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請教

☆、請教

文岫出去的時候,劉資正端坐在椅子上。

劉資面如冠玉、溫文爾雅,是衆多皇子中長得最好的一位,而且他笑起來,一雙狹長的丹鳳眼像極了李貴妃。

文岫沒料到他會突然來訪,即使沒有心裏準備,還是笑盈盈地迎了過去,“哥哥能來,真是難得。哥哥的風寒可好了?”

劉資輕輕揚起嘴角,“多謝妹妹的草藥,不然可能好不了這麽快。”

文岫心裏一愣,這才一句話的功夫,她就覺得這個二皇子不簡單。太子劉通脾氣暴躁、行事不檢,但說話向來直來直去。這位二皇子說話,裏面包含的深意可能要細品。

“能幫到哥哥,我也很高興。”文岫心裏逐漸變得謹慎,面上卻笑得愈發真誠,“哥哥今天是得空來瞧瞧妹妹,還是有什麽事情啊?”

既然知道二皇子不是直來直去的性子,文岫覺得她有必要把話挑明了說。

劉資見她開門見山,也不拐彎抹角,直言:“我還真有一件事要來請教你。”

“哥哥你才華橫溢、 學富五車,哪裏輪得到我來指教,你這樣說可就折煞我了。”文岫先說一通漂亮話,然後才道:“請教肯定是不敢當,不過哥哥不妨說說,能幫上忙的話妹妹一定盡一份力。”

劉資聞言,忍不住打量起面前的人。他對文秀幾乎是沒有印象的,記憶中他見得最多的公主是昭怡,一是因為昭怡從小受寵,他每次去見父皇,總能看到昭怡的身影;二是因為昭怡性子活潑,時不時主動惹事。

至于文秀,他只聽過名字,人倒不曾見過幾回。所以那天她回宮省親的時候,他聽李貴妃随口誇她一句,心裏有些納悶。

李貴妃很少誇獎人,雖然她看着一臉慈祥,很好相處,但是她卻是一個十分挑剔的人,她的挑剔不在于嘴上功夫,而是心底的挑剔。若一個人不是真得她喜歡,她絕不會開口誇獎。

當天晚宴,他其實很想去看一看這個讓李貴妃誇獎的妹妹,只是皇上之前特意叮囑過太子和昭怡參加晚宴,卻沒有跟他交代,他知道皇上是什麽意思,所以很自覺地稱病,沒有參加。

之後幾天他出宮辦了些事情,等再回到宮中,她卻去參加了昭怡的陽春宴。

“聽聞妹妹參加了陽春宴?”劉資說着,輕輕笑起來,“所以我想請教妹妹,‘夜關門’究竟有沒有接得上的答案?”

Advertisement

文岫愣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原來二皇子劉資特意跑過來,是想問這個?

文岫尴尬地笑了兩聲,難為情道:“怎麽哥哥連這個都知道了。”

“咱們文秀公主在陽春宴中一戰成名,連京城才女邢憐月都甘拜下風,何止是我知道,全京城都知道了。”

這話說得有些誇張,若是換成另外的人來說,文岫肯定不信,但是劉資不像是那種随意調笑的人,文岫盯着他的眼睛,還是有些不信,“真的?”

“這還能有假?”劉資看她似乎不信,不自覺地笑起來,“你猜我是怎麽知道的?”

“怎麽知道的?”文岫條件反射般地反問。

劉資湊近,道:“昭怡告訴我的。”

文岫一臉不信,“昭怡公主為什麽要告訴你這個?”

“她不僅告訴我了,她還在皇宮裏大肆宣揚,你昨天的事跡現在全皇宮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文岫聽完,只覺得頭皮發麻。昭怡公主真在皇宮裏宣揚她的事跡?

明明最開始,她只是想借邢憐月之手來殺殺那幾個公主的銳氣,順便挑撥一下邢憐月和昭怡公主的關系。後來看到昭怡公主将紫玉夜明珠作為獎賞,她才動了要贏的心思。

她之後也想過,自己贏了這一回估計會搏得昭怡公主一些好感,她只需昭怡公主不把她當做死敵處處針對就行了,心裏也并沒有去攀附昭怡公主的想法。但這次似乎做得有些過頭了,昭怡公主竟然開始宣揚她的事跡。

昭怡公主驕縱專橫、妒忌心強,和她走得太近并不是一件好事,保持距離才是最佳的選擇。文岫沉默着,一直沒有接話。

劉資見她似乎愣住,又開口問道:“所以,妹妹可不可以告訴我答案呢?我想了一晚上也沒有想到合适的。”

文岫這才回過神,道:“若哥哥都想不出來,那這題是真的沒有答案。”

“我不信,”劉資搖搖頭,“我不信你沒有答案。”

文岫再次愣住,她确實有答案,但是劉資為什麽這麽篤定她一定有答案呢?明明她接的話沒有問題啊。

文岫心裏驚訝,臉上卻依舊笑容滿面,“哥哥你若要這麽說,我勉強也能答出一個,只是不大合适,哥哥聽一聽就行,莫要當真。”

“洗耳恭聽。”劉資望着她,笑得一臉虔誠。

文岫咳了咳,道:“‘夜關門’難是難了些,‘黑點燈’是不是能接上?不過‘黑點燈’雖然能工整相對,但它并非草藥名,也算不上中藥,終究不大合适。”

劉資聽完,沉默了好一會,才開口道:“‘黑點燈’是什麽?為何我聞所未聞?”

文岫解釋道:“‘黑點燈’是一種飛蛾,喜歡為害谷子。農民為了驅趕這種蛾子,編織了一種特殊的籠子,在大晚上的時候往裏面點上一盞燈,蛾子前赴後繼地朝裏面湧,一晚上可以将地裏的蛾子除掉□□成。所以當地人稱這種蛾子為‘黑點燈’。”

“原來是這樣,看來學無止境啊。”劉資邊點頭邊道:“妹妹你是從哪裏知曉的呢?”

劉資這句話問得随意,落到文岫耳中,卻如雷貫耳。她不知道劉資只是随口一問,還是別有用心,情急之下,只得道:“妹妹自幼長在宮中,并不曾聽聞這些,只是嫁到務州之後,對花草的興趣漸盛,才去翻了些書,這些也是無意中在書裏看到的。”

“哦?是什麽書呢?妹妹可否推薦給我?”劉資一臉真誠地看着她。

文岫一時分不清劉資是故意刨根問底還是真的求知若渴,回道:“書名我記不清了,不如這樣,等我回務州後,我找出這本書,讓人給哥哥送過來。”

劉資聽聞她要從務州送過來,笑道:“務州離京城甚遠,妹妹就不必大費周章了,罷了罷了。”

“沒關系,只要哥哥喜歡,再麻煩我也讓人送過來。”文岫語氣堅決,不容推辭。

劉資瞧着她的模樣,想起李貴妃說她聰慧大方,看來所言不虛。

“那我先謝過妹妹。”劉資說完,彎起一雙眼睛。

文岫正要讓他不要客氣,突然瞧見下人匆匆來報:“太子來了。”話沒說完,太子劉通已經走了進來。

他手裏拿着一張紙,滿臉高興地走進來,正要開口,卻一眼瞧見劉資,整張臉頓時由晴轉陰,沉着嗓子道:“你怎麽在這裏?”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