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羊群效應
很多時候生活都無法讓你如意。當你想停下來去感受一下,享受一下的時候,它都會一步一步推着你必須向前走去。
剛忙完俏佳人第二期的晏飛荷就是如此。想停下來給自己一點兒喘氣的空間,卻發現又有新的事情登門找到了她。杜明聿和蘇正青共同來訪,是關于火鍋店的事情。
火鍋店生意的火爆,果不其然地引起了一陣跟風熱。
“晏小姐,城已經開了許多家跟我們一樣的火鍋店了。有些火鍋店把價格定的非常低,這幾天我們店內的生意明顯沒有上個月好了。”杜明聿很是生氣,沒想到自己才做了兩個月月的好生意,就要開始面對這種惡性競争。
“杜兄,任何賺錢的生意都會引起別人的盲目跟風。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創新、獨立思考。對很多人來說,有一個開路的先鋒在前面引導,大家看到希望,蜂擁而至,根本不管最後會引起什麽樣的後果,這就是羊群效應。”晏飛荷對這個情況早有預料,只是沒有想到會來的如此之快。
“羊群效應?”杜明聿又是第一次聽到這個名詞,不解地問道。
如今,對于時不時從晏飛荷口中蹦出來的一些新詞,他和蘇正青已經是見怪不怪了。好在杜明聿并沒有糾結來源,僅僅是對其中的意思表達着不解。
晏飛荷解釋道:“杜兄,你見過羊嗎?”
杜明聿不明白見沒見過羊和火鍋店被跟風模仿有什麽關系,他照實回答道:“見過。”
肯定見過,現在店內的主要菜品都是牛羊肉,得養尊處優到什麽程度,連羊都沒見過。
“那你見過羊群嗎?”晏飛荷接着問道。
“也見過。”
“你知道嗎?羊群是一種很散亂的組織,平時那些羊在一起都是盲目地橫沖直撞。但如果有一頭羊發現了一片肥沃的綠草地,并且在那裏吃到了新鮮的青草,後來的羊群就會一哄而上,争搶那裏的青草,全然不顧旁邊虎視眈眈的狼或者根本看不到其它還有更好的青草。”
杜明聿聽了之後若有所思,好像跟目前的情況聯系上了。自己的火鍋店就是那頭發現綠草地的頭羊,城裏其他跟風的人就是羊群。見自己開火鍋店賺錢了,立刻就開始跟風,直到大家都沒有錢可賺才行。
“那我們接下來該怎麽辦?”蘇正青聽明白了羊群效應的含義,想着自己火鍋店以後可能會面臨沒有生意的地步,心中也是有些沒底。食遇火鍋是晏飛荷提出來的概念,想必她一定會有對策。
晏飛荷心裏沒有太大的波瀾,她對這種情況的出現早有預料。她清楚地知道,只要市面上出現了一種什麽新奇生意模式,肯定會有一大幫人蜂擁而至,跟風模仿,然後經過一段時間的惡性競争,誰撐到最後誰便是最後的贏家。
Advertisement
這種惡性競争對于經營者來說肯定不是什麽好事兒,自己的利潤和客戶面臨着被搶走和瓜分。但反過來說對于消費者卻算得上一件好事兒。在競争的過程中,商家會不斷地完善自己的服務,壓縮自己的利潤空間,直到最後找到一個合适的平衡點。
就像現在一樣,永寧城內的火鍋店多了,人們的選擇肯定也會相應的增加。有些為了惡意競争故意降價,得到實惠的還是那些吃飯的人們。
不過晏飛荷沒有打算實行惡意競争。早在三人合夥開店的時候,晏飛荷已經作了準備,讓陸修齊找人開了木炭店,并把永寧城周邊的木炭想辦法收過來囤貨。
本來照着她的估計應該是三個月之後,大家看準了火鍋店的盈利模式,才會有引來這麽一股跟風潮,沒想到這麽快就來了。
“二位還記得當初我沒有接受五成的利潤,而是堅持拿四成,并要求開一家木炭店嗎?如今說起來,我還是占了便宜。”晏飛荷提醒說道。
杜明聿和蘇正青當時不以為意,如今一聯想,瞬間想到原來晏飛荷那時已預料到了今天的局面。
“晏姐姐,你也太厲害了吧,當時你就知道會出現跟風的情況?”蘇正青還是有些不敢相信。
“你們兩人忘了我是春生堂出來的了?”晏飛荷笑着反問道。
對了,晏飛荷确實是永寧春生堂的東家,這段時間忙着這個火鍋店和俏佳人的事情,都快讓這兩個人忘記了晏飛荷本來的身份。
春生堂當初沒有壟斷胭脂水粉市場之前,也是面對着各種競争,最終靠着晏才溫在其中殺出一條血路,奠定了如今的基礎。想必晏飛荷對這種競争早已是司空見慣。
“晏小姐真是有未蔔先知之能。”杜明聿大肆誇獎道。
晏飛荷婉聲笑道:“說未蔔先知有些誇大其詞,不過是未雨綢缪,提前做個打算罷了。若是沒出現今天的局面,木炭店開起來也能供應我們自己的需求,賠也不會賠到哪兒去。”
聽得晏飛荷早有打算,他也慢慢平靜下來,不複方才的慌亂。食遇火鍋的生意是三個人的,想必晏飛荷也不會對這種情況坐視不理,眼睜睜地看着利潤被分流。
他相信晏飛荷肯定還有其它的方法來應對這個問題:“那想必晏小姐一定有關于這種情況的對策了?”
“對策也談不上,不過是有一些想法想和你們分享下。”晏飛荷侃侃而談,把自己當初的想法說給他們聽,“我的想法是我們的店鋪得有特色,得找到一個有特色的點,就是別人都提供不了這種服務的點。”
“別人沒有的特色?”杜明聿和蘇正青互相看了一眼,開始想到底什麽才是自己有別人沒有的。
“火鍋底料算嗎?”蘇正青想了一下店內的情況,率先說道。
“本來應該算的,但是現在不行。”
“為什麽?”杜明聿和蘇正青都不能理解。
火鍋底料本來就是由晏飛荷自己負責供應,連杜明聿和蘇正青兩個人都不知道配方,更不用說城裏的其它家開火鍋店的人了。按理說,這應該能算得上特色了啊!
“因為現在火鍋店處在一個剛開始,剛被大家認識的階段。許多人都沒有嘗試過這種吃法,更不用說對底料有什麽研究了。我想那些跟風開火鍋店的人,應該都在我們店中仔細地研究觀察過。他們雖然猜不到底料的配方,估計也能模仿個大概。”晏飛荷認真地分析道。
“這個大概對于沒有吃過火鍋的人來說,加上價格優勢,足夠吸引他們了。只有等到大家都習慣了火鍋這種飲食方式,想要吃到更好的味道,才會想起來我們才是正宗的。因此,底料以後算是一個特色,但現在不是。”
“那我們要跟他們一樣,實行降價的策略?”杜明聿一想到大量的跟風店鋪會帶走自己店鋪中的利潤,就心有不甘。
蘇正青也是可憐巴巴地望向晏飛荷,這種生意方式她以前從未經歷過,不知該如何應對。
兩人一個是大家閨秀,另一個是混吃等死的官二代,哪裏需要經歷這些?面對市井小民的這種近似于耍無賴的手段,硬生生地從你手中分一杯羹,還是一大杯羹,卻又沒有制裁的辦法,兩人心中着實有些郁悶。
“降價倒不用,我們也不需要這樣的策略。”晏飛荷很有自信,“店鋪建立之前我就曾經想過這個問題,如果要是出現跟風的情況怎麽辦?本來我想着開間木炭店,若出現這種情況,可以順便減少一下我們的損失。可是那次詩會之後我有了新的想法。”
“詩會?”杜明聿二人想不通詩會怎麽和自己的店鋪扯上了關系。
“對,就是詩會。蘇妹妹,你還記得那天詩會時的情形嗎?”晏飛荷朝着蘇正青問道。
“晏姐姐,那天的情形我記得是記得,可是能跟今天有聯系嗎?”蘇正青沒能意會到晏飛荷指的是那天的哪個場面。
“就是那天顧紹元顧公子來晚了,他說是在路上聞到有戶人家酒釀的不錯,向別人讨酒去了那回事。”晏飛荷提醒道。
經晏飛荷已提醒,蘇正青頓時想了起來:“對,那天顧公子是提了兩斤好酒過來,回去好幾天了我還一直聽家兄說着好酒。”
杜明聿聽蘇正青後來說過這個事情,這段時間在火鍋店中經營的經驗,讓他一下子就看到了其中的關鍵,他興奮地說:“晏小姐的意思是找到那戶人家,在我們店內對其獨家經營?”
他确實是大有進步,竟然知道獨家經營。
晏飛荷似笑非笑,也不答話。
杜明聿下意識地覺得自己判斷錯了,猶疑地說道:“是我說錯了?”
晏飛荷搖了搖頭,意味深長地笑道:“錯是沒錯,只是我們不需要去找那戶人家。”
“不找那戶人家,我們怎麽能賣到他們的酒?”杜明聿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不解地問道。
“因為那酒本來就是我做的。”晏飛荷見二人迷糊的樣子,不忍心繼續逗他們。
蘇正青一臉不可思議的表情,完全不能相信這回事:“晏姐姐,你不是在開玩笑吧?我怎麽從未聽你說過這個事情?”
“那天我和凝夏見到顧公子拿出酒來,心中也是驚訝萬分。要知道那天也不過是我們才把酒做出來兩天而已,不得不佩服那顧公子對酒的氣味非常敏感。”晏飛荷回想着那天的情形,再次感嘆事情的巧合。
“不過當時我并沒有想用那個酒和顧公子拉近距離的意思,也沒有打算利用那個酒來賺錢,因此那天我和凝夏就沒吭聲。今天我們店內面對着那麽多家的競争,我想到那天顧公子對這個酒的喜愛,想着若是拿出來放在我們店中經營,應該能算的上我們店內的特色了。”
“有那麽好喝嗎?”杜明聿沒有見過蒸餾酒,對晏飛荷和蘇正青的話半信半疑。
“這樣吧,凝夏,你回去拿一壇過來,讓杜公子嘗一嘗。讓他來做一下鑒定,看看适合不适合在店內搭配售賣。”晏飛荷扭頭吩咐凝夏道。
杜明聿很是好奇這酒的味道到底如何,晏飛荷讓凝夏取酒過來,他自然是舉雙手贊成。
“杜兄,現在永寧城內允許私人釀酒嗎?”晏飛荷記得她前世的那些歷史中,很多朝代都是不允許私人釀酒的,統一由官府釀造售賣。
為了不讓自己陷于被動之中,有些事情還是先問清為好。
作者有話要說:
杜明聿:哼,沒見過豬跑,難道沒吃過豬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