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意外

☆、意外

文岫見他發了話,清了清嗓子,指着櫻花樹道:“春天萬物複蘇,鳥語花香,要不我以‘春’為題,給哥哥作一首詩?”

劉通雖然水平不高,但是平日裏最喜歡的事情就是作詩,此時聽說她也要作詩,不由興趣大起,“好,你作,我來評評。”

文岫低着頭走了幾步,邊思考邊輕吟:“太平聲裏笑顏開,渌水蕩漾愁滿懷。醉卧春花人寂寥,恰疑京都在南海。”

劉通聽完,臉上沒有表情,他只是靜靜地看着文岫,一字一句道:“你作弊。”

這是他的詩,是他途徑南海所作。

文岫笑着上前,道:“我原本是想自己作,思來想去,覺得哥哥這幾句詩寫得太好,我就不獻醜了。”

不料劉通聽見她這番馬屁,神情淡淡,“你說的方法就是這個?這可算不得新鮮事。”

文岫一愣,看樣子太子身邊的人為了讨好他,經常在他面前稱贊他那些寫得并不出彩的詩句。她進宮之前仔細打探過皇後、李貴妃、太子、昭怡公主等人的性格,知道劉通喜歡作詩,才弄了這麽一出,只是沒料到太子身邊的人早就将這招使爛了。

一計不成還有一計,文岫正要說話,卻看見劉通饒有興致地望着她,“不過,如果你能解析一下這首詩,說得對了,我也會高興。”

文岫一聽,暗道不妙。她是自己給自己挖了個坑。

解析詩詞是個非常主觀的事情,以前鐘隐教她讀書寫字念詩的時候,她最不喜歡的一件事就是去解析大詩人的詩詞。

明面上寫愁,可能本意不是想表達愁,明面上寫笑容,可能本意是以樂襯哀。更可怕的是用了典故的詩詞,連詩句本身都還沒搞懂,又要翻書去了解典故。

劉通文采平平,全詩倒是沒有用典,但是她哪裏知道他到底想表達什麽,她又不能鑽到他腦子裏去看看他寫這幾句詩是為了什麽。

說得好了可能會搏得他高興,說得不好,那就明擺了她只是和其他人一樣,記住他一首詩來讨他開心。說不定以後在他心中,她就淪落到和讨好他的下人一樣的地位。

文岫現下也拒絕不得,只得硬着頭皮,努力獲取一些信息,故意問道:“哥哥可還記得這首詩是作在何時?”

Advertisement

“當然記得,去年春天途徑南海,看見南海人們安居樂業,太平美滿……”話沒說完,劉通突然意識到自己說得有點多,停下來望着她,“這是在套我話?”

“哪有,”文岫輕笑,“就算是套話,但是哥哥你也沒有給實話,你故意在诓我對不對?”

劉通斜睨着她,“何出此言?”

“雖然南海人們安居樂業,太平美滿,但是作為過客的你只是途徑而已,哥哥望着那些幸福美好,羨慕嗎?”

劉通沉着臉,命令般的語氣:“繼續說。”

“哥哥肯定是羨慕的,要不然也不會有‘愁滿懷’之言。南海人們安居樂業,是不是讓哥哥想到京城?京城人們也是這樣安居樂業,可是哥哥害怕自己也是過客嗎?”

至于為什麽是過客,那就要聯系到皇帝寵愛二皇子劉資,幾度動了廢太子的心思。劉通這個太子之位,坐得實在算不上安穩。

文岫并未将話說明,但是作為當事人,劉通知道她話中的意思。他聽完之後依舊沉着臉,只側過頭去深深看了她一眼,而後不發一言,轉身往回走。

文岫趕緊跟在他身後,一時摸不準是說對了還是說錯了。

文岫一路跟着他出了門,劉通走到門口,指着那個宮女,朝身後的文岫道:“她,歸你了。”

文岫這才松了一口氣,但是看他面上的表情,實在算不上開心。文岫也不願多留,回話:“那多謝太子哥哥。”

說完向依舊跪在地上的宮女使了一個眼色,“還不謝謝太子哥哥開恩?”

宮女看到太子和公主一起出來時神情不悅,以為自己沒救了,此時見公主這樣發話,回過神後感激涕零地朝太子磕頭謝恩,磕完又朝公主磕頭謝恩。

文岫領了人之後便要回宮,走上轎辇時,劉通突然叫住她。文岫心裏一驚,心想不會又出什麽幺蛾子了吧?

她面帶笑容地回過頭,“太子哥哥還有什麽事情嗎?”

劉通走上前,指着宮人手中的禮物,“這些都是什麽?”

“這些是李貴妃送給我的一些首飾。”文岫說完,朝着宮人道:“打開讓太子哥哥瞧瞧。”

劉通粗略瞥了一眼,從鼻子裏哼出一聲,“她這是顯擺什麽?”

随後吩咐身邊的人,“把川南進獻的貢桔給文秀公主送去。”

文岫回到良妃的寝殿時,身旁的宮人都捧着大大小小的禮物,陣勢吓人。

良妃看着這陣仗,一時愣在原地。備受冷落的她幾時見過這個場面?

良妃瞧了瞧宮人手中的禮物,遲疑道:“這些、這些是皇後賞給你的?”

“不是,這些是李貴妃送給我的。”

良妃聞言,神情變了變,很快又恢複正常,文岫看在眼裏,走上前握住良妃的手,把她往屋子裏引,“我先去拜見皇後,皇後讓我去拜見李貴妃,我也沒辦法,最後才來拜見您,您不要怪我。”

良妃其實是知道的。她在寝宮裏等了很久,估摸着文秀應該從皇後那兒出來了,然後特意站在門口等,沒想到等了多時還不見人,她怕出了什麽事情,讓人打聽一下才知道,文秀公主出祥寧宮後直接去了慈坤宮。

文秀從小是她帶大的,她把她當作親生女兒一般疼愛,只是她自己也不得寵,沒能讓她像其他公主一樣快快樂樂的長大,反而總是受人欺負。

知道文秀去了慈坤宮後,她既悲傷又有點欣慰。這孩子終于學會巴結人了,只是想着想着,她默默流下淚來。

“既然是皇後讓你去的,我哪有怪罪的道理。”良妃說完,又瞥見宮人送了一籃桔子過來,“這也是李貴妃送給你的?”

“不是,這是太子送給我的,說是川南貢桔。”

每年上貢的川南貢桔極少,皇帝只分給了皇後、太子、李貴妃、二皇子以及昭怡公主,其他人想也想不到。

良妃不可置信地望向文岫,“太子送給你的?太子為什麽送給你這個?”

為什麽?當然是為了顯擺。看見李貴妃送了一堆珠寶首飾給她,自己也不甘落後呗。

這話文岫憋在心裏沒說,只對着良妃道:“大概是看我回宮省親,一時高興,賞給我的。”

良妃不置可否,“你還記不記得小時候……”

“小時候什麽?”文岫盯着她。

良妃遲疑道:“小時候他經常欺負你。”

小時候太子經常欺負文秀公主?文岫回憶起和太子打交道的時刻,從他神情中絲毫感受不到他經常欺負自己,太子應該對文秀是沒什麽印象的。大概他從來就沒把其他人放在心上,對于他來說,欺負了又怎樣?不過是一個沒人注意的公主罷了。

文岫笑笑,“小時候大家都不懂事,過去了就過去了。”

文岫說完,指揮着宮人把珠寶首飾全往屋子裏放,然後對着良妃道:“這些東西我用不上,您留着用吧。”

“還有這些貢桔,都留給您。”

“還有,”文岫望向那個從東宮救下的宮女,問道:“你叫什麽名字?”

宮女站在一旁回話:“奴婢名喚小蓮。”

“小蓮,你之後就留在良妃身邊伺候。”

良妃看着這個有些狼狽的宮女,不明所以,“這是哪裏的宮女?”

沒想到宮女聽了文岫的話,卻一個勁地撲地磕頭,“公主救了奴婢,奴婢今生今世都願意跟着公主,伺候公主。”

良妃看宮女磕頭磕得真誠,勸道:“你身邊連個貼心的丫鬟都沒有,就把她留在你身邊吧,我這兒不缺人伺候。”

文岫沉默片刻,“那行吧,你以後就跟着我。”

話音未落,有人來報:“驸馬爺進宮了,皇上讓您準備準備,晚宴擺在清心宮。”

文岫一愣,謝留鳳進宮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