是狀元之才,可惜可惜。
處理完朝政,穆龍軒擺駕瑾玉閣,準備與瑾之一起用午膳,結果到瑾玉閣時,瑾之竟仍未起身,他不由嘆息着走到寝卧親自去喚瑾之起床。
走進溫暖的寝卧,穆龍軒走到床邊拉起床帏,卻見瑾之将自己裹成了個蠶蛹狀,不由好笑地扯扯瑾之的被子,發現扯不動,就隔着被子拍拍瑾之的屁股,故意威脅道:“再不起,哥哥就走了。”
說着,穆龍軒還假意站起來,刻意做出腳步聲準備離開,卻猛地被人從背後抱住了腰,然後瑾之軟軟的,還帶着鼻音的撒嬌聲音就傳到了耳邊,“別走,陪瑾之。”
唇角不禁微微勾了起來,穆龍軒轉身抱起瑾之,開始給瑾之穿內衫,并喚道:“來人,服侍主子起身。”
話音落,寝卧的門便開了,緊随而來的是數十個宮女,手裏各自端着洗漱用品和今日要穿的衣物。
“不要她們,要太子哥哥!”瑾之見穆龍軒準備讓開,連忙伸手拉住穆龍軒,嘟着嘴不高興地就是不放手。
寵溺地伸手摸摸瑾之的腦袋,穆龍軒轉而伸手拿起宮女捧在手心的衣物,熟稔地給瑾之穿起來,而在場的宮女看到皇帝親手服侍她們的小主子,不由駭得低下頭,不敢冒犯天顏。
穆龍軒為瑾之理好衣服上的兔毛領子,笑着說道:“以後可不能再叫太子哥哥,應該喚朕皇帝哥哥。”
“皇帝哥哥?”瑾之疑惑地看向穆龍軒,轉而擺擺頭,拒絕道,“還是太子哥哥好聽,不換!”
“總是要改口的。”穆龍軒也不逼瑾之,端起漱口水讓瑾之漱口,又用親自用細鹽為瑾之清潔牙齒,又漱好口後,這才接過宮女已經準備好的熱毛巾,為瑾之擦臉。
擦幹淨臉,這才終于神清氣爽起來,瑾之舒服地眯起眼睛,任穆龍軒為他擦上護膚的凝脂。
做好這一切,就只差梳頭了。穆龍軒用木梳慢慢為瑾之理順頭發,把頭發分成兩股,一邊挽了個童子髻,又系上了有鈴铛的兩根紅繩,這才滿意地為瑾之用手順了下額前的額發,笑着道:“我看寶貝眉間再點個紅狀元,活脫脫一小仙童!”
得意地逛逛腦袋,瑾之嘻嘻一笑,撲進穆龍軒懷裏,快樂地蹭蹭,“餓了!”
“開膳。”穆龍軒淡淡下了旨意,伸手抱起瑾之,往膳廳走去。
王如是見穆龍軒抱着瑾之,連忙自薦:“小主子交給奴才抱吧!”
“不要!哥哥抱!”瑾之抱緊穆龍軒的脖子,瞪了一眼谄媚的王如是,心想他才不是不會走路,只是想要穆龍軒抱罷了。
被瑾之瞪了,王如是連忙知趣兒地退後,緊跟着穆龍軒後面,再不敢多言,想着,這後宮的日子,可得學會察言觀色,從今往後,他們可都要仰仗面前這個小主子呢!
作者有話要說: 晚上很晚應該還有一更……我也不确定有沒有時間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