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更新

什麽?十八名?不可能!他也不過才考了十五名而已。于書楷的才學差了他不止一點半點, 怎麽可能考到十八名?

不,應該說,王錦言根本就沒想過于書楷能考過縣試!以于書楷平日裏總是游手好閑、吊兒郎當的姿态, 合該只是一輪游才對, 怎麽可能如此輕松就考過了縣試?

下意識的, 王錦言就覺得于書楷是在撒謊。

猛地轉過身, 王錦言順着剛剛找到他自己名字的地方繼續往下看。極為震撼,也很是惱怒的,在相隔兩個位置的地方, 他竟然真的看到了于書楷的名字。

假的,肯定是假的。再不然, 就是同名同姓!

沒錯, 肯定不會是于書楷。于書楷怎麽可能考中第十八名呢?于書楷他……

“王兄、于兄, 祝賀你們二人!”正如夫子所想的那般, 同私塾其他三位學子都沒能考過縣試。不過此時此刻,三人都大大方方走了過來,笑着恭賀起了王錦言和于書楷。

“僥幸僥幸。”完全不同于方才在王錦言面前的嚣張态度,于書楷連連擺手, 笑得很是含蓄。

三人自然知曉于書楷的水平到底在哪裏,本來心下其實有些嫉妒和不平,但卻被于書楷的态度給撫/慰了。

運氣也是一種本事。于書楷能有一次考過縣試的運氣,何嘗不是他自己的能耐?

此般想着, 三人同時點點頭, 不再強/逼/自己勉強跟于書楷寒暄,而是轉向了王錦言。

相比之下,對于王錦言能考過縣試,三人都是服氣的, 而且是心服口服。是以他們對王錦言的恭賀尤為真心,亦很想主動向王錦言探讨探讨考試題目,寄望能從中多汲取一些經驗,以備下一次的縣試。

然而,王錦言此刻的心情是真的很不好,或者說是大受打擊,出奇的差。以至于即便看出眼前三人的恭賀發自真心,王錦言也毫無心情回應。

“我還有事,先走了。”片刻也不想跟于書楷呆在一起,王錦言轉身就走。

“啊?王……”三人還待多說,卻只看到了王錦言決然離去的背影。一時間,他們的臉色也變得難看了起來。

于書楷微不可見的勾了勾嘴角,沒再開口多言,朝着另外一個方向擠出人群。他和他爹約好在客棧外面見面,時間差不多了。

Advertisement

不過,于書楷才剛從人群中擠出來,就發現了不遠處的于大哥:“小四!這邊!”

“大哥,怎麽是你來?爹呢?”詫異的走到近前,于書楷問道。

“這幾日爹和四弟妹一起編了不少籮筐,這會兒正在市場那邊擺攤賣筐呢!”回答完于書楷的問題,于大哥左右看看,不自覺壓低了聲音,“那什麽,小四你考的還行不?沒考過也沒關系,咱們下次……”

“過了!”很值得高興的事情,于書楷當然不會故意跟于大哥賣關子,徑自回道。

“過了?”不敢置信的看着于書楷,于大哥猛地揚高了嗓門,“真的過了?”

于大哥會這般問,不是因着不相信于書楷的話,而是上米村最近都在議論此次縣試,其中不免就帶上了于書楷。

據私塾夫子的家人線報,夫子親口說的,王錦言才學最好,肯定能考過。至于其他四位學子,只能自求多福……

于家人當然是不樂意聽到這種閑言碎語的。可他們也不認字,根本無從反駁。又是夫子的原話,他們就只能默默聽着了。

也是因此,于老漢和許小芽最近幾日特別的賣力,就為了多編些籮筐賣出銀錢供于書楷繼續讀書。

按着于老漢的話來說就是,私塾夫子教的不行,他們就不留在上米村了,直接送于書楷來鎮上找更厲害的夫子學!

“我娘子也來了?”于書楷當即問道。

“來了來了!四弟妹本來不打算來的,娘說讓她來幫忙買些針線回去。”成功被于書楷帶走注意力,于大哥點頭道。

“那咱們趕緊過去市場找他們。”于書楷說着就上了牛車。

“好嘞!”于大哥一邊應話,一邊揚起牛/鞭。

市場拐角處,于書楷和于大哥抵達的時候,于老漢和許小芽還有幾個籮筐沒有賣完。

“夫君!”幾日不見于書楷,許小芽委實想念。乍一在市場看到于書楷,她忍不住就喊出聲來。

于書楷也很想許小芽,二話不說就跑了過去:“娘子,我考過縣試了!”

許小芽登時睜大了雙眼,滿臉都是驚喜:“夫君好厲害!”

“小四真的考過了?”于老漢本正低着頭暗暗計算今日賣籮筐到底得了多少銀錢,被于書楷突如其來的報喜吓住,他腦子一激靈,立馬忘了剛剛才算好的數字。

“過了過了!爹,咱家小四可真厲害,第一次考就考過了,咱們于家真是大喜啊!”盡管有了這一路的消化,于大哥心下的驚喜之情依然沒能削減,嗓門那叫一個大。

這一下,于老漢再顧不上繼續賣籮筐,雙眼發光的看着于書楷,激動的雙手都跟着發顫了。

天知道這幾日伴随着上米村一衆鄉親的流言越來越鼎盛,于老漢的心裏有多麽的窩火。

他倒不是非要于書楷必須得考過縣試,只要于書楷自己盡力了,哪怕沒有考過縣試也沒關系,這不是還有下次、下下次麽!

可村裏那些鄉親的嘴真的是太碎了。光是他們聽着還沒什麽,等他家小四考完縣試回去村裏,再聽到這些難聽話,豈不是更難受?

所以于老漢才決定将于書楷送來鎮上讀書,花再多的銀錢也沒關系,為的就是避免于書楷被村裏鄉親的流言蜚語傷害到……

然而于老漢怎麽也沒料到的是,于書楷竟然一次就考過了縣試?

“娘子,我考了第十八名!”于書楷自己自然也是高興的。他這幾日是真的很上心,好在結果亦是好的。

“夫君太厲害了!”許小芽并不善于言辭,但她的實際行動卻是立馬就體現了,“我這就去買菜,回去給夫君擺酒慶祝。”

“對對對,去買菜。小四不是喜歡吃紅燒肉嗎?咱們多買些肉回去,肯定一次讓小四吃個夠。”于大哥連連點頭,跟着說道。

“那就馬上去買。”正好他們都在市場,離肉攤并不遠,于老漢說着就指了指斜對面的攤位,“他們家的肉不錯,我清早看過,是新鮮剛殺的豬。老四媳婦順便去買個豬頭回去,咱家要祭祖。”

“好,我這就去。”許小芽說着就直接奔向了于老漢說的那個肉攤。

往日裏她可沒這般大方,今日實在是太高興了。不管讓她買什麽東西,許小芽都不會拒絕。

于書楷沒有攔着許小芽。他當然不是非要慶祝,而且還是擺酒慶祝。不過是家裏人明明就很高興,他不想掃興罷了。

“天哪天啊,咱家老四真的考過縣試了?而且還是十八名,只比隔壁王錦言低了兩名?”于大娘是從村裏其他那三位落榜的學子口中知曉此事的。帶着滿滿的震撼,于大娘整個人都要傻了。

于大嫂她們也很意外。夫子不是說整個村就只有王錦言能考過縣試,他們家四弟不行嗎?

可他們家四弟考了十八名耶,王錦言也不過是十五名而已。說來說去,他們家四弟也沒比王錦言差多少麽!

“娘,我琢磨着夫子是不是說錯話了?咱家四弟這麽厲害,一次就考過縣試,哪裏差了?”虧于大嫂還只敢偷偷在于大哥面前大罵那些長/舌/婦,沒敢提夫子半個字。原來夫子才是真正的大忽悠,連誰有真才實學都看不出來。

“我琢磨着夫子應該是小瞧了咱家四弟吧!但其實吧,咱家四弟很厲害的,一丁點也不比外人差。”于三嫂說着就壓低了聲音,瞥了一眼隔壁王家,“說他多麽多麽厲害,也不過才十五名而已,居然不是頭三名?”

“啧啧,頭三名是什麽成績,随随便便什麽人都能考中的?”于大娘撇撇嘴,開始大放厥詞,“我就覺着咱家老四很厲害,一次就考回了十八名,真是為咱們于家光宗耀祖。”

“那可不?咱們四弟這次是真的太風光了!我這個當大嫂的也跟着沾光,可以出去顯擺顯擺了。”于大嫂樂呵呵的誇道。

極為難得的,于三嫂沒有怼于大嫂,反而跟着笑得燦爛:“确實确實,我這個三嫂下次再回娘家,可要把腰板挺得直直的了。”

于二嫂心裏也是這樣想的。于書楷這一考過縣試,她這個二嫂肯定跟着沾光,以後再回娘家、再出門的時候鐵定會被人高看一眼。

無奈于大嫂和于三嫂太會說話,每每都搶在她的前面,乃至于二嫂好幾次張嘴都被噎了回來,最終索性就低下頭,不吭聲了。

“娘,四弟考過縣試,咱家擺酒不?”在場沒人顧得上理睬于二嫂的心情,于三嫂問道。

“肯定要擺啊!這樣的大喜事,能不擺酒?”于大嫂輕哼一聲,語氣格外張狂。

于大娘卻是沒有立刻做主,而是擺擺手,回道:“等你們爹回來,問問再說。”

擺酒嗎?于老漢自己肯定是一百個願意的。但回來的路上,于書楷特意交代了,這次先不擺酒。等四月府試考完,确定考中童生,家裏再一起擺酒慶祝。

而如若于書楷四月沒有考過府試,就等下次再說。肯定不能單單一個縣試就大肆宣揚和慶賀,會被真正的讀書人笑話的。

一聽于書楷這般說,于老漢當即否決了早先的決定,一錘定音:就他們自家人好好吃上一頓便算是為于書楷慶賀了。

既然是于書楷的提議、于老漢最終的決定,于大娘沒有任何異議,點點頭,應下了。

而這一日的于家,哪怕沒有大擺酒席,卻也尤為熱鬧。不斷上門道賀的鄉親不少,于家自家人也特別的高興,氣氛很是歡騰,充斥着所有人的心。

相比之下,王家的氣氛就很有些安靜了。

許如心原本覺得,只要王錦言考過縣試,那就是值得慶賀的大喜事一件。

哪想到于書楷竟然也考過了,而且還只差了王錦言兩個人的名次!

這般看來,王錦言哪裏有傳說中的那般厲害?于書楷要是再努努力,豈不随時都能超越王錦言?

那麽,她放着好好的于家親事不要,非要絞盡/腦/汁的嫁來王家吃苦受罪,是為了什麽?于書楷不比王錦言差,于家更是比王家好上太多的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