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琅琊
青年向那薄且蒼白的唇中倒入一口涼茶,繼續打量着手中的那幾塊竹簡。
一美貌少女從臉上飛了兩片紅雲的少年小二手中接過托盤,沖他微微一笑,轉身上樓把這托盤放在青年面前的矮幾上。
托盤上是一個樣式奇特的食盒,食盒架在于一小金屬盤中燃燒的一小叢火苗上。打開了食盒的蓋子便可見其中分了兩層,上層是卧在鋪了一層米紙的帶孔竹制小托盤上的小糕點,取出了托盤,下頭是一紫砂的圓碗,盛滿了上好的雨稻茶,充作食盒底,倒是方便了煮茶。
女子取出糕點,在桌上擺上一對茶碗長竹盤并兩雙玉筷,提起食盒,那味濃飄香的雨稻茶便自盒身上的一處小壺嘴中流出落入了碗底。
青年收起竹簡,放在一旁的一方綢緞上,拿起玉筷把糕點分為兩份,分別放在兩張竹盤上。
這時,從客棧的大門走入一黑衣女郎,唇角帶笑,眉眼彎彎。她自那愣在原地的小二手上接過一盆米飯和一盤梅菜扣肉,不待小二開口,便已穩穩當當地捧着上了樓。
黑衣女郎在那女子邊跪下了,與她一道替青年布菜,只是動作略顯娴熟。
青年微微擡頭看了她一眼,由着她将食盒中的那托盤取出架在正空閑的火苗上,再把那梅菜扣肉連帶着白瓷盤一道擺在了上頭。
“露伊,”青年道,“你去看看姓胥的起了沒。”
露伊僵了一下,眼神古怪地看向他。
青年與她對視良久,才反應過來自己說了什麽,趕緊尴尬地輕咳一聲:“你去……去給噶努弄點吃的吧,不用太多,多了姓胥的又要唠叨。”
露伊松了口氣,起身微微欠身行了個禮,小步下樓去了。
她剛一離座,在青年的對面便坐下了一人。那同樣是個青年男子,只是看着比他年紀要大上一些。且他的眼上蒙着一根黑色帶鴉青色暗紋的帶子。
“晏梓。”
晏梓“唔”了一聲,舀了兩勺飯分別放入兩只茶碗中,再取一勺梅菜扣肉倒入。
雨稻茶水剛剛淹過米飯,那股味兒能直滲入軟糯的米粒中。米粒吸飽了茶水,又因其不算軟糯而不會斷裂,加上梅菜扣肉,放入口中既不會過于幹,像在吃幹糧,也不會過于濕,像在喝粥。
Advertisement
而那一旁的小糕點則因放在竹盤上蒸成,帶了翠竹的清香,又因是雨稻茶作蒸煮的底子,同時也帶了雨稻茶的香氣,配上涼茶,确是不錯的飯後茶點。
“露伊幫你下去看噶努了。”晏梓道。
男子點了點頭,準确無誤地拿起了筷子,悠閑地端起了碗,一面吃一面似是在等着晏梓給出下文。
晏梓給他快要空了的碗中又加了一點茶水米飯,在那盤梅菜扣肉裏挑出了一些放在底下、尚且熱乎的肉塊來置于其碗中,攤了一層微熱的梅幹菜在上,最後又澆了薄薄一層茶水,這才敲了敲桌面,道:“這是吳輝吳姑娘。吳輝,這是胥家的三少爺。”
“名之明。”胥之明接道。
吳輝颔首點頭,以做回應。
“吳姑娘是燕部的人,是最早調給我的那一批裏的……”晏梓正說着,突然頓了頓,一筷子敲在胥之明手背上,“你挑什麽呢你?!”
“肥肉。”胥之明戳了戳那油光水滑的肥肉,用筷子夾下來一塊,夾着那還在發顫的肥肉舉到晏梓面前,好像他能看見似的,“你看,是不是很肥?這種又軟又油的東西我可吃不下……”
晏梓的臉黑了一半,猝不及防地探出半個身子把那肉塞回了他嘴裏:“吃了吧你!”
胥之明吓了一跳,差點被噎死。
“你這麽瘦,不給你養胖點回頭你出了什麽破事兒你那煩人的爹要是告到束哥地方去我還想不想好好活了?!”晏梓沒好氣地把他那杯涼茶倒在了窗外,給他灌了杯溫熱的雨稻茶,放到他手心裏。
待胥之明喝了兩口茶終于緩了過來後,晏梓方才慢條斯理地說道:“吳姑娘是最早調到我地方的人裏的其中一個,做事利索,一直在琅琊谷待着。”
他們先前提及的琅琊谷是距此處的醉翁莊不遠的一處山谷,裏頭的鎮子只有小小一個琅琊鎮,不過環境确是好得沒話說。
“咱們先去琅琊谷留一陣,若是沒什麽事,再往中原去尋落腳點。若一路過去都沒什麽案子,我們就回一葦渡江。”晏梓仰頭将茶碗喝了個幹淨,捏着一塊糕點放入了口中。
一葦渡江上有一片四散在江面上的小島,姑蘇閣機關城就在正中的幾座江心島上。
那是晏梓幼時長大的地方。也是許久未歸了,難怪他想念。
胥之明但笑不語,微微點了點頭。
“話說回來,你家的東西可真好用。”
“你也挺好用。”胥之明毫不客氣地回道。
吳輝看了他一眼。
晏梓嘴角抽搐幾下,長嘆了一口氣道:“吳輝,咱們什麽時候去琅琊谷?”
“只要公子願意,當下便可。”
晏梓心不在焉地應了一聲,便沒了下文。倒是胥之明先回了:“三日後吧。”
晏梓叼着筷子問道:“為何?”
“我想先把醉翁莊的酒喝個遍。”
“随你。三日便三日罷。”
吳輝張了張嘴,欲言又止地看了眼自家公子,又觑了眼那邊的瞎子。
她伺候了晏梓有些年頭了,頭回知道自家公子還能有這麽順着人的一天。
胥之明說是三日倒還真是三日,沒在第三日晚間便走,也沒在第四日白日裏還在醉翁莊中逗留。四人于第四日清晨踏着晨曦慢慢朝琅琊谷走去。
眼下已經入夏,趕着這麽個點兒走倒也不會太熱。只是醉翁莊雖與琅琊谷不遠,卻也并不算近,一行人走走停停近兩個時辰方才進了琅琊谷。
燕部的宅子并不在琅琊鎮中,得出了琅琊鎮,順着谷中的燦仔溪走上一段路,方能找到前往宅子的石板路。
“這山上種的是何種茶葉?”胥之明扭頭問道。
晏梓看了他一眼:“你怎知這山上有茶葉。”
“這兒的茶葉味兒挺濃,方才在鎮上路過茶葉鋪子時我曾聞到過相似的清香,便猜,這山上種的是同種茶葉了。”
“嗯,青古茶。只在琅琊谷産,你也知道吧,每年有七成的産出是上貢朝廷的。”晏梓嗤笑道。
胥之明沒有回話,面無表情地跟着他走了一陣,默默扭開了頭去。
琅琊谷內鮮少能見太陽,此時也一如往常。天是灰蒙蒙的,山間蟲鳴聲不斷,草叢間也不時有窸窸窣窣的聲音。
“小心!”