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第二次專訪
蘇正言相請,的确是有事相商,關于孫修明的專訪,他無從下手。
俏佳人第一期關于杜明聿的專訪,是在詩會那些人不肯接受專訪之後,晏飛荷臨時決定采訪杜明聿,中間的過程都是她自己一手操辦完成,蘇正言兄妹全程沒有參與。
這就造成了目前的局面。
雖然蘇正言和孫修明關系相對親密,孫修明也同意接受專訪,但兩人坐在一起,卻不知道該從哪裏着手,坐在食遇火鍋二樓的包廂中,二人面面相觑。
自從顧紹元等人在這裏承包一個月的生意之後,他們漸漸地習慣了将聚會場所放在了這裏。
“要不?還是找人去把晏小姐請來?”最後還是孫修明給出了意見。
蘇正言立刻點頭同意。再過兩天就要刊印第二期,再這麽耽誤下去,會影響到後面的發行。
解鈴還須系鈴人,請就請吧,這個時候哪裏還顧得上什麽才子的面子和名聲。
晏飛荷望着包廂中面面相觑的兩人,一時也不知該說些什麽。
這專訪是孫修明主動邀請上的,有了杜明聿之前的例子,他竟然還不知道該怎麽做。
“孫公子,你就沒有一點兒想要向別人展現的東西,或者說想讓別人知道你擅長的地方在哪裏?”晏飛荷引導着問道。
“君子之才華,玉韞珠藏,不可使人易知。”孫修明念叨着自己從小受的教育,向天下人宣告自己的特長,有違他一直以來的準則。
“蘇兄,正青妹妹沒有調查她的那些姐妹們想知道永寧城才子們哪方面的情況嗎?”晏飛荷沒辦法,把頭轉向了蘇正言。
蘇正言赧然道:“我聽舍妹說,內容不限,什麽都行,只要是關于這些人的。”
晏飛荷以手扶額,絕望地看着這二位仁兄。
這哪裏是兩個才子,分明是兩個奇葩啊!一個不知道自己該展現什麽,一個不知道自己的客戶需要什麽,這能做的了專訪才怪!
Advertisement
她整理了一下心情,沒辦法,只能自己來了,誰讓這第二期馬上就要刊印了呢?也算是帶帶新人吧,讓蘇正言了解一下專訪的流程,以後能親自上手操刀。
按照常理來說,蘇正言和孫修明認識多年,彼此又在詩會裏經常交流,不用做什麽準備工作。彼此那麽熟悉,對方的優點肯定也是相互知曉。
更何況這個采訪是私下進行,采訪者和被采訪者都提前溝通好了,不存在一些該問或者不該問的東西,也不用怎麽調整,也不用擔心配合不配合的問題,怎麽兩個人就能幹坐在包廂裏,大眼瞪小眼,靜等自己前來呢?
蘇正言和孫修明兩個人也覺得自己冤枉,大姑娘上轎頭一回。沒有做過這樣的事情,不是不能做,是不會做,不知道該怎麽做。
采訪裏什麽該出現,什麽不該出現,兩個人是一竅不通,真的是無從下手。
“孫公子,你這次接受專訪的目的是什麽呢?”晏飛荷只得開啓自己在大乾王朝的第二次專訪。
蘇正青提供過來的客戶需求跟沒提供沒什麽區別。既然這樣,晏飛荷就只能從采訪者的需求出發,反正客戶說什麽情報都可以接受,這種客戶最容易滿足。
“嗯,蘇兄也不是外人,我就直說了。上次在這裏我和晏小姐應該談過了,就是想讓自己被更多的人知曉,有助于以後仕途的發展。”孫修明還是上次的态度,或者說他對于俏佳人的認知也僅止于此,就是能讓他的知名度變得更廣。
“對,孫公子上次是說過,我還記得。可是,孫公子,你要想讓更多的人了解你,你得找一個值得讓大家記得住的點啊!比如說作詩、繪畫、彈琴,這些都算是發光點。或者說,你想在仕途上有所發展,那你得讓太守大人或者其它更高級別的官員知道你擅長哪些領域,比如說你擅長出謀劃策,或者說你擅長處理政務?這些都行。”晏飛荷一點一點地啓發。
孫修明身為永寧城世家子弟,自小接受家族熏陶,深知詩書禮儀。他從小接受的就是家天下的思想,以家族為榮耀,以振興家族為責任。
每個家族都有着一定才傳承,他們有一套自己的理念、自己的處世模式,在這個世界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成為獨領風騷的那一檔存在。
在孫修明的心中,名揚天下,然後步入仕途,步步高升,為家族争光,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但這只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具體怎麽步入仕途,怎麽步步高升,他心中則沒有一個具體的條目。
這不僅僅是他一個人的問題,任何朝代,大多數的讀書人都是如此。知道目标是家國天下,知道自己要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但該怎麽走,怎麽達到目标,很少有人能清楚。
如今聽得晏飛荷問的如此具體,孫修明一時有些不知從何談起。
平時詩會諸人,不過是吟詩作文,印證學問。
沒有互相讨論過為官一方之後應該做些什麽。文人之間,讨論加官進爵,他們本能地覺得有違身份。
晏飛荷一看孫修明的神情就知道他也是犯了文人才子的通病。
整日裏埋頭于文章之中,擡頭青山,心懷宇宙,把心思都放在了詩詞歌賦之中。只要詩詞做的好,就可以四海揚名,名動九重。至于仕途,名聲有了,自然有人舉薦。至于內政治理,那是入仕之後再考慮的事情。
當然科舉也是可以行得通的一條道路,但那條道路更多是對于寒門子弟來說的。像荀宜安、孫修明這些世家子弟更多的還是通過舉薦入仕,因此,名聲對他們有很大的加成。
晏飛荷立刻調整了自己的方向。
知道了孫修明目前不善于政務,那就從學問上面着手,從世家子弟的身份上面着手,只要突出他自己的特點,讓別人看到這篇文章能把他同別的世家子弟區分開來,目的就達到了。
孫修明平時樂觀開朗的性格,是晏飛荷區分他與詩會其他幾人的特征。根據這一細節,可以将其擴大,進行特寫。
“要不然這樣,我們就從孫兄世家子弟的身份着手,着重采訪一下孫兄對于學問的态度,對于家族的責任,這些孫兄應該能談的上來吧。”晏飛荷換了一個方向。
這些都是孫修明的日常,從小就被灌入到腦海深處,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準則,哪裏會談不上來,當下他便自信地點了下頭。
“嗯,那我就自作主張,通過與孫兄平日裏的接觸,給這篇專訪先起個标題:一點浩然氣,千裏快哉風。然後根據這句話,結合孫兄的特點,深入談一下。孫兄,你看這個題目可符合你的意思?”晏飛荷思索片刻,找了一個合适的切入點。
這句詩出自蘇轼。堂堂七尺男兒,心有萬丈豪情,胸懷浩然正氣,能坦然笑對人生的起伏和生活的波瀾,可謂氣度不凡。用在這裏形容孫修明,隐去政務不熟,突出曠達超脫,醉心學問的形象,貼切之極。
“符合符合,晏小姐這個标題起的太好了。一點浩然氣,千裏快哉風,聽上去就飄逸豪放,甚好,甚好。”孫修明喜不自禁地說道。
能不好麽?晏飛荷心裏暗自腹诽。這可是一代文豪蘇轼的詩詞,名傳千古,萬世流芳,經得起歲月考驗,要是不好的話,那你這才子之名就要考慮考慮是不是徒有虛名了。
确定了內容,有了方向,晏飛荷就把剩下的任務交給了蘇正言。本身他們倆比較熟悉,而且以後類似這樣的采訪還是需要蘇正言出來獨當一面。
臨走之前,晏飛荷悄悄安排蘇正言,讓他問一個關于愛情觀方面的問題,就是喜歡什麽樣的女子,理想中的妻子是什麽樣子之類的。
蘇正言愕然,還有這種問題?要知道在大乾王朝中很少會在公開場合談及到這類問題,一個文人的專訪,談這些合适嗎?
晏飛荷白了他一眼,合适還需要悄悄安排你來問?最後她還是以要好好考慮一下讀者們的感受為借口,讓蘇正言接受了。
千裏快哉風,哪裏能讓你那麽容易快哉?
第二期的俏佳人反響很好,短短五天內已經加印了四百冊,比着晏飛荷幾人當初決定的數量翻了兩倍。
晏飛荷沒料到市場的潛力有那麽大,大家對精神文明的需求會那麽迫切,直白一點兒說就是沒想到大家那麽八卦。
蘇正言很是興奮,倒不是因為賣出去那麽多,而是看着自己的成果一冊冊地往外傳播,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俏佳人這個名字,讓他覺得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
第一期雖然反響也不錯,可是那只是試刊,免費送給大家,測試一下有沒有繼續進行的可能性,并沒有正式對外銷售,那時的成就感并沒有現在明顯。
這次才算是對他勞動成果的正式肯定,對外正式銷售了!
晏飛荷對于目前的銷售情況很滿意。雖然賣出去的錢并不怎麽多,可是雜志也不是靠這個賺錢的。銷量體現的是受歡迎的程度,根據這個程度,以後在上面做些廣告才是真正的經濟來源。
目前只是起步階段,一時半會兒還找不到更多的人來接受這個東西。若是以後俏佳人的口碑做大做強,那你想來上個專訪,都得看這邊有沒有位置。
不過晏飛荷現在還沒有打算做廣告,就算是有,也得是自己的化妝品店鋪開起來之後先用。
第二期加的聊齋故事和西游記很成功,比起第一期的白雪公主和白蛇傳不遑多讓。兩個故事針對的目标群體不一樣,但一樣的是都達到了刊登它們的初衷。
成功不只這兩個新故事,孫修明的專訪引起的效果也是出奇的好。尤其是那句一點浩然氣,千裏快哉風,再配合着晏飛荷和蘇正青在旁邊作的插畫,一下子就把孫修明那身獨特的氣質展現了出來。
一時之間,孫修明風頭無倆,暗自得意自己下手早,先上了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